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三年,除夕。
瓊州行宮。
慈寧殿裏亦是燈火通明。小巧的行宮的。也擺起了喜慶的夜宴。主人隻有太後王氏,皇後魏淩煙兩人而已。但是殿內還有數十名服侍的宮女在,也沒有顯得特別冷清。
皇上不在,太後的興致有些懨懨。雖有皇後在側,但是總也比不上皇兒想陪,更能讓太後心頭歡喜。倒不是對於皇後有什麽特殊的另眼相看。隻是一連十數年,無論是作為太子還是皇帝,趙崇從來都沒有在除夕夜離開過自己的身邊。
就連那顛沛流離,日夜驚慌的逃亡路上也不曾有。如今過上了安穩的日子時,倒沒有了唯一的依靠相陪了。不過看著皇後日漸隆起的小腹,也就有些釋然了!
早早的用過了除夕的晚宴,成群的宮女撤去了殘食,換上了瓊州本地的果盤來!隻是略座了一座,太後就笑著開口道:“皇兒無狀,竟然忍心讓煙兒身懷六甲時,還要獨自對些著燈火,度過離家後的第一個除夕!”
“太後,皇上心係的是天下,此時大雍前線還有數萬將士,不能與家人相守。皇上留在嶺南,總也算是陪了為大雍收複失地的壯士們。臣妾區區一人,不願與天下,與浴血沙場的將士們相提並論!”魏淩煙雖有女諸葛的名號,也曾紅妝佩刀,也能飛身擊鼓,但是說話的語氣永遠都是笑語晏晏,溫婉無比的。
但是語氣中的氣量和自我也是不加掩飾的。這樣的脾性正好合了頭後的脾氣。所以兩人在這個不大的後宮中倒也相處的輕鬆愉快!
“罷了,老太婆子也不懂什麽天下和江山,今日就不談這些男人們的事情了。隻是我們娘兩一起安穩的過個除夕就滿足了。”太後佯裝的有些不忿,笑著阻止了軟語替皇帝解圍說理的皇後。兩人又閑聊了些體己的話。
時辰卻還早。就見一名宮女緩緩入了殿中,是常在太後身邊的慈寧殿女官。走上前來輕聲道:“稟報太後,皇後。姚尚書,等一眾朝廷百官,已經恭候在宮門之外,準備給太後皇後恭祝新年!”
“嗯。今年皇兒不在,這些大臣倒是不能去垂拱殿了。也罷,咱娘倆去迎一迎這些為皇兒辛苦一年的功臣們可好!”太後笑著說道。不待皇後開口,又向那女官問道:“可曾看的清楚,國舅爺可在百官之中?”
那女官跟隨太後多年,對於太後的心思,當然是了如指掌。早就知道太後會有此問。當然也是早有準備,見太後詢問,立即迴道:“國舅爺也在宮外。”
“嗯,那就好,煙兒,去過宮門後,你就不必陪著我這個老太婆了,今日除夕,陪國舅爺好好聊些家常也好,你們兄妹也有些時日未見了!”太後聽完女官的迴複,轉身向著魏淩煙一笑道。
“多謝母後關心,淩煙先替家兄謝過太後!”皇後也沒有推辭,略微彎了彎腰,就被太後連忙的扶住了。謝過了太後。兩人邊起身往宮門外走去。前路上打燈的宮女們,緩緩向北麵的宮城而去。
百官朝賀,實在是沒有什麽看頭,往日的規矩不過是在京的四品以上的朝官們表達對於皇家的尊敬罷了。大雍朝廷流亡十餘年的時間,已經中斷了多年。直到在瓊州紮下了腳跟之後,才逐步的恢複了舊製。隻是如今的大雍朝堂之上已經沒有了那些虛設的高官。
中流砥柱般的重臣也不過是四位從二品的尚書。所以,能來朝賀的官員品秩也就放寬了些限製。
但是今年又有意外。皇帝並不在宮中!但是皇家的體麵還是要的,所以百官,也隻能是等在宮門之外,著等候太後或者是皇後了。
隨著太後一行的到來,接著便是百官的山唿和朝拜,不過拜的並不是太後和皇後,而是大雍的皇家和萬裏的江山!
