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在董澤收到烏雲部首領密信的同時,烏雲部穀內的漢民管事任飛宇也在自家的帳篷內就著一盞如豆的燈火,伏在簡陋的木案上記錄這什麽。
瓊州州城,垂拱殿內。
晚霞漸漸淡去,但是暑氣似乎並不打算退去。盛夏的州城內經過一天的暴曬,空氣中似乎還保留著絲絲炙熱。
宮城也不能幸免,好在皇帝處理政務的垂拱殿占地不大。女官們早早的取來冰塊,放置在宮殿內,到是在滿城的燥熱裏隔絕出了一點清涼!
當然這樣待遇也隻有皇帝和太後這樣的少數人才能夠享受的到。畢竟在這樣天氣裏,冰塊可是稀罕的物件!
趙崇照例是在天黑後開始處理一些六部遞上來的重要的折子。通常這些奏折上都會有各部提出的解決方案,或是等皇上朱批,或是發迴再議等等,這些都不會花去多少時間。
這一段時間,趙崇最在意的就是北方發來的軍報了!雖說沒有大規模的運兵北上,但還是陸續的派遣了近五千步軍到達了烏雲部所在泉州路附近。
對於五千步軍幫助守山穀的近況,大雍的朝廷裏知道的人卻不過寥寥數人而已!這樣軍報也通常是可以直接放到皇帝的案頭的!
當然,領軍在外的將軍們,也會一式兩份,一份發往兵部,一份直接送到皇帝的案頭!
此時就有董澤發自北麵的一封烏雲部的來信!
原來董澤收到的時嘎魯首領。並附上了自己看法。隻是原信的內容要是公諸於眾的話,勢必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如此重大的時間,竟是讓趙崇也一時拿不定注意了。
於是放下蘸著朱砂的狼毫,站起身來,一雙秀眉時而皺起,時而舒展!背著手獨自度步,半響才仿佛下定決心一般的走到大殿的外圍。
一名親衛見狀,快步上前聽命。
“速去召姚尚書,孟尚書,戴尚書以及端木將軍前來議事!”
親衛領命而去。
由於大雍不斷的向北麵滲透,作為鷹巢的負責人,端木飛最近一直沒有閑下來。整日盯著北麵的一舉一動!
當然,有辛勞,就有收獲。鷹巢的眼目也隨著朝廷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北麵不斷滲透到了各行各業!
這樣的結果就是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情報匯集起來!經過甄選重要的情報也會通過鷹巢自己的傳遞通道,源源不斷的傳到鷹巢的中樞,大雍瓊州城內的一片不起眼的民房內!
端木飛知道最近皇帝的目光定在了泉州路!所以對於來自泉州路的情報,極為敏感!特別是烏雲部內鷹眼的一舉一動!
當真是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而此時,端木飛捏在手上的一張薄薄的紙片,引起了他的極度重視!一查來源,是暗伏在烏雲部內部的重要眼目通過水路傳遞而來!
這位眼目目前的地位已經頗高,沒有重大發現一般不會輕易活動!但是這次卻是隻傳遞迴來了一些散碎的片段。都是和烏雲部騎兵的糧草供應有關的一些統計!
隻是一些簡單的羅列數據,並沒有加工歸納!
或許在一般人看倆沒有什麽價值。但是落在端木飛的眼裏,意義就非凡了!通過這些數據的變化,端木飛大致的就能推斷出那些正在和北涼王庭派出的平叛大軍對抗的烏雲部的騎兵們,到底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六個月內,所需的主要軍需物品,單是在前兩個月後就減少了三成補給!第三個月開始又迴恢複原來數量!但是第四個月,又減少了兩成!之後才漸漸穩定在了開始時的水平!
如果不是烏雲部在玩增兵減灶的把戲,那麽就隻有一個可能,使用這些物資的騎兵減員了三成!短暫的補充了兵力後,又減員了兩成!之後大約就再也沒有什麽大的損失或者沒有過大戰了。
看來烏雲部反抗王庭的戰事,進行的並不順利啊!以戰前兩萬騎的估計,這六個月內,烏雲部就陣亡了近萬騎!
