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汗,臣聞南朝軍中有句話:‘欲平江東者,必先平蜀中’。隻有占據了蜀中之地,才能順勢東下破江東。古之三國曹魏先取蜀,後滅吳,即是此理。今日,蜀中,漢中,甚至是關中之地,皆在敵手。想破江東無異於癡人說夢。


    不如順勢撤軍,保存實力,先在淮河以北休整據守,不失為上策。南朝軍中還有一句話曰:‘守江必守淮’。昔日南朝奮力將我們北涼兵鋒據於江岸,而沒有進一步奪取淮南,乃是軍力不濟。


    隻能憑水軍之利,謹守大江。自南朝永平三年開始至今,已經準備了足足數年,目的就是東路推進道江淮而已。可惜的是我北涼再無一人可練出水軍,以破南朝水軍獨大之勢。今日對手有水軍助力,奪江淮固守之,已經是旦夕之事。


    局勢發展至此,即使紮那攻破滁州,曆陽兩城,即使對手東路大軍,全軍覆沒,對我北涼來說,也於事無補了。不如依長老之言為上策。若是大可汗還不放心,不妨派人深入草原,領留守狼騎再次南下,充實山東以及河套一帶的兵力,也是可行之策。”


    那欽滿是皺紋的臉上似乎沒有什麽要為長子撐腰的意思,平靜的支持了長老的言論。讓阿迪亞失望之餘似乎又有些欣慰。其餘幾人見那欽也如此表示,紛紛附和起來。


    “好,既然諸位意見如此一致,本汗就依眾位所言,這就下令東路先行撤軍。隻是不知誰願意辛苦一趟,北上草原替本汗去見一見那位初掌大權的阿拉格。”阿迪亞嗬嗬一笑,不到半日,就和數位心腹一起決定好了相持已經將近兩月的大戰的結局。


    退軍的鷹信傳到滁州城外的時候,這座殘破的小城四麵的城牆已經殘破的幾乎看不出半點原先的模樣了。四野滿地倒伏的已經開始腐爛的屍體,讓整個城池內外彌漫著一鼓熏天的惡臭。


    “眼看就要破城,此時讓本將退兵,是何道理?”接到鷹信的紮那頗有些負氣的在幾位將領麵前大為光火。


    “將軍,此時退兵,就是將著淮南兩路拱手相讓給對麵城中已經將死的南朝軍卒了,而沒有了本地的牧場,我們部族有要如何安置?”


    此地乃是先可汗親自分封給自己部族的牧場,區域內的漢人也都是自然的轉化城了部族的牧奴,此時戰敗,一旦失去了牧場,有多少漢人牧奴願意何自己部族北上,到了淮河以北,部族以何生存,都是未知之數,叫這幾位勢力已經大損的萬夫長們如何能不憂心忡忡。


    “將軍,城池內的南朝守軍已經是傷亡慘重了,我軍再做一次攻擊,說不定就能破城。萬萬不可就此退兵啊!”三位淮南兩路的南軍將領急切的連聲勸道。


    就連那位眼光一向長遠的年輕將領也苦勸起來。因為自己的封地都在此地一旦後退,大都城內的大可汗是不可能再給自己三位敗軍之將重新劃分領地的了。


    “不退?大可汗的軍令,你們也敢違抗嗎?若是你麵以為單憑我們現有的數萬殘兵,就能抵擋的住南朝中路即將反超我們後路的騎兵,那你麵就留在此地,是固守牧場,還是繼續攻擊本將都不勉強。


    若是想活命,就別在這裏跟本將廢話,趕緊通知部族收拾氈帳,趕上牛羊,立即向北退過淮河就算安全。若是慢了被南朝騎兵黏上,就自求多福吧。”


    ......


    城外的涼軍還好,可以後退數裏躲避一番,但是城中的守軍就大大的不堪了。城中也有無數的陣亡將士遺體在,城中已經找不到足夠多的柴草來火花這些極度容易引發瘟疫的已經開始發綠的遺體了。


    加上傷兵營區的占地不斷的增加,草藥等物資的短缺,讓傷兵營更是雪上加霜,每日都有無數的遺體被抬出營外。整個城池已經沒有了半點的生機。守在城中的四萬步卒加上傷愈歸隊的人數也已經不到一半了。


    重傷員在最近半月一來,傷勢不斷惡化而不治的極多。


    騎兵也僅僅是維持了最低的軍糧供應,軍卒們還好,畢竟有數萬匹駑馬可以殺馬吃肉,但是軍馬的精料可就不足了。重甲騎兵的油燈戰馬是有限供應的對象,使得輕騎兵們不得不減少備用馬匹精料的供應,僅僅是維持了一匹坐騎的保障。


    即使如此,也已經維持不了多久了。更讓主將心焦的是城中的百姓們家中的餘糧也早早的見底了。若不是宰殺駑馬的時候,也給百姓們分初了近半,估計城中已經開始餓死人了。


    但是這些百姓在北涼治下已經數十年,大多數的年輕人,在麵對大雍王師的時候,眼神中的目光總有些異樣。盡管是被涼軍圍城,大雍分出軍糧送的舉動在他們看來也不過是腐儒之舉。


    “魏將軍,滁州已經成了一座死城,軍中駑馬已經殺盡。若是中路大軍再不迴援,涼軍依舊死咬不放,城中大軍的處境就十分危險了。不如趁騎兵還有一戰之力的時候,衝出城去,突圍南下,隻要到達曆陽或者是江北的水寨,就可解此危局了。”


    陶修在兩鬢斑白的老將軍身後,輕聲的勸道。其實在他們的心中還有更加不願意提及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城中的遺體已經太多了。加上天氣迴暖極快,大部分都開始不同程度的腐爛了。


    “突圍?步卒尚有一萬多人,一旦突圍,這些人如何安置,城外的涼軍幾乎全是騎兵,一旦突圍,步卒的雙腿如何能比的上騎兵馬蹄的速度。”宋宏博深陷的眼窩裏布滿血絲的眼睛倔強的圓睜著反問道。


    “可是眼見氣溫迴升的極快,城外的涼軍逼視的緊,不僅不讓我們收斂陣亡將士的遺體,就連他們自己陣亡軍士的屍體也毫不在意,而城內我軍陣亡的遺體也日漸增多,在不決斷恐怕要生大亂。”陶修急切的辯解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