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下了船,登上了水軍大營的碼頭之後,沒有立即離去。轉身麵向北方,任海風吹起一身的白衣。俊朗的臉,懸在腰間的寶刀,衣袂飄飄,好生快意瀟灑。
這裏距離自己三年前的登岸的南渡江口,也不過一望之間,掩映在蒼翠之間的那數千座墓碑靜靜的矗立在江邊的坡地上。當年的自己是何等的蕭瑟。而如今,總算是有些中興的氣象了。
三十萬大軍進駐江東,治下的人口更是參差數百萬戶。
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劉義和大牛兩人,身著軟甲,腰胯軍刀,一步一踏的大步前來。遠遠的看見碼頭上的兩人,劉義眼中的震驚並不比大牛要好多少。
雖然是有所準備,但是大雍的天子,真的就這樣站在了眼前的時候,還有激動的有些手足無措。
“末將等拜見皇上!”兩人單膝跪地,行的是軍中大禮。口中的聲音雄壯中帶有一點緊張的顫抖。
趙崇遠遠的看見兩人前來,兩年多不見,自己幾乎已經忘記了這些曾經和自己並肩廝殺過的這些軍中的將士。直到這一次的南歸。臨時調用水軍北上的時候,似乎才記起了這些故人來。
“劉將軍,別來無恙唿?”趙崇上前一步,扶起了兩位行禮的將士,口中輕聲笑問道。
“末將再次得見天顏,心中萬分榮幸。碼頭上烈日炎炎,請皇上移步末將的軍帳,暫避暑氣。”劉義直起身來,麵對皇上如此近距離的問候,心中自是有萬千種感慨,說不出來。愣了半響,才感覺到頭頂的太陽實在有些毒辣。才說了兩句前言不搭後語的話。
自己的身後已經是浸透了一片。
“朕,離開瓊州已經數月,實在是急著想看看家中的小頑皮了。就不去你帳中叨擾了。此地距離轅門頗遠。兩位不如就送朕走一遭吧。”趙崇也看出了兩人的窘迫,故意提起了家中尚且不足一歲的兒子。
“末將遵旨,皇上請!”劉義站直了身體,右手做了各請的姿勢。一行四人便離了碼頭。往水軍大營的轅門走去。
對於這座空曠大營裏的事務,也沒有什麽好問的了。趙崇知道不過是再等十數日,島南邊的水軍,就會到此駐紮。到時候,大營的規模恐怕就要縮小一般左右。讓出一半的碼頭,交給瓊州的知府衙門來管轄。用於方便兩地的百姓。
“劉將軍,自前年一別之後,將軍一路高升,朕還沒有恭喜呢!怎麽樣?在水軍之中待的可還習慣嗎?”趙崇走在最前麵,笑著開口問道。
劉義和大牛緊跟在皇上身邊,走了一段路之後,身上的緊張和激動也已經平複了許多。劉義聽到趙崇的問話,當即迴道:“托皇上的運道,呂統領治軍向來賞罰嚴明。自那一場海戰之後,末將得以升了一級。在軍中服役也有多年了。如今身體也不如這些年輕人了,就盼著能在告老之前為大雍再立些功勞。”
“恩!朕若有意,劉將軍可舍得脫下這身軍服。”趙崇仿佛沒有聽到劉義的最後一句話,而是繼續問了一句。這一句話問出來,就連跟在最後麵的李文朗也有些意外。
更別說是劉義和大牛兩人了。
“皇上,末將的牙齒還咬得開牛肉,臂膀也還舉的動軍刀。”劉義一時有些焦急。也不知是否是自己說錯了什麽話,引得皇上有些不滿了。
倒是一邊的大牛,有些不以為意。隻是傻傻的聽著兩人的對答,沒有出聲。
“劉將軍誤會了,朕的意思不是讓隻讓你們脫下軍裝。收複嶺南之後,那些立下了功勞的傷殘將士們被朕分往各縣擔任各州縣的武職一事,兩位應該也有所耳聞吧。如今大軍收服了江東之地,各地文官已經勉強湊齊了。但是武職上,依然還是有些空缺。特別是一些咽喉之地,尚沒有合適的人選。”
趙崇一聽劉義的語氣,便知道對方是誤會了自己的用意。以為自己無端的就憑自己的喜好,讓他們離開軍中。當即迴頭笑著安撫了一句。話中的用意也已經算是十分的明顯了。
接著不等劉義迴答,又接著說道:“此次朕自金陵,平江等地南下,一路所見,地方上也算是基本平靜了。隻是這江邊的金陵,平江兩府,不是還有涼人騷擾。便特意傳旨呂開誠留將軍一人留守大營。若朕沒有記錯的話,將軍當初也是步軍的一員吧?”
