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私人烘焙甜點房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比較而言,她還是對烘焙甜點房的興趣最濃厚。
這還是當初把零食茶水間建起來之後冒出來的點子,那會兒玩這種收納遊戲上頭了,又看了多種吃的,自然而然地想弄一個烘焙房。
又因為建起來一個便利店,她就又靈光一閃,想著弄一個水果店好像也不錯。
新鮮鮮的飽滿水果們堆成一堆,她在中間逛著選,邊走邊吃,想想就很爽。
對於烘焙甜點房,需要操心的事情顯然很多。
天下麵包千千萬,同一種類的麵包不同店做出來也很不同,如果要做一家私人麵包房,還需要她好好規劃。
整屋都用同一種裝潢嗎?還是不同麵包店之間涇渭分明地區別開?不同店鋪的麵包之間又該如何分布?
要不要單獨隔出來一塊,把幾種常見麵包甜點按照種類再分別擺放?這時不同店鋪又該怎樣區別?
私人的烘焙甜點房和零食茶水間、便利店這樣的存在類似,都是供她行走挑選、體會實地拿取的,那占地麵積又要苦惱。
太小放不下,太大走著累,怎樣分配布局又要好好規劃。
相比起來,怎樣搭建水果店要費的心思就比烘焙房少得多——
水果的種類可不以水果店鋪的品牌為轉移,人家都是從地裏種出來的,品種就那些,是天然的分類擺放標準。
她也沒打算拿從外麵複製來的水果擺進去,自己有農場呢,種出來的都保證新鮮,絕無未成熟或破損腐爛的壞果,品質也是極好的。
她想到這,就順手翻了翻空間農場的種植列表,一長串看得她咧了咧嘴。
謔,這得種到猴年馬月去。
但這事也不著急,慢慢來吧,種出來一種就“上架”唄,品種名也寫紙上標出來——別說,還能讓她認識認識水果種類呢。
烘焙甜點房和水果店這兩處待建建築,前者是規劃需要費心,後者則是準備商品的時間長,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直接完成的。
反而廚具收藏和玩偶收藏的房間最方便。
要操心的基本隻有挑什麽樣的架子來展示,以及如何分類,其它的工作就隻有拿著東西往裏填。
扒拉著備忘錄好一頓琢磨,最後,她還是決定把烘焙房放在第一位。
沒別的,就是饞麽。
對於烘焙房來說,裏麵擺放的商品反而是最不用操心的,隻有布局方麵需要她開動大腦。
其實她自己沒有過去很多實體麵包店,但現在網絡多發達,去探店吃播的視頻區隨便一翻,全國各地的知名麵包房都能在這裏看到身影。
這樣,就獲得了不同麵包店本身的裝潢布局。
倒也不是要弄得一模一樣,畢竟實體店限製很多,尤其是店麵大小,地方小,櫃子和貨架的擺放就逼仄。
她在空間沒必要弄得擠擠插插的——其實麵包們略微擠一些反而顯得更有氛圍,但這個度要把握好,第一位還是拿取的方便。
看了好些麵包店,她總結出一些通用裝潢:木頭、藤編、玻璃、燈光。
凡是本身就注重裝潢這一塊的麵包店,基本都離不開這幾個重點。既然如此,她的私人麵包房也就延續這樣的風格。
