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氣球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接更改,牆壁換成刷白磚牆的圖案,房頂也換成木頭搭建,同樣刷白,都並不明顯,但多了一層紋理,明顯就不那樣空白了。
然後對應著下麵飲食擺放的分類,在上空衡量著合適的高度建立區域,分別在區域內用“自定義環境”做出雲朵的效果。
再去找金手指“定製”一些招牌,打算加入自定義了雲朵的區域,作為分類的標識,雲朵就同時充當整個房間的裝飾和分類標牌的背景。
她選了兩種,一種是橢圓形的底牌上打印著字,另一種是鏤空文字。
兩種都試了試,她覺得單純的鏤空文字在雲彩裏飄動浮沉的畫麵還挺好看的,很輕盈,不會顯得太過於壓著雲朵。
文字招牌浮沉的效果也很好實現,從呈現邏輯上,是她想要這樣的效果,所以空間就會調動所有功能來達成。
從原理上看,是在放置的封閉空間裏起一陣風,讓文字招牌保持平衡的同時還能做出動態效果。
帶著雲也在流動舒卷,別說,還真的很好看,很……奇幻。
那可不奇幻嗎,上哪家超市裏能看見腦袋頂上一坨坨雲托著指示牌呢,還會動。
那哪是超市了,那不是天宮蟠桃會嗎,看了讓人懷疑自己國家科技的先進程度。
啊,這麽高級的東西都能直接用在超市裏頭了?
嗯,這麽高級的東西就是她的金手指。
把雲和招牌弄好了,她開始吹氣球。
都不用去囤貨區再翻找了,直接上金手指網購,買那種淺色的大氣球,白色、淺粉、淺藍、淺紫,還有帶著珠光的淺色氣球也都要。
除了尋常的橢球型,還有圓潤的心形,她覺得也不錯,其實還有一些更奇形怪狀的,像是動物腦袋,這樣的就不要了。
打氣筒也來一個,但暫時擺在旁邊,還是先用嘴吹。
她記得小的時候自己可愛玩氣球,就愛自己吹、自己係,手都勒疼了也還是想玩。
一般都是過年的時候玩吧,那會兒吹的是小氣球,吹足了氣像個大鴨梨似的,係好了往頭發上摩擦摩擦出靜電,然後直接“bia”到牆壁上。
最後好好的一個腦袋被蹭得跟鳥窩似的,但貢獻出來的靜電也真牢固,貼在牆上,用手撥弄都不掉。
不過放上一個晚上,早上起來再睜眼,就總有幾個已經堆積在牆根下了。
一邊吹氣球,她一邊恍恍惚惚地迴憶著以前。
還怎麽玩呢?對,還要往裏麵裝水呀,水球誰不愛捏一把呢。
——這會兒一想,那怕不是捏捏樂的最初簡易版本吧?
直接把氣球嘴套在水龍頭上,一隻手捏著,另一隻手放水,不敢開太猛,怕直接撐爆,就掌握著水流,看氣球一點一點變大、下墜。
這時就要換手到下麵去托著,看差不多了,就把氣球摘下來,打個結,然後就拿著玩吧。
可以和小夥伴互相扔著玩,充得太滿的容易碎,就不拋接,直接往地上摔著玩,一種更安全的自製摔炮;
少接點水就不容易爆炸,就算使勁往地上摔,看的都是誰的水氣球彈起來更高、彈的次數更多。
啊,也有人運氣不好,小小的水氣球扔到身上也爆炸了,那就認栽吧。
換身衣服,繼續玩。
一邊想著小時候的玩耍時光,一邊吹得腮幫子疼,腦袋嗡嗡的。
那可不,小時候玩的是小氣球,這大個的吹一兩個就行了,再吹多了缺氧,都用打氣筒。
她也換,一手捏著氣球嘴牢牢套在出氣口並抓住打氣筒,另一隻手在後麵手動打氣。
雖說現在早有電動的打氣筒,但她還是懷念小時候這種“嗤嗤”打氣的手動款。
反正玩嘛,也不著急,累了再換電動的,兩秒一個很方便。
再迴憶,小時候……還有什麽別的花樣呢?
