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此言何其誅心,孩兒寧願一身灑脫,不被朝堂羈絆,也不願意在您身後哪怕是位極人臣!”姚元興原本隻是抱怨父親太過操勞,而不顧惜身體,所以言語間對於皇帝也就失去了些許的尊重。
但是聽到姚秀夫如此暮氣深沉的感慨,一時間心中酸澀無比。連忙躬身泣道。
“我兒不必如此,生老病死乃是天道循環,豈是我等凡俗之人可以抗衡的。也罷,就不說這等不吉利之事了。
這些年朝廷顛沛流離,確實也不是出仕的時候。如今剛穩定了幾年,尚未有開科,為父又是舔居廟堂高位,著實不便給你機會。
近來朝議多有建議開科的聲音,為父估計最快,今年秋闈可期,元興可早做綢繆。”姚秀夫哈哈一笑,扶起了長子,不無期待的笑道。
“老爺,兵部尚書戴大人求見。”兩人正談論間,書房外的老管家,低低的一聲傳報聲傳了進來。
姚秀夫一聽是兵部尚書,趁夜前來,不免有些意外。眉頭微微皺起。原本有些渾濁的眼睛裏射出道道精光。當即吩咐道:“速速有請,前廳奉茶。”老管家應聲退去。
姚秀夫又轉頭道:“尚書此來,不出意外的話,還是糧草輜重的事情,為父前去處理一下。你也不必在書房等我了,迴去準備準備明日就迴書院吧。”
姚秀夫吩咐完後,便出門往前廳去了。
丞相府並不大,穿過兩座迴廊鏈接的拱門後,便到了專門辟出處理政務的前廳了。
一進門,就見兵部尚書戴鴻德,正在廳裏的側邊上,頗有些焦急的來迴度著步子。一見到自己,頓時如見到救星一般,三步並作兩步的就迎了上來。
躬身拜道:“下官拜見姚丞相。”
“戴尚書,不必客氣,快快請入廳內奉茶。”姚秀夫輕輕點了點頭,算是迴禮,右手熱情的扶住戴鴻德的肩膀,便跨步往廳內走去。兩人入了廳內,分賓主剛坐定。
老管家親自入內,重新換過了香茗茶盞,便緩緩退去了。
前廳是平日裏供官員們協商政事之所,雖算不如朝議的大殿,但是空間也頗為寬闊。算是相府裏最大的正房了。此時隻有兩人坐在其中,就顯得有些空曠了。四周也沒有燈火通明,不過是在靠近主座的地方,點亮了幾隻牛油蠟燭。
戴鴻德雖然在前廳沒有久等,但是一見姚秀夫在此廳接待自己,心裏哪裏還不明白其意。
但是軍情如火,一刻也耽誤不得。心知丞相此時不欲多說。但還是沒有放棄。
“此茶雖不算名貴,也是今春的新茶,請戴尚書一品。”姚秀夫雖知對方心中之事,但還是端起麵前的茶盞,右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輕聲介紹起幾案上的茶來。
“多謝姚丞相賜茶,相府的新茶,自然是好的。隻是下官今晚到此,卻是無心品茶的。”戴鴻德一聲苦笑,雙手捧起茶盞,有些感慨的歎道。
“戴尚書何出此言?”姚秀夫故意問道。
“姚丞相又何必明知故問昵?難道這幾日六部衙門之間的口舌之爭,當真是一句也沒有聽入您的耳朵裏嗎?”戴鴻德淺淺的啜了一口茶水,便將茶盞放迴了幾案上。一雙眼睛有些無禮的直視著這位多年的同僚,如今的頂頭上司。
“戴兄原來所指是此事啊!這個本官倒是有所耳聞,昨日,戶部的右侍郎,還在這間廳裏向我訴苦。說是朝廷的府庫裏再也湊不夠前線所需的軍糧了。餉銀倒是尚且充足,但是餉銀也不能當飯吃啊!
前線軍情緊急,本官心裏也是焦急萬分。可是如今瓊州的夏糧雖然已經收割完畢,但是中原新地,乃是第一次收獲。按照約定,是不用耕種者上繳稅糧的。光靠一個小小的瓊州,哪裏能支撐得起前線將近三十萬大軍的消耗啊!
