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酉水城
開局茅草屋,農家走上致富科舉路 作者:花樣劃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夜幕的降臨,氣溫快速下降,伴隨著一陣陣山風吹拂,葉長硯坐在火堆旁,後背都覺得涼颼颼的。
“老師,您上火堆這邊來坐吧,這氣溫下降得厲害。”
葉長硯忙著烤山雞和野兔,梁靖程便起身朝蔡老走去。
蔡老一條烤魚下肚,也算是墊了個底,在梁靖程的攙扶下,來到火堆旁坐下。
梁靖程又去包袱裏翻出來一件衣服,披在了蔡老的肩膀上。
這深秋的夜很長,而這河穀山風陣陣,魯廷風還在周圍的林子裏找硬柴。
師徒三人則一邊吃著烤好的魚,一邊閑聊著,葉長硯不時的翻動著架子上正在烤著的山雞和野兔。
魯廷風抱著一大堆的硬木柴迴來的時候,架子上的野兔也烤好了。
葉長硯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割下一塊塊的烤兔肉,梁靖程用寬闊的樹葉接住,分發給蔡老和魯廷風。
大家都開始吃了起來,野兔不多時就被大家分食幹淨,此時的山雞又烤好了。
這一樣接一樣,雖是原始的烹飪方式,但是經過葉長硯簡單的撒上幾樣調料,竟成了這深山裏就地取材的人間美味。
師徒幾人都吃得滿嘴流油,心滿意足。
經過一天驚險的行程,大家都填飽了肚子,簡單洗漱一番後,蔡老便讓大家休息。
興許是太累了,師徒幾人都坐在離火堆不遠的石頭上,靠在一個包袱上,不多時都沉沉睡去。
清晨的山風格外清新,伴隨著鳥兒清脆的鳴叫聲,葉長硯緩緩睜開眼,一夜無事。
火堆的火已經很小了,但還是烘得周圍暖洋洋的。
葉長硯見梁靖程和蔡老,還靠在包袱上沉沉的睡著,也沒打算去叫醒他們,自己準備先到旁邊清澈的溪流邊洗漱。
葉長硯剛起身,就看見魯廷風從後麵的林子裏麵走了出來,手裏捧著用樹葉包裹著的野果子。
葉長硯洗漱完畢,就跟魯廷風在一旁吃幹糧和剛采摘迴來的野果子。
不多時,蔡老和梁靖程也揉著睡眼惺忪的雙眼,醒了過來。
師徒幾人收拾妥當,又把火堆的火滅掉之後,這才動身朝千丈縣的方向駛去。
由於車速緩慢,師徒幾人到達千丈縣已經過了午時了。
師徒幾人在一間客棧落腳,先吃了些東西,然後留下蔡老在客棧休息,葉長硯和梁靖程便去了千丈縣衙,而魯廷風則牽著馬車去了車馬行。
葉長硯和梁靖程將官道塌方的事情通知了縣衙,卻從縣衙得到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千丈縣去往魁州的官道也遭遇了塌方。
而魁州便是葉長硯一行的下一站,從縣衙了解到的情況是,千丈縣去往魁州的官道不止一處塌方,還不知道具體什麽時候才能恢複通行。
兩人剛把縣衙得到的消息告訴蔡老,魯廷風也迴來了,馬車受損嚴重,至少得十天才能修好,車馬行建議如果趕時間的話,可以換一輛新車。
蔡老一時陷入了思索,良久才聽蔡老開口。
“眼下這官道塌方嚴重,且不論何時能恢複通行,這崇山峻嶺之間也未必安全。”
葉長硯和梁靖程也有些憂慮的點點頭,就見蔡老搖搖頭,似乎在猶豫什麽。
“我記得,從千丈縣去往魁州還有一條水路,從千丈縣沿著清溪河逆流而上,便會進入蠻苗地界,到達酉水城,然後在酉水城乘船沿著酉水河順流而下,就能到達魁州。”
葉長硯聽蔡老這般說,內心有些激動,對於有些神秘的蠻苗,葉長硯是很好奇的,而且葉長硯心裏湧起一股直覺,若是改道去酉水城的話,似乎會有什麽趣事發生。
葉長硯抬眼看向蔡老和梁靖程,發現他們似乎都陷入了猶豫。
“老師,我覺得倒是可以選擇走水路,這官道何時恢複還不確定,況且這崇山峻嶺間也並非太安全,而我們雖是要去盛京,但一路上遊學也是我們重要的目的,對於蠻苗之地的風土人情,學生倒是頗為好奇,既然路過此地,又遇上官道塌方,我們何不借道過去看看呢?”
