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朗衝在騎兵的最前方,身邊是兩百多騎一同出生入死過幾迴了的袍澤,如今也是自己最忠誠的親衛。


    再往後才是一千朱雀衛的騎卒!這些騎卒中有兩成以上都是出自瓊州的那八萬少年!幾乎九成以上的伍長和三成的都指揮都是當年那些青澀的瓊州少年!領軍的正將卻是當初成軍之時,跟在馮哥身邊入營的數百皇家親衛之一。


    八萬少年從軍,從瓊州城下血戰奔襲過海的涼軍,到馳援烏雲部,冰天雪地裏追擊到大江岸邊,再到掃蕩嶺南,進軍江東。這數年的廝殺苦戰之後,尚在軍中的不過四萬多人,幾乎傷亡了一半!


    其中陣亡就超過了兩萬,瓊州府城南渡江的對岸,墓碑已經密密麻麻的壘出了數十裏!


    另有一萬多人,因傷推出軍伍。但是卻都沒有放下手中的刀槍,而是被轉入各地,負責起個州府的備軍整訓。如今以他們為骨架,已經組建起了一支人數超過三十萬的州府兵馬。


    李文朗在黑暗中,奮力用馬刀撥開了兩根紮向了自己和胯下戰馬的長槍,再出刀時,對拚的義軍騎兵手中舉著的兵刃就已經是鋼刀了。兵刃的變化,讓李文朗糾起的心一下子平緩了下來。


    狹窄的街道,限製了雙方衝鋒的速度。馬上的衝鋒廝殺不過片刻,就已經變成了騎在馬上的對砍了。


    朱雀衛勝在人多,先前的一輪弩箭激射就順利的帶走了三四百騎對手。一片混亂過後,再次整頓好了陣型後衝到麵前的義軍騎兵已經不到五百餘了!


    “步卒結陣!”傅文山嘶聲大喝,但是畏縮在街邊潰退而來的步卒們好像全都被抽幹了膽魄一般的沒有一人敢於迴應。


    騎兵混戰的有利形勢片刻之後,便開始向著大雍一方傾斜。


    渾身血色的傅文山狂暴如虎,但是身邊的親衛在飛快的減少!原本的八百親衛,此時還能跟在身邊的已經不到四百騎了。而朱雀衛將近一千三百騎騎兵損失不過百餘!雙方的戰力高下立判。


    衝在最前方的李文朗更是勇猛異常,一口馬刀上下翻飛,刀光映在火光裏,份外的森寒。


    “將軍,這股騎兵不同尋常,恐怕裏麵有大魚,是否迴頭再殺一遭?”李文朗和身邊的親衛們組成了一個尖銳的鋒矢,不過一柱香的時間,便殺透了對方的騎陣。親衛隊長伸手一摸臉上的血跡,齜開鮮紅的牙齒興奮的問道。聲音裏全是亢奮和粗重的喘息。全然不顧臉上已經被不知是誰人的鮮血染的鮮紅一片。


    “留給後麵的兄弟們吧,隨我繼續衝擊,奪了北門後,再細細抓捕不遲!”李文朗眼中雖是戰意熊熊,但是身為主將,知到此刻迅速占據四門,形成關門打狗的局麵,才是最為有利的。


    常規的攻城,為了不使敵人亡命反擊,以減少己方的損失。圍三缺一向來都是主將的第一選擇。但是此役李文朗心中存的是替五千袍澤報仇的決絕,那裏肯放走一人!


    於是否決了麾下返身衝殺的建議,反而是加速的向北門衝去。身後的千騎聞令也是殺透了敵陣後就沒有再行糾纏,緊緊尾隨著主將氣勢洶洶的向著北門撲去。


    而傅文山和麾下親衛殺透敵陣的時候,身邊還能端坐在馬背之上的親衛已經不到三百騎了。一戰就損失了六百多騎,這樣的損失讓傅文山倒吸了一口涼氣!


    但是尚未緩過神來,前方又是一陣馬蹄踏石板的轟響聲。原來是朱雀衛在南門留下的兩千騎兵中分出了五百騎,開始巡視已經占據了的地盤。防止有潰軍戕害百姓。


    “漢王,官軍勢大,還是暫避鋒芒的好!此時轉身取東門或許還來的及出城。”親衛隊長,聽到前方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再次出言勸道。


    “也罷,隨本王出城。”傅文山再黑暗中看不清臉色,聽到親衛隊長的再次建議,終於沒有反對,眾人迅速撥馬轉入了一條巷道,直取東門而去。行不過一裏,前方又是一陣馬蹄聲傳來。


    眾人聽得真切,馬蹄聲十分單調,隻是單騎而來,正戒備間,來騎百餘步外減緩了馬速,有一人開口試問道:“前方可是漢王?”


    “是傳令的親衛迴來了。”親衛隊長一聽聲音十分熟悉,定睛細看,卻是自己麾下。剛剛被譴往北門下達軍令的一名親衛,心中頓時一喜。


    “東門情況如何?”親衛隊長不待漢王示意,便大聲的問道。


    “迴將軍,東門尚在我軍手中。隻是有一彪約千騎的官軍順著城牆根的便道一路殺來,已經被校尉大人帶人堵在了街口。因為有大盾封路,邊上的民舍頂上又安排了千餘弓箭手,所以官軍暫時停在了原地。”那親衛大聲的將東門附近的情況說了出來。


    聽到眾親衛以及傅文山精神為之一震。


    五千朱雀衛衝入南門的瞬間,李文朗便下令兩千騎駐守南門。另外三部三千騎,兵分三路,兩路順城牆下的便道,繞襲奪取東西兩門,而自己親率一部以及自己麾下的將近三百騎親衛順著中央大街,一路直撲北門而去。


    待到控製了四門,再分出軍卒細細的抓捕義軍中的重要人物!


    西路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戰馬狂彪之下,一個衝鋒就突破了西門守軍馳援南城的步卒軍陣,幾乎兵不血刃的就占據了西門。清剿完城樓上的義軍軍卒後,便戒備森嚴的麵向內部設防了起來。


    而東路大軍就沒有這麽的順利了,被東門的校尉用大盾長箭封鎖住了一段長長的街道,騎兵衝擊數次均無功而返。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李文朗親自領軍的中路,在衝破了傅文山的親衛騎兵隊之後,又往前疾奔了三四裏。再一次遇上了北門分出欲馳援南門的步卒。兩軍猝然相遇,不到兩千人馬的步卒匆忙結陣,但是還沒有等到長槍盾牌樹起,就被騎兵的鐵蹄踏上了肩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