這對於不足人口不過十萬的部族來說,算得上是傷筋動骨了!族中青壯怕是已經抽調一空了!若不是有五千大雍的步軍幫助守住穀口,護住了老幼,和大批的牲口,怕是已經堅持不住了!
北涼王庭的戰力看來遠遠不像當初自己設想的那般不堪!盡管平叛的騎兵裏,隻有一萬人的怯薛軍!
正當端木飛神思萬裏的時候,皇上的傳令親衛到了。
這位鷹巢的掌舵人從容的收起了神思。整頓好衣袍,就快步的朝著垂拱殿趕去!
姚秀夫和孟傑等三位尚書,趕巧都在部中值夜。堂部距離宮城又近,所以端木飛趕到時,三位尚書已經在垂拱殿內了!
端木飛告了聲罪,就在女官安置好的胡凳上做好。等著皇上開口了。
趙崇見四人都已到齊,就直奔主題了。轉身將案頭的軍報,以及嘎魯首領的書信,遞給了姚秀夫,示意三人互相傳看!
輪到戴鴻德時,隻是掃了一眼,就轉遞給了右手邊的孟傑!
片刻功夫後,四人都已經傳看完畢。
趙崇開口問道:“幾位愛卿,可有什麽看法?”
“迴稟皇上,董澤將軍一向行事穩重!依臣看來,信中事,當是嘎魯本意!”姚秀夫坐的距離皇上最近,所以就首先開口,由於沒有什麽憑據,隻是出與對董澤的信任,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姚秀夫本是文臣,跟隨先帝十數年,眼光自然不會隻局限於雙方仇恨中。對於胡人內部的間隙也是主張善加利用!分而化之,可以削弱對方的力量,增加己方的實力。
看董澤信中的分析,烏雲部在北涼王庭的重壓之下,似乎也已經不能獨立應對,這個時候向找到一個盟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孟愛卿對此有何看法?”趙崇聽完姚秀夫的意見後,略微點了點頭,轉頭看向了孟傑。
“迴皇上,微臣以為,前方將軍的意見固然重要,但是此時關乎甚大,皇上可派將軍多與嘎魯接觸,先打探一下烏雲部的當前的真實處境,以作為判斷的依據,如此方為穩妥之法。”
瓊州州城,垂拱殿內。
晚霞漸漸淡去,但是暑氣似乎並不打算退去。盛夏的州城內經過一天的暴曬,空氣中似乎還保留著絲絲炙熱。
宮城也不能幸免,好在皇帝處理政務的垂拱殿占地不大。女官們早早的取來冰塊,放置在宮殿內,到是在滿城的燥熱裏隔絕出了一點清涼!
當然這樣待遇也隻有皇帝和太後這樣的少數人才能夠享受的到。畢竟在這樣天氣裏,冰塊可是稀罕的物件!
趙崇照例是在天黑後開始處理一些六部遞上來的重要的折子。通常這些奏折上都會有各部提出的解決方案,或是等皇上朱批,或是發迴再議等等,這些都不會花去多少時間。
這一段時間,趙崇最在意的就是北方發來的軍報了!雖說沒有大規模的運兵北上,但還是陸續的派遣了近五千步軍到達了烏雲部所在泉州路附近。
對於五千步軍幫助守山穀的近況,大雍的朝廷裏知道的人卻不過寥寥數人而已!這樣軍報也通常是可以直接放到皇帝的案頭的!
當然,領軍在外的將軍們,也會一式兩份,一份發往兵部,一份直接送到皇帝的案頭!
此時就有董澤發自北麵的一封烏雲部的來信!
原來董澤收到的時嘎魯首領。並附上了自己看法。隻是原信的內容要是公諸於眾的話,勢必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如此重大的時間,竟是讓趙崇也一時拿不定注意了。
於是放下蘸著朱砂的狼毫,站起身來,一雙秀眉時而皺起,時而舒展!背著手獨自度步,半響才仿佛下定決心一般的走到大殿的外圍。
一名親衛見狀,快步上前聽命。
“速去召姚尚書,孟尚書,戴尚書以及端木將軍前來議事!”
親衛領命而去。
由於大雍不斷的向北麵滲透,作為鷹巢的負責人,端木飛最近一直沒有閑下來。整日盯著北麵的一舉一動!
