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霸總非要拿我當白月光替身(125)
快穿之我在狗血虐文當女主 作者:不要噠咩咩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寒這天,《生長》正式上映。
霓妨和辛遠等人作為主演,跟著劉寅一起在全國各地跑點映。
雖然已經看過樣片,但身處電影院跟各地慕名而來的觀眾、媒體等人一起觀看《生長》的時候,霓妨還是難免有些心潮澎湃。
熒幕中的陸冬和費蘭正在相擁,熒幕外辛遠俯身過去在霓妨耳邊說,“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麵嗎?就是在電影的點映場。”
霓妨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正對麵的攝像機,覺得眼前這個畫麵一定被人拍了下來,以後大概率會作為媒體頭條來炒作。
霓妨雖然有公開的未婚夫,但粉絲依舊對陸冬和費蘭這對熒幕情侶非常感興趣,連帶著也對霓妨和辛遠這對真人cp很感興趣。
因此,即使霓妨下意識想要避開辛遠的靠近,可考慮到電影之後的宣發和粉絲的需求,她還是忍住了,並且小聲的迴答道,“我記得,我還問了你幾個問題。”
“時間過的可真快,一轉眼我們已經認識兩年了。”辛遠低聲笑了一下,又坐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專心致誌的看起表演來。
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電影結束後,照例進行記者提問。
有趣的是,對於辛遠,記者總是圍繞著劇情和人物來提問。等到話筒到了霓妨手裏時,記者的話題多半是問及投資方麵。
“作為《生長》話劇和電影的唯一投資人和主演,您的眼光非常獨到,可以向大眾分享一下這方麵的經驗嗎?”
“大家都知道您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您是如何平衡商人思維和表演者思維的呢?”
諸如此類的弱智問題,霓妨迴答起來都覺得浪費時間。
難不成是因為她的演技不如辛遠?
這樣的發現讓霓妨非常沮喪。
出現在這種場合下,誰都希望自己是因為演員的身份而受到關注。
偏偏這些記者不懂,隻是一直揪著最有熱度的地方不停追問,霓妨雖然自認脾氣好,但她的耐心在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中逐漸消失殆盡,說到最後臉上的笑容也掛不住,冷著臉將話筒遞給身邊的劉寅。
話題這才又轉迴到電影本身上來。
令霓妨沒有想到的是,觀眾提問環節居然站起來了一位熟悉的人。
許久不見的汪鵬鵬手握話筒站起身,他身著職業裝,一看就是剛剛結束工作趕過來參加的活動。
“好久不見,曾經戲劇社的同伴們,”汪鵬鵬歪著腦袋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原本不想站起來的,但看到周圍的人一直誤解了你們創作的初衷,還是忍不住站起來說幾句話。”
所有人都停下來,將目光對準了汪鵬鵬,攝影機背後的紅點有規律的閃著亮光。
“我跟劉寅認識好多年了,他是一個藝術瘋子,隻要一提起創作整個人都會變得非常投入。雖然我認識霓妨的時間很短,但我知道她為了《生長》能夠創作出來付出了多少努力。我的同伴們都很善良,他們不喜歡吹噓自己在背後吃過多少苦,也不喜歡大談創作曆程。”
“但我坐在這裏,實在是聽不下去。我一直都覺得演戲是一件需要天賦的事情,霓妨是我見過最有天賦的演員,但她剛開始學習表演的時候,也跟所有人一樣,完全摸不準表演的技巧。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我還記得當時劉寅的劇本每天都在改動,她每次都認認真真的寫人物小傳。”
霓妨沒想到第一個替她說話的人居然是汪鵬鵬。
一時有些感慨。
“你不要用這種眼神看著我,我還有點不習慣呢。雖然我是你的學長,但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就覺得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話劇第一次展演的時候,雖然我在實習期,但還是請假去看了,沒跟任何人說,你們忙著演出,也沒發現台下的我。看到謝幕時的鮮花和掌聲,說不羨慕是假的,但我也很清楚,我的平庸其實襯托不起整個作品的。”
沈曉靜立刻搖了搖頭,她和汪鵬鵬既是同班同學又是戲劇社的成員,她一點兒也不覺得汪鵬鵬平庸。
霓妨想到了曾經的一些畫麵,趙菲兒第一次看到戲劇社排練的時候,看到了汪鵬鵬的表演,臨走時一直在點評,說他剛剛的表演平庸。
今天趙菲兒也在現場,可從她臉上的表情就能看得出來,她一點兒都沒想起來自己曾經說過這種話。
看來當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趙菲兒的一句話,竟然竟然促成了這一係列的事情。
汪鵬鵬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本來是提問環節,好像變成我一個人一直在說,那我就在最後問霓妨一個問題吧。是對戲劇的熱愛支持你一直走到今天嗎?”
