盛夏過後,江淮之間的天氣也涼爽了許多。
豐沛的雨水使得整個匯入淮水的眾多支流和湖泊的水位一直維持在了高位。連帶著淮水的主河道上也是白浪滔天。
統領三百餘艘大船的淩春自海上入江,接上了後方的五萬步卒後,沿大運河一路楊帆北上。晝伏夜行之下,不過兩晝夜,便由揚州一路殺到淮陰城外的大湖之中。
“將軍海上飄零多年,此次得此軍令,待到此間戰事一了,算是能完成太史將軍帶將士們迴朝的遺願了。”煙波浩淼的大湖岸邊,水軍臨時紮起的水寨內,飄揚著“淩”字將旗的中軍座艦的甲板上,一名頂盔貫甲的水軍將領有些興高采烈的說道。
一邊依著欄杆放眼看著遠方的領軍大將淩春,心情似乎也很不錯。盡管臉上滿是疲態,但是眼中有些掩飾不住的雀躍。
飄在海上多年,整日裏打交道最多就是那些海上的水賊了。哪有這登陸廝殺來的過癮!
“確實如此,太史將軍泉下有知,當會放心了。
相信此戰之後,我軍便要移舟黃河了,中原注定還有一場大戰!”淩春眼神堅毅,對於不久就會到來的戰事顯得信心十足。
“玄武步卒守淮水沿線的四座城池,有我水軍在策應馳援,壓力應該不大。除非是涼軍主力北上,那我們就有機會一顯身手了。”淩春對於王浩然司馬英兩位老將提出的分兵截斷北涼後路的戰略頗為讚同。
“南邊魏將軍處有軍令傳來嗎?”身邊的部下沒有出聲,淩春迎風一笑又繼續問道。
“迴將軍,暫時沒有消息。”部將聞言抱拳迴道。
“沒有消息倒是正常。如今的局麵,堅守不出等涼軍耗盡糧草才是正途。魏將軍麾下雖有重甲騎兵和萬騎輕騎,可也不會貿然出擊的。”淩春聞言,點了點頭,低聲道。
“將軍,末將倒是有些擔心,此戰玄武軍的兵力是否被幾位將軍們過於分散了?畢竟玄武軍想要困住的是收縮兵力後,足足有十餘萬騎兵力的強悍對手。”部將小心的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你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涼軍戰力確實強悍,但是玄武軍的戰力同樣不可小覷。兩淮雖大,但是南北都被大河所隔,東有大海,西有朱雀衛和白虎衛在,沒有了水軍,涼騎戰力再強也是不可能脫困於此。
待到其精疲力竭之時,就是玄武朱雀,甚至是我們的反擊之時。”淩春對於麾下的擔憂,沒有絲毫的介意。反是隨口點撥了幾句。
“可是兵力如此配置,南邊的兵力可隻有五萬人馬了。若涼軍縱兵劫掠兩淮南部,該當如何?”部將仍是有些擔憂,口中繼續問道。
“劫掠兩淮?你看,兩淮之間,如今已經聚集了玄武軍,朱雀衛,白虎衛十七八萬大軍。加上我們萬餘水軍,還有各州縣守城的備軍,不下三四十萬大軍。
涼軍能如何劫掠?
我軍所有州縣城池,具有兵力把守。涼軍又不善攻城,如何能從容劫掠?
就算是僥幸攻破了幾座城池,在魏將軍集中存放糧草與大城之內的嚴令之下,小小縣城內的糧草又能支應涼軍消耗幾日?
縣城如此更不用說那些散部在野的最危險的村寨之地了。至於大城,那座城池內沒有上萬的兵力?
涼軍急促之間如何能攻破?南部步兵不過是稍顯單薄,但是又一萬輕騎在,加上五萬朱雀距離也不算遠,涼軍沒有各個擊破的機會的。
況且,以涼軍展現出來的姿態來看,主力六萬騎的攻擊鋒線指向的是滁州一帶。
說明其還是十分在意魏將軍的白虎衛。其餘兩路靠攏的偏軍,各三萬騎的兵力,隻怕沒有能力快速攻破糧草兵力充足的大城。
而背後的淮陰,宿州本就又兩位老將堅守,涼軍久攻不下,分兵繞城突進南下,本就犯了兵家大忌。如今雖進逼揚子江北岸,麵子上好看,但是軍中糧草已經不濟,隻怕上裏子裏就被動了。
唉,紮那也是北涼難得的將才,隻是被姚大人那一招連續數年的斷糧計逼的狠了。若不是河北乃至紮那自家的部族內已經嚴重缺糧,估計也不會如此冒險。”淩春這一次的解說稍加詳細了一點。
......
