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夫聽完鄭安國的解釋,在加上對方臉上細微的神情變化,心中已經十分的篤定了。但是也不戳破,而是緩緩的放出了一個更加震撼的消息。自己離開相府之後,這朝廷裏的權力局麵隻怕又有一番劇烈的調整了。


    同時也暗示了某些人,有這種,自從聽聞自己請辭之後,就不斷活躍起來的心思,還是適當的收斂一點的好。畢竟朝中資曆威望或者是能力比之強許多的還是大有人在的。


    瞬間也讓堂下的官員們,原本對於這位低調尚書,突然的高調領頭,協調議和之事目的何在的猜測,變得無比清晰起來。


    一場原本是糾集了數名同僚準備一起發難,企圖逼迫相府施壓,對沉船事件做徹底調查的鬧劇,也隨著領頭人物的偃旗息鼓而匆匆收場。


    眾人依次散去,一個個的開始消化姚秀夫話裏帶來的震撼,考慮起了左丞相請辭以後朝局的走向。分析著下一位能執掌朝堂大半權力的人選,會在那一派官員之中脫穎而出。


    臨安的宮城包括垂拱殿的規模雖然也不甚龐大,但是比之瓊州的宮殿實在是要雄偉壯闊的多。甚至坐在地勢高聳地段的亭台上,隱隱約約的都能越過宮牆,看到緊貼著臨安城邊上那座水光瀲灩的西子湖的美景。


    秋意正濃的時候,臨安的風致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但是趙崇並沒有閑情去感受這湖山的宜人景致。


    端坐在垂拱殿後的偏殿裏,眼光離不開的是兩淮間的山川地理圖。心中似乎是在等著什麽,顯得多少有些心緒不寧。但是臉上又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的慵懶。


    竹子自從跟著趙崇在蜀中和江東轉了一圈之後,再次迴到宮中的時候,已經有些不太習慣宮中的作息了。固執的將一身的男裝穿在身上,至今都不肯再換迴紅妝,配合上筆挺但是有致的身型倒是很有些颯爽英姿的味道。


    今日腳步匆匆的進了偏殿。空曠的偏殿裏,隻有殿外值守的親衛,不見身邊伺候的宮女。趙崇抬起頭來,一雙狹長的眼眸霎那間無比的俊美。隨即兩片嘴唇一上一下的開闔,懶懶的聲音沒等竹子開口,就先傳進了竹子的耳朵裏:“怎麽能做的這麽不夠真實?


    連江邊長大的水手們都沒有逃得了一個嗎?隻怕連朝廷裏那些不懂軍務的文官們都瞞不過去,如何能讓北涼王庭裏的那幫老狐狸們相信。”


    “陛下隻是要傳出一個態度而已,別人信與不信,又有何關係昵?北涼使團,一船具是投靠的漢官,若真的有議和之心,怎麽的也會塞上幾位王廷裏的勳貴吧。


    涼雍雙方,光是戰事就持續了數十年,廝殺的時間遠比我的年紀都大。一旦議和,可是大事。難道說,在鷹巢不知道的時候,這幫漢官們在北涼的王庭裏麵,已經掌握了如此高的話語權了嗎?”


    竹子燦然一笑。解釋了一句行動如此粗糙的原因。心裏也在埋怨那些行動的家夥們,也不知道做的像樣一點。害的自己還要在皇帝麵前,說違心之語。


    抱怨歸抱怨,至於懲處麾下辦事不力的心思,半點也沒有。甚至在自己的心裏,對於這樣的處理還是有幾分滿意的。


    趙崇聽到竹子所言,麵色依舊是懶洋洋的樣子。眼神看向這位清秀的女下屬的時候,似乎還有幾分溫柔的意味。看的竹子臉色稍稍有些發紅,然後為了讓自己的神情看起來更自然一些,又接著說道:“那艘小船上散落下來的船板,當日就被下遊的水軍發現,及時送往了地方州府。


    船東也及時前去認領了。隻是陛下此次為何舍近求遠的調動平江的備軍前往迎接護送,讓朝野上下響起了一片猜測之聲。可笑的是那平江知府,聽到傳言說陛下要再次啟用這位劉將軍之後。更是在將軍轉身迴軍的時候,降尊屈貴的親自出城三十裏迎接。真可謂是本朝關愛下屬的典範了。”


    “朕確實有此意,此事先放下,就由地方的官員們先處理,發酵幾日後,朝廷才好拿出來做一個好的由頭。老丞相的事情,排查的怎麽樣了?”趙崇點了點頭,對於沉船一事,算是滿意了。接著又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姚丞相乃是真心想要頤養天年了,畢竟曆經了三朝的沉浮,如今年事已高了。實際上在那一路的南下裏,身體已經被拖的差不多了。這幾年也都是強打著精神在為陛下打理國事。


    更重要的是,聽說姚府的那位小姚探花,在蜀中初出茅廬就一鳴驚人,無論是在重慶還是利州路,都可謂政績斐然。如今利州地方上的馬政,不正是大雍兩代先皇甚至是陛下您共同的心願嗎。


    所以此時姚丞相也能放心的歸於田園了。至於那道請辭的折子,早在廷議北涼使團之事前就已經遞進了皇宮,走的是內宮的路子,沒有在朝堂上引起一絲波瀾。


    但是卻被一位負責的女官留了幾日,恰好在陛下和眾臣僵持的那次大朝之後,才放到了陛下的案頭上。屬下已經查了那女官的在宮外的身世,雖然隱藏很深,但是和朝中的一位大員隱隱脫不了關係。”


    竹子神情一稟,將暗地查探的消息一字不落的說了一遍。由於牽涉到朝中的三品大員,所以鷹巢總部也十分謹慎的沒有立即徹底的深入探查。準備先匯報了皇帝,再做打算。


    若是尋常三品的大員,在鷹首的眼裏,也算不得什麽。隻是如今雍涼隔江對峙,大雍又對兩淮路已經京西路虎視眈眈。所以作為大軍的眼目和先鋒的的先鋒,鷹巢當然是千方百計的想將更多的眼線和人手滲透過去。


    這樣的敏感時段,平時坐鎮鷹巢總部的鷹首不在總部,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哦!是哪位大人有如此雅興?手都伸到了朕的後宮裏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