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北部的利州路等地,多崎嶇丘陵,騎兵在這裏並不能縱橫如飛。
李文朗奉命在此,雖然軍令上的要求隻是牽製住此地,讓龜縮在城內的“漢王”不能在背後掣肘成都附近的戰事就好。可是心高氣傲的年輕將軍那裏會滿足於隻完成如此低級的任務。
可是傅文山隻是縮頭不出,李文朗麾下全部都是騎兵,縱是有了五千騎,也隻能仰望著利州城的城牆興歎。
自從兩個多月前的那長混戰之後,幾乎全軍覆沒的玄武衛還有宇文將軍的亡魂,似乎日日都在催促著自己為他們報仇。
傅文山身邊的義軍原本勢力大的有些讓人心悸,自蜀中南部旬月間裹挾近百萬百姓北上利州路,不僅避免了何王師的直麵碰撞,還遠離了雍涼對決的戰場。甚至再範禹的操持之下,還在所占據的城池附近,搶種了些產量不高但是收獲更快的作物,一度讓這些百姓們似乎都看到了一線希望!
義軍的數量更是一度達到了二十萬,嫡係精銳也有五萬之眾!
但是局勢發展的速度似乎更加讓人眼花繚亂。陛下親自入蜀後,不過是短短的半月不到,利州路的主宰就已經轟然倒塌了。
擁軍將近二十萬的義軍幾乎在瞬間樹倒猢猻散。而起因不過是朝廷的大軍再挺進到了成都府城之外後,突然的轉向。興州,巴州,達州,甚至是嫡係心腹駐守的興元府因為糧道被斷,相繼在幾天之內歸順了朝廷。
裹挾而來的將近百萬百姓,也在範禹的出走之後而在此陷入了混亂。各州縣府城裏的百姓無不是跟著軍士們的腳步歸順了龍旗飄揚的朝廷。
這讓打算用糧草控製各部的傅文山措手不及。隻能守著利州城內堆積如山的糧食,而不能馳援各地!傅文山所不知曉的是自己困守利州的時候,朝廷正在為這些歸順後的軍民的口糧問題而頭疼不已。
此時隻有利州一座孤城,但是自己依舊還是要做最後的掙紮。就像是北涼在蜀中的最後一座孤城成都一樣。
可是封閉四門日久的利州城內似乎開始有些不穩了。麵對著遊弋不定的五千朱雀衛,沙場經驗一向豐富的傅文山竟然有些膽怯了。始終鼓不起勇氣出城麵對這位更加年輕的李文朗。
盡管對方現在的軍職隻是一部正將,以正將身份暫時節製麾下五部人馬。
“李將軍,這傅文山一直龜縮不出,我等遠來,軍中也缺少攻城器具,看來也隻能等大軍克了成都府城以後,才能前來解決這利州了。”李文朗身邊的一名將領端坐在馬背上,望著利州城的城牆,歎了口氣道。
這位年紀稍稍比李文朗大一點的將領,跟隨趙崇自駐地一路入蜀,對於宇文空麾下的五千同袍的陣亡也是耿耿於懷的。同來的年輕將領們無一不是向著立即給陣亡的同袍們報仇。
此時成都城外大戰在即,而自己隻能置身事外,心裏總是有些異樣的滋味。
“倒也未必,利州城裏雖有數十萬百姓,但是在傅文山手下,參與守城的不過隻有萬餘所謂的義軍。若有機會殺進城去,諸位可願隨本將冒險一試?”李文朗聽到身邊將領的感歎,不僅沒有讚同,而且一開口就吊起來諸位將領的胃口。
一聽主將說的好像有些把握能破城,五位正將幾乎全部都是眼睛一亮。這些年輕的將領們從來不知道何為擔憂。特別是麵對敵人的時候,衝鋒總是最為勇猛的。
年輕也是年輕的朱雀衛的一道特殊的風景。從主將到萬人的統領,再到各廂的都指揮使,各部正將,這些加起來數量超過百人的中高級軍官中,年紀超過三旬的絕對不超過兩成!
至於都指揮以及伍長這樣的中低級的軍官,就更加的年輕了!
“我等上馬殺敵,自是無所畏懼。李將軍難道真有破城之法?若能衝入城中,單憑城中那一萬步卒,如何能擋我們五千騎兵?真有入城的機會,我等定然會追隨李將軍,誓死生擒傅文山,用此寮人頭祭奠陣亡此地的數千袍澤!”