正當兩人在水寨之中指點江山的時候,遠在河北的五萬怯薛衛做出了一個令人十分意外的舉動。
五萬北涼最精銳的鐵騎,兵分兩路,一路五千餘騎突襲風陵渡口,將剛剛上岸,準備休整的大雍水軍將領呂開智設在渡口的旱營一舉攻破。
亂軍之中,陣斬水軍大將呂開智以及麾下三千餘水軍軍卒。奪下大小船隻百餘條。一舉過了黃河。兵鋒直指潼關!
“這南宮藏,呂開智如此玩忽職守,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人嗎?”遠在長安的趙崇剛剛看完一天的奏折,卻突然收到了鷹巢最先傳迴的情報。
整個長安都以為中路無憂的時候,卻傳來被涼軍突襲風陵渡,搶了渡船一舉渡過黃河的消息。如何能讓趙崇不怒!
不過一天時間原本固若金湯的荊襄北部就暴露在了北涼最精銳鐵騎的彎刀之下!
同時,已經穩穩占據了上風的兩淮戰場的側翼頓時大開!
涼軍並沒有揮軍南下,也沒有東進,塞滿了潼關以東百餘裏的狹窄穀道。
剛剛奔襲至壽州的馮哥此時尚且一無所知。
剛到潼關,還在布置城防的南宮藏連關前地形尚未親自探查清楚,就被北涼五千鐵騎頂到關前!
潼關之外,往東百餘裏,幾乎全是狹窄的峽穀窄道。南宮藏出城依靠步卒軍陣,與敵廝殺數場,雙方各有損傷。但是關前的穀道還是被涼軍牢牢堵住。
潼關內外,頓時失去了聯絡。南宮藏一連放出十數隻信鷹,也沒有等來水軍的迴應。
正當南宮藏焦急忐忑之際,涼軍驅趕了大批的漢人工匠,夾岸駐軍,利用搶奪的渡船架起了三道浮橋!
豐沛的雨水使得整個匯入淮水的眾多支流和湖泊的水位一直維持在了高位。連帶著淮水的主河道上也是白浪滔天。
統領三百餘艘大船的淩春自海上入江,接上了後方的五萬步卒後,沿大運河一路楊帆北上。晝伏夜行之下,不過兩晝夜,便由揚州一路殺到淮陰城外的大湖之中。
“將軍海上飄零多年,此次得此軍令,待到此間戰事一了,算是能完成太史將軍帶將士們迴朝的遺願了。”煙波浩淼的大湖岸邊,水軍臨時紮起的水寨內,飄揚著“淩”字將旗的中軍座艦的甲板上,一名頂盔貫甲的水軍將領有些興高采烈的說道。
一邊依著欄杆放眼看著遠方的領軍大將淩春,心情似乎也很不錯。盡管臉上滿是疲態,但是眼中有些掩飾不住的雀躍。
飄在海上多年,整日裏打交道最多就是那些海上的水賊了。哪有這登陸廝殺來的過癮!
“確實如此,太史將軍泉下有知,當會放心了。
相信此戰之後,我軍便要移舟黃河了,中原注定還有一場大戰!”淩春眼神堅毅,對於不久就會到來的戰事顯得信心十足。
“玄武步卒守淮水沿線的四座城池,有我水軍在策應馳援,壓力應該不大。除非是涼軍主力北上,那我們就有機會一顯身手了。”淩春對於王浩然司馬英兩位老將提出的分兵截斷北涼後路的戰略頗為讚同。
“南邊魏將軍處有軍令傳來嗎?”身邊的部下沒有出聲,淩春迎風一笑又繼續問道。
“迴將軍,暫時沒有消息。”部將聞言抱拳迴道。
“沒有消息倒是正常。如今的局麵,堅守不出等涼軍耗盡糧草才是正途。魏將軍麾下雖有重甲騎兵和萬騎輕騎,可也不會貿然出擊的。”淩春聞言,點了點頭,低聲道。
“將軍,末將倒是有些擔心,此戰玄武軍的兵力是否被幾位將軍們過於分散了?畢竟玄武軍想要困住的是收縮兵力後,足足有十餘萬騎兵力的強悍對手。”部將小心的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你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涼軍戰力確實強悍,但是玄武軍的戰力同樣不可小覷。兩淮雖大,但是南北都被大河所隔,東有大海,西有朱雀衛和白虎衛在,沒有了水軍,涼騎戰力再強也是不可能脫困於此。
待到其精疲力竭之時,就是玄武朱雀,甚至是我們的反擊之時。”淩春對於麾下的擔憂,沒有絲毫的介意。反是隨口點撥了幾句。
“可是兵力如此配置,南邊的兵力可隻有五萬人馬了。若涼軍縱兵劫掠兩淮南部,該當如何?”部將仍是有些擔憂,口中繼續問道。
“劫掠兩淮?你看,兩淮之間,如今已經聚集了玄武軍,朱雀衛,白虎衛十七八萬大軍。加上我們萬餘水軍,還有各州縣守城的備軍,不下三四十萬大軍。
涼軍能如何劫掠?
