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直到落日時分,廝殺聲才暗淡下去。


    涼騎如潮水般退去,黑色的狼旗依舊高高飄揚。那日蘇的眼光在戰場上一遍遍的掃視。企圖能找到一個薄弱的地方可以一舉突破。但是廝殺了一日之後,用盡了各種戰術,包括數次佯攻之後,還是無奈的退兵了。


    看著南朝步卒的陣型在撤退的時候也是絲毫不亂,這位北涼的老將心裏也是頗多感概。這才不過十幾年,當年自己一路揮軍南下追擊的時候,南朝的大軍那裏有半點抵抗的勇氣。


    可是如今,這些步卒竟然都可以和數量相當的涼騎正麵對抗,廝殺整日而不見絲毫要崩潰的跡象了。當年的南朝軍中也不是沒有人才,那些零星的抵抗,也是讓自己有所耳聞的。


    但是軍魂似乎是不存的,個別人的勇武對於如山崩的局勢來說,無異於崩騰洪流中的一葉孤舟,最終的命運大都相同,無論是釣魚城還是襄陽城!


    “收攏兵馬,準備來日再戰。”那日蘇打馬迴營的時候,晚霞已經漫天了。


    而清晨時分出營的數千朱雀衛,在這一整天的激戰裏連身影都沒有出現過。此時都還在臨時的營地裏唿唿大睡。


    說是營地,其實就是席地而臥,不過是軍中的將領們才有幾頂不大的軍帳。為了追求機動性,大軍所帶的物資本就不多,好在天氣尚溫,席地而臥對於這些在荒郊野外待慣了的軍士們來說都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


    這連日來的奔波,讓這些精力旺盛的年輕人也有些吃不消了。


    日暮的鳴金聲悠悠的傳來,聽在這些又鼾睡了一個白日的軍士們的耳中,也有些不太真切。


    “宇文將軍,涼軍退了。”宇文空身邊的親衛小聲的提醒著自家的將軍。親衛隻覺的將軍近日的舉動或者是軍令,都有些不台能理解。明明出營後,也是尋一塊山坳裏倒頭大睡,何不在營中的軍帳中昵。


    明明是下達了今日不出戰的軍令,大軍都在休息,自家的將軍倒好,隻帶上百餘名親衛跑了數十裏路,在這個小山頭上遠遠的看著紛亂的戰場,如此的距離,恐怕連敵我都分不清吧,若是在遇上涼軍的大隊探馬,隻怕自己麾下的這一都百騎,也沒有幾人能順利突圍的。


    “哦!是嗎,那我們也迴去吧,明日再來。”宇文空被自己的親衛都指揮的聲音驚醒,眼前的戰場上隻剩下一地的狼藉。


    “將軍,涼軍敗退,我們何不派騎兵突襲一番,或可一舉擊潰對方也未可知。”都指揮似乎是有些意猶未盡。遠遠的看著涼軍主動撤出了戰場,連地上躺著的傷病也不管不顧,頗有些遲疑的問了一句。


    “嗬嗬,涼軍雖是主動撤出戰場,可是並無敗象。今日的廝殺不過是開胃小菜,若是輕易的將我們這數千起兵投入戰場,最多不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此殊為不智,還是看幾天戰況再說吧。”宇文空嗬嗬一笑,一句話說完,便打馬下山了。


    雙方的對峙和正麵的廝殺,毫無新意。不過是每日清晨玄武衛布陣,而後涼騎不斷的騷擾式的進攻一番。到日暮時分,雙方收兵,若不是每日戰場上都會丟下數百具屍體,和滿地的血腥,都快讓人以為這隻是一場操練罷了。


    而遠在潼川對麵的利州城內,自立為漢王的年輕人傅文山最近卻閑的有些發慌。前幾日還每日的出兵操練,或是出城不斷的逼近有一萬涼騎駐守的潼川城。但是在三日前,突然就偃旗息鼓了。


    “漢王,我軍雖然占據了大半個利州,人口也有將近百萬,但是我們此時千萬不能生有坐山觀虎鬥的心思啊!萬一朝廷的大軍戰敗,朝廷最多是再次退出蜀中,可江東之地上依舊還有幾十萬大軍在。而我們就不同了,涼軍趕走了朝廷大軍之後,必然是要對我們下手的。


    以我們軍目前的戰力,單獨對上涼軍,雖短時間不虞有變,但是利州尤其是興元府,都是易受夾擊之地。尤其是在大江被朝廷水師牢牢控製住之後,這裏就是蜀中涼軍與他們王庭聯係的唯一一條北向的通道了,一旦朝廷大軍退出,,那日蘇這頭老狼勢必會引來王庭的軍馬兩麵夾攻我們。


    那時候,我軍的勝算又能有幾成,漢王心裏恐怕是最清楚不過的了。”利州城內的一座大宅院內,漢王帳下首席謀士範禹苦口婆心的勸說著無動於衷的一軍主將。這位中年儒生的心裏也是心酸莫名。


    一向殺伐決斷的漢王,為何有這般突然的轉變,自己是一點頭緒也沒有。前幾日還好好的每日出兵給遠在潼川的涼軍實際施加壓力。這幾日怎麽就突然轉性了一般。


    主座上的傅文山,一言不發。其實範禹說的道理,自己心裏也是明白。但是自己心裏的疙瘩,是需要鮮血才能衝洗的幹淨的。尤其是朱雀衛的鮮血。如今機會來了,自己又怎麽能輕易的放棄?


    五千人馬,雖然不是馮哥親至,但是有那位在剿滅山匪之戰中“功績”頗多的李文朗以及宇文空兩人,也足夠了。心裏有如此計較的傅文山,那裏聽得進去麾下的苦苦勸諫。依舊是每日在城頭上巡視一番,更是不準一兵一卒出城。這讓駐守在潼川的涼軍萬夫長頗有些鬱悶。隻得將情況詳細的報於成都附近的那日蘇。正感覺手頭兵力有些不足的那日蘇收到書信,心情大好。


    看來這義軍和南朝朝廷的大軍也不是鐵板一塊啊。之前還後悔自己送去的金印等物打了水漂,現在看來,還是起了作用的。既然如此,自己何必小心翼翼的隻調五千人馬南下?於是一紙軍令,讓駐守潼川的大軍,立即秘密揮軍南下,直奔南朝大營的東測,等待時機。


    而朱雀衛的五千騎兵,也正好在這個方向上遊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