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風大,吹起滿地的白雪。


    兩人遙遙相對。


    老僧白衣白發,慈眉善目。趙崇玉麵星目,英氣勃發。


    “大師有話且直說,何必故弄玄虛!先帝戰死沙場,縱馬濤海,天下誰人不知?又如何能與我說什麽遺言!”聽完那和尚的問話啊,趙崇明顯愣了愣。臉上浮現出一絲不耐!


    原本對這位賣相頗佳的和尚觀感不錯,但是一出口,就有些神棍的特色了!所以臉上的表情也沒有刻意的隱藏。但是心中的戒備卻沒有放鬆下來。右手始終沒有離開掛在腰間的佩刀!


    對麵的和尚依舊是滿麵慈悲,所以對於年輕皇帝的反應,並不以為意。


    閉關二十年,一心參禪,不關心紅塵俗世。對於大雍先帝的消息卻是毫無所知。故才有此一問,但是觀對方的反應,以及話語,當下也知曉了其中的內情!其對於皇家和自己的淵源尚不知曉。


    之前相距甚遠時,尚且不能確定這一絲微弱的好感出於何處!但趙崇施展內力上山的時候,透出了的氣機是逃不過自己的感覺的,更別說近在眼前時的故意外泄!所以此時已經可以斷定這位年輕天子,就是普陀寺裏自己的師弟所說的有緣人了!


    拜雲和尚悠悠的一聲長歎,想起了自己的那位師弟。


    對於自己的這位師弟,誰也是無可奈何。自幼被師尊收養,久居古刹,卻並沒有修出一點出家人的樣子,反而是隨心所欲,不受諸般清規戒律,時常都是師尊相招時,都是酩酊大醉,不能視言。


    但是一身佛家修為卻是冠絕江南。就連師尊在世時都說過,二十年內,必將超越自己!所以,雖是一身的毛病,卻醉的師尊喜愛!


    但是佛家有佛家的規製,如此天資聰穎的人物,還是在一次醉酒後誤闖了祭祀大典後,迫於寺中各位長老的壓力,被趕出了師門,徹底斷絕了與禪寺的關係!


    與一眾師兄師弟們也隻是偶有書信往來。


    記得自己初時還收到音訊說與自己。言浪跡江湖,快意恩仇的事跡,哪裏還有一點出家人悲憫眾生的樣子。自己讀信之餘,也隻能苦笑置之。


    或許這樣的生活才是師弟想要的吧!可惜師尊再也無緣得知了。


    自己閉關二十年,未理俗世。出關之時,所專習之無量義已經大成。


    未知已得師尊的垂青,竟是圓寂之時也沒有讓自己出關。但是卻將掌門之位托付給了自己。


    這些或許就是所謂的緣了。自己並無接受師尊衣缽的打算,師兄弟們都是中意那個被趕出師門了的師弟。可是師弟卻再也不能迴歸山寺了!


    又看到有師弟的書信。已經極少再有快意恩仇的言語了。隨口言及自己的一樁許諾。蕭瑟之意頗濃!令自己一番感慨!本欲親往探視。但是師弟信中並未言明自己的下落。山長水闊又知他在何處呢!


    本來出關之後,要去雲遊四方,順便了結一下早年留下因果!但是沒有想到,下的山來,首先遇到的卻是數萬騎兵的廝殺!


    才得知山下又已經是換了人間!


    雲遊的僧人,沒有迴避,一路相隨,一路超度那些倒下的騎士!今夜本已經了卻了一樁大願,為一萬橫死之人超度亡魂!但是卻感知到了一位和自己身懷相似功法的年輕人!


    驟然憶及師弟書信中言及的許諾,當下有些好奇,山寺眾人,能隨意授人功法的,除了自己這個早年隨心所欲慣了的,數百年來卻也找不出第二人來了。


    便出言相尋!或許能得知師弟的下落也未可知!不想著年輕的帝王對於自己身懷的功法來源也是不知真切!


    但是其一身的功法中,頗有些佛門氣象!雖然隻是門中棄徒的無心插柳,但與自己師門的淵源定然還是割舍不斷了!


    白衣僧人雙掌合十,再次說道:“阿彌陀佛,卻是老衲心急了。且看貧僧施為。”說完之後,並不見有所動作。


    但是不遠處的趙崇確實感受到了一個和自己極為相似的氣機,在緩緩流轉!運用之妙,顯然不是自己目前所能及!


    當下心中驚訝至極。自己所習,乃是皇家的功法,向來不傳與外姓,即使是同性的皇家內部,也隻是嫡子才能修習!


    這偶遇的老僧如何就能如此的運轉自如,而且比自己所習還更加的純正?


    以對方的武功造詣,若是有惡意,怕是就算自己藏身大軍之中,也是無濟於事的!


    於是放鬆了身型,鬆開緊握著刀柄的右手,雙手一抱拳,問道:“大師所習難道也是我皇家的功法嗎?”語氣中已經有了許多的恭敬和真誠!”


    “非也,老衲所習乃是我寺掌門一脈單傳數百年的功法!相傳乃是開派祖師所創!貧僧修習此法也不過才三十年!”那和尚依舊是一副雲淡風情的口氣。


    “誠如大師所言,朕之功法確實也是家傳!從無偷師之舉!不知大師先前所言的緣分,可是意指於此?”趙崇不禁有些動容。


    南普陀禪寺乃是天下有數的名刹,其中的高僧大德,向來不涉紅塵因果。就連北來的草原蠻荒,兵馬南下的時候,也沒有波及古刹!


    其掌門所言當不會有誑語。如此想來,就是父皇或者時大雍的曆代先祖中有過與之交集的機緣吧!看來其中的緣分也算是不淺了。


    “正是如此。天子既然不知其中的淵源,恐怕對於師弟的下落,也是不知了!”拜月和尚一聲感歎卻也沒有多少失落的意味。隨遇而安,緣深緣淺,終有定數吧!


    “確實不知,且未嚐聽父皇說過,皇家與貴寺有過因果糾纏!”趙崇迴想了一路難逃時,與父皇相隨的點滴。始終不得其中的一鱗半爪。隻好如實相告道。


    “無妨!或許是更上一代的糾葛,也未可知!師弟離開師門已有三十年。天子不知,也在貧僧意料之中!


    過於執著與因果,卻是貧僧著相了!


    既然有此淵源,貧僧願與天子探討一番,不知天子意下如何?”


    白衣僧人微微一笑,帶過了這糾纏了多年的一些糾葛。輕聲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