當然,有辛勞,就有收獲。鷹巢的眼目也隨著朝廷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北麵不斷滲透到了各行各業!
這樣的結果就是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情報匯集起來!經過甄選重要的情報也會通過鷹巢自己的傳遞通道,源源不斷的傳到鷹巢的中樞,大雍瓊州城內的一片不起眼的民房內!
端木飛知道最近皇帝的目光定在了泉州路!所以對於來自泉州路的情報,極為敏感!特別是烏雲部內鷹眼的一舉一動!
當真是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而此時,端木飛捏在手上的一張薄薄的紙片,引起了他的極度重視!一查來源,是暗伏在烏雲部內部的重要眼目通過水路傳遞而來!
這位眼目目前的地位已經頗高,沒有重大發現一般不會輕易活動!但是這次卻是隻傳遞迴來了一些散碎的片段。都是和烏雲部騎兵的糧草供應有關的一些統計!
隻是一些簡單的羅列數據,並沒有加工歸納!
或許在一般人看倆沒有什麽價值。但是落在端木飛的眼裏,意義就非凡了!通過這些數據的變化,端木飛大致的就能推斷出那些正在和北涼王庭派出的平叛大軍對抗的烏雲部的騎兵們,到底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六個月內,所需的主要軍需物品,單是在前兩個月後就減少了三成補給!第三個月開始又迴恢複原來數量!但是第四個月,又減少了兩成!之後才漸漸穩定在了開始時的水平!
如果不是烏雲部在玩增兵減灶的把戲,那麽就隻有一個可能,使用這些物資的騎兵減員了三成!短暫的補充了兵力後,又減員了兩成!之後大約就再也沒有什麽大的損失或者沒有過大戰了。
看來烏雲部反抗王庭的戰事,進行的並不順利啊!以戰前兩萬騎的估計,這六個月內,烏雲部就陣亡了近萬騎!
這對於不足人口不過十萬的部族來說,算得上是傷筋動骨了!族中青壯怕是已經抽調一空了!若不是有五千大雍的步軍幫助守住穀口,護住了老幼,和大批的牲口,怕是已經堅持不住了!
北涼王庭的戰力看來遠遠不像當初自己設想的那般不堪!盡管平叛的騎兵裏,隻有一萬人的怯薛軍!
正當端木飛神思萬裏的時候,皇上的傳令親衛到了。
這位鷹巢的掌舵人從容的收起了神思。整頓好衣袍,就快步的朝著垂拱殿趕去!
姚秀夫和孟傑等三位尚書,趕巧都在部中值夜。堂部距離宮城又近,所以端木飛趕到時,三位尚書已經在垂拱殿內了!
端木飛告了聲罪,就在女官安置好的胡凳上做好。等著皇上開口了。
趙崇見四人都已到齊,就直奔主題了。轉身將案頭的軍報,以及嘎魯首領的書信,遞給了姚秀夫,示意三人互相傳看!
輪到戴鴻德時,隻是掃了一眼,就轉遞給了右手邊的孟傑!
片刻功夫後,四人都已經傳看完畢。
趙崇開口問道:“幾位愛卿,可有什麽看法?”
“迴稟皇上,董澤將軍一向行事穩重!依臣看來,信中事,當是嘎魯本意!”姚秀夫坐的距離皇上最近,所以就首先開口,由於沒有什麽憑據,隻是出與對董澤的信任,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姚秀夫本是文臣,跟隨先帝十數年,眼光自然不會隻局限於雙方仇恨中。對於胡人內部的間隙也是主張善加利用!分而化之,可以削弱對方的力量,增加己方的實力。
看董澤信中的分析,烏雲部在北涼王庭的重壓之下,似乎也已經不能獨立應對,這個時候向找到一個盟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孟愛卿對此有何看法?”趙崇聽完姚秀夫的意見後,略微點了點頭,轉頭看向了孟傑。
“迴皇上,微臣以為,前方將軍的意見固然重要,但是此時關乎甚大,皇上可派將軍多與嘎魯接觸,先打探一下烏雲部的當前的真實處境,以作為判斷的依據,如此方為穩妥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