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府城的格局不大,雖然後來有大匠李偈主持,在南門外加建了臨時的皇宮。但是限於財力,和皇上不願意鋪張的本意。總體的規模並不算大。


    其中的宮城,幾乎不能容納一路南下,沒有掉隊的三千宮女!如今還住在親衛營的營房裏。好在兩千親衛已經被抽調出去大半,空出了不少營房!


    皇城尚且如此,各部的臨時衙門駐地當然也寬敞不到哪裏去了。而且相距也都不遠,例如從兵部的衙門出來,不過百步就是吏部的堂部了,要是再往前行百步,就能看見戶部門前的懸掛的牌匾!


    這樣的格局下,六部的辦事效率到是比之前好了許多!朝廷立足瓊州以後,雖然架子還在,但是規模已經不能和開國時相比了。就連臨安時的氣象也遠遠不如。朝廷規製,除了六部之外,其餘的院,寺,司,監,府,台等等機構一律沒有設置。


    雖然與大雍的祖製不符,但是非常時期,也顧不得這許多了。衙門的設置全部要以高效,低費,以及現有的官員儲備為依據。


    正是夏收前難得的悠閑時光。戶部尚書孟傑剛放下手中捏著的紫毫,就有一名小吏進了公房,輕聲的稟報道:“大人,姚尚書來訪。”


    “哦!快快請到前堂看茶。”孟傑抬起頭吩咐道,自己也快步的向前堂走去。


    “孟兄,老夫今日又來叨擾了!”姚秀夫正在前堂品茶,看到主人來後,起坐拱手笑道。


    本地的幾大家族,自從呂家兄弟以身試法,遭到皇帝的嚴厲清除以後大多的安分起來。


    自瓊州改製以來,姚秀夫等登島的官員,和本地的官員們相處的還算不錯。這當然是和本地官員的領袖人物的孟傑的態度是分不開的。


    所以無論是皇帝趙崇還是姚秀夫這樣的南下重臣,對於孟傑都是給予了相當的尊重!經過這一年多的相處,倒也融洽。


    六部尚書原本隻有四人。工部尚書李偈幾乎長年不在府城,加上也對政事漠不關心,所以實際主事的就三人而已。


    隻要三人沒有分歧,朝政運轉便順暢無比。如今新上任的兵部戴鴻德算起來隻能是姚秀夫的後輩。平日裏得閑也就隻能到戶部來了,畢竟諸多大事和孟傑還算是探討的來!


    “哪裏,哪裏。要尚書肯光臨戶部,使得我著戶部的前堂蓬蓽生輝啊!”孟傑一邊拱手還禮,一邊笑著寒暄道。


    跨進廳堂後,二人攜手又讓了一番,才分賓主落座。坐下後孟傑又接著笑道:“現下正是夏收前夕,在過上半月,怕是又要開始忙著接受各縣的稅糧了。本想趁現在的空閑,去你吏部衙門一晤,不想姚兄就親自上門了!”


    “哈哈哈,這也算的上是心有靈犀了吧!就不知孟兄又何要事?”姚秀夫聞言,撫須大笑。笑罷卻是反問了一句。


    “姚兄,如此可就不厚道啦。難道說姚兄次來,不是為了小弟心中所想之事?如何倒是反問起我來了。”主持戶部以來,雖然操勞甚多。但是去年瓊州大熟,民眾穩定。使得朝廷財政漸趨穩定。孟傑的心情也是不錯。


    孟傑雖也是臨安的京官出身,但是擔任廣南西路安撫使多年。後來北涼鐵騎南下,廣南西路的各級官員聞風而逃。自己以一介文官,一路收攏敗軍,組織民船,率敗軍退入瓊州。然後依靠瓊州的四大家族,基本穩定了孤島的局麵。


    後來為崖山作戰的朝廷大軍供應了大批的糧草等後勤物資。被先帝下旨誇讚,可見孟傑能力的出眾。


    再後來朝廷大軍棄岸入海,又是孟傑派出使者,請求新帝入主瓊州。可以說如今大雍朝廷能在瓊州立足,孟傑當屬首功!


    所以趙崇改製瓊州之時,放心的將戶部和刑部交給了這位能吏。而隨皇帝登島的一眾大員重臣們,沒有一絲異議。因為孟傑配得上這樣的重用和信任!


    後來的呂家事件進一步證明了趙崇的眼光!


    “既然如此,不知孟兄有何想法?”


    “戶部府庫結餘的錢糧,目前可以支持小規模的用兵。加上北涼新敗,倒也是襲擾中原的好時機。對於皇上的意見,既然定下了基調,戶部當然是盡力支持了!”


    “英雄所見略同!當初反對用兵,是擔心皇上年輕氣盛,一味的擴大用兵規模。我大雍目前實在是不具備反攻的實力啊!不過後來皇上的退讓,才讓老夫看明白了陛下的用意!我等不能體察聖意,真是慚愧啊!”


    “姚兄不必自謙,既然都無異議,與其你我兩位文臣在這裏妄論軍事,不如就此同去兵部,看看戴尚書都做了那些準備!”孟傑看了看堂外的天氣,提議道。


    “如此,甚好!”姚秀夫附和了一聲,兩位大佬,便起身,徑直出了戶部的大門。


    趙崇自從嚴成化下山,入了玄武衛後。心情一直不錯!自己親自下旨遴選的四萬少年軍,組建的羽林四衛,除去重騎兵建製的白虎的主將還沒有著落以外。其餘的三衛都已經搭起了骨架,主將也已經到位。唯獨美中不足的就是朱雀衛的戰馬了。


    其餘的諸如單兵馬上使用的神臂弩,兩萬具,已經發放到了每一位軍士的手中!兩萬把新式的馬刀,更是讓這些個新兵蛋子幸喜如狂!要知道,那些百戰的老兵都還沒有裝備上呢!


    至於鎧甲,更是優先裝備給了這四衛新軍。玄武衛的一萬柄陌刀也已經到位了一半。


    趙崇感受著這些可喜的變化,眉眼間都是放鬆開來。


    夏日的午後,端木飛帶來了一個更讓趙崇,讓瓊州高興的消息!但是高興之餘又開始憐憫起中原的百姓們了。


    鷹巢得到確切情報,正月的瓊州戰報也與二十天後傳到了大都城!水軍的慘敗和三萬涼騎的損失,讓本來年老體衰,正在熬冬的大可汗驚怒交加。沒有來得及處置董家,就散手西歸了!


    可憐一帶梟雄竟然死是衰老枯竭在了床榻之上!留下了至高無上的汗位,由於長子西征尚不知歸期,大都城的權貴們隻得扶持了幼子上位!


    失去了大可汗的庇護,顯赫一時的董家在新可汗上位的第二個月便煙消雲散了!沒有了董家的掣肘,北涼中原剛剛才有的一點起色又淹沒在了圈地的馬蹄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