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本獨自迴到風雷堂大營,郭振藩在帥帳中設宴,接待趕來援手的扶狼,扶狽兄弟。


    大和尚悟本不喜熱鬧,將佟鉑鑫的戰書呈上之後,返迴自己的軍帳內繼續練功。


    去年,風雷堂在望江樓追殺玉摧紅的時候,扶狽為了保護堂主郭振藩的周全,雖然性命無虞,卻被烈火燒脫了形。


    龍鱗白授命為其醫治,天台山主龍鱗白醫術精湛,曆時幾個月,扶狽雖然破相,身體還算康複了。


    如今風雷堂正是用人之際,扶狼與扶狽兄弟正式歸隊。


    藤家聘來廚子著手準備美酒美食,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郭振藩聲言不勝酒力,起身出了帥帳。


    新月未起,夜色如墨,黑暗中的統萬城就象一個巨大的怪獸。


    郭振藩默默想他的心事,扶狼,扶狽,龍鱗白等大小頭目們,瞧向六爺的眼色,自不免帶上了幾分敬畏之意。


    山風唿嘯,嗚咽如哭。這一日晚間刮了個天昏地暗。


    風雷堂既然如今準備開戰,當然要加強軍備警戒。


    有專人巡視大營,最後報告六爺郭振藩,所有人都在歇息準備,大營中惟獨少了二公子郭沐若。


    郭振藩信步而行,到了為二公子的營帳前,到近前,又是冷冷清清,門外一團狼藉。


    郭振藩打了幾下門,卻不聽得應聲。


    原來。這位血旗門派駐代表郭沐若,一直嫌棄軍營中生活乏味,現在,既然有六叔郭振藩親自坐鎮前線,二公子正好帶著自己的保鏢家奴們溜出去風流快活。


    郭振藩心中不快,想,“風雷堂曆來令出如山,大哥郭不讓總是不夠放心,三天兩頭派駐一些代表過來盯著我,什麽韓方,什麽齊圓,如今又是沐若這個自由放任的浪蕩公子哥,都是一些不當事的角色。”


    當即返身迴了帥帳。


    眾頭目見六爺臉色陰沉,立即放下酒杯,不說不笑。


    郭振藩歎了口氣,揮了揮手,吩咐眾人隨意。


    這時,風速轉慢,明月終於出在天邊,風雷堂紮營的山穀浸在月光之中,有如蒙上一層薄霧輕紗,更顯得陰森肅殺。


    又過去了一段時間,大家已經東倒西歪,扶狽病後初愈,不勝酒力,伏在酒案之上迷迷糊糊的睡了。


    眾人尷尬之中,忽聽得扶狽夢中叫道,“火,火!”


    龍鱗白笑道,“狽爺還以為自己仍舊是在望江樓呢。”


    又聽得扶狽在夢中叫道,“保護六爺,六爺快走!”


    看著扶狽火燒脫形的麵部,郭振藩愕然搖首,扶狽果然是忠心可嘉,有這樣忠心耿耿的一群兄弟相助,風雷堂何愁大事不成。


    靜寂之中,忽聽得清脆的打更之聲從統萬城飄下來。


    三更了!


    帥帳中雖然風雷堂的頭目眾多,大部分隻是些粗魯的習武之人,誰又能真正揣摩出六爺郭振藩的心事呢?


    這時,龍鱗白己將一杯熱茶放在郭振藩的麵前。


    郭振藩點了點頭。


    龍鱗白道,“六爺在為明日的大戰擔憂?”


    郭振藩冷冷一笑,道,“誰擋得住我大風雷堂?統萬城,他們還沒有這麽大的本事!”


    龍鱗白道,“那……?”


    郭振藩道,“無論我做什麽,大哥的血旗門總是派出個代表盯著。”


    龍鱗白看了他一眼,小聲道,“可是,近百年來,我們風雷堂一直是受到血旗門的節製。”


    郭振藩沒有說話了,凡事總有人盯著,這樣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


    可,這個規矩不是他郭振藩一個人可以改變的。


    講到風雷堂與血旗門之間的關係,此事還要從寧王說起,這位寧王指的太祖朱元璋之十七子,寧王朱權。


    洪武二十四年,朱權被封為寧王,封地藩地大寧。


    大寧地處喜峰口外,屬古會州之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一大鎮。


    寧王朱權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


    寧王朱權多次會合諸王出塞與外敵作戰,以善於謀略著稱。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不久,進行削藩,引致眾王不滿,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發動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


    當時,燕王勢力單薄,曾與諸將商議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時,見大寧諸軍十分剽悍。如果我能獲得大寧,截斷遼東,采用邊騎助戰,便大事可成啊!”


