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上,吏部尚書姚秀夫,兵部尚書戴鴻德攜戶部侍郎尹哲求見。”清閑沒到三天,果然就有大臣前來奏事了。女官的聲音有些明媚的動聽,顯然要比粗嗓門的親衛們要好聽許多。但是此時在趙崇耳中,也聽不出婉轉的味道。


    如今的宮城裏不過隻有幾百親衛在守護。所以隻能是在外圍警戒。至於內部各殿職守,就全部換成了女官和宮女們了。這樣安排所出現的安全問題,太後是一點也沒有放在心上的!當然皇後也就沒有異議了。


    趙崇眉頭微微皺起。手上正捧著他們遞上來的奏報,還沒有看完小半,就急不可耐的前來求見了。


    也罷,迴來一趟,不見一見這些一心為國的肱骨之臣,也有點不像樣子的。隨即頭也沒有抬起,隻是談談吩咐了一聲:“宣進來。”


    殿外的三人,在女官的前引下,依次進了垂拱殿。朝著伏案的皇帝便是大禮參拜。


    趙崇連忙起身,上前扶住了姚秀夫,口中笑道:“幾位愛卿,快快請起。”當即又向著一旁的女官道:“速去給幾位大人,搬幾把胡凳來!”


    姚秀夫等人自然又是一番謝恩。半響才安頓的利落。


    “皇上自去年秋季離朝已有數月,老臣雖有上表,但時時唯恐言之不祥,有負於皇上的重托!故此才有今日求見之舉。


    皇上對於朝中之事若有疑問,微臣或可略為官家說明。”姚秀夫乃是老臣,又有一路伴駕之功。在這樣的場合,如果不先開口,其他的人當然是不好出言的。於是隻好拱手奏道。


    “愛卿數月內所上的表文,朕也已經看過,對於朝中眾卿這數月來的辛勞也是看在眼中。朕不久還要北去,希望眾愛卿再接再厲,為大雍再立新功!”


    趙崇對於朝中事,相對還是十分放心的!姚秀夫乃是老臣,如今瓊州的朝堂上,雖不再設丞相之職。但是姚秀夫卻是以吏禮兩部尚書的身份,行使丞相的職責!


    其餘幾位尚書資曆尚淺,遇事總是習慣與於問計與他。所以在朝堂之外,就有了尚書相公的雅號!對此趙崇也是樂見其成。


    隻要朝政順暢,不用自己在其中牽扯過多的精力進去就好!至於說權相專權的事情,在大雍的曆代朝堂之上,都不曾出現過!


    因為皇家掌握的不僅僅是軍隊,還有那個以無孔不入著稱朝野的“家燕”如今改名喚作“鷹巢”的組織!


    “我等定當為大雍鞠躬精粹,死而後已!”三人聽完皇帝的囑托,連忙齊聲響應。


    “皇上,這是年前各衛自主就地招兵的詳情,剛剛匯總到兵部。請陛下過目。”三人響應完之後,戴鴻德雙手遞上了一卷帛書,口中奏道。


    對於皇家羽林衛的擴軍動向,趙崇一向是十分重視的。之前雖有各地的主將上表匯報過。但都是零散的消息。此時聽到有了匯總的詳情,自然是十分重視。接過之後,也沒有打開細看。


    隻是笑道:“就辛苦戴尚書先給朕簡單簡紹一下。具體詳情稍後再細看不遲!”


    戴鴻德退後一步,也笑道:“微臣就為皇上簡單介紹一番。朱雀,玄武兩衛自去年秋季豐皇後軍令北渡進逼南嶺之後。不過月餘時間,已經分別進駐了衡陽,桂林,梧州。同年冬,青龍衛駐贛州,先期登陸戰後尚餘的九千餘步軍駐韶關。嶺南之地已盡在我大雍之手!


    緊急召迴的四萬新軍,也都全數運抵嶺南,除羅天睿挑選的一萬人隨孟尚書鎮守廣州城外,其餘三萬人全部打散以都為單位,散入個州縣之中!


    青龍,朱雀兩衛各自擴軍三萬,玄武衛擴軍四萬五千。嶺南新招民壯十萬餘,隻等新軍整訓滿半年後,挑選整訓成績靠後的三萬人,去換迴那三萬散入州縣的兩年前便已經入過軍營的老新卒!


    如此,大雍羽林四衛,除去白虎衛以外,青龍,朱雀兩衛輕騎共有八萬騎!玄武衛更是擴充到了六萬之眾!隻有水軍此次隻是維持了原有的五萬之眾!大雍可用兵力接近二十萬人!”


    “如此甚好!待到二十萬大軍,成軍之時,就是我大雍北上之時!”聽完戴鴻德的解說,年輕的皇帝,有些躊躇滿誌。明亮的眼神裏透出的全部是進攻的欲望!


    “皇上,兵鋒盛烈,乃是我大雍之幸。但是也不能盲目擴軍。損害我大雍來之不易的喘息之機。要牢記好戰必亡的教訓啊!”姚秀夫雖然也是樂的看到大雍建立起赫赫武功!但是還是擔心年輕的皇帝在軍事上著力過甚。危及大雍的民生,當即出言提醒道。


    “姚尚書不必擔心,此番擴軍不過十萬!以嶺南如今百萬戶的百姓,供養二十萬大軍,當不在話下!就以我戶部今年的糧稅,商稅來看,財力上已經不是問題了!


    近兩年所積累的稅銀,共換的民間存糧千萬石。與庫中所存糧稅盡皆運抵嶺南。用於招納流民築城,開荒,以及通暢河渠之用!


    一來免去了流民缺糧的狀況,救下了數百萬新歸與龍旗之下的子民。二來利用流民之力,築起了大量的城池,開出了千萬畝的土地!


    如今河渠通暢,大規模的春耕已經開始。得到了土地的流民,就可以紮根,成為大雍正真的子民。隻要挨過了夏收。我大雍何愁無充餉之銀,大軍何愁無禦敵之兵?”


    戶部尚書孟傑如今坐鎮在廣州城,瓊州的戶部裏隻剩下兩位郎官,尹哲正是其中的一位,此次也就隨兩位尚書一起麵聖了。聽到了姚秀夫的擔心之後,隻好站了出來,逐一分析了如今大雍的財力和物力狀況!一係列數據說的趙崇不住的點頭!


    對於戶部如今的狀況,姚秀夫原本也是知曉的。此時說出好戰必亡的話來,不過是擔心皇帝用力過甚罷了。並沒有一意避戰的意思。


    趙崇和戴鴻德哪裏聽不出來言外之意!所以尹哲的長篇大論就顯得有些多餘了。但是他自己尚不自知。見皇帝頻頻點頭,心中暗喜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