好像那時候會自製雙層氣球,或者說叫“大球套小球”,因為那會兒大家買的都是最普通的單層氣球,小孩子就喜歡自己倒騰新鮮花樣。
先把氣球皮子塞到另一個氣球皮子裏,然後輕輕捏住外層的固定住,不叫它跑掉,再去吹內層的氣球。
等裏麵那個氣球連帶著外麵的都鼓起來,就先把裏麵的氣球嘴係上,然後用手指頭塞塞塞給懟進去,再吹外麵這層。
這一步總有點費勁,因為裏麵都被氣球撐滿了,隻能把裏麵的氣球吹的小小的才行,或者幹脆外麵換成大氣球。
或者灌水氣球更方便些,水龍頭出來的水可比肺驅動送的氣要強力多了,總能擠進去的。
邊出神地想著,一邊吹氣球、係氣球,等她迴過神來,身邊已經散落一堆氣球了。
參考著運動的雲彩和招牌,她幹脆讓氣球也都動起來,不設定規律,就讓氣球在上麵緩慢地、悠閑地遊蕩。
把現有的都放上天,她抬頭看,剛才聚集在身邊看起來很多,但現在放飛了又顯得稀疏。
上電動打氣機!
她犯懶了,找了個雙頭出氣口的機器,插上插板,兩邊的氣口就唿唿吹氣,一手拿一個氣球,把嘴往上一套,兩秒鍾,兩個氣球就好了。
甚至這機器中間還帶一個打結輔助樁,把氣球嘴抻長了往上一繞再一係,就能免了手指被勒紅腫的下場。
她欣然接受,又因為兩手拿著倆氣球不好打結,所以每次兩邊一起套,但隻拿一隻去打結。
另一隻嘛……就直接鬆開手,看它一路“噗唔唔”地竄天下地、遊龍戲海。
哎,留一隻放一隻,就是玩。
有了科技的幫助,氣球很快滿天飛,她抬頭看一看,不錯,一隻隻像懶洋洋的大胖魚,在屋頂之下的一定範圍內遊來遨去。
但也不至於太多顯得壓抑,顏色淺淺淡淡,帶著珠光的更是反射著陽光,有的還會碰牆反彈,一切都慢悠悠的。
像是明亮的頭頂海底世界。
躺在沙發上看了一會兒,她又想玩長氣球了。
長長一條,吹得鼓鼓的,但是要留一條尾巴,用來給扭成各種形狀的時候留餘地。
不過這種氣球不太好用嘴吹,用打氣筒又容易爆炸,還是個技術活嘞。
然後對應著下麵飲食擺放的分類,在上空衡量著合適的高度建立區域,分別在區域內用“自定義環境”做出雲朵的效果。
再去找金手指“定製”一些招牌,打算加入自定義了雲朵的區域,作為分類的標識,雲朵就同時充當整個房間的裝飾和分類標牌的背景。
她選了兩種,一種是橢圓形的底牌上打印著字,另一種是鏤空文字。
兩種都試了試,她覺得單純的鏤空文字在雲彩裏飄動浮沉的畫麵還挺好看的,很輕盈,不會顯得太過於壓著雲朵。
文字招牌浮沉的效果也很好實現,從呈現邏輯上,是她想要這樣的效果,所以空間就會調動所有功能來達成。
從原理上看,是在放置的封閉空間裏起一陣風,讓文字招牌保持平衡的同時還能做出動態效果。
帶著雲也在流動舒卷,別說,還真的很好看,很……奇幻。
那可不奇幻嗎,上哪家超市裏能看見腦袋頂上一坨坨雲托著指示牌呢,還會動。
那哪是超市了,那不是天宮蟠桃會嗎,看了讓人懷疑自己國家科技的先進程度。
啊,這麽高級的東西都能直接用在超市裏頭了?