蔡老和梁靖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最終大家都一致同意,把馬車賣掉,改走水路,到了魁州再做打算。
一行人在千丈縣休整一晚,翌日在千丈縣采買了一些東西,這才去了千丈縣碼頭。
畢竟是最靠近酉水城的縣城,千丈縣和酉水城多少也是有著人員往來的。
千丈縣的碼頭上,就停靠著專門往返於酉水城的船隻。
葉長硯上前去跟船家討價還價一番,便租下一艘小船,師徒幾人便乘著小船,沿著清溪河逆流而上,到達酉水城碼頭的時候,已經臨近傍晚了。
支付了船資,師徒幾人趕在了關城門前,終於是來到了酉水城,經過守城兵的一番盤查,這才進入了酉水城。
這酉水城不愧為蠻苗北邊最大的城池,這城牆雖是片石壘砌,看上去也是頗為氣勢恢宏。
進了城門之後,就見百姓的衣著,明顯就和大盛百姓不同了,很快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映入眼簾,一派祥和。
一行人進了酉水城,便就近找了一家客棧,坐了一天的船,很是有些疲乏了,簡單用餐後,都早早歇息了。
翌日一大早,便聽見喧鬧的鑼鼓聲,還夾雜著嘈雜的人聲,傳到了客棧中。
被吵醒的葉長硯推開客棧窗戶,就見窗外街道上,烏泱泱的人群,無論男女老少,個個身著盛裝,形成一列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亂中有序的龐大隊伍。
隊伍的最前麵是三個健壯的青年男子,其中兩人推著一輛鼓車,鼓車上架著一麵牛皮大鼓,另外一個青年男子則是賣力的掄著鼓槌,敲打著牛皮鼓麵,發出震天的鼓聲。
緊隨其後的四個健壯青年男子,每日手持一麵大鑼,邊走邊敲,發出清脆的鏜鏜鑼聲。
後麵跟著八個手持牛角號的青年男子,他們四人一組,交替著吹響手中的牛角號。
接著便是浩浩湯湯的百姓,他們跟著鑼鼓號角聲,朝著城北的方向緩慢移動著。
葉長硯這才穿戴整齊,去敲了蔡老和梁靖程的門。
蔡老和梁靖程似乎也被這喧鬧的鑼鼓號角聲給吵醒了,師徒幾人便朝客棧樓下的大廳而去。
“老師,您上火堆這邊來坐吧,這氣溫下降得厲害。”
葉長硯忙著烤山雞和野兔,梁靖程便起身朝蔡老走去。
蔡老一條烤魚下肚,也算是墊了個底,在梁靖程的攙扶下,來到火堆旁坐下。
梁靖程又去包袱裏翻出來一件衣服,披在了蔡老的肩膀上。
這深秋的夜很長,而這河穀山風陣陣,魯廷風還在周圍的林子裏找硬柴。
師徒三人則一邊吃著烤好的魚,一邊閑聊著,葉長硯不時的翻動著架子上正在烤著的山雞和野兔。
魯廷風抱著一大堆的硬木柴迴來的時候,架子上的野兔也烤好了。
葉長硯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割下一塊塊的烤兔肉,梁靖程用寬闊的樹葉接住,分發給蔡老和魯廷風。
大家都開始吃了起來,野兔不多時就被大家分食幹淨,此時的山雞又烤好了。
這一樣接一樣,雖是原始的烹飪方式,但是經過葉長硯簡單的撒上幾樣調料,竟成了這深山裏就地取材的人間美味。
師徒幾人都吃得滿嘴流油,心滿意足。
經過一天驚險的行程,大家都填飽了肚子,簡單洗漱一番後,蔡老便讓大家休息。
興許是太累了,師徒幾人都坐在離火堆不遠的石頭上,靠在一個包袱上,不多時都沉沉睡去。
清晨的山風格外清新,伴隨著鳥兒清脆的鳴叫聲,葉長硯緩緩睜開眼,一夜無事。
火堆的火已經很小了,但還是烘得周圍暖洋洋的。
葉長硯見梁靖程和蔡老,還靠在包袱上沉沉的睡著,也沒打算去叫醒他們,自己準備先到旁邊清澈的溪流邊洗漱。
葉長硯剛起身,就看見魯廷風從後麵的林子裏麵走了出來,手裏捧著用樹葉包裹著的野果子。
葉長硯洗漱完畢,就跟魯廷風在一旁吃幹糧和剛采摘迴來的野果子。
不多時,蔡老和梁靖程也揉著睡眼惺忪的雙眼,醒了過來。
師徒幾人收拾妥當,又把火堆的火滅掉之後,這才動身朝千丈縣的方向駛去。
