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看著兵部報上來的應召軍士的資料,原本擔心兵源不足的問題,現在終於可以放心了。但是趙崇並不準備將到營的新兵全部留下!
百姓雖然積極應昭,但考慮到瓊州的人口基數,隻有一百多萬的人口。
盲目擴軍,不僅朝廷難以保證糧草軍器的供應,百姓的負擔也會加重!反而不利於瓊州的發展和壯大!不違農時,則穀不可勝用的道理,趙崇還是明白的!
由於六部的運轉已經正常了,所以平日裏並沒有多少需要趙崇親自處理的政務!當然這也是趙崇最希望的狀態。
剛過了晌午,外麵的天氣很好。
“馮統領,叫上幾個兄弟,跟我往大營走一趟。”趙崇隨口吩咐著年輕的新任統領。
馮哥年紀剛過二十,但是已經是百戰老兵了,十四歲從軍,十六歲被選入親衛營!一身武藝勇冠三軍!尤其是善使一口單刀!
習練的是軍中流行的太祖刀法!雖然沒有內功口訣,但已經將刀法打磨的圓滿了!
雖然接任副統領一職不過半月。但是憑著靈活的頭腦,擅長學習的他已經能安排好日常的事務了!辦事頗得趙崇的心意!這也許是年輕人之間特有的認同感吧!
趙崇以及新任的親衛統領馮哥,帶了十幾騎出城,往步軍大營去了。
早有親衛提前飛馬前去大營告之主帥提前準備迎接事宜。趙崇一行到達東甸島步軍大營轅門時,兵部尚書魏世傑正在營中。當即帶領一眾將領在轅門前迎接!
趙崇翻身下馬,扶起魏世傑等人。
“皇上今日可要巡視步軍大營?”眾人來到中軍大帳,趙崇於主位坐定,其餘軍將分兩列魏世傑問道。
趙崇掃視一圈,帳中將校隻有七人,除魏世傑,魏愷,董澤,外還有四人,但是卻沒有看到宋弘博,於是笑道“朕久聞此次登島的軍將中有兩位猛將,不知那位將軍是宋將軍和戴將軍啊?魏愛卿何不為朕介紹一下?
其實趙崇是認識宋弘博的,隻是現在沒有見到,才故意問了一聲。
“迴皇上,臣等不知聖駕今日蒞臨,宋將軍帶領騎兵出營溜馬尚未迴營,戴將軍營中疫病剛剛穩定,實在不敢在此時麵聖,故兩位將軍今日無緣得見聖顏!”魏世傑具實迴道!
“如此實乃憾事也!”趙崇感歎一番後又笑問道:“新征招的禦林衛新兵目前情況如何?目前我軍的具體軍力如何?魏愛卿且給朕介紹一下。少時再有勞愛卿陪朕去新兵營一觀如何?”
“是!皇上!新兵營,目前有軍士八萬零三千八百六十五人,都是按照要求的農家子弟。年紀最小十三歲,最大十八歲。已經安排軍將進行訓練。
原有的水軍,馬步軍經過整訓,遣散了老弱,原守備軍也擇其精壯遍入水軍。我軍現有水軍約兩萬六千人,步軍有軍士約四萬人,騎兵有兩部分,一部是宋弘博的八百騎兵,一部就是陛下的親衛,目前有兩千人!
這將近三千騎兵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都是和北涼騎兵正麵對抗而不落下風的鐵血騎士!是大雍最寶貴的騎兵的種子了!
此次計劃征召四萬少年新軍組建禦林衛,但是實際到達軍營並造冊登記的有近八萬多人,已經全部安置在新兵營。多出的部分兵源,如何安置請皇上定奪!”
魏世傑對於營中事熟悉無比,沒有絲毫停頓,隨口奏來!
“兵貴精,不在多!所以八萬新兵,先行訓練三月,然後擇優精選出四萬留下。其餘四萬人可發與盤纏,令其返家,安心務農。一旦朝廷需要,也可以臨時征兆,能快速成軍!萬不可一時窮兵黷武,傷了民力!
目前水軍任務繁重,可在現有步軍中抽調有水戰經驗的老兵補充進去。留下的四萬新兵暫定為禦林衛,其中一半為騎兵,一半為步軍。
將八百騎兵遷入文昌馬場,暫定名為禦林衛騎兵營!日後與朕的兩千親衛一起負責帶練騎兵。”
聽完趙崇的安排,魏世傑恭聲應諾,同時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原本擔心皇上年輕氣盛,會一口氣擴軍近十萬。如此無異於殺雞取卵!一定會大傷民力,不僅會耽誤了農業生產,更會耽擱下人口的繁衍!
