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麵的是幾乎未受損失的弩箭兵,將近一萬人的方陣,森然有序。他們的身後是僅剩兩千多人的陌刀兵和不到三千人的長槍兵。


    五更過後,古聲更加密集起來。大雍軍營的正門打開。一萬多人,蜂擁出了營寨,跨過前幾日涼騎拚死填起的壕溝,推進了十數裏,才停下腳步。距離涼軍的臨時營寨也不過隻有二十裏了。這裏是大雍君臣特意選擇的戰場。


    開闊的平野上,十分適合騎兵的衝殺。想必那些涼騎是喜歡的。


    震天的鼓聲,早將孛日帖等一幹將領震的睡意全無。十數員千夫長以上的將領匆匆匯集到了主將的軍帳外。


    “聽鼓聲,隻是漢人步卒的指令。漢人小瞧我等至此,末將遠率本部人馬先區衝殺一番。也還挫挫他們的氣焰。”一名匆匆趕到的千夫長,被鼓聲敲的心浮氣躁,上前怒氣衝衝的對著主將請戰道。


    說的旁邊的其他千夫長們也是嗷嗷直叫,一時間請戰的喧嘩聲此起彼伏。


    “勇士們戰意高昂,本將當不該阻攔。對手營中隻有鼓聲傳來,就能斷定對手出動的全部都是步卒嗎?諸位有誰知道,敵軍兵力有多少?有誰知道對手兵種的配備情況?是全部步卒來攻,還是輔助有騎兵在側?”


    孛日帖冷冷的眼光掃過,接著一揮右手,頓時喧鬧聲嘎然而之。孛日帖一連反問數句,突然安靜下來的場麵讓那寫千夫長們有些愕然。頓時才猛然驚醒。往日裏都是自己攻擊,敵軍都是龜縮寨內不出的。今日才一反常態的大舉出營。


    再看主將的臉色似乎也不再有之前的那般意氣風發了。


    孛日帖盯著不再喧嘩的十幾位千夫長,沒有再出聲。停頓了半晌才沉聲向著例距離自己最近的一位千夫長問道:“情況如何?”


    夜色尚未通明,大帳周圍的稀疏的火把照的人臉有些模糊。聲音幽幽傳來,聽的其餘的千夫長們全都一頭霧水。但是主將的眼色不善,又不敢再隨意插嘴詢問,隻是將眼光都轉向了那為一直默默不語的負責探查巡視的千夫長身上。


    “將軍大人,東方,北方已經無法通行了。正麵與我們遙向對峙的敵軍三更便響起了戰鼓聲,此刻已經在平原之上,列開了陣勢。


    雖然隻有一萬五千左右的步卒。但是我軍怕也不能全力衝陣。因為側翼還有大批的騎兵。至於南方,還是昨日出營的那五千人馬在和萬夫長對峙!”


    那千夫長迴答的聲音不大,但是在場的眾人也都聽的清清楚楚了。當下也開始對戰局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自己幾乎已經成了甕中之鱉。哪裏還有力氣妄言攻擊!


    一時氣氛開始緊張起來了。


    “眾將不必擔憂,漢人們選好的戰場,我們就一定要去嗎?本將決意,先行南下,匯合了大軍之後,一股作氣,先衝出重圍,再往南方攻擊。


    敵人主力大半聚集再次,腹地定然空虛,我們將近兩萬騎兵長驅直入,定能攪的南朝內部天翻地覆。”孛日帖聽完匯報,見眾人心有懼意,當即環視眾人,大聲道。


    “將軍大人,所言極是。漢人重兵幾乎全部集中在此地。區區五千騎,怎能擋住我們大軍的去路。衝過去後,又是天高海闊!況且南朝的小皇帝,此時最擔心的還是江淮等地的部族騎兵突然南下吧!”


    那為平日裏少言寡語的探馬營千夫長,難得的附和了一句。但是一句話,就讓十數為千夫長的激情統統提了上來。


    “全軍聽令,立即集結大軍,出營一路向南。”孛日貼一聲令下,十幾位千夫長起身領命,紛紛迴營整頓軍馬。不到一個時辰,大軍便匆匆往南飛奔而去。


    留下一座空營,連軍帳等物也沒有挾帶。涼軍的大動作,雖然做的保密,也無法逃過大雍探馬的眼目。


    不過一個時辰後,天光已經大亮。趙崇親率三千朱雀衛的新騎,在出營的路上便收到了涼騎全軍南下的情報。


    趙崇親耳聽到了匯報之後,也沒有多少吃驚的表情,隻是淡淡的念叨了一句:“這涼將倒是變的果決了許多!既然如此,那就用騎兵去解決問題吧!


    傳令,青龍,朱雀兩衛全軍追擊,部族在後緩緩跟上。飛鴿傳書,令靠湖駐泊的水軍,棄舟登岸,萬一那五千騎兵擋不住一心逃命的涼騎,就有勞他袁宏宇擋一擋了。”


    親衛紛紛縱馬飛奔準備去兩衛的主將軍中傳令。看著這些和自己年紀相仿的軍士們,躍馬揚鞭的樣子,趙崇的心裏多是豪情和歡悅。


    這一戰之後,江東鼎定,有大雍的水軍在,再配合數萬大軍的防守,當可給江東的民眾數年安定了。


    對於治理江山,大雍向來是不乏能臣的。爭取個三五年的休養生息,自己完全相信,那時候,就算北涼內部穩定下來,自己也是不懼了。正思慮間,猛然見到一騎馬速極快,馬背上騎士,看衣甲當是一名指揮使。


    細看之下,正是最近跟在自己身邊習武精進極快的少年李文朗,本是一名伍長,因上次奪得戰馬有功,已經升為指揮使了,麾下也有了百騎。此時正準備親自去朱雀衛傳令。當即出聲道:“文朗,此去可想一展身手?”


    那少年一聽大喜道:“正所欲也!”


    “哈哈哈!好!朕就給你一次特權,傳令完畢,可跟隨馮將軍一道行事,待戰事結束再迴來複命。”趙崇一句話說完,又看了看身邊的三千騎,然後又道:“朕再給你一個統兵的機會,給你一千騎兵,可見機行事,但是若戰後損失太重,朕定要追究罪責,文朗可敢一試?”


    “陛下此言當真?末將有何不敢?”李文朗初生牛犢,哪裏知道什麽是天高地厚,當即大喜應道。


    趙崇右臂一會,三支千騎的騎兵隊伍裏,便各自脫離出來三隻百騎的騎兵來,加上李文朗自己的一都百騎,正好一千騎兵,跟在了李文朗的身後。


    一千騎兵馬蹄滾滾,向朱雀衛的軍中奔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