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霞光裏,多河水蜿蜒流過,衝擊出大片的沃土。清清的多河水無私的哺育著這一方沃土!在流經樂會縣的時候向南彎出了一個幾字型的大彎。
這裏是戶部選中的定居點之一,官府裏的大人給取了個名字叫錦坡。陸續的遷來了千餘戶百姓在這裏開荒,定居!土地隨處都是,略加修整就是上好的水田!
向陽的坡地上千餘戶的小院子,都已經初現出雛形,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坡地下麵是大家合用的一個巨大的曬穀場。已經休整的齊整利索了。
流民李大眼一家就選擇了這個定居點,安頓了下來。李大眼並不是本名,隻是因為眼睛比較小,被鄉鄰玩笑的起了個大眼的綽號。叫開了以後,大家似乎都忘記了原來的名字。
老李家裏共有六口人。老伴揚氏,長子李文山,今年十八歲,按說早該張羅著娶兒媳婦了,可是一直顛沛流離的沒個安穩日子,才給耽誤到了現在。
次子李文飛,今年十六歲。幼子李文朗,今年剛剛十四歲。小妹李文蘭才十二歲。
分配給自家的院子,在官府工匠和父子三人的努力下,已經基本建好了。所以臨時居住的帳篷已經越來越不討老人喜歡了!小兒子最近也不用再去磚窯上幫忙了。
春種也已經結束了,地裏也沒有多少事情了。日子也就閑了下來,不過李大眼最近可是喜慶的很,因為,剛和同一個定居點的鄰居家結成了兒女親家。定好了大兒子的婚事,不出意外的話秋天裏,就能添一口人了。
要是快的話,來年就能抱上孫子啦!這個年紀的人,最高興的事情莫過如此了!
“爹,我迴來了。”因為自己家有三個勞力,所以造宅子的活都完成的差不多了。李文山今天一早就出門去別家幫忙去了,晚上剛剛迴來一進們就嚷開了。
“迴來了啊!自家的活計都沒有做完,整天就知道往外跑。是不是又去小珊家幫忙啦?這還沒娶過門呢,就忘了娘啦?”楊氏看到大兒子迴來,佯裝著生氣,一頓數落就劈頭蓋臉的甩過來了!
“老婆子,你就別咋唿了,小珊家就一個兄弟,文山去幫幫忙是應該的。我們家裏的收尾的活計也沒有多少了,不是還有文飛和文朗麻!再說了這晚上不也迴來了嗎!”李大眼一邊勸著楊氏,一邊遞了一個簡易的胡凳給兒子。
“好,好,我就隨便說說,你個老頭子,就向著兒子們!”楊氏嘟囔著,端了碗水遞給了兒子,又問道:“親家的宅子幾時可以完工啊?”
“估摸著再有個半月就差不多了。爹,我迴來的時候經過曬穀場,聽胡先生說朝廷傳下了榜文。皇上要重建禦林衛,所以要征召少年軍士入營。”李文山接過胡登,坐了下來。一口喝完母親給倒的水。轉過頭,說了一句半道上聽來的話。
“恩,我估摸著也是時候了,當初帶我們來此地開荒的官人們也是這麽說的!這個沒什麽好說的,你們兄弟三人,去一個就是了。”
李大眼聽到兒子的話,臉色變的有點嚴肅了。一家人能夠吃飽,穿暖,現在眼見著有能住上新宅子,這些都是朝廷給的。
可是北涼蠻子不讓我們消停啊!有什麽辦法,隻能是盼著朝廷能撐住了!不然給蠻子打過海,剛開好的水田還是得變成北涼蠻子的跑馬場!
舍不得兒子又有什麽辦法呢!沒有軍士在前邊擋著,老百姓怎麽會安穩呢!
“唉,老頭子,不去行不行啊!去當兵,那刀槍可是無眼的啊!”楊氏一聽要送兒子去軍營,一百個不願意!這前方聽說還在和蠻子兵天天打仗呢!這個時候,哪個母親願意送自己的孩子上戰場!
“你個婦道人家懂個什麽!你先迴屋去!我和大郎,二郎還有三郎商量商量!”李打眼硬著心腸罵了一句。楊氏,知道自己也做不了主,隻得進到了帳篷的裏間去了。
“大郎,說仔細一點,榜文上是怎麽說的,皇上這次征召多少人,有什麽要求?”李大眼也服過兵役,對於招兵的榜文還是有一點了解的,於是仔細的問了一些細節。
“聽說這次招兵的人說並沒有明確的數字,隻是要求年紀十四歲到十八歲之間的良家子弟,積極應詔!”李文山聽見父親詢問,想了想聽到的內容,便如實的迴答道。
“十四歲的孩子是不能上陣的!看來此次朝廷是要訓練新軍了。我的意思是你們兄弟三人,要去一人服兵役,你們看誰去的好?”李大眼,看著自己的三個兒子,有些猶豫不決!