我軍所有州縣城池,具有兵力把守。涼軍又不善攻城,如何能從容劫掠?
就算是僥幸攻破了幾座城池,在魏將軍集中存放糧草與大城之內的嚴令之下,小小縣城內的糧草又能支應涼軍消耗幾日?
縣城如此更不用說那些散部在野的最危險的村寨之地了。至於大城,那座城池內沒有上萬的兵力?
涼軍急促之間如何能攻破?南部步兵不過是稍顯單薄,但是又一萬輕騎在,加上五萬朱雀距離也不算遠,涼軍沒有各個擊破的機會的。
況且,以涼軍展現出來的姿態來看,主力六萬騎的攻擊鋒線指向的是滁州一帶。
說明其還是十分在意魏將軍的白虎衛。其餘兩路靠攏的偏軍,各三萬騎的兵力,隻怕沒有能力快速攻破糧草兵力充足的大城。
而背後的淮陰,宿州本就又兩位老將堅守,涼軍久攻不下,分兵繞城突進南下,本就犯了兵家大忌。如今雖進逼揚子江北岸,麵子上好看,但是軍中糧草已經不濟,隻怕上裏子裏就被動了。
唉,紮那也是北涼難得的將才,隻是被姚大人那一招連續數年的斷糧計逼的狠了。若不是河北乃至紮那自家的部族內已經嚴重缺糧,估計也不會如此冒險。”淩春這一次的解說稍加詳細了一點。
......
正當兩人在水寨之中指點江山的時候,遠在河北的五萬怯薛衛做出了一個令人十分意外的舉動。
五萬北涼最精銳的鐵騎,兵分兩路,一路五千餘騎突襲風陵渡口,將剛剛上岸,準備休整的大雍水軍將領呂開智設在渡口的旱營一舉攻破。
亂軍之中,陣斬水軍大將呂開智以及麾下三千餘水軍軍卒。奪下大小船隻百餘條。一舉過了黃河。兵鋒直指潼關!
“這南宮藏,呂開智如此玩忽職守,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人嗎?”遠在長安的趙崇剛剛看完一天的奏折,卻突然收到了鷹巢最先傳迴的情報。
整個長安都以為中路無憂的時候,卻傳來被涼軍突襲風陵渡,搶了渡船一舉渡過黃河的消息。如何能讓趙崇不怒!
不過一天時間原本固若金湯的荊襄北部就暴露在了北涼最精銳鐵騎的彎刀之下!
同時,已經穩穩占據了上風的兩淮戰場的側翼頓時大開!
涼軍並沒有揮軍南下,也沒有東進,塞滿了潼關以東百餘裏的狹窄穀道。
剛剛奔襲至壽州的馮哥此時尚且一無所知。
剛到潼關,還在布置城防的南宮藏連關前地形尚未親自探查清楚,就被北涼五千鐵騎頂到關前!
潼關之外,往東百餘裏,幾乎全是狹窄的峽穀窄道。南宮藏出城依靠步卒軍陣,與敵廝殺數場,雙方各有損傷。但是關前的穀道還是被涼軍牢牢堵住。
潼關內外,頓時失去了聯絡。南宮藏一連放出十數隻信鷹,也沒有等來水軍的迴應。
正當南宮藏焦急忐忑之際,涼軍驅趕了大批的漢人工匠,夾岸駐軍,利用搶奪的渡船架起了三道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