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的宅子不算大,雖有三進的院子,但是隻有一個小小的門臉兒是坐落在臨安城最繁華的大街上的。隻是通過後院的小門,才能有一些清雅的好景致。


    一向平靜的宅子麵對突如其來的噩耗,不大的戴府算是徹底的亂作了一團。直到孟傑代表皇帝陛下前來吊唁,跨進了大門的時候,靈堂才算是匆匆布置完畢。家中兩子倒是俱在,帶領著一家婦孺下人,開始維持起基本的運轉了。


    戴鴻德乃是軍中出身,除了保留了四名親衛以外,還收養了數十傷殘的老卒在府中充作看家護院以及家丁下人使用。多虧了有這些人在,協助著戴府長子將家中從混亂中慢慢平靜了下來。


    接待過了代天子吊唁的孟傑之後,自然由長子作陪在靈堂的隔壁敘了片刻。孟傑帶來的無非是陛下的關照以及準備讓戴府長子補個缺位,也算作是朝廷對這位老臣,忠臣的恩蔭了。


    戴府長子隻是謝過了皇恩,卻並沒有一口應承下來,說是想先辦完後事,扶靈迴了祖籍,守孝期滿後再做其他打算。


    ......


    於此同時,趙崇在責令知府和禁衛軍的幾位將領們加緊搜全城捕之後,便將這些拱衛臨安的文臣武將們全都趕出了垂拱殿內。


    “微臣慚愧,沒有能提前察覺道蛛絲馬跡,請陛下治罪。”這些人剛剛跨出殿門的時候,趙崇還沒有來得及歇上一口氣,消化一下昨夜到今晨連續傳來的兩道噩耗。大殿帷幕中一名年約五旬的男子就緩緩上前,走到了趙崇的幾案下首,躬身請罪道。


    “罷了,也算是事出突然。鷹巢雖然號稱眼目滿天下,可是諾大的天下,諾大的臨安城,那裏真的能做到滴水不漏,萬無一失。天底下那裏有盡在掌握的事情。


    查出弩箭出自那位將軍的軍營了嗎?”趙崇半響才對著帷幕中走出的男子幽幽歎息了幾聲,最後又問了一句。


    “迴陛下,弩箭定是出自軍中,但是隻有一枚箭矢,僅僅是臨安城中配弩機的騎兵步卒就有數萬,再加上工部負責打造軍器的將作監以再製造入庫,以及交付給軍中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做下手腳。


    所以急切間也難以確定兇器的來路。至於兇手,看行刺的手段以及逃脫時的果決幹脆,連戴大人身邊的兩位久經沙場的老卒親衛都沒有追上,也算得上是個老手了。恐怕八成還是個手中沾過血腥的老卒。


    如此鷹巢若是一路追查下去,勢必就會追到軍中,還請陛下給微臣隨時入營中抓人的權力。”男子神情平淡,像是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一般。但是此言一出,幾乎就是在提醒眼前的這位年輕皇帝,此案一旦追查下去定然會牽涉到臨安城內的禁衛軍身上去了。


    因為臨安府的備軍中是沒有配備弩機的,如此看來刺客背後的主人就很有可能是禁衛中人了。大雍的朝堂看似平靜,可是其中的波瀾,身處其中的人無不有毛骨悚然的畏懼感。


    特別是二次南渡的戴,宋二人登陸瓊州以後,特別是兩人又被趙崇委以重任,一人在外領兵,手握五萬騎兵,一人步入朝堂,先是執掌兵部,如今又入了閣。雖說新設立的內閣暫時並無多少權力,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要不了一兩年的時間,大雍的朝政必定會是政令多出於內閣。


    趙崇對於男子的暗示,當然是心中通透的。隻是心中對於刺客身後的主人ricin行徑還是有極大的怒意。不僅此次行刺時間的選擇確實是有些蹊蹺,就連地點的選擇也是精心算計過的。


    弩箭上得毒性發作時間遠遠要快過遇襲擊後到達醫館的時間。若是對方也知曉了滁州城內的變故之後,才下定決心剪除戴,宋二人在朝中的影響的話,局勢就有些可怕了。


    自己身為大雍天子,有鷹巢作為耳目,才能最快的知曉千裏之外的消息。而對方僅僅是在自己召集重臣進宮的時間裏不僅得知了前線的消息,而且還在三位大臣入宮的路上策劃了這樣的一場刺殺,可見得到消息的速度也不比自己慢了多少。


    腦袋中反複的在迴顧自己得知消息之後的種種細節。自己看過鷹信不過是示意了身邊最親近的侍候女官水寒竹一人而已,其餘就再無其他人知曉了。難道是自己一直信任有加的人出了問題了嗎?


    “鷹巢在軍中的眼線難道是已經有所發現了嗎,涉及到何人,何種級別?”盡管男子說的委婉,趙崇依舊是聽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想了想還是追問了一句。


    “迴陛下,統領禁衛軍步卒的魏將軍近日多報了幾架神臂弩的損耗。當年魏老將軍遠渡海豐迎接兩人入瓊州後,被呂家陷害不惜死戰證清白後,雖然呂家兄弟已經伏誅,但是魏老將軍的部屬中,多有指責戴,宋兩人當年違背先帝旨意之舉,是間接讓魏老將軍戰死水軍大營前的誘因。


    這些部屬之中又以魏愷將軍為首。當然此事暫時還隻是懷疑,尚無實證。”男子的聲音依舊是平平無奇。


    “查實再來報於朕,鷹爪騎士暫時還是不要入軍營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趙崇聞言閉上了眼睛,無力的吩咐了一句後,揮了揮手。那年約五旬的男子也就緩緩退去了。


    ......


    三日後,臨安城十二門盡數大開。這座人口數十萬之眾的繁華都市恢複了她一貫的神采。戴家長子匆匆上了個謝表後,將三進的宅子低價處理了之後,帶著家人扶靈往隴右老家去了。絲毫沒有留戀這處繁華富貴鄉裏的一切。


    而滁州城內,魏劍秋則是慢慢穩定了被瘟疫壓迫的快要潰散的軍心。和一路匆匆東進的宇文空部的一萬多騎朱雀衛遙遙唿應了起來。至於城中僅剩的青龍左右兩衛的主要將領,則是接到了待疫情消除後,立即啟程迴京城的詔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