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語氣李文朗也明白無誤的聽在了耳中。對於其中的一些意味,心中也是在片刻之間就明白了過來。


    心底沒有緣由的升起一股淡淡的悲意。


    若不是皇家的眼目在關注此事,恐怕隻憑一己之力,今日的結果恐怕就是家破一途了。自己父兄兩輩三人,疆場上拚殺過來的種種功勞,在這些世家的一名旁支眼裏也不過如此。


    掌心的傷口尚未結痂,此時也有些隱隱的痛感了。


    “你家中可曾安頓好?和尹家的恩怨,準備如何了結!”趙崇有些意外的迴頭看了看良久沒有出聲的李文朗一眼,笑問道。扶刀的手掌上裹傷的布條十分的顯眼。心中不由的有些恍惚。少年血氣,總是有幾分的。所以這樣的仇怨,隻怕不是這麽容易忘記的。


    “末將孤身一人,又能怎樣?這尋仇一說,估計就算是我兄弟兩人找上門去,對方的家主都恐怕尚不知所為何事。臣等這樣的小門戶,在尹家眼裏與螻蟻又有什麽區別呢?


    至於心中生出的怨恨,又能如何?甚至於在皇上你們眼中看到的,我們所遭受到的屈辱,是不可想像的,但是放在我們這樣的小門戶的身上,也就隻有忍氣吞聲一途了。不然有能如何?像末將這樣的稍加反抗,其結果也就隻有家破人亡而已。”


    麵對趙崇的詢問,李文朗也沒有掩飾,手掌輕撫著刀柄,語氣十分的平和。


    皇家或者是麵前的這位皇帝,對於自己來說是貴的不能再貴的貴人了。雖然自己一路高升時,都是有著軍功在後麵支撐著的,但是若不是自己有了數年前趙崇入軍營時禦賜的腰刀,恐怕軍功再多,也不會被主將重視到如現在的地步。


    所以自己對於家中遭遇雖有所抱怨,但是對於趙崇這位自己的貴人,並沒有一絲的不耐和惱火。平靜中隻有點無奈和傷感。


    “尹家也算是瓊州的大戶,你們有此感受也不出意外。就連朕也是......”趙崇對於這位敦厚的少年,印象向來不錯。但是有些話,還是忍住沒有直言出口。歎了口氣之後,伸出手來,拍了拍李文朗的肩膀,笑道:“不說這些不愉快的事情了。你在家中偷閑了數月,可想要去那個將軍麾下繼續聽用啊?


    如今我大雍邊境戰事不斷。以你的資質,將來的前途可期。若幹年後,你李家也未必不能成為尹家那般的新貴。”


    趙崇對於這位少年的喜愛,可不僅僅停在口中的。所以鼓勵的話中也沒有搬出為國為民的大口號來,而是實打實的用光宗耀祖來實例來激勵。對於身處高位的皇帝了來說,能如此說與下屬,就顯的殊不容易了。


    李文朗心中雖還有些不平,但是麵對趙崇的問話,還是考慮了良久。


    欄杆外的夜色已經完全的籠罩了四野,聽雨樓前,一片寧靜。風有些清涼,徐徐吹來,減輕了幾許暑氣。


    “如今我大雍北麵數千裏的邊地,自西往東,分別是準備入蜀的玄武衛,這個方向也是近期唯一有大動作的地方了。中部的青龍和朱雀還有一半留守的玄武衛駐守的地方雖廣,但是短時間內並無戰事。


    最後就是朕去年才離開的東部金陵附近了。兵力不多,雖然北方的壓力日增。但是朝廷也沒有餘力大規模反製。想來不過會有些零星的廝殺。”


    趙崇簡單的將前線的局勢說了一遍,然後就靜靜的等著李文朗的選擇了。至於去那裏,還要看他自己的選擇了。少年人終究是有些熱血的。若是真選擇了西邊,那麽自己也不會阻攔。不過是一封書信的事情。隻是以後的境遇就要依靠他自己了。


    “末將還是願意迴馮將軍的朱雀衛裏去再曆練曆練。”李文朗聞言,迴答的沒有絲毫猶豫。自己在軍中也廝混了數年,對於那裏合適自己是十分清楚的。


    東邊的駐軍數量較少,兩支騎兵加起來不過一萬五千騎,除去五千重甲騎兵,剩下的一萬還都是新軍,比羽林四衛的成軍時間都晚的多。雖然主將也曾經是皇家的親衛統領。但是自己去了之後也必定沒有千騎等著自己。


    西邊的玄武衛,此時應該已經開拔了。再者,蜀中道路多崎嶇,並不利於騎兵作戰。反倒是步卒能更好的適應需要,能夠發揮出實力來。可是步軍作戰也並非自己所長。


    剩餘的大江中遊方向的兩支騎兵,自己自然是會選擇迴自己更熟悉的朱雀衛了。畢竟那裏還有一支千騎的騎兵在等著自己迴去。正將的位置還在等著自己。


    李文朗的心思,趙崇並不知曉,但是單叢這少年作出的選擇來看,並沒有讓自己失望。嚴成化的玄武衛雖馬上有戰事,但是此時派遣一名年輕人前去,而且還跟在自己身邊將近一年的時間。無論主將是誰,第一反應恐怕就是監視二字了。


    至於東部和中部的選擇上,平定了蜀中之後,大軍必定就會北上的。


    東部駐軍稀少,所以無論是那個方向有動作,都會用到中部那將近二十萬的步騎大軍!


    如此一來李文朗選擇迴自己的老部隊朱雀衛就顯得合情合理,而又富有眼光了。這樣的迴答,顯然也是在趙崇最願意聽到的。


    ......


    聽雨樓上君臣兩人問答的同日,在金陵附近的一個渡口前,一位中年男子,在上船之後,尤頻頻迴顧。


    隨行的甲士不過十數人,具都除去了甲胄,換上了便裝,隻是腰間的軍刀猶在。江岸上送行的故人卻足足有數十人。鬢角隱隱泛白的孟傑立在人群的最前方,默默注視這那片越行越遠的孤舟。


    自從金陵附近的事件傳迴瓊州之後,原本坐鎮中原的戶部尚書,親自抵達了前線,安排操勞自不在話下。江東之地雖然穩定,但是江北的局勢還是惡化的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


    山東,以及蜀中的涼人部落雖然勢弱了許多,但是各地的饑民卻被有心人裹挾起來。跨縣連州者不計其數。形成了數十股聲勢浩大的義軍隊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