十四五歲的男丁,正是將要取妻生子的年紀!如果抽調一空的話,二十年後,兵源便會枯竭。這對於大雍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傷害!
皇上此舉,以百萬之民,養軍十餘萬。以目前瓊州五百萬畝水旱田地,又有文昌馬場提供牛羊,青壯人口占多數的情況下。隻要第一季莊稼能順利收獲,按照十稅一的規製,軍糧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其餘的軍器等物資,庫中尚且充足,裝備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好!呂開誠何在?”趙崇突然開口問道。因上次親自追擊叛軍,見到此人臨危不亂,所以對於這位呂家的族人印象深刻!此等人才不用實在可惜。再者,隻要能馴服此人,加以重用,不但能體現王者大度,對於本地的幾大家族也是一劑很好的安撫良藥!
“迴皇上,呂開誠自遣散守備軍後,就已賦閑歸家了!”
“我大雍正是用人之際,此等人才,怎可任其埋沒鄉野!”趙崇鄭重其事,魏世傑也躬身應諾稱是。
聽完了奏報,已是未時末,趙崇起身,走出大帳。幾位統領及魏世傑跟在身後。
西斜的太陽照在巨大的校場之上。一隊隊少年郎們正在訓練,農家的少年樸實無比,個個揮汗如雨,毫不憐惜力氣!
“皇上請看,此等軍士皆是按照年紀及身體狀況,分開訓練。計劃每月按照訓練結果重新分配一次。三個月後,就可以擇優留用!”魏世傑跟在皇帝身後,細心的解說著。
“此法甚好!我朝乃是首次遍練幼軍,能想出此法的是是個心細的人才啊!”趙崇看著井然有續的練兵校場,十分的滿意!
“此法是軍中一名負責練軍的小校提出,其原來負責的小隊新兵年紀相差較大,一日訓練下來,年紀小的明顯體力不支,年紀大的尚有餘力。故此想出此法,隨即在新軍之中推廣,現在看來,效果果然很好!”
“好,新兵營幾時開飯?今日朕欲於軍士們同食!不必通知火頭軍,就與平日同例,不可特殊對待!”
百姓雖然積極應昭,但考慮到瓊州的人口基數,隻有一百多萬的人口。
盲目擴軍,不僅朝廷難以保證糧草軍器的供應,百姓的負擔也會加重!反而不利於瓊州的發展和壯大!不違農時,則穀不可勝用的道理,趙崇還是明白的!
由於六部的運轉已經正常了,所以平日裏並沒有多少需要趙崇親自處理的政務!當然這也是趙崇最希望的狀態。
剛過了晌午,外麵的天氣很好。
“馮統領,叫上幾個兄弟,跟我往大營走一趟。”趙崇隨口吩咐著年輕的新任統領。
馮哥年紀剛過二十,但是已經是百戰老兵了,十四歲從軍,十六歲被選入親衛營!一身武藝勇冠三軍!尤其是善使一口單刀!
習練的是軍中流行的太祖刀法!雖然沒有內功口訣,但已經將刀法打磨的圓滿了!
雖然接任副統領一職不過半月。但是憑著靈活的頭腦,擅長學習的他已經能安排好日常的事務了!辦事頗得趙崇的心意!這也許是年輕人之間特有的認同感吧!
趙崇以及新任的親衛統領馮哥,帶了十幾騎出城,往步軍大營去了。
早有親衛提前飛馬前去大營告之主帥提前準備迎接事宜。趙崇一行到達東甸島步軍大營轅門時,兵部尚書魏世傑正在營中。當即帶領一眾將領在轅門前迎接!
趙崇翻身下馬,扶起魏世傑等人。
“皇上今日可要巡視步軍大營?”眾人來到中軍大帳,趙崇於主位坐定,其餘軍將分兩列魏世傑問道。
趙崇掃視一圈,帳中將校隻有七人,除魏世傑,魏愷,董澤,外還有四人,但是卻沒有看到宋弘博,於是笑道“朕久聞此次登島的軍將中有兩位猛將,不知那位將軍是宋將軍和戴將軍啊?魏愛卿何不為朕介紹一下?