由於車速緩慢,師徒幾人到達千丈縣已經過了午時了。
師徒幾人在一間客棧落腳,先吃了些東西,然後留下蔡老在客棧休息,葉長硯和梁靖程便去了千丈縣衙,而魯廷風則牽著馬車去了車馬行。
葉長硯和梁靖程將官道塌方的事情通知了縣衙,卻從縣衙得到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千丈縣去往魁州的官道也遭遇了塌方。
而魁州便是葉長硯一行的下一站,從縣衙了解到的情況是,千丈縣去往魁州的官道不止一處塌方,還不知道具體什麽時候才能恢複通行。
兩人剛把縣衙得到的消息告訴蔡老,魯廷風也迴來了,馬車受損嚴重,至少得十天才能修好,車馬行建議如果趕時間的話,可以換一輛新車。
蔡老一時陷入了思索,良久才聽蔡老開口。
“眼下這官道塌方嚴重,且不論何時能恢複通行,這崇山峻嶺之間也未必安全。”
葉長硯和梁靖程也有些憂慮的點點頭,就見蔡老搖搖頭,似乎在猶豫什麽。
“我記得,從千丈縣去往魁州還有一條水路,從千丈縣沿著清溪河逆流而上,便會進入蠻苗地界,到達酉水城,然後在酉水城乘船沿著酉水河順流而下,就能到達魁州。”
葉長硯聽蔡老這般說,內心有些激動,對於有些神秘的蠻苗,葉長硯是很好奇的,而且葉長硯心裏湧起一股直覺,若是改道去酉水城的話,似乎會有什麽趣事發生。
葉長硯抬眼看向蔡老和梁靖程,發現他們似乎都陷入了猶豫。
“老師,我覺得倒是可以選擇走水路,這官道何時恢複還不確定,況且這崇山峻嶺間也並非太安全,而我們雖是要去盛京,但一路上遊學也是我們重要的目的,對於蠻苗之地的風土人情,學生倒是頗為好奇,既然路過此地,又遇上官道塌方,我們何不借道過去看看呢?”
蔡老和梁靖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最終大家都一致同意,把馬車賣掉,改走水路,到了魁州再做打算。
一行人在千丈縣休整一晚,翌日在千丈縣采買了一些東西,這才去了千丈縣碼頭。
畢竟是最靠近酉水城的縣城,千丈縣和酉水城多少也是有著人員往來的。
千丈縣的碼頭上,就停靠著專門往返於酉水城的船隻。
葉長硯上前去跟船家討價還價一番,便租下一艘小船,師徒幾人便乘著小船,沿著清溪河逆流而上,到達酉水城碼頭的時候,已經臨近傍晚了。
支付了船資,師徒幾人趕在了關城門前,終於是來到了酉水城,經過守城兵的一番盤查,這才進入了酉水城。
這酉水城不愧為蠻苗北邊最大的城池,這城牆雖是片石壘砌,看上去也是頗為氣勢恢宏。
進了城門之後,就見百姓的衣著,明顯就和大盛百姓不同了,很快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映入眼簾,一派祥和。
一行人進了酉水城,便就近找了一家客棧,坐了一天的船,很是有些疲乏了,簡單用餐後,都早早歇息了。
翌日一大早,便聽見喧鬧的鑼鼓聲,還夾雜著嘈雜的人聲,傳到了客棧中。
被吵醒的葉長硯推開客棧窗戶,就見窗外街道上,烏泱泱的人群,無論男女老少,個個身著盛裝,形成一列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亂中有序的龐大隊伍。
隊伍的最前麵是三個健壯的青年男子,其中兩人推著一輛鼓車,鼓車上架著一麵牛皮大鼓,另外一個青年男子則是賣力的掄著鼓槌,敲打著牛皮鼓麵,發出震天的鼓聲。
緊隨其後的四個健壯青年男子,每日手持一麵大鑼,邊走邊敲,發出清脆的鏜鏜鑼聲。
後麵跟著八個手持牛角號的青年男子,他們四人一組,交替著吹響手中的牛角號。
接著便是浩浩湯湯的百姓,他們跟著鑼鼓號角聲,朝著城北的方向緩慢移動著。
葉長硯這才穿戴整齊,去敲了蔡老和梁靖程的門。
蔡老和梁靖程似乎也被這喧鬧的鑼鼓號角聲給吵醒了,師徒幾人便朝客棧樓下的大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