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剩餘的六十騎新兵在減緩了馬速的時候,再次上好了弓弦,左手一探後背,一支鐵矢又卡上了箭槽。六十騎騎士身體同時右傾。極速的射出了第二輪的箭雨!


    迎麵衝來的五十騎頓時落馬十數人!


    由於距離更近,這一輪箭雨的效果遠遠好於第一輪。僅僅六十枚弩箭就造成了對方十數人的折損,效率相交雙方的第一輪射擊提高了數倍。


    五十騎涼軍在接觸的瞬間,亂聲狂吼,以發泄身邊同伴落馬的不滿和憤怒。五十口彎刀和馬刀混雜的兵器舉了起來。雙方靠近後一場用最原始本能進行的廝殺,就這麽展開了。


    六十新兵起落如風,在這一刻,在生死的考驗之下,將平日訓練場上的一切發揮到了極致。馬背上,弓弦聲不斷。圍繞這那半支遠去又返迴的騎兵,在寬闊的戰場上遊鬥不定。


    而他們圍繞遊鬥的中心就是那個雙方廝殺在一起的地方。


    近身之後,雙方的兵力相差無機。但是大雍的馬刀憑借著略長兩尺的長度優勢稍稍占據了一點上風!


    而散在外圍使用弩機的騎兵,也因為大雍的弩機射程優勢占據了上風。五十騎涼兵,本來數目就不如大雍。加上初次使用弩機,遠遠不及對方用的順手。


    但是距離如此之遠,背後的騎弓又不能建功!


    三十騎老兵和衝來的三十多騎涼軍,殺的旗鼓相當!折損的數量甚至還略少於對方。隻是六十新兵,反而用好了弩箭,又射殺了十數騎高速移動的騎兵!從而讓己方的兵力開始略微的有了優勢。


    整個小戰場的局勢也就隨之在慢慢的發生變化。


    大半個時辰之後,漸漸落入下風,折損嚴重的涼騎,才意識到,眼前的這支百人隊,遠遠不是如前麵的小股騎兵那般好對付。


    搶來的對方的弩機雖然好用,但是並不如自己的騎弓用的順手。除了射程遠了之外,對於精度並不能有效的控製。導致己方的折損遠大於對方。


    那百夫長一聲唿哨響起,那廝殺正激烈的騎兵,也齊齊撤離,不再和眼前的敵人糾纏。五十騎衝殺過來,此時退迴的時候,已經不足二十騎了。另外的五十騎手持弩機的騎兵,此時還騎在馬背上的也不足四十人了。大半個時辰,折損了四成兵力。


    先前殲滅了五十騎,自己也不過是折損了數騎!現在情況卻是大不相同了。


    青龍衛的九十騎也不好過!三十騎老兵還能堅持在馬背上的也隻有二十騎了,幾乎人人帶傷。新兵的情況要好一些,隻折損了七騎!


    六十涼騎再次集中起來。遠遠望向對麵的七十騎對手!眼神中多了一絲鐵血的敬佩,但是更多的還是廝殺的欲望和不甘。


    遙遙對持的兩支殘軍之間,散亂的屍體倒伏在地,無主的戰馬,自己跑到了戰場的邊緣,悠然的啃食這一地的野草。風吹起整齊的鬃毛。若不是馬背上的鞍韉和垂涎下來的馬韁,這裏倒像是一片安靜祥和的牧場!


    血腥的味道還是被春風帶的四散開來。引的一群黑色的大鳥盤旋在低空,久久不願意離開!


    大地突然再次的震動了起來,雙方的將領同時警覺。各自又後退了數百步。對於這樣的震動,雙方都是熟悉無比。這是馬蹄踏在大地上的旋律。


    雙方的探馬在此地已經是犬牙交錯。震動無論是在身前還是身後,來的是敵軍,還是友軍,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未知之數。


    戰到此時,隻要對方的援軍先期抵達,哪怕是數十騎的兵力,都幾乎是己方的末日了。


    震動越來越密集,一杆狼旗突兀的出現了遠處的地平線外!殘餘的涼騎,爆發出一陣狂風般的吼叫!一時間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氣,在這以瞬間又衝到了頂點!


    “長生天,保佑草原的阿郎們!舉起你們手中的彎刀,殺光這些漢人!”百夫長一聲狂笑,笑聲裏竟是喜悅和死你裏逃生後的瘋狂!


    來的正是草原雄鷹,黑狼部的騎兵,雖然隻有兩百騎!


    仿佛已經將整個戰場冰凍了起來!青龍衛的探馬新兵們,難以掩飾的恐懼和絕望開始蔓延!


    “指揮使大人,你再聽!”冉平呆坐在馬上,眼目中看不出悲喜!隻有身後的披風在風中抖動!身邊的一名老卒突然故意的大聲的對著他們的指揮使提醒道。


    原本準備以最後一次的突擊,結束自己和麾下性命的時候,又一陣雜亂的震動聲傳了過來。近到都不要需要將耳朵貼在地上,就能清晰的感受到。


    隨即,在兩側的土丘後麵,躍出了兩支各有百騎的騎兵,黑甲黑袍,靜默無聲!


    雖然沒有扛出青龍旗,但是相同的裝束,告訴殘存的軍士們,自己的援軍也及時趕到了戰場!兩百隻弩箭,斜指前方


    弓弦彈起的輕輕的爆音,歡快的在身後響起!兩百枚黑色的弩箭,激射而出,一路飛過七十殘兵的頭頂,唿嘯聲動聽悅耳!


    “殺!”


    兩百騎兵收起弩機,兩百口馬刀,迎著陽光,閃出一片雪亮的光!


    衝進了兩百步以內的時候,對方的長箭也鋪蓋而來。同樣的鋒利,但是勁道明顯不及弩箭!


    青龍衛身上的精良鐵甲,提供很好的防護,隻要不是直接命中甲片的縫隙,幾乎沒有造成實質的殺傷!


    寬廣的戰場上,兩支擴大了些規模的騎兵,再次的衝撞到了一起!


    都指揮使陶修,約三旬開外的年紀,跟隨宋弘博也有十餘年了。一直都是起左膀右臂,就連騎兵之剩八百騎的時候,也沒有心灰意冷!


    當趙崇將那幾口馬刀送到了將軍的大帳內的時候,也是陪伴這主將以及那位長髯的大漢三人激動的一夜無眠!騎兵再次組建起來。而且是大雍第一支滿編了戰馬的騎兵!


    此時,身在軍帳內的這位將軍,不知為何無來由的想起了兩年前的那個瞬間!


    “將軍!正北方有探馬返迴。”親衛在帳外急促的喊道。


    “快快請到帳內!”


    七匹戰馬,如風一般的奔迴。


    “將軍!正北放五十裏外,發現大股的涼騎,探馬都是百人以上的規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