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不斷逼近的嚴成化,那日蘇的眼神不斷的掃過蜀中地圖上的北方興元府城。


    這條已經落入了義軍手裏的歸路,對於自己來說或許還有一絲希望。畢竟南朝的這位將軍已經代表著她們的朝廷一口迴絕了那位年輕人成為異姓王的奢望!


    但是自己似乎可以滿足那位年輕人,雖然隻是口頭上的權宜之計,並不需要多大的成本,不過是譴一名能言善辨的南朝書生就可完成。對於統治了蜀中數十年的自己來說,這樣的書生,向來是不缺的。


    “留守大人,我們或許可以考慮向大都求救,隻要大都派出援兵,打通興元府,擊潰蜀中北部的義軍當不在話下。那個時候,我們再集中兵力,在成都附近和南朝的步卒一決雌雄,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了。”


    阿拉坦以及幾位萬夫長,聚集在那日蘇的大帳內,眼見主將隻是用眼光緊盯著興元府附近的退路,忍不住開口說道。身邊的另外兩位萬夫長顯然對這個提議有些心動,眼神中的期待已經表明,他們已經沒有了當初隨父輩們入蜀時的雄心了。


    如今一遇上稍加棘手的對手,想到的不是繼續血戰,而是向後方求援。


    “大可汗剛剛解決內亂,如今草原上的那對父子尚不安分。大都那裏還能分出援兵支援我們?別說是蜀中,就是荊湖,以及剛剛安穩下來的江淮等地,麵對南朝的挑釁,最近一兩年內我北涼也都是沒有大規模反製的計劃了。


    畢竟北涼征戰數十年,勇士們也有些累了。


    前番大都城內前來傳遞軍令的使者曾言,山東以及平涼等地多有民亂。這些亂民多和南朝勾連,剿滅起來也頗為麻煩。言下之意,對於我們領地內的那位自立的漢王也是有諸多不滿。”那日蘇迴過頭,黯然一笑道。


    這位年過五十的老將,乃是當年入蜀後堅持到如今,碩果僅存的將軍了。說是北涼治蜀二十年,但是這二十多年,蜀中又何曾平定過?那一天不是在刀光劍影裏度過的?眼看著老一輩的將軍們一個一個的倒下去,年輕的如眼前的這些萬夫長們一個一個的冒出頭來。不得不感歎時間的無情!


    任你當年是能挽強弓,降烈馬的勇士,如今二十年一過,還能上馬征戰的已經寥寥無幾!那些南朝遺民,看似溫順,但是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舉起簡陋的武器,對準這些南下的涼人!


    都說蜀中治,能養北涼數百萬牧民,但是蜀中又何曾有過大治!不過是彎刀烈馬強壓下的暫時的平靜,不然也不會入蜀時,千萬南朝遺民,到如今不過剩餘三百萬!


    他們生生的用數百萬條性命硬是磨鈍了當初那些鋒利如霜雪的彎刀。


    “那幫義軍雖然裹挾民眾,人數膨脹的厲害,但是實際的威脅似乎遠比不上當前的南朝兵馬來的實在。玄武衛的大軍這兩日雖然沒有了動靜,但是其朔江而來的路上,聽說故意散發了無數的軍糧。


    當初還以為時將領迂腐,如今其占據的重慶城內南朝遺民竟然積聚了數十萬人!另據探馬來報,其在靠近江邊的灘塗之地上已經放任百姓開出良田無數,如今夏收一過,想來饑民的糧草已經能夠自給了。


    若是我們再丟了成都府,隻怕那出身蜀中的嚴成化就會順利的將這僅剩的饑民全部匯聚到龍旗之下,這位漢將當真都是狡猾之極。


    這等的遠見和眼光,遠不是你等所能比擬的。本將治蜀二十年,如此一比也實在汗顏!所以成都府,我們萬萬不能失去,你等也早做準備,我們就帶著五萬勇士,在這裏會一會那四萬步卒吧!”


    軍帳內一片平靜,年過五旬的那日蘇一身的甲胄,精良程度不下大雍的那些統領們。灰白的須發無不昭示著這位征戰了大半生的將領,已經是人生的暮年了。


    百戰餘生的老將,對於戰局的把握是相當精準的。此次嚴成化的四萬大軍才是自己三十多年征戰生涯中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成都府,自己是萬萬不願意拱手相讓的。畢竟是自己在蜀中的最後一座可供大軍休整的大城了。雖然城內的人口已經不足二十萬!


    正當雍涼雙方的主將都將決戰的戰場選定在了成都府外的時候。剛剛北去,占據了利州路的傅文山也在時刻的關注著南邊的戰況。一萬人馬的遭遇戰,雖然大雍表現出來的戰力可圈可點,但是也沒有過多的引起這位年輕人的興趣。


    “漢王,看來朝廷大軍,還是有些戰力的。平原之上,一萬步卒就輕易的擋住了一萬涼騎的攻擊。比之我們義軍中的步卒,單在戰力上來看,精銳程度似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剛剛返迴義軍中的範禹輕輕歎了口氣,想起自己在嚴成化的軍帳內所感受到的壓力,心中就不禁的有些失望。不錯,正是失望,是對義軍的戰力和前途第一次有了一絲動搖。


    “範先生不必憂慮,我們蟄居此地,為的不就是躲避鋒芒嗎。如今讓他們兩強相碰,我們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整訓一番近期膨脹的不像樣子的大軍了。裁撤老弱之後,也不用趕出軍營,可以學學那嚴大將軍在南邊的所為。


    我們也可以將著利州路打造成穩定的後方。等到他們見了分曉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該出場的時候了。”年輕的漢王對於範禹的擔憂並不放在心上。數年與涼軍的廝殺經曆,已經讓他變成了一名知曉兵事的合格的將軍了。


    自己也當然知曉自己麾下的大部分義軍是什麽樣的戰力。但是這樣的局麵自己也是短時間無法改變的。因為自己麾下的百戰老卒畢竟不多,剛剛裹挾的義軍大多是些剛剛放下農具的百姓。


    自己要的不過就是這種人數眾多的聲勢罷了。


    “漢王難道不準備象征性的出兵一下,以牽製住潼川府內的那一萬涼騎嗎?”範禹有些意外的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