霓妨從劉寅手裏重新接迴話筒,“是,我真正愛上戲劇是第一次展演謝幕的時候,如果能一直以演員的身份跟台下的觀眾產生聯係的話,我願意一直活躍在戲劇舞台上。隻要我身處聚光燈下,就一直會以演員的身份而自豪。”
“學長,希望你以後的工作一切順利。”
沒有什麽人是平庸的,隻是大家選擇的路不同罷了。
……
“什麽事兒啊,居然能讓我們霓總一大清早就皺著眉頭?”黃奕豪手拿一份文件,大搖大擺的走進總裁辦公室。
霓妨聽到聲音,抬頭朝黃奕豪看去,“鍾有林,還是骨髓移植的事情。”
“要我說你就應該跟鍾家這群吸血鬼全部斷開,反正也不差他那仨瓜倆棗的進賬,什麽鍾氏集團的董事會開的那麽勤,每次都得占用你一整天的時間。”
“你今天吃槍子了?這麽大的火氣?”
霓妨對於黃奕豪的提議避而不談。
對於鍾有林來說,她越是在經商方麵表現出天賦能力,鍾有林越有顧慮,越不敢動她。還有就是,雖然每次鍾氏集團的董事會議都會占用一整天的時間,但她也能借機認識更多董事會成員。
將來逼宮可都是助力。
黃奕豪總算是想起了正事,將手裏的文件啪的一下放在桌上,“可不是吃了槍子,我是有好事才來找你的,喏,國內話劇的最高獎項提名《生長》了。”
霓妨拿起文件上下打量一番,影視行業玉蘭獎的頒獎禮定在下周六,由於為電影版《生長》剛剛上映,不參與本年的獎項角逐,隻有最佳原創話劇提名了《生長》。
因為電影現在的熱度很高,一向冷門的話劇評選,竟然一躍成為本年最受關注的獎項。
“主辦方寄來了邀請函,邀請了《生長》劇組的全員,我看了一眼位置不錯,你坐在第一排。怎麽樣,這一定算是好事了吧?”
“算,算今天聽到的最好的事情了。”
霓妨和辛遠等人作為主演,跟著劉寅一起在全國各地跑點映。
雖然已經看過樣片,但身處電影院跟各地慕名而來的觀眾、媒體等人一起觀看《生長》的時候,霓妨還是難免有些心潮澎湃。
熒幕中的陸冬和費蘭正在相擁,熒幕外辛遠俯身過去在霓妨耳邊說,“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麵嗎?就是在電影的點映場。”
霓妨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正對麵的攝像機,覺得眼前這個畫麵一定被人拍了下來,以後大概率會作為媒體頭條來炒作。
霓妨雖然有公開的未婚夫,但粉絲依舊對陸冬和費蘭這對熒幕情侶非常感興趣,連帶著也對霓妨和辛遠這對真人cp很感興趣。
因此,即使霓妨下意識想要避開辛遠的靠近,可考慮到電影之後的宣發和粉絲的需求,她還是忍住了,並且小聲的迴答道,“我記得,我還問了你幾個問題。”
“時間過的可真快,一轉眼我們已經認識兩年了。”辛遠低聲笑了一下,又坐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專心致誌的看起表演來。
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電影結束後,照例進行記者提問。
有趣的是,對於辛遠,記者總是圍繞著劇情和人物來提問。等到話筒到了霓妨手裏時,記者的話題多半是問及投資方麵。
“作為《生長》話劇和電影的唯一投資人和主演,您的眼光非常獨到,可以向大眾分享一下這方麵的經驗嗎?”
“大家都知道您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您是如何平衡商人思維和表演者思維的呢?”
諸如此類的弱智問題,霓妨迴答起來都覺得浪費時間。
難不成是因為她的演技不如辛遠?