其實趙崇是認識宋弘博的,隻是現在沒有見到,才故意問了一聲。
“迴皇上,臣等不知聖駕今日蒞臨,宋將軍帶領騎兵出營溜馬尚未迴營,戴將軍營中疫病剛剛穩定,實在不敢在此時麵聖,故兩位將軍今日無緣得見聖顏!”魏世傑具實迴道!
“如此實乃憾事也!”趙崇感歎一番後又笑問道:“新征招的禦林衛新兵目前情況如何?目前我軍的具體軍力如何?魏愛卿且給朕介紹一下。少時再有勞愛卿陪朕去新兵營一觀如何?”
“是!皇上!新兵營,目前有軍士八萬零三千八百六十五人,都是按照要求的農家子弟。年紀最小十三歲,最大十八歲。已經安排軍將進行訓練。
原有的水軍,馬步軍經過整訓,遣散了老弱,原守備軍也擇其精壯遍入水軍。我軍現有水軍約兩萬六千人,步軍有軍士約四萬人,騎兵有兩部分,一部是宋弘博的八百騎兵,一部就是陛下的親衛,目前有兩千人!
這將近三千騎兵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都是和北涼騎兵正麵對抗而不落下風的鐵血騎士!是大雍最寶貴的騎兵的種子了!
此次計劃征召四萬少年新軍組建禦林衛,但是實際到達軍營並造冊登記的有近八萬多人,已經全部安置在新兵營。多出的部分兵源,如何安置請皇上定奪!”
魏世傑對於營中事熟悉無比,沒有絲毫停頓,隨口奏來!
“兵貴精,不在多!所以八萬新兵,先行訓練三月,然後擇優精選出四萬留下。其餘四萬人可發與盤纏,令其返家,安心務農。一旦朝廷需要,也可以臨時征兆,能快速成軍!萬不可一時窮兵黷武,傷了民力!
目前水軍任務繁重,可在現有步軍中抽調有水戰經驗的老兵補充進去。留下的四萬新兵暫定為禦林衛,其中一半為騎兵,一半為步軍。
將八百騎兵遷入文昌馬場,暫定名為禦林衛騎兵營!日後與朕的兩千親衛一起負責帶練騎兵。”
聽完趙崇的安排,魏世傑恭聲應諾,同時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原本擔心皇上年輕氣盛,會一口氣擴軍近十萬。如此無異於殺雞取卵!一定會大傷民力,不僅會耽誤了農業生產,更會耽擱下人口的繁衍!
十四五歲的男丁,正是將要取妻生子的年紀!如果抽調一空的話,二十年後,兵源便會枯竭。這對於大雍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傷害!
皇上此舉,以百萬之民,養軍十餘萬。以目前瓊州五百萬畝水旱田地,又有文昌馬場提供牛羊,青壯人口占多數的情況下。隻要第一季莊稼能順利收獲,按照十稅一的規製,軍糧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其餘的軍器等物資,庫中尚且充足,裝備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好!呂開誠何在?”趙崇突然開口問道。因上次親自追擊叛軍,見到此人臨危不亂,所以對於這位呂家的族人印象深刻!此等人才不用實在可惜。再者,隻要能馴服此人,加以重用,不但能體現王者大度,對於本地的幾大家族也是一劑很好的安撫良藥!
“迴皇上,呂開誠自遣散守備軍後,就已賦閑歸家了!”
“我大雍正是用人之際,此等人才,怎可任其埋沒鄉野!”趙崇鄭重其事,魏世傑也躬身應諾稱是。
聽完了奏報,已是未時末,趙崇起身,走出大帳。幾位統領及魏世傑跟在身後。
西斜的太陽照在巨大的校場之上。一隊隊少年郎們正在訓練,農家的少年樸實無比,個個揮汗如雨,毫不憐惜力氣!
“皇上請看,此等軍士皆是按照年紀及身體狀況,分開訓練。計劃每月按照訓練結果重新分配一次。三個月後,就可以擇優留用!”魏世傑跟在皇帝身後,細心的解說著。
“此法甚好!我朝乃是首次遍練幼軍,能想出此法的是是個心細的人才啊!”趙崇看著井然有續的練兵校場,十分的滿意!
“此法是軍中一名負責練軍的小校提出,其原來負責的小隊新兵年紀相差較大,一日訓練下來,年紀小的明顯體力不支,年紀大的尚有餘力。故此想出此法,隨即在新軍之中推廣,現在看來,效果果然很好!”
“好,新兵營幾時開飯?今日朕欲於軍士們同食!不必通知火頭軍,就與平日同例,不可特殊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