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弩箭,再加一路衝殺之後,兩千涼騎,就倒下了將近五百騎。剩餘的一千五百騎涼軍衝過了前來攔阻的騎兵之後,直麵夢寐以求的南朝步卒的時候,興奮之情全部顯示在了一路狂奔不恤馬力的涼軍的怪叫聲中。


    望著氣勢洶洶高速逼近的涼軍,四座步卒軍陣的中高聳起來的望樓上,兩麵將旗在初春的風中獵獵作響。


    “華將軍,涼軍衝過來了。青龍衛的騎兵已經糾纏不住了。”最靠近兩支騎兵接觸點的華彥剛剛蹬上了簡易的望樓,放眼觀察一下戰場的形式,身邊跟著的親衛眼神極好。遠遠的看見了前方負責觀察敵情的軍士用力的揮舞著傳遞信號的小旗。


    小旗的更前方,被涼軍帶起的煙塵,看著已經漸漸入了眼簾的飛揚的塵土,親衛大聲的提醒自家的主將。


    “來的好,擊鼓迎敵,也好讓顧將軍收攏一下騎兵,準備戰後的追擊。”華彥眼光掃過自己麾下的步卒,對於步匆忙間對於行軍到結陣的轉變,反應的速度還是頗為滿意的。


    聽著前來匯報的探馬送來的消息。涼軍和前去攔截的青龍衛一個對衝,就留下了對方五百多騎,而自己倒下的略比涼軍少的戰果也不驚訝。雖說兵力隻是對方的一半,畢竟這支青龍衛成軍已久,手中的弩箭和馬刀騎槍,可都是裝備的齊全。


    雖然最近幾年沒有大戰,但是小規模的實戰也是一直不斷。軍中將領都是知曉,百煉不如一戰的道理。


    占據馬刀和弩箭上的優勢,青龍右衛取得這樣的傷亡比例,對於指揮的將領來說,隻能算是中規中矩的表現。但是轉念一想,騎兵需要為身後所護衛的步卒爭取一些布陣的時間,倒也說不得就是指揮不利。


    但是但就這支騎兵來說,已經算的上是可以正麵和曾經名滿天下的北涼鐵騎正麵較量一番的精銳了。右衛如此,作為宋將軍親自整訓的左衛,戰力當不在右衛之下。


    由此可見大雍這數年來堅持不懈的投入和糧草甲仗器械的消耗還是有成效的。


    可惜的是朝廷隻養的起青龍朱雀,以及散存的控鶴和興元府的李元朗部。騎兵的數量遠遠不及人口僅僅數百萬,卻擁有數十萬上馬能挽弓之士的北涼。如若不然,裝備起數十萬的騎兵,渡江一路北上,和北涼對戰於江北乃至中原,都不隻是拖延至今的夢想了。


    至於眼前的戰局,涼軍不過隻剩下一千五百餘,就算自己麾下的步卒是匆忙布陣,但是任何一個五千人的步卒軍陣,都不會忌憚這區區一千多人的攻擊。


    不說陣中的一千五百弩手早早卡上箭槽的弩矢,單就是軍陣外圍足以抵擋北涼長箭的大盾,以及槍尖斜斜的架在盾牌,槍攥撐在了地上的長槍陣,就足夠讓這些兵力單薄的涼軍騎兵膽寒了。


    長槍陣隻要配合得當,再有紀律嚴明的軍卒來持槍,天生是騎兵的克星。至於涼軍在馬背上唯一可以依憑的騎射功夫,在射程遠勝騎弓的弩機麵前,也是不堪大用的。


    華彥軍令下達之後,眼光還是盯著正麵的煙塵盡出,但是腦子裏的想法已經飄散天外了。身邊的親衛們連忙傳下軍令。準備迎敵的鼓令聲響徹天地之間。官道對麵,交錯布下軍陣的呂飛部也響應起隆隆的鼓聲。


    “將軍,快看,步卒的將旗已經樹起來了。”同樣的殺透了一陣的顧濤撥轉馬頭。帶著身邊已經傷亡過半的麾下,看著涼軍透陣之後毫不停留的背影發愣的時候。身邊的一名親衛手中的馬刀往步卒的軍陣方向一指,高聲的大叫道。


    兩翼出擊的騎兵也撤了迴來,空曠的戰場邊上,兩邊幾乎同時奔來數騎探馬,遠遠的就大聲的匯報著出擊騎兵歸來的消息。


    “好,先收攏兵馬,看來呂將軍和華將軍已經準備好了。如此我們就不需要在涼軍尾部送行了。全軍聽令,隨本將繞過軍陣,等待戰機。”顧濤眯起眼睛看來看身後,果然見到兩麵將旗分別在官道兩旁的軍陣中迎風飄揚。


    心中微微驚訝。此番涼軍的襲擾和最後的突襲,顯然是超過了自己的預料。本以為自己這一千人馬怕是要全部填在此地,才能為身後的步卒贏得一些時間,將已經失去的優勢扳迴來一點。


    沒有想到自己隻是一輪對戰之後,身後就豎起了將旗,敲響了準備迎敵接戰的鼓令。正在行軍中的步卒能有這樣的反應速度,大大的超過了自己對於步卒的認知。要知道,自己自聽到涼軍的衝鋒號角聲,到一輪戰罷,不過小半個時辰的時間。


    驚訝歸驚訝,不過有如此善戰的隊友,總不算是壞事。當即也不再糾結,而是專心的收攏騎兵,緩緩的退在了步卒的軍陣之外。


    四千多騎的青龍衛依舊分立官道兩邊。默默的注視著眼前步卒作為主角的戰場。


    場中的涼軍千夫長,在衝鋒的同時也在時刻關注著自己身後退路上的消息。雖是兇猛的撲向了距離最近的一個步卒軍陣,但是接近到數百步的時候,就感受到了對方忙而不亂的氣勢。


    擋在眼前的軍陣,少說也有數千人馬。光是外圍的盾牌和長槍陣就足夠令人心寒了。至於陣中還藏有多少兵力,自己也是沒有把握猜透的。而且這樣的軍陣一字的擺開了四個。自己就算衝垮了其中的一個木葉無法對這些步卒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在看對方結陣的速度,隻怕也不是尋常的弱旅。至於分兵擺開四個軍陣,純粹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鶴唳的防護。


    “千夫長大人,兩翼的引誘計劃隻怕被漢人識破了。對方的騎兵已經撤迴,並且重新集中了起來。南朝青龍右衛裝備的是一人雙馬,此時怕是已經換好了戰馬,就在等著我們攻擊不利之後,就會銜尾追殺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