焦黃的烤麵包類可以多用線條柔和的木質櫃子和藤編小框,色彩繽紛的奶油甜點則更向淺色櫃子和透明的玻璃靠攏。
前者有溫暖氣,暖色燈線更合宜;後者活潑剔透,白光為佳。
其實在空間不怎麽需要玻璃,在現實中,很需要透明的玻璃門,在阻隔灰塵的同時還能將商品誘人的品相展示給顧客。
但空間沒必要,主要是如果裝了玻璃,那她拿取麵包甜點時,還要額外增加一道開門的動作。
所以奶油甜點那邊可以用刷成淺奶油色的木頭和透明的玻璃做櫃子,烤麵包這邊也不用隔在玻璃罩子裏,就直接擺出來。
她這些天基本就在忙活烘焙房,先是把自己空間裏收過的麵包店清點了一遍,又順著視頻補充了沒複製到的店。
然後把店鋪大致做了個分類,主要是單純隻做烤麵包和隻做甜點的這兩種店,直接分開就好。
剩下兩種都有涉及的店鋪也沒關係,也不用搞得那麽涇渭分明,差不多就行。
再之後就翻騰著空間裏的建材區和app連接的裝修小遊戲,以及金手指網購,開始搜羅餐櫃和藤編的小筐。
實地逛拿的地方,她向來很注重美觀的。
也不是全部都用一種,那些顏色和造型差不多的櫃子都可以拿出來用,既不會顯得雜亂無章,也能在細節處更豐富。
空間裏的私人烘焙坊的設計逐漸成型,主要還是以不同店鋪為分類,她複製來實體店的招牌漂浮在半空,一眼就能分辨哪裏是哪家。
嗯……感覺有點像商場,但更美觀,同時商業性也沒那麽強烈。
當然,她還是額外圈出來一塊,這裏不以店鋪品牌為分類,而是以麵包種類分隔開。
不過,並不是所有種類都在這裏,那工作量也太大了,她隻選取了一些經典的麵包甜點,比如蛋撻、可頌、泡芙、切塊等。
反正這種分類標準在空間的囤貨區是齊全的,在這個烘焙房裏僅做展示用,以後還可以再添加改變。
此外,她還特意額外設計了麵包們的名牌,用設計軟件一個個排的版,打印出來備用,到時候放好一種,就擺上一個名牌。
自己設計的,看著就是舒服,還有種自豪感呢。
整個過程中,這個名牌的設計製作環節才是最耗心神的,其它頂多要她做做規劃、挑挑現成的產品,名牌則是要自己創作。
而且她也不會敷衍了事,設計中細節處有很多小巧思,比如字體的選擇、裝飾變形和排版、周邊選用的裝飾素材,這些都和麵包本身相關。
在按照店鋪分區的部分,不同店鋪采用統一格式的名牌,把品牌名稱融入到邊框裝飾或背景中,主要突出麵包本身的名字。
而在按照麵包種類分區的部分,又額外設計了另一版,同種類麵包所用的名牌為同一格式,把種類信息做成裝飾背景,店名和產品名突出顯示。
這還是當初把零食茶水間建起來之後冒出來的點子,那會兒玩這種收納遊戲上頭了,又看了多種吃的,自然而然地想弄一個烘焙房。
又因為建起來一個便利店,她就又靈光一閃,想著弄一個水果店好像也不錯。
新鮮鮮的飽滿水果們堆成一堆,她在中間逛著選,邊走邊吃,想想就很爽。
對於烘焙甜點房,需要操心的事情顯然很多。
天下麵包千千萬,同一種類的麵包不同店做出來也很不同,如果要做一家私人麵包房,還需要她好好規劃。
整屋都用同一種裝潢嗎?還是不同麵包店之間涇渭分明地區別開?不同店鋪的麵包之間又該如何分布?
要不要單獨隔出來一塊,把幾種常見麵包甜點按照種類再分別擺放?這時不同店鋪又該怎樣區別?