魏劍秋如今算是留守瓊州的將軍裏品秩較高的武將了。所以能夠緊跟在兵部尚書的身後。當然國舅爺的身份多少也起了點作用!
隨眾同僚一起拜過之後,眾官員陸續散去,隻有三位尚書被太後召進了慈寧宮敘話去了。自己正準備迴去,再與府中的那些老卒們喝幾壺最近流行起來的東陽酒。就被一名把燈的女官輕聲喚住。當下有些猶豫又有些意料之中的驚喜!
隻見那女官款款走近,微微福了一幅道:“皇後娘娘有請國舅爺入宮一敘。”
“謝皇後恩典,勞煩大人帶路。”魏劍秋微微點了點頭,語氣眾有些微微的驚喜,但是也談不上有多大的意外。
“國舅爺這邊請!”那女官一聲輕言後,便打起燈籠,在前方迎引路了。
皇後早早的辭別了太後,迴到了自己的寢宮仁明殿。斜靠在一張寬大的矮榻上,等著自己的兄長。自從自己入宮以後,瓊珠雖小,也是極少會麵。上次的見麵還是在年初祭拜父親的時候。
也不知如今那坐小小宅院裏是如何的光景了。父親戰死沙場,兄長被奪情起複。雖然清流中多有對皇上的不滿和非議。但是魏家兄妹心中明白,這算是皇上對於老帥僅有的偏袒了吧!
隻要兄長能夠立足軍中,將來大雍複國,定然不會少了立功的機會!甚至是接過父帥當初在軍中的地位,在戴尚書之後執掌兵部也不是沒有可能!
關鍵就要看白虎衛能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大潮中能立下什麽樣的功勞了!
正當皇後心思萬裏的時候,有女官輕聲道:“稟皇後娘娘,國舅爺已經到了殿外。”魏淩煙輕輕起身,向著殿外迎去。
殿外進來了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一身粗布素袍,腰間也並無多少掛飾。隻有一雙眼睛和皇後有七八分相似。明顯的男生女相。出落的秀氣異常!但是又偏偏沒有一絲一毫的陰柔。反而是俊美卻又充滿了陽剛之氣。
兄妹相見,竟是一時無語。
瓊州行宮。
慈寧殿裏亦是燈火通明。小巧的行宮的。也擺起了喜慶的夜宴。主人隻有太後王氏,皇後魏淩煙兩人而已。但是殿內還有數十名服侍的宮女在,也沒有顯得特別冷清。
皇上不在,太後的興致有些懨懨。雖有皇後在側,但是總也比不上皇兒想陪,更能讓太後心頭歡喜。倒不是對於皇後有什麽特殊的另眼相看。隻是一連十數年,無論是作為太子還是皇帝,趙崇從來都沒有在除夕夜離開過自己的身邊。
就連那顛沛流離,日夜驚慌的逃亡路上也不曾有。如今過上了安穩的日子時,倒沒有了唯一的依靠相陪了。不過看著皇後日漸隆起的小腹,也就有些釋然了!
早早的用過了除夕的晚宴,成群的宮女撤去了殘食,換上了瓊州本地的果盤來!隻是略座了一座,太後就笑著開口道:“皇兒無狀,竟然忍心讓煙兒身懷六甲時,還要獨自對些著燈火,度過離家後的第一個除夕!”
“太後,皇上心係的是天下,此時大雍前線還有數萬將士,不能與家人相守。皇上留在嶺南,總也算是陪了為大雍收複失地的壯士們。臣妾區區一人,不願與天下,與浴血沙場的將士們相提並論!”魏淩煙雖有女諸葛的名號,也曾紅妝佩刀,也能飛身擊鼓,但是說話的語氣永遠都是笑語晏晏,溫婉無比的。
但是語氣中的氣量和自我也是不加掩飾的。這樣的脾性正好合了頭後的脾氣。所以兩人在這個不大的後宮中倒也相處的輕鬆愉快!
“罷了,老太婆子也不懂什麽天下和江山,今日就不談這些男人們的事情了。隻是我們娘兩一起安穩的過個除夕就滿足了。”太後佯裝的有些不忿,笑著阻止了軟語替皇帝解圍說理的皇後。兩人又閑聊了些體己的話。
時辰卻還早。就見一名宮女緩緩入了殿中,是常在太後身邊的慈寧殿女官。走上前來輕聲道:“稟報太後,皇後。姚尚書,等一眾朝廷百官,已經恭候在宮門之外,準備給太後皇後恭祝新年!”