剛才還在感歎入不得城的那位將領一聽李文朗此言,當即在馬上抱拳迴道。語氣堅定而又鏗鏘。
“我等定然會追隨李將軍,誓死生擒傅文山,用此寮人頭祭奠陣亡此地的數千袍澤。”其餘四位正將齊聲抱拳出聲,此時此刻,已經將心中的那些因為同級而暫時受其節製的不滿拋到了一邊。
年輕的將領胸中的血總是容易沸騰的!而群情激憤之時,軍心最是可用。
......
利州城內,困守孤城的傅文山此時卻仍由麾下的親衛們在打點行裝,似乎這蜀中的土地,漢王的頭銜,都已經不再能吸引他了。對於麾下的崩塌,雖然有些接受不了事實,但是對於缺糧日久的州縣城池中的守將的行為,還是有所預料的。
唯獨沒有預料到的是興元府中的三萬精銳竟然也如這些烏合之眾一般的拋棄了自己。
堅持了數年的抗爭,卻再勝利即將來臨的前夜裏倒下了。心裏怎麽會沒有萬般的不舍和不甘。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果真如此!
這短短的十數日裏,先是麾下首席謀士的出走,然後崩塌似乎就接踵而至,失陷的城池一座接著一座,原本就奉行堅壁清野策略的義軍,總共也沒有掌握多少城池,如此的速度不過是數日,利州一路就變成了利州一城!
局麵快的絲毫沒有給與自己喘息的時間!
如今孤城,孤軍,還能守多久,自己也不得而知!滿營的軍士,人心惶惶,但是自己再也沒有心力再去安撫或者是鎮壓了。棄城而去嗎?一旦離開,自己就等於放棄了所有得一切!
府衙外,忠心的親衛們時刻都在準備著。但是自己卻下不了決心了。
細軟行裝已經打點好數日,但是自己就是跨不出那一步去。
或許出了利州城,還是海闊天空,隱姓埋名,未必不能繼續做個富家翁。可是自己真得能夠放得下眼前這些明治即將失去而又不甘放手的一切嗎?
不知不覺間,握刀的指關節,已經隱隱發白!
李文朗奉命在此,雖然軍令上的要求隻是牽製住此地,讓龜縮在城內的“漢王”不能在背後掣肘成都附近的戰事就好。可是心高氣傲的年輕將軍那裏會滿足於隻完成如此低級的任務。
可是傅文山隻是縮頭不出,李文朗麾下全部都是騎兵,縱是有了五千騎,也隻能仰望著利州城的城牆興歎。
自從兩個多月前的那長混戰之後,幾乎全軍覆沒的玄武衛還有宇文將軍的亡魂,似乎日日都在催促著自己為他們報仇。
傅文山身邊的義軍原本勢力大的有些讓人心悸,自蜀中南部旬月間裹挾近百萬百姓北上利州路,不僅避免了何王師的直麵碰撞,還遠離了雍涼對決的戰場。甚至再範禹的操持之下,還在所占據的城池附近,搶種了些產量不高但是收獲更快的作物,一度讓這些百姓們似乎都看到了一線希望!
義軍的數量更是一度達到了二十萬,嫡係精銳也有五萬之眾!