前番金陵附近接迴的流民安置,已經用盡了當地駐軍的軍糧。再加上西邊玄武衛開拔入蜀時的補給,中原新地上建立起來的本就空虛的府庫裏,尚未來得及充盈,就已經被抽調一空了。
再說,此次玄武衛六萬人馬開拔的時候,就已經補足了半年的糧草,如今不到三月,就消耗殆盡,這其中難道沒有什麽值得戶部指摘的地方嗎?你做為兵部尚書,難道不應該提醒一下在外的將軍們,有所收斂嗎?”
姚秀夫對於蜀地的催糧文書當然是早就看過的。對於其糧草消耗的速度,也是有所不滿。隻是沒有直接的責問出來。
現在兵部的尚書,不但不反思,反而是趁夜前來,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態度,行催逼之事。連自己故意在空曠的前廳單獨接見他一人,這樣再明顯不過的逐客態度都不能阻擋時,就不再掩飾自己的不滿,出口斥責了起來。
話雖嚴厲,但是麵上的表情卻沒有多少義憤填膺的猙獰。
戴鴻德頓時有些手足無措,原本時想請丞相出麵,再向戶部施加一點壓力,以使得籌集糧草得速度再加快一點。雖說玄武衛得用量確實有些誇張。可是將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何況時自己這個兵部尚書昵。
自己對於蜀中戰局的發展也是不滿。但是總不能臨陣換將吧!所以也隻能硬著頭皮,打算先向著在外的將軍了。沒想到的是丞相的反應如此強烈。特別是最後一句,話中的意味就有些微妙的重了。
但是此時此刻,自己已經是難以後退了。雖知丞相不喜,也隻能開口辯解道:“丞相此言,下官自然緊記在心。但是當務之急還是盡力滿足前線所求。畢竟入蜀是陛下和各位大人共同議定的大事。
蜀中陷落多年,戰局有些變化,也是清理之中的事情。還請丞相大人盡力再協調一下戶部。如今軍械等物都已經製備齊整,就等糧草到位,就譴水軍立即送往前線了。”
“大軍入蜀以來,至今未有一場大戰,軍器的損耗自然不多,製備起來,當然容易。隻是這糧草一項,如今要供應三地,數十萬大軍之用。哪裏有這麽容易。
戴尚書若是以為是本官故意推諉,大可直接麵聖,請陛下決斷。”姚秀夫自然也不會退步。當即怒道。說完,端起茶盞,不再看向下首依然不甘的戴鴻德了。
但是聽到姚秀夫如此暮氣深沉的感慨,一時間心中酸澀無比。連忙躬身泣道。
“我兒不必如此,生老病死乃是天道循環,豈是我等凡俗之人可以抗衡的。也罷,就不說這等不吉利之事了。
這些年朝廷顛沛流離,確實也不是出仕的時候。如今剛穩定了幾年,尚未有開科,為父又是舔居廟堂高位,著實不便給你機會。
近來朝議多有建議開科的聲音,為父估計最快,今年秋闈可期,元興可早做綢繆。”姚秀夫哈哈一笑,扶起了長子,不無期待的笑道。
“老爺,兵部尚書戴大人求見。”兩人正談論間,書房外的老管家,低低的一聲傳報聲傳了進來。
姚秀夫一聽是兵部尚書,趁夜前來,不免有些意外。眉頭微微皺起。原本有些渾濁的眼睛裏射出道道精光。當即吩咐道:“速速有請,前廳奉茶。”老管家應聲退去。
姚秀夫又轉頭道:“尚書此來,不出意外的話,還是糧草輜重的事情,為父前去處理一下。你也不必在書房等我了,迴去準備準備明日就迴書院吧。”
姚秀夫吩咐完後,便出門往前廳去了。
丞相府並不大,穿過兩座迴廊鏈接的拱門後,便到了專門辟出處理政務的前廳了。
一進門,就見兵部尚書戴鴻德,正在廳裏的側邊上,頗有些焦急的來迴度著步子。一見到自己,頓時如見到救星一般,三步並作兩步的就迎了上來。
躬身拜道:“下官拜見姚丞相。”
“戴尚書,不必客氣,快快請入廳內奉茶。”姚秀夫輕輕點了點頭,算是迴禮,右手熱情的扶住戴鴻德的肩膀,便跨步往廳內走去。兩人入了廳內,分賓主剛坐定。
老管家親自入內,重新換過了香茗茶盞,便緩緩退去了。
