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山林,空寂無聲,枯木肅殺的分外蕭條!簡陋的哨寨立在主峰的頂端。楊興立於哨寨欄杆前眺望著遠方!遠處是層層的山巒!蒸騰著清晨的霧氣和稀疏的炊煙!身後山崖對麵的山路山,早起的火頭軍開始下山挑水了!


    自建隆十八年春與皇帝分兵以來,已曆半年餘。獨自領兵才理解了皇帝這麽多年堅持的苦楚!半年前皇上率眾抗擊胡騎失利,自己留守臨時營寨,接到陣前軍令,令自己拔營攜輜重向海邊撤退!


    當時書生意氣,不願後退。甚至一度以為皇上不善領兵,自己留下殘餘人馬也能擋住蠻涼的彎刀!乃至明知是皇帝傳來的命令,卻故意告知部下,是魏老兒畏懼胡騎假傳軍令!


    皇上有沒有痛恨過自己,並不得而之,皇帝親衛隻是遠遠的送來一句:“昌德誤我!”


    龍旗便向東緩緩而去!當初的塵埃隨著胡騎鐵蹄遠去而散落!自己似乎有了實現自己抱負與韜略的機會!


    然而,後續的北涼兵並沒有如自己所想的那樣不堪,自己的哀軍也沒有取得像樣的勝利!反而是轉戰的空間越來越小,最終困守山中。


    北涼騎兵的圍剿越來越密集。


    “楊大人,請移步議事廳,宋將軍和戴將軍已等候多時了!”楊興轉過頭,看了看親兵,沒有說話,轉身大步朝營內走去。


    “楊大人,昨夜的探馬小校來報,皇上已在南方樹起大雍龍旗!我們是不是突圍前去迴合!”宋弘博沒等楊興進門,就對著廳外粗著嗓門叫道。


    楊興帶著滿身的霜露,進到廳內端坐於上首的太師椅上。沉默了許久。


    “先生又去了哨樓了嗎?清晨霜重,先生還要保重有用之身帶領將士們殺北涼蠻子啊。”戴有德雖是武人,心思卻有些細膩,見到楊興滿身的霜露,沒有像宋弘博那樣咋咋唿唿著急的詢問。先是溫言的勸說了一句。


    然後接著說道:“近來涼騎圍剿的越來越來頻繁,甚至部分涼騎已經下馬步戰了!再不突圍怕是堅持不了多久了!昨夜有小校來報,偶遇南來的客商說皇上已在海上勝了北涼水軍,現在在南邊立住了腳跟,發布了討賊文告!


    那客商急著趕路也是言語不詳,隻留下了這張簡陋的麻紙。也不知消息準確與否,請先生看看文告。”一邊說著一邊遞上了一頁粗糙的麻紙。


    楊興接過麻紙,仔細的看了起來,半晌抬起頭時已是淚流滿麵!宋,戴二人不明就裏,呆望著這個他們一向敬重有加的讀書人。


    “我辜負了先帝!”楊興麵朝南方,莊重的行了跪拜大禮。看到二人驚厄表情,接著解釋道:“先帝曾有言,中原不複,絕不改年號!如今我觀此布告,以為其言可信,而文告的年號已是‘永平’。先帝恐已不測矣!”


    “我這就領兵下山,為先皇報仇!”脾氣暴躁的宋弘博聞聽先皇恐已不測,頓時怒發衝冠,就要下山尋敵拚命。卻被戴有德死死抱住。大聲勸道:“宋將軍事已至此,不可魯莽,且聽楊先生如何安排。”


    “如今已是隆冬時節,雨雪漸緊,軍中雖輜重不缺,但是沒有補充機會,長此以往,隻能座吃山空。再則北涼也不會讓我們在此處安然過冬。


    既然有了皇上的消息,我們還是擇機突圍,前去與朝廷會合吧。”楊興平複了下心情,對著兩位鐵塔般的漢子緩緩分析了一遍形勢!


    “好,就依先生所言,事不宜遲,我先去準備了。”宋弘博拱手說完,就偏著頭匆匆出了議事廳。望著宋弘博離去的背影,戴有德有些猶豫。


    “戴將軍,你恨我嗎?”楊興冷不丁的問了一句。


    “楊先生多濾了,當時留守輜重的五位將軍中我們二人隨先生留下,未嚐不是存了和先生一樣的心思!


    將士們也是乏了,想著一味後退,倒不如痛快一場!少亭(宋弘博字)私下和我言及此事也沒有怨過先生的違抗之舉。隻是現在看來,我們都是沒有能理解先皇的堅持!”


    戴有德長歎了口氣,語氣中有了些掩飾不住的落寂!


    楊興聽著眼前這位心事重重的將軍說著話,緩步度到廳前,看著飄落的雪花,思緒越過層層山巒鬆濤,又隨著目光飛向了遠方。


    良久才低低的出言道:“此次突圍,不可急躁,要擇機而動!還要拜托戴將軍,一定要帶著將士們和皇上會合。記住,糧食不重要,夠一路消耗就好,剩餘的可以散給沿路百姓。


    如若可能多換些騾馬,牛羊,這些更好。一來行路時可當畜力使用!二來皇上立足瓊州定然缺乏馬匹,耕牛!”


    “楊先生何處此言?難道先生不和我們一起了嗎,可是顧慮此去要和魏將軍共事?”戴有德驚訝的望著楊興。


    “和魏將軍乃是私怨,此去卻是歸於大義,魏將軍是不會因私廢公的。是我無顏見王太後和皇上啊!”戴有德正欲要勸,楊興擺了擺手道:“我意已決,戴將軍不必再勸了。且去準備突圍之事把!”


    戴有德見勸無可勸,隻得也迴去準備了。廳後拐角處,宋弘博果然在雪中等候!


    見老友出來,沒頭沒腦的問了聲:“如何”


    戴有德如何能不知所問!隻是搖了搖頭,徑直向前走去。


    “三人之事,怎能一人承擔?”宋弘博向著老友的方向輕聲追問,見沒有迴答,也恨恨的迴去了。


    “更能消幾番風雨,最可惜一片江山!”一身長袍的楊興,看著堂前漸漸大起的風雪,輕撫著腰間的佩劍,癡癡低語!


    永平元年正月,宋弘博帶著僅有的三千騎兵,突然下山,向南突進,一路圍殲了數支北涼探馬。戴有德率全軍及輜重,緊緊跟上。由於行動突然,又是新年剛過,等北涼軍反應過來時,兩人已帶領軍民出會昌,過了龍川!


    前軍探馬,早已一路探查到了海豐,尋快船,出海直奔瓊州而去!


    大軍一路南下,沿途散發米糧,換取牛馬等物,見王師南下,失了生計的百姓,紛紛要求追隨王師!為了接納百姓,大軍的速度就慢了下來。隊伍越來越臃腫,不得不停頓休整了!


    二人萬萬沒有想到這次的停留整頓差點給大軍帶來了滅頂之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