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仁明殿。


    夕陽的餘暉均勻的灑滿了大殿的前後。一身祭服還沒有換下來的皇帝趙崇端坐在殿內的軟榻上。一雙狹長的秀目落在身前同樣是一身祭服的新皇後魏淩煙。


    昨日雖是大婚,但是戰事幾乎從淩晨就開始了。由於趙崇的耽擱,一應的典禮,一直到亥時才完成。今日一早又趕赴南渡江東,去祭拜陣亡的將士們。當然也包括新國丈,老帥魏世傑!


    自江東迴返後,魏淩煙一路控製不住的傷悲,憔悴都寫在了臉上。秀美的臉上再無當日城頭擊鼓時的神采。


    趙崇的腦子裏不斷的迴想著,昨夜帶著魏世傑的遺體迴到城內時的情景。麵對老將的遺體,皇後兄妹二人伏屍痛哭,不能成聲。


    營中諸將前來請示如何安葬陣亡將士的時候,兄妹兩人一致要求,將老將後事與普通軍士同例!趙崇及諸將欲要堅持另行辦理。魏劍秋先是謝過諸位將軍及皇帝的盛情,後單獨奏對皇帝。


    述說家父生前有言,願此生為大雍驅馳。身後碑文刻“大雍老卒魏世傑”七字足矣!若是亡於戰陣之上,願與陣亡軍士同例!


    趙崇聞此言,方才作罷。遂了老帥的最後一次心願。隻是軍中的祭拜之後,又帶著皇後和魏劍秋以子侄禮再次祭拜了老將軍。


    瓊州的冬日裏氣溫也是很高,眾將擔心引發瘟疫,所以對於陣亡的雙方軍士的遺體,處理的很快!大雍的軍士們自然是按照先前預留的墓地,就地安葬。


    但是那一萬戰死在島上的涼騎孤軍,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架上木柴,一把火燒了個幹淨,骨灰也就是填進了草草起的幾座大坑裏。


    當然對於董先這樣的主將,到是沒有如此的草率。而是選了個地方,一口薄棺,入土為安了。由於鷹巢的出色表現,董先自揚州以後的行程及日常的瑣事。趙崇大體上都有了解。


    雖是漢民做了涼將,倒也沒有什麽劣跡。特別是對待漢民的態度上,要好過涼人,那一句“欲將胸中策,剖於天下知!”竟讓趙崇生出了知己的共鳴。如若不是雙方已成你死我活的仇敵,真想與之浮一大白!


    所以對於此人的觀感,尚且不錯。雖然此人之前一直是自己最重大的威脅,雖然此人一直謀劃著要滅了南遷的大雍朝廷!雖然此人下手狠辣無比。


    但是趙崇昨夜一宿未能明了的是,此戰有太多的疑點。對於一位少年成名,久經沙場的宿將來說,製定出這樣的用水軍運騎兵浮海數千裏,上岸後又是百餘裏的奔襲本身就是一個近乎愚蠢的方案。


    幾乎是將上岸的孤軍用作了必死的炮灰,詭異的時這樣的炮灰又由兩名主將來帶領!


    這樣的行動偏偏就在兩名都可稱的上良將的年輕將領的手裏實施了!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是怎麽讓一向老成持重的哈巴日也同意的呢?


    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於此同時,麵對著被颶風吹迴的大軍,哈巴日滿臉的死灰!握刀的右手,青筋凸起,指關節由於用力太過,早已經沒有了血色,五指白的觸目心驚!


    相比於內心的痛苦,這些都算不得什麽。三萬鐵騎加上一萬水軍,在海上一場大戰後,被颶風吹迴岸上的十去六七!尤其是騎兵,損失的十分慘重!自己麾下的著五萬涼騎,隻剩下了不到兩萬!


    哈巴日想不明白,一向冷靜,睿智的長子,這一次怎麽就如此的衝動,一萬騎兵,也敢孤軍上岸!而且事前也沒有知會自己!


    等到自己得到書信,快馬趕到海豐,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留下的一萬水軍對於自己的命令倒是配合的沒有一點推諉。


    信中約好的時間,怎麽就偏偏起了颶風!雖說瓊州多颶風,可是這樣的隆冬天氣裏,這樣的風實在是罕見的很!


    難道是天都站在了大雍的那邊了嗎?北涼自起兵以來,滅國數十,這樣的損失屈指可數!小小的瓊州,竟然折損了北涼新一代軍中的希望和兩任南征主將!


    夕陽中的北涼老將,遙遙的望著南岸。窄窄的海麵,幾乎可以飛馬而渡。但是哈巴日心裏清楚,對岸的水軍已經冠絕中原了!就算飛馬渡海,迎接自己的隻會是嚴正以待的戰船和數萬不再軟弱的漢民組成的水軍!


    大戰過後,損失雖然慘重,但是收獲也不是完全沒有。對於大雍來說,最好的戰利品莫過於那些無主的北涼戰馬了!


    一萬騎兵,兩萬匹戰馬!騎兵雖然全部陣亡,但是他們胯下的戰馬,大多成了大雍的戰利品!加上海上的水戰,雖然不是所有的船隊都像劉義他們一樣全殲了對手,俘獲了近千匹戰馬。但是也是有不少將校擊沉了對方的運兵的戰船!


    竇正陽和上官彥的商隊,也趕在大戰結束後的第七天就迴來了!此次的收獲更大,花去十萬斤瓊州的粗鐵,換迴來五千匹好馬!其中有三千匹種馬!


    放入了馬場,加上馬場原有的母馬,種馬,一切順利的話,三年後馬場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向軍中提供戰馬!每年能有三千匹!


    統計下來,此戰獲得的戰馬竟然有一萬三千多匹!加上瓊州本來就有的七千多匹戰馬,小小的瓊州島上不算種馬,和年輕的母馬,已經有了兩萬三千匹戰馬!


    瓊州的步軍老兵,此戰傷亡頗重,陣亡和重傷不治的近兩千人。新軍營中陣亡了一千兩百多少年軍士,水軍也有將一千多人陣亡!好在水軍原本就有五萬之眾!


    此戰過後,大雍的軍力剩餘為水軍約五萬人,戰船兩千艘,貨船千餘艘。步軍老兵一萬三千人,新軍三萬八千多人。另外還有皇帝的兩千親衛,以及八百騎兵!


    新到的戰馬,由專人,挑選了五千匹最為健壯的大馬,編入了白虎衛。另外給青龍衛又拔發了六千多匹,使青龍衛做到了一人一馬。青龍衛一萬騎兵的架子終於搭建起來了!統兵的將領宋弘博,麵對著一萬滿員的騎兵,唏噓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