“正是,末將原本卻是在步軍中執事。”劉義雖然有些奇怪,皇上怎麽會知道自己這樣的一位小小的低階軍官的過往。但是口中還是如實的應道。
“此去,替朕專管一府的軍事治安等事,可有信心?”
皇上的話說到了這個地步,劉義哪裏還會不明白用意。金陵,平江不正是大牛和自己的故鄉嗎!自己對於那條大江也是熟悉無比。如今的軍職,放在玄武衛中也是和一部正將平級,麾下也可以率領千人!但是放在金陵府這樣的緊要之地,也算得上是高升了。
當即再次單膝跪地,口中謝道:“多謝皇上栽培,末將對於金陵平江等地的江段,也算得上熟悉。如此安排,末將願意脫去這一身軍服,替皇上盯緊這段大江。”
“如此甚好!朕迴宮之後,便吩咐吏部行文。平江尚缺一位通判。將軍待到交接完畢之後便火速上任吧!按照大雍的祖製,大府中專管地方治安等事的府軍員額有兩千。你麾下的這些水軍恐怕不能悉數帶去了。可一並移交給此地水軍。你隻帶些合用的人手去吧!”
兩人問答說話的功夫,時間過的很快,大半個時辰匆匆過去。眼見著穿過了水軍大營,那一道轅門已經在望了。轅門外數十騎騎兵靜靜的立在門外。為首一人不時向裏麵張望。但是卻沒有越過轅門一步的意思。
直到遠遠的看見一行四人出現在視線內,才齊齊下馬。
這些迎接在此地的騎兵,正是等候趙崇的皇家親衛。但是不等趙崇和他們匯合,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又自身後的橋南邊響起。馬背上是一位身著錦衣的清秀男子。縱馬過橋也沒有減速的意思,看的數十親衛們都是一陣陣的皺眉。
這裏距離自己三年前的登岸的南渡江口,也不過一望之間,掩映在蒼翠之間的那數千座墓碑靜靜的矗立在江邊的坡地上。當年的自己是何等的蕭瑟。而如今,總算是有些中興的氣象了。
三十萬大軍進駐江東,治下的人口更是參差數百萬戶。
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劉義和大牛兩人,身著軟甲,腰胯軍刀,一步一踏的大步前來。遠遠的看見碼頭上的兩人,劉義眼中的震驚並不比大牛要好多少。
雖然是有所準備,但是大雍的天子,真的就這樣站在了眼前的時候,還有激動的有些手足無措。
“末將等拜見皇上!”兩人單膝跪地,行的是軍中大禮。口中的聲音雄壯中帶有一點緊張的顫抖。
趙崇遠遠的看見兩人前來,兩年多不見,自己幾乎已經忘記了這些曾經和自己並肩廝殺過的這些軍中的將士。直到這一次的南歸。臨時調用水軍北上的時候,似乎才記起了這些故人來。
“劉將軍,別來無恙唿?”趙崇上前一步,扶起了兩位行禮的將士,口中輕聲笑問道。
“末將再次得見天顏,心中萬分榮幸。碼頭上烈日炎炎,請皇上移步末將的軍帳,暫避暑氣。”劉義直起身來,麵對皇上如此近距離的問候,心中自是有萬千種感慨,說不出來。愣了半響,才感覺到頭頂的太陽實在有些毒辣。才說了兩句前言不搭後語的話。
自己的身後已經是浸透了一片。
“朕,離開瓊州已經數月,實在是急著想看看家中的小頑皮了。就不去你帳中叨擾了。此地距離轅門頗遠。兩位不如就送朕走一遭吧。”趙崇也看出了兩人的窘迫,故意提起了家中尚且不足一歲的兒子。
“末將遵旨,皇上請!”劉義站直了身體,右手做了各請的姿勢。一行四人便離了碼頭。往水軍大營的轅門走去。
對於這座空曠大營裏的事務,也沒有什麽好問的了。趙崇知道不過是再等十數日,島南邊的水軍,就會到此駐紮。到時候,大營的規模恐怕就要縮小一般左右。讓出一半的碼頭,交給瓊州的知府衙門來管轄。用於方便兩地的百姓。