“父親,我是長子,當然是我去!二弟,三弟,以後家裏二老就要依靠你們了。”李文山當即迴話,一麵開始訓導兩位弟弟。
“大哥,你留在家裏,照顧父母大人,兵役的事情,我們去吧!”李文飛和李文朗兄弟兩人異口同聲的反駁道。
“大郎不能去,你去了小珊怎麽辦?秋天的日子都定好了。三郎雖然達到了最低的年齡,但是畢竟還小!二郎,要不就你去吧!”
李大眼硬著心腸,看了看大兒子,又看了看小兒子。最後才望著自家的二郎李文飛說道。語氣雖是在詢問,但是已經是作出了決斷。
“爹,不行!”大郎三郎同聲開口反對。
“好,大哥,三弟,你們就別和我爭了,你們在父母身前盡孝,我去軍營為國盡忠。如此我們兄弟算是忠孝兩全了!
“不,我也要去!我要和二哥一起去!將來我要當將軍,迴來讓爹娘過上好日子!”三郎李文朗執拗的仍舊不肯放棄!
每一個男孩,心裏都有一個英雄夢!十四歲的孩子雖然早熟,但是那裏能體會到父母心中的不舍!尤其是在這樣隨時會爆發大戰的時候!
楊氏在帳篷裏麵,聽到父子三人的對話,心裏擔心難受的如刀割一般!聽到老伴決定讓二郎前去的時候,就忍不住的開始哽咽!又聽到三郎死活也要去!再也忍不住了,拿起掃帚,就衝出來,對著三郎就要抽打。
哭泣著罵道:“你個沒有良心的東西,你們是要讓我心疼死才好嗎!我讓你去!你們都去!留我一個老婆子死在家裏就清淨了!”
掃帚最終也沒有舍得打下去,抱著三個兒子,哭成了一團!
夜深了,李家的燈還沒有滅!
這個夜晚,不知道有多少盞燈亮了一夜!低低的哽咽聲在各家各戶的帳篷裏,宅院裏響起!
從來沙場點兵急,聲聲哽咽不忍聞。
了卻君王天下事,多少白骨填荒墳。
這裏是戶部選中的定居點之一,官府裏的大人給取了個名字叫錦坡。陸續的遷來了千餘戶百姓在這裏開荒,定居!土地隨處都是,略加修整就是上好的水田!
向陽的坡地上千餘戶的小院子,都已經初現出雛形,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坡地下麵是大家合用的一個巨大的曬穀場。已經休整的齊整利索了。
流民李大眼一家就選擇了這個定居點,安頓了下來。李大眼並不是本名,隻是因為眼睛比較小,被鄉鄰玩笑的起了個大眼的綽號。叫開了以後,大家似乎都忘記了原來的名字。
老李家裏共有六口人。老伴揚氏,長子李文山,今年十八歲,按說早該張羅著娶兒媳婦了,可是一直顛沛流離的沒個安穩日子,才給耽誤到了現在。
次子李文飛,今年十六歲。幼子李文朗,今年剛剛十四歲。小妹李文蘭才十二歲。
分配給自家的院子,在官府工匠和父子三人的努力下,已經基本建好了。所以臨時居住的帳篷已經越來越不討老人喜歡了!小兒子最近也不用再去磚窯上幫忙了。
春種也已經結束了,地裏也沒有多少事情了。日子也就閑了下來,不過李大眼最近可是喜慶的很,因為,剛和同一個定居點的鄰居家結成了兒女親家。定好了大兒子的婚事,不出意外的話秋天裏,就能添一口人了。
要是快的話,來年就能抱上孫子啦!這個年紀的人,最高興的事情莫過如此了!
“爹,我迴來了。”因為自己家有三個勞力,所以造宅子的活都完成的差不多了。李文山今天一早就出門去別家幫忙去了,晚上剛剛迴來一進們就嚷開了。
“迴來了啊!自家的活計都沒有做完,整天就知道往外跑。是不是又去小珊家幫忙啦?這還沒娶過門呢,就忘了娘啦?”楊氏看到大兒子迴來,佯裝著生氣,一頓數落就劈頭蓋臉的甩過來了!