私人的烘焙甜點房和零食茶水間、便利店這樣的存在類似,都是供她行走挑選、體會實地拿取的,那占地麵積又要苦惱。
太小放不下,太大走著累,怎樣分配布局又要好好規劃。
相比起來,怎樣搭建水果店要費的心思就比烘焙房少得多——
水果的種類可不以水果店鋪的品牌為轉移,人家都是從地裏種出來的,品種就那些,是天然的分類擺放標準。
她也沒打算拿從外麵複製來的水果擺進去,自己有農場呢,種出來的都保證新鮮,絕無未成熟或破損腐爛的壞果,品質也是極好的。
她想到這,就順手翻了翻空間農場的種植列表,一長串看得她咧了咧嘴。
謔,這得種到猴年馬月去。
但這事也不著急,慢慢來吧,種出來一種就“上架”唄,品種名也寫紙上標出來——別說,還能讓她認識認識水果種類呢。
烘焙甜點房和水果店這兩處待建建築,前者是規劃需要費心,後者則是準備商品的時間長,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直接完成的。
反而廚具收藏和玩偶收藏的房間最方便。
要操心的基本隻有挑什麽樣的架子來展示,以及如何分類,其它的工作就隻有拿著東西往裏填。
扒拉著備忘錄好一頓琢磨,最後,她還是決定把烘焙房放在第一位。
沒別的,就是饞麽。
對於烘焙房來說,裏麵擺放的商品反而是最不用操心的,隻有布局方麵需要她開動大腦。
其實她自己沒有過去很多實體麵包店,但現在網絡多發達,去探店吃播的視頻區隨便一翻,全國各地的知名麵包房都能在這裏看到身影。
這樣,就獲得了不同麵包店本身的裝潢布局。
倒也不是要弄得一模一樣,畢竟實體店限製很多,尤其是店麵大小,地方小,櫃子和貨架的擺放就逼仄。
她在空間沒必要弄得擠擠插插的——其實麵包們略微擠一些反而顯得更有氛圍,但這個度要把握好,第一位還是拿取的方便。
看了好些麵包店,她總結出一些通用裝潢:木頭、藤編、玻璃、燈光。
凡是本身就注重裝潢這一塊的麵包店,基本都離不開這幾個重點。既然如此,她的私人麵包房也就延續這樣的風格。
焦黃的烤麵包類可以多用線條柔和的木質櫃子和藤編小框,色彩繽紛的奶油甜點則更向淺色櫃子和透明的玻璃靠攏。
前者有溫暖氣,暖色燈線更合宜;後者活潑剔透,白光為佳。
其實在空間不怎麽需要玻璃,在現實中,很需要透明的玻璃門,在阻隔灰塵的同時還能將商品誘人的品相展示給顧客。
但空間沒必要,主要是如果裝了玻璃,那她拿取麵包甜點時,還要額外增加一道開門的動作。
所以奶油甜點那邊可以用刷成淺奶油色的木頭和透明的玻璃做櫃子,烤麵包這邊也不用隔在玻璃罩子裏,就直接擺出來。
她這些天基本就在忙活烘焙房,先是把自己空間裏收過的麵包店清點了一遍,又順著視頻補充了沒複製到的店。
然後把店鋪大致做了個分類,主要是單純隻做烤麵包和隻做甜點的這兩種店,直接分開就好。
剩下兩種都有涉及的店鋪也沒關係,也不用搞得那麽涇渭分明,差不多就行。
再之後就翻騰著空間裏的建材區和app連接的裝修小遊戲,以及金手指網購,開始搜羅餐櫃和藤編的小筐。
實地逛拿的地方,她向來很注重美觀的。
也不是全部都用一種,那些顏色和造型差不多的櫃子都可以拿出來用,既不會顯得雜亂無章,也能在細節處更豐富。
空間裏的私人烘焙坊的設計逐漸成型,主要還是以不同店鋪為分類,她複製來實體店的招牌漂浮在半空,一眼就能分辨哪裏是哪家。
嗯……感覺有點像商場,但更美觀,同時商業性也沒那麽強烈。
當然,她還是額外圈出來一塊,這裏不以店鋪品牌為分類,而是以麵包種類分隔開。
不過,並不是所有種類都在這裏,那工作量也太大了,她隻選取了一些經典的麵包甜點,比如蛋撻、可頌、泡芙、切塊等。
反正這種分類標準在空間的囤貨區是齊全的,在這個烘焙房裏僅做展示用,以後還可以再添加改變。
此外,她還特意額外設計了麵包們的名牌,用設計軟件一個個排的版,打印出來備用,到時候放好一種,就擺上一個名牌。
自己設計的,看著就是舒服,還有種自豪感呢。
整個過程中,這個名牌的設計製作環節才是最耗心神的,其它頂多要她做做規劃、挑挑現成的產品,名牌則是要自己創作。
而且她也不會敷衍了事,設計中細節處有很多小巧思,比如字體的選擇、裝飾變形和排版、周邊選用的裝飾素材,這些都和麵包本身相關。
在按照店鋪分區的部分,不同店鋪采用統一格式的名牌,把品牌名稱融入到邊框裝飾或背景中,主要突出麵包本身的名字。
而在按照麵包種類分區的部分,又額外設計了另一版,同種類麵包所用的名牌為同一格式,把種類信息做成裝飾背景,店名和產品名突出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