“劉將軍,自前年一別之後,將軍一路高升,朕還沒有恭喜呢!怎麽樣?在水軍之中待的可還習慣嗎?”趙崇走在最前麵,笑著開口問道。
劉義和大牛緊跟在皇上身邊,走了一段路之後,身上的緊張和激動也已經平複了許多。劉義聽到趙崇的問話,當即迴道:“托皇上的運道,呂統領治軍向來賞罰嚴明。自那一場海戰之後,末將得以升了一級。在軍中服役也有多年了。如今身體也不如這些年輕人了,就盼著能在告老之前為大雍再立些功勞。”
“恩!朕若有意,劉將軍可舍得脫下這身軍服。”趙崇仿佛沒有聽到劉義的最後一句話,而是繼續問了一句。這一句話問出來,就連跟在最後麵的李文朗也有些意外。
更別說是劉義和大牛兩人了。
“皇上,末將的牙齒還咬得開牛肉,臂膀也還舉的動軍刀。”劉義一時有些焦急。也不知是否是自己說錯了什麽話,引得皇上有些不滿了。
倒是一邊的大牛,有些不以為意。隻是傻傻的聽著兩人的對答,沒有出聲。
“劉將軍誤會了,朕的意思不是讓隻讓你們脫下軍裝。收複嶺南之後,那些立下了功勞的傷殘將士們被朕分往各縣擔任各州縣的武職一事,兩位應該也有所耳聞吧。如今大軍收服了江東之地,各地文官已經勉強湊齊了。但是武職上,依然還是有些空缺。特別是一些咽喉之地,尚沒有合適的人選。”
趙崇一聽劉義的語氣,便知道對方是誤會了自己的用意。以為自己無端的就憑自己的喜好,讓他們離開軍中。當即迴頭笑著安撫了一句。話中的用意也已經算是十分的明顯了。
接著不等劉義迴答,又接著說道:“此次朕自金陵,平江等地南下,一路所見,地方上也算是基本平靜了。隻是這江邊的金陵,平江兩府,不是還有涼人騷擾。便特意傳旨呂開誠留將軍一人留守大營。若朕沒有記錯的話,將軍當初也是步軍的一員吧?”
“正是,末將原本卻是在步軍中執事。”劉義雖然有些奇怪,皇上怎麽會知道自己這樣的一位小小的低階軍官的過往。但是口中還是如實的應道。
“此去,替朕專管一府的軍事治安等事,可有信心?”
皇上的話說到了這個地步,劉義哪裏還會不明白用意。金陵,平江不正是大牛和自己的故鄉嗎!自己對於那條大江也是熟悉無比。如今的軍職,放在玄武衛中也是和一部正將平級,麾下也可以率領千人!但是放在金陵府這樣的緊要之地,也算得上是高升了。
當即再次單膝跪地,口中謝道:“多謝皇上栽培,末將對於金陵平江等地的江段,也算得上熟悉。如此安排,末將願意脫去這一身軍服,替皇上盯緊這段大江。”
“如此甚好!朕迴宮之後,便吩咐吏部行文。平江尚缺一位通判。將軍待到交接完畢之後便火速上任吧!按照大雍的祖製,大府中專管地方治安等事的府軍員額有兩千。你麾下的這些水軍恐怕不能悉數帶去了。可一並移交給此地水軍。你隻帶些合用的人手去吧!”
兩人問答說話的功夫,時間過的很快,大半個時辰匆匆過去。眼見著穿過了水軍大營,那一道轅門已經在望了。轅門外數十騎騎兵靜靜的立在門外。為首一人不時向裏麵張望。但是卻沒有越過轅門一步的意思。
直到遠遠的看見一行四人出現在視線內,才齊齊下馬。
這些迎接在此地的騎兵,正是等候趙崇的皇家親衛。但是不等趙崇和他們匯合,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又自身後的橋南邊響起。馬背上是一位身著錦衣的清秀男子。縱馬過橋也沒有減速的意思,看的數十親衛們都是一陣陣的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