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關位於秦嶺的群山深處,是一座規模不算很大,但是位置十分重要的關隘。


    這樣的一座險地,李文朗和南宮藏自然是不會輕易的將他留給涼人的。


    但現實卻是殘酷的。遊牧於鳳翔府附近的涼人,分為十數個部族。族中控弦之士架子啊一起就有數萬。


    好在大散關內駐守的兵力隻有兩千餘人馬,還都是由牧奴組成的仆從軍,戰力自然士不能和涼騎相提並論的。可見這些涼人對於男百年的防範是何等的鬆懈。這些守軍平日裏除了守關外,還要幫主人放牧牛羊。


    所以守關這樣不算正經的事情,不過是敷衍了事一番罷了。


    如今天氣漸涼,已經入了秋了。正是涼人部落開始儲備過冬草料的時節。這些駐守軍士們的工作也那就格外的繁忙。平日裏還能留在關內的軍士不過數百人。


    至於最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會光顧的南朝騎兵,這些個涼人部族也沒有如何的重視起來。雖然每年都會過境,但是可供人馬翻閱秦嶺的道路有四五條,大散關這條是最靠西邊的一條。駐守興元府的那員小將還從沒有走過。


    而且對於鳳翔府來說,南朝騎兵從來都不會停留。就算過境,也不過是向東邊和北麵去擄掠一番那些一向和自己不太和睦的部族。對於這樣削弱對手的事情,為什麽還需要防備昵。


    這也是為何大都的王庭一再得要求各部族嚴家防範南邊得南朝駐軍,而最靠近興元府得部族們反而不上心得原因了。


    漢人搶了牛羊馬匹以後,幾乎都不會再原路返迴,往常都是向東繞行數倍的路程,再從秦嶺山中的通道迴歸。


    如此似乎已經成了慣例。再說這季節也不對,還沒有到枯草連天的深秋,漢人是不會來的。


    ......


    出城數日的李文朗此時已經帶著三千騎兵以及自己的五百親衛,早早的過了陽平關。翻過崎嶇兩三百裏的山路後,終於可以遠遠的看見那坐聳立在陳倉道北部出口附近的大散關了。


    過了此關,不到半日的路程便是一望無際的關中平原了。這裏有北涼無數的大小部族,占據了這塊本屬於大雍的肥沃土地。這裏的草場上出產的馬匹都遠比中原地區的馬匹神駿的多。


    “將軍,我們今年北上的如此早,幹脆一舉將鳳翔,京兆等府周邊的部族全部掃蕩一遍,再就近從子午道迴歸。這樣就能趕迴更多的牛羊和馬匹了。而且從時間上看,也來得及在春節之前迴到駐地。”


    大軍一路北上,在山嶺間行進,頗為耗費體力。好在大部分的道路能通行馬匹,所以騎兵勉強也能通過。


    正當大軍在距離大散關數十裏的山道裏一邊休整,一邊等待探馬消息的時候,李文朗身邊的親衛隊長有些賊眉鼠眼的建議道。這兩年,都一直跟在主將身邊,對於每年最少一次的北上擄掠,似乎已經上癮了一般。


    每次的收獲,雖然半數的繳獲需要上交兵部,但是剩下的一半,也是相當的吸引人的。除了留作坐騎的戰馬之外,親衛隊長一人分到手的牛羊就已經不下數百頭。


    如此的大牲口,市場上的價格都不底。所以單單是這一塊就已經讓每年出擊的兄弟們獲利頗豐。不僅能夠養家,而且換成了銅錢,寄迴家裏,也大大的改善了家中的境況。


    同來的袍澤們大多如此,就算是不幸陣亡,在戰後的清點時,也會有一份送到家中老弱的手裏。這也是這些新兵們願意冒險的原因之一。


    “你小子,倒是貪心的很。若真的搶的狠了,那些涼人沒有了活路,定然是要和我們拚命的。第一年的時候,若不是有南宮將軍再山道上接應,恐怕趕進了山裏的牛羊馬匹還要北涼人再搶迴去大半。


    這也是本將後來每次都隻取部分的原因。但是今年不同,這次咱們就幹一票大的,幹完了今年,恐怕就要收手了。下一次什麽時候再來,就不得而知了。”


    李文朗笑罵了一聲之後,頗有些遺憾得嘀咕道。對於北涼遣使前來議和得情況,李文朗這樣級別得將領們士已經得了風聲得了。一旦朝廷真的想要議和,那這樣的襲擾再朝廷看來就算是故意破壞議和的舉動了。


    這才有了李文朗今年最後一次草打草穀得行動,趕在正經得詔書還沒有發到各地,做了也就做了各方也都無可奈何。


    而且,今年不同於往年,是不需要再收斂了。而是要來一次最狠的,至於迴歸線路,也早就在李文朗的心裏考慮的周詳了。


    涼人都以為自己不會原路返迴,今年就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就連眼前的這座散關,也是今年的目標之一。占據之後,自己是不打算在撤離的了。出兵之前,已經和南宮藏做好了打算,若是順利,就有步卒負責自陽平關內分出五千人馬駐守。


    一旦大雍的步卒守住了關隘,那今年的牛羊馬匹就隻需要趕過這座關隘就再無危險了。為了此行,陽平關內原本隻有兩千步卒,前幾日自己路過的時候,已經增兵到了八千!


    大軍休整了半日,前方探路的探馬就帶迴了令人興奮的消息。涼人全無戒備,大散關四門大開。城頭上也不見多少兵馬,具裝扮成山民混進了城內的探馬迴來說,城內隻有數百附庸軍。其餘人馬都出城割草去了。


    “好!真乃是天助我也。”李文朗哈哈一笑之後再也顧不上和親衛隊長多言,當即命令一名正將帶領麾下千騎,潛行到關下,一鼓作氣拿下這座攔路虎。


    一千騎兵,馬蹄裹上氈布,行進在山間小路上,絲毫沒有多大的響動。關城上的戒備實在太鬆懈。直到一千騎兵衝到了城下,那些懶洋洋的軍士才反應過來。


    淒厲的號角聲響起的時候,騎兵已經衝過了城門洞內。數百附庸軍,絲毫沒有抵抗,就舉手投降了。整個過程不到一個時辰。後續的大軍入城後,絲毫沒有停留的過關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