這樣的發現讓霓妨非常沮喪。
出現在這種場合下,誰都希望自己是因為演員的身份而受到關注。
偏偏這些記者不懂,隻是一直揪著最有熱度的地方不停追問,霓妨雖然自認脾氣好,但她的耐心在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中逐漸消失殆盡,說到最後臉上的笑容也掛不住,冷著臉將話筒遞給身邊的劉寅。
話題這才又轉迴到電影本身上來。
令霓妨沒有想到的是,觀眾提問環節居然站起來了一位熟悉的人。
許久不見的汪鵬鵬手握話筒站起身,他身著職業裝,一看就是剛剛結束工作趕過來參加的活動。
“好久不見,曾經戲劇社的同伴們,”汪鵬鵬歪著腦袋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原本不想站起來的,但看到周圍的人一直誤解了你們創作的初衷,還是忍不住站起來說幾句話。”
所有人都停下來,將目光對準了汪鵬鵬,攝影機背後的紅點有規律的閃著亮光。
“我跟劉寅認識好多年了,他是一個藝術瘋子,隻要一提起創作整個人都會變得非常投入。雖然我認識霓妨的時間很短,但我知道她為了《生長》能夠創作出來付出了多少努力。我的同伴們都很善良,他們不喜歡吹噓自己在背後吃過多少苦,也不喜歡大談創作曆程。”
“但我坐在這裏,實在是聽不下去。我一直都覺得演戲是一件需要天賦的事情,霓妨是我見過最有天賦的演員,但她剛開始學習表演的時候,也跟所有人一樣,完全摸不準表演的技巧。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我還記得當時劉寅的劇本每天都在改動,她每次都認認真真的寫人物小傳。”
霓妨沒想到第一個替她說話的人居然是汪鵬鵬。
一時有些感慨。
“你不要用這種眼神看著我,我還有點不習慣呢。雖然我是你的學長,但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就覺得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話劇第一次展演的時候,雖然我在實習期,但還是請假去看了,沒跟任何人說,你們忙著演出,也沒發現台下的我。看到謝幕時的鮮花和掌聲,說不羨慕是假的,但我也很清楚,我的平庸其實襯托不起整個作品的。”
沈曉靜立刻搖了搖頭,她和汪鵬鵬既是同班同學又是戲劇社的成員,她一點兒也不覺得汪鵬鵬平庸。
霓妨想到了曾經的一些畫麵,趙菲兒第一次看到戲劇社排練的時候,看到了汪鵬鵬的表演,臨走時一直在點評,說他剛剛的表演平庸。
今天趙菲兒也在現場,可從她臉上的表情就能看得出來,她一點兒都沒想起來自己曾經說過這種話。
看來當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趙菲兒的一句話,竟然竟然促成了這一係列的事情。
汪鵬鵬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本來是提問環節,好像變成我一個人一直在說,那我就在最後問霓妨一個問題吧。是對戲劇的熱愛支持你一直走到今天嗎?”
霓妨從劉寅手裏重新接迴話筒,“是,我真正愛上戲劇是第一次展演謝幕的時候,如果能一直以演員的身份跟台下的觀眾產生聯係的話,我願意一直活躍在戲劇舞台上。隻要我身處聚光燈下,就一直會以演員的身份而自豪。”
“學長,希望你以後的工作一切順利。”
沒有什麽人是平庸的,隻是大家選擇的路不同罷了。
……
“什麽事兒啊,居然能讓我們霓總一大清早就皺著眉頭?”黃奕豪手拿一份文件,大搖大擺的走進總裁辦公室。
霓妨聽到聲音,抬頭朝黃奕豪看去,“鍾有林,還是骨髓移植的事情。”
“要我說你就應該跟鍾家這群吸血鬼全部斷開,反正也不差他那仨瓜倆棗的進賬,什麽鍾氏集團的董事會開的那麽勤,每次都得占用你一整天的時間。”
“你今天吃槍子了?這麽大的火氣?”
霓妨對於黃奕豪的提議避而不談。
對於鍾有林來說,她越是在經商方麵表現出天賦能力,鍾有林越有顧慮,越不敢動她。還有就是,雖然每次鍾氏集團的董事會議都會占用一整天的時間,但她也能借機認識更多董事會成員。
將來逼宮可都是助力。
黃奕豪總算是想起了正事,將手裏的文件啪的一下放在桌上,“可不是吃了槍子,我是有好事才來找你的,喏,國內話劇的最高獎項提名《生長》了。”
霓妨拿起文件上下打量一番,影視行業玉蘭獎的頒獎禮定在下周六,由於為電影版《生長》剛剛上映,不參與本年的獎項角逐,隻有最佳原創話劇提名了《生長》。
因為電影現在的熱度很高,一向冷門的話劇評選,竟然一躍成為本年最受關注的獎項。
“主辦方寄來了邀請函,邀請了《生長》劇組的全員,我看了一眼位置不錯,你坐在第一排。怎麽樣,這一定算是好事了吧?”
“算,算今天聽到的最好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