前廳是平日裏供官員們協商政事之所,雖算不如朝議的大殿,但是空間也頗為寬闊。算是相府裏最大的正房了。此時隻有兩人坐在其中,就顯得有些空曠了。四周也沒有燈火通明,不過是在靠近主座的地方,點亮了幾隻牛油蠟燭。
戴鴻德雖然在前廳沒有久等,但是一見姚秀夫在此廳接待自己,心裏哪裏還不明白其意。
但是軍情如火,一刻也耽誤不得。心知丞相此時不欲多說。但還是沒有放棄。
“此茶雖不算名貴,也是今春的新茶,請戴尚書一品。”姚秀夫雖知對方心中之事,但還是端起麵前的茶盞,右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輕聲介紹起幾案上的茶來。
“多謝姚丞相賜茶,相府的新茶,自然是好的。隻是下官今晚到此,卻是無心品茶的。”戴鴻德一聲苦笑,雙手捧起茶盞,有些感慨的歎道。
“戴尚書何出此言?”姚秀夫故意問道。
“姚丞相又何必明知故問昵?難道這幾日六部衙門之間的口舌之爭,當真是一句也沒有聽入您的耳朵裏嗎?”戴鴻德淺淺的啜了一口茶水,便將茶盞放迴了幾案上。一雙眼睛有些無禮的直視著這位多年的同僚,如今的頂頭上司。
“戴兄原來所指是此事啊!這個本官倒是有所耳聞,昨日,戶部的右侍郎,還在這間廳裏向我訴苦。說是朝廷的府庫裏再也湊不夠前線所需的軍糧了。餉銀倒是尚且充足,但是餉銀也不能當飯吃啊!
前線軍情緊急,本官心裏也是焦急萬分。可是如今瓊州的夏糧雖然已經收割完畢,但是中原新地,乃是第一次收獲。按照約定,是不用耕種者上繳稅糧的。光靠一個小小的瓊州,哪裏能支撐得起前線將近三十萬大軍的消耗啊!
前番金陵附近接迴的流民安置,已經用盡了當地駐軍的軍糧。再加上西邊玄武衛開拔入蜀時的補給,中原新地上建立起來的本就空虛的府庫裏,尚未來得及充盈,就已經被抽調一空了。
再說,此次玄武衛六萬人馬開拔的時候,就已經補足了半年的糧草,如今不到三月,就消耗殆盡,這其中難道沒有什麽值得戶部指摘的地方嗎?你做為兵部尚書,難道不應該提醒一下在外的將軍們,有所收斂嗎?”
姚秀夫對於蜀地的催糧文書當然是早就看過的。對於其糧草消耗的速度,也是有所不滿。隻是沒有直接的責問出來。
現在兵部的尚書,不但不反思,反而是趁夜前來,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態度,行催逼之事。連自己故意在空曠的前廳單獨接見他一人,這樣再明顯不過的逐客態度都不能阻擋時,就不再掩飾自己的不滿,出口斥責了起來。
話雖嚴厲,但是麵上的表情卻沒有多少義憤填膺的猙獰。
戴鴻德頓時有些手足無措,原本時想請丞相出麵,再向戶部施加一點壓力,以使得籌集糧草得速度再加快一點。雖說玄武衛得用量確實有些誇張。可是將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何況時自己這個兵部尚書昵。
自己對於蜀中戰局的發展也是不滿。但是總不能臨陣換將吧!所以也隻能硬著頭皮,打算先向著在外的將軍了。沒想到的是丞相的反應如此強烈。特別是最後一句,話中的意味就有些微妙的重了。
但是此時此刻,自己已經是難以後退了。雖知丞相不喜,也隻能開口辯解道:“丞相此言,下官自然緊記在心。但是當務之急還是盡力滿足前線所求。畢竟入蜀是陛下和各位大人共同議定的大事。
蜀中陷落多年,戰局有些變化,也是清理之中的事情。還請丞相大人盡力再協調一下戶部。如今軍械等物都已經製備齊整,就等糧草到位,就譴水軍立即送往前線了。”
“大軍入蜀以來,至今未有一場大戰,軍器的損耗自然不多,製備起來,當然容易。隻是這糧草一項,如今要供應三地,數十萬大軍之用。哪裏有這麽容易。
戴尚書若是以為是本官故意推諉,大可直接麵聖,請陛下決斷。”姚秀夫自然也不會退步。當即怒道。說完,端起茶盞,不再看向下首依然不甘的戴鴻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