    同時,建文帝害怕寧王朱權投向燕王朱棣,派人召朱權迴京,朱權未到,被削三護衛。


    當年九月,江陰侯吳高進攻永平,燕王前往營救。


    吳高退兵,朱棣於是從劉家口抄小路直趨大寧,詐稱是因為窮蹙前來求救。


    寧王朱權邀請燕王朱棣一人騎馬入城,燕王朱棣握住寧王朱權的手大哭,訴說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為起草奏章謝罪。


    燕王朱棣居住數日,寧王朱權都誠懇相待,全無防備之心。


    卻不知道,燕王的北平精稅部隊早己埋伏城外,官兵也漸漸入城,暗中勾結寧王手下的三衛部長及諸守軍。


    燕王朱棣這才告辭離去,寧王朱權到郊外為其餞行,燕王的伏兵趁機而起,將寧王朱權擁往前行。


    三衛弓廣騎及諸守軍,一唿雲集。


    守將朱鑒抵擋不住,力戰而死。


    寧王府妃妾世子均隨入鬆亭關,迴到北平,大寧成了一座空城。


    寧王朱權進入燕軍之後,時常為寧王朱棣草擬檄文。


    終於,靖難之役結束,建文帝退位,朱棣即帝位,就是明成祖。


    永樂元年二月,成祖將寧王朱權改封南昌,成祖朱棣親自寫詩送行,命寧王朱權以布政司為宮邸,建築規模毫無變更。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此時戰爭結束,朵顏三衛被逐出漠北,至於寧王手下那些曾經幫助過成祖打下江山的甲兵八萬,奉旨就地解散。


    甲兵八萬,其中將領當然也不少,都是一些曾經浴血疆場,戰功卓著的剛烈漢子們,一旦善後不妥,便要成為極大的隱患。


    事後,經過寧王朱權斡旋,又有高人從中指點,這些前軍事將領們也隻好卸下軍甲,大家夥兒一同隱居在莽蕩山裏,專心習藝,不再幹涉軍政事務,就是如今的血旗門的雛形。


    當然,經過百十年的變遷,血旗門不斷地發展壯大,風雷堂便是血旗門下麵的分支。


    血旗門既然是由卸甲歸隱的這一群軍隊將領們構成的,建製規矩便與軍中基本無異,當然,風雷堂行事一直也要受到血旗門的節製。


    這,也是風雷堂主郭振藩覺得最不舒服的地方。


    過了半晌,眾人頭頂上傳來一陣縹緲的曲樂之聲。


    明日就是一場血火橫飛的大戰,可是,統萬城上傳來的樂聲清悅流暢,絕無絲毫愁苦之音,被吵醒了的風雷堂徒眾們麵麵相覷。


    眾人雖然各有心事,但聽得如此樂聲,亦覺胸懷一暢。


    隻聽見,樂聲越來越清晰時,統萬城城頭之上燈火齊明,照出一片不夜長天。


    這時,又傳來一陣陣女子櫻嚀嬌笑,風雷堂徒眾們常年征戰在外,欲望難平,便如同一群色中餓鬼一般,聽到女人的聲音,更加是精神恍惚,口幹舌燥,直欲爬上城去與美人兒纏綿。


    這時間,統萬城的城頭之上,十幾個衣著清涼的少女,撐著絹麵竹傘,一麵嘻笑,一麵吹奏,飄飄然走了上來。


    樂聲清柔,笑語如鶯,人麵桃花,帶著種勾人的韻致,直讓人想入非非。


    她們中間,忽然舉起一頂錦麵大傘,表麵上似乎是為了要蔽掩風雨。


    傘下之人竟然是鐵無雙。


    他本來高大顯眼,穿著件寬大的錦衣,手持玉杯,美人斟酒,故意做出不可一世的神態。


    眾人當然認識這個鐵無雙,隻是半夢半醒之間,乍見他如此張揚,仍不覺看得目定口呆,便如同仰望天神一般。


    郭振藩冷笑一聲,道,“鐵無雙,又在搞攻心戰術?!”


    鐵無雙哈哈笑道,“風雷堂主果然厲害,這麽快便被你識破了。”


    大步走向城頭,對眾人望也未望一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踏雪玉摧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敲敲木魚酒郡王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敲敲木魚酒郡王爺並收藏踏雪玉摧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