“老婆子,你就別咋唿了,小珊家就一個兄弟,文山去幫幫忙是應該的。我們家裏的收尾的活計也沒有多少了,不是還有文飛和文朗麻!再說了這晚上不也迴來了嗎!”李大眼一邊勸著楊氏,一邊遞了一個簡易的胡凳給兒子。
“好,好,我就隨便說說,你個老頭子,就向著兒子們!”楊氏嘟囔著,端了碗水遞給了兒子,又問道:“親家的宅子幾時可以完工啊?”
“估摸著再有個半月就差不多了。爹,我迴來的時候經過曬穀場,聽胡先生說朝廷傳下了榜文。皇上要重建禦林衛,所以要征召少年軍士入營。”李文山接過胡登,坐了下來。一口喝完母親給倒的水。轉過頭,說了一句半道上聽來的話。
“恩,我估摸著也是時候了,當初帶我們來此地開荒的官人們也是這麽說的!這個沒什麽好說的,你們兄弟三人,去一個就是了。”
李大眼聽到兒子的話,臉色變的有點嚴肅了。一家人能夠吃飽,穿暖,現在眼見著有能住上新宅子,這些都是朝廷給的。
可是北涼蠻子不讓我們消停啊!有什麽辦法,隻能是盼著朝廷能撐住了!不然給蠻子打過海,剛開好的水田還是得變成北涼蠻子的跑馬場!
舍不得兒子又有什麽辦法呢!沒有軍士在前邊擋著,老百姓怎麽會安穩呢!
“唉,老頭子,不去行不行啊!去當兵,那刀槍可是無眼的啊!”楊氏一聽要送兒子去軍營,一百個不願意!這前方聽說還在和蠻子兵天天打仗呢!這個時候,哪個母親願意送自己的孩子上戰場!
“你個婦道人家懂個什麽!你先迴屋去!我和大郎,二郎還有三郎商量商量!”李打眼硬著心腸罵了一句。楊氏,知道自己也做不了主,隻得進到了帳篷的裏間去了。
“大郎,說仔細一點,榜文上是怎麽說的,皇上這次征召多少人,有什麽要求?”李大眼也服過兵役,對於招兵的榜文還是有一點了解的,於是仔細的問了一些細節。
“聽說這次招兵的人說並沒有明確的數字,隻是要求年紀十四歲到十八歲之間的良家子弟,積極應詔!”李文山聽見父親詢問,想了想聽到的內容,便如實的迴答道。
“十四歲的孩子是不能上陣的!看來此次朝廷是要訓練新軍了。我的意思是你們兄弟三人,要去一人服兵役,你們看誰去的好?”李大眼,看著自己的三個兒子,有些猶豫不決!
“父親,我是長子,當然是我去!二弟,三弟,以後家裏二老就要依靠你們了。”李文山當即迴話,一麵開始訓導兩位弟弟。
“大哥,你留在家裏,照顧父母大人,兵役的事情,我們去吧!”李文飛和李文朗兄弟兩人異口同聲的反駁道。
“大郎不能去,你去了小珊怎麽辦?秋天的日子都定好了。三郎雖然達到了最低的年齡,但是畢竟還小!二郎,要不就你去吧!”
李大眼硬著心腸,看了看大兒子,又看了看小兒子。最後才望著自家的二郎李文飛說道。語氣雖是在詢問,但是已經是作出了決斷。
“爹,不行!”大郎三郎同聲開口反對。
“好,大哥,三弟,你們就別和我爭了,你們在父母身前盡孝,我去軍營為國盡忠。如此我們兄弟算是忠孝兩全了!
“不,我也要去!我要和二哥一起去!將來我要當將軍,迴來讓爹娘過上好日子!”三郎李文朗執拗的仍舊不肯放棄!
每一個男孩,心裏都有一個英雄夢!十四歲的孩子雖然早熟,但是那裏能體會到父母心中的不舍!尤其是在這樣隨時會爆發大戰的時候!
楊氏在帳篷裏麵,聽到父子三人的對話,心裏擔心難受的如刀割一般!聽到老伴決定讓二郎前去的時候,就忍不住的開始哽咽!又聽到三郎死活也要去!再也忍不住了,拿起掃帚,就衝出來,對著三郎就要抽打。
哭泣著罵道:“你個沒有良心的東西,你們是要讓我心疼死才好嗎!我讓你去!你們都去!留我一個老婆子死在家裏就清淨了!”
掃帚最終也沒有舍得打下去,抱著三個兒子,哭成了一團!
夜深了,李家的燈還沒有滅!
這個夜晚,不知道有多少盞燈亮了一夜!低低的哽咽聲在各家各戶的帳篷裏,宅院裏響起!
從來沙場點兵急,聲聲哽咽不忍聞。
了卻君王天下事,多少白骨填荒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