但是局勢發展的速度似乎更加讓人眼花繚亂。陛下親自入蜀後,不過是短短的半月不到,利州路的主宰就已經轟然倒塌了。
擁軍將近二十萬的義軍幾乎在瞬間樹倒猢猻散。而起因不過是朝廷的大軍再挺進到了成都府城之外後,突然的轉向。興州,巴州,達州,甚至是嫡係心腹駐守的興元府因為糧道被斷,相繼在幾天之內歸順了朝廷。
裹挾而來的將近百萬百姓,也在範禹的出走之後而在此陷入了混亂。各州縣府城裏的百姓無不是跟著軍士們的腳步歸順了龍旗飄揚的朝廷。
這讓打算用糧草控製各部的傅文山措手不及。隻能守著利州城內堆積如山的糧食,而不能馳援各地!傅文山所不知曉的是自己困守利州的時候,朝廷正在為這些歸順後的軍民的口糧問題而頭疼不已。
此時隻有利州一座孤城,但是自己依舊還是要做最後的掙紮。就像是北涼在蜀中的最後一座孤城成都一樣。
可是封閉四門日久的利州城內似乎開始有些不穩了。麵對著遊弋不定的五千朱雀衛,沙場經驗一向豐富的傅文山竟然有些膽怯了。始終鼓不起勇氣出城麵對這位更加年輕的李文朗。
盡管對方現在的軍職隻是一部正將,以正將身份暫時節製麾下五部人馬。
“李將軍,這傅文山一直龜縮不出,我等遠來,軍中也缺少攻城器具,看來也隻能等大軍克了成都府城以後,才能前來解決這利州了。”李文朗身邊的一名將領端坐在馬背上,望著利州城的城牆,歎了口氣道。
這位年紀稍稍比李文朗大一點的將領,跟隨趙崇自駐地一路入蜀,對於宇文空麾下的五千同袍的陣亡也是耿耿於懷的。同來的年輕將領們無一不是向著立即給陣亡的同袍們報仇。
此時成都城外大戰在即,而自己隻能置身事外,心裏總是有些異樣的滋味。
“倒也未必,利州城裏雖有數十萬百姓,但是在傅文山手下,參與守城的不過隻有萬餘所謂的義軍。若有機會殺進城去,諸位可願隨本將冒險一試?”李文朗聽到身邊將領的感歎,不僅沒有讚同,而且一開口就吊起來諸位將領的胃口。
一聽主將說的好像有些把握能破城,五位正將幾乎全部都是眼睛一亮。這些年輕的將領們從來不知道何為擔憂。特別是麵對敵人的時候,衝鋒總是最為勇猛的。
年輕也是年輕的朱雀衛的一道特殊的風景。從主將到萬人的統領,再到各廂的都指揮使,各部正將,這些加起來數量超過百人的中高級軍官中,年紀超過三旬的絕對不超過兩成!
至於都指揮以及伍長這樣的中低級的軍官,就更加的年輕了!
“我等上馬殺敵,自是無所畏懼。李將軍難道真有破城之法?若能衝入城中,單憑城中那一萬步卒,如何能擋我們五千騎兵?真有入城的機會,我等定然會追隨李將軍,誓死生擒傅文山,用此寮人頭祭奠陣亡此地的數千袍澤!”
剛才還在感歎入不得城的那位將領一聽李文朗此言,當即在馬上抱拳迴道。語氣堅定而又鏗鏘。
“我等定然會追隨李將軍,誓死生擒傅文山,用此寮人頭祭奠陣亡此地的數千袍澤。”其餘四位正將齊聲抱拳出聲,此時此刻,已經將心中的那些因為同級而暫時受其節製的不滿拋到了一邊。
年輕的將領胸中的血總是容易沸騰的!而群情激憤之時,軍心最是可用。
......
利州城內,困守孤城的傅文山此時卻仍由麾下的親衛們在打點行裝,似乎這蜀中的土地,漢王的頭銜,都已經不再能吸引他了。對於麾下的崩塌,雖然有些接受不了事實,但是對於缺糧日久的州縣城池中的守將的行為,還是有所預料的。
唯獨沒有預料到的是興元府中的三萬精銳竟然也如這些烏合之眾一般的拋棄了自己。
堅持了數年的抗爭,卻再勝利即將來臨的前夜裏倒下了。心裏怎麽會沒有萬般的不舍和不甘。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果真如此!
這短短的十數日裏,先是麾下首席謀士的出走,然後崩塌似乎就接踵而至,失陷的城池一座接著一座,原本就奉行堅壁清野策略的義軍,總共也沒有掌握多少城池,如此的速度不過是數日,利州一路就變成了利州一城!
局麵快的絲毫沒有給與自己喘息的時間!
如今孤城,孤軍,還能守多久,自己也不得而知!滿營的軍士,人心惶惶,但是自己再也沒有心力再去安撫或者是鎮壓了。棄城而去嗎?一旦離開,自己就等於放棄了所有得一切!
府衙外,忠心的親衛們時刻都在準備著。但是自己卻下不了決心了。
細軟行裝已經打點好數日,但是自己就是跨不出那一步去。
或許出了利州城,還是海闊天空,隱姓埋名,未必不能繼續做個富家翁。可是自己真得能夠放得下眼前這些明治即將失去而又不甘放手的一切嗎?
不知不覺間,握刀的指關節,已經隱隱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