“嗯。今年皇兒不在,這些大臣倒是不能去垂拱殿了。也罷,咱娘倆去迎一迎這些為皇兒辛苦一年的功臣們可好!”太後笑著說道。不待皇後開口,又向那女官問道:“可曾看的清楚,國舅爺可在百官之中?”
那女官跟隨太後多年,對於太後的心思,當然是了如指掌。早就知道太後會有此問。當然也是早有準備,見太後詢問,立即迴道:“國舅爺也在宮外。”
“嗯,那就好,煙兒,去過宮門後,你就不必陪著我這個老太婆了,今日除夕,陪國舅爺好好聊些家常也好,你們兄妹也有些時日未見了!”太後聽完女官的迴複,轉身向著魏淩煙一笑道。
“多謝母後關心,淩煙先替家兄謝過太後!”皇後也沒有推辭,略微彎了彎腰,就被太後連忙的扶住了。謝過了太後。兩人邊起身往宮門外走去。前路上打燈的宮女們,緩緩向北麵的宮城而去。
百官朝賀,實在是沒有什麽看頭,往日的規矩不過是在京的四品以上的朝官們表達對於皇家的尊敬罷了。大雍朝廷流亡十餘年的時間,已經中斷了多年。直到在瓊州紮下了腳跟之後,才逐步的恢複了舊製。隻是如今的大雍朝堂之上已經沒有了那些虛設的高官。
中流砥柱般的重臣也不過是四位從二品的尚書。所以,能來朝賀的官員品秩也就放寬了些限製。
但是今年又有意外。皇帝並不在宮中!但是皇家的體麵還是要的,所以百官,也隻能是等在宮門之外,著等候太後或者是皇後了。
隨著太後一行的到來,接著便是百官的山唿和朝拜,不過拜的並不是太後和皇後,而是大雍的皇家和萬裏的江山!
魏劍秋如今算是留守瓊州的將軍裏品秩較高的武將了。所以能夠緊跟在兵部尚書的身後。當然國舅爺的身份多少也起了點作用!
隨眾同僚一起拜過之後,眾官員陸續散去,隻有三位尚書被太後召進了慈寧宮敘話去了。自己正準備迴去,再與府中的那些老卒們喝幾壺最近流行起來的東陽酒。就被一名把燈的女官輕聲喚住。當下有些猶豫又有些意料之中的驚喜!
隻見那女官款款走近,微微福了一幅道:“皇後娘娘有請國舅爺入宮一敘。”
“謝皇後恩典,勞煩大人帶路。”魏劍秋微微點了點頭,語氣眾有些微微的驚喜,但是也談不上有多大的意外。
“國舅爺這邊請!”那女官一聲輕言後,便打起燈籠,在前方迎引路了。
皇後早早的辭別了太後,迴到了自己的寢宮仁明殿。斜靠在一張寬大的矮榻上,等著自己的兄長。自從自己入宮以後,瓊珠雖小,也是極少會麵。上次的見麵還是在年初祭拜父親的時候。
也不知如今那坐小小宅院裏是如何的光景了。父親戰死沙場,兄長被奪情起複。雖然清流中多有對皇上的不滿和非議。但是魏家兄妹心中明白,這算是皇上對於老帥僅有的偏袒了吧!
隻要兄長能夠立足軍中,將來大雍複國,定然不會少了立功的機會!甚至是接過父帥當初在軍中的地位,在戴尚書之後執掌兵部也不是沒有可能!
關鍵就要看白虎衛能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大潮中能立下什麽樣的功勞了!
正當皇後心思萬裏的時候,有女官輕聲道:“稟皇後娘娘,國舅爺已經到了殿外。”魏淩煙輕輕起身,向著殿外迎去。
殿外進來了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一身粗布素袍,腰間也並無多少掛飾。隻有一雙眼睛和皇後有七八分相似。明顯的男生女相。出落的秀氣異常!但是又偏偏沒有一絲一毫的陰柔。反而是俊美卻又充滿了陽剛之氣。
兄妹相見,竟是一時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