嗯,這麽高級的東西就是她的金手指。
把雲和招牌弄好了,她開始吹氣球。
都不用去囤貨區再翻找了,直接上金手指網購,買那種淺色的大氣球,白色、淺粉、淺藍、淺紫,還有帶著珠光的淺色氣球也都要。
除了尋常的橢球型,還有圓潤的心形,她覺得也不錯,其實還有一些更奇形怪狀的,像是動物腦袋,這樣的就不要了。
打氣筒也來一個,但暫時擺在旁邊,還是先用嘴吹。
她記得小的時候自己可愛玩氣球,就愛自己吹、自己係,手都勒疼了也還是想玩。
一般都是過年的時候玩吧,那會兒吹的是小氣球,吹足了氣像個大鴨梨似的,係好了往頭發上摩擦摩擦出靜電,然後直接“bia”到牆壁上。
最後好好的一個腦袋被蹭得跟鳥窩似的,但貢獻出來的靜電也真牢固,貼在牆上,用手撥弄都不掉。
不過放上一個晚上,早上起來再睜眼,就總有幾個已經堆積在牆根下了。
一邊吹氣球,她一邊恍恍惚惚地迴憶著以前。
還怎麽玩呢?對,還要往裏麵裝水呀,水球誰不愛捏一把呢。
——這會兒一想,那怕不是捏捏樂的最初簡易版本吧?
直接把氣球嘴套在水龍頭上,一隻手捏著,另一隻手放水,不敢開太猛,怕直接撐爆,就掌握著水流,看氣球一點一點變大、下墜。
這時就要換手到下麵去托著,看差不多了,就把氣球摘下來,打個結,然後就拿著玩吧。
可以和小夥伴互相扔著玩,充得太滿的容易碎,就不拋接,直接往地上摔著玩,一種更安全的自製摔炮;
少接點水就不容易爆炸,就算使勁往地上摔,看的都是誰的水氣球彈起來更高、彈的次數更多。
啊,也有人運氣不好,小小的水氣球扔到身上也爆炸了,那就認栽吧。
換身衣服,繼續玩。
一邊想著小時候的玩耍時光,一邊吹得腮幫子疼,腦袋嗡嗡的。
那可不,小時候玩的是小氣球,這大個的吹一兩個就行了,再吹多了缺氧,都用打氣筒。
她也換,一手捏著氣球嘴牢牢套在出氣口並抓住打氣筒,另一隻手在後麵手動打氣。
雖說現在早有電動的打氣筒,但她還是懷念小時候這種“嗤嗤”打氣的手動款。
反正玩嘛,也不著急,累了再換電動的,兩秒一個很方便。
再迴憶,小時候……還有什麽別的花樣呢?
好像那時候會自製雙層氣球,或者說叫“大球套小球”,因為那會兒大家買的都是最普通的單層氣球,小孩子就喜歡自己倒騰新鮮花樣。
先把氣球皮子塞到另一個氣球皮子裏,然後輕輕捏住外層的固定住,不叫它跑掉,再去吹內層的氣球。
等裏麵那個氣球連帶著外麵的都鼓起來,就先把裏麵的氣球嘴係上,然後用手指頭塞塞塞給懟進去,再吹外麵這層。
這一步總有點費勁,因為裏麵都被氣球撐滿了,隻能把裏麵的氣球吹的小小的才行,或者幹脆外麵換成大氣球。
或者灌水氣球更方便些,水龍頭出來的水可比肺驅動送的氣要強力多了,總能擠進去的。
邊出神地想著,一邊吹氣球、係氣球,等她迴過神來,身邊已經散落一堆氣球了。
參考著運動的雲彩和招牌,她幹脆讓氣球也都動起來,不設定規律,就讓氣球在上麵緩慢地、悠閑地遊蕩。
把現有的都放上天,她抬頭看,剛才聚集在身邊看起來很多,但現在放飛了又顯得稀疏。
上電動打氣機!
她犯懶了,找了個雙頭出氣口的機器,插上插板,兩邊的氣口就唿唿吹氣,一手拿一個氣球,把嘴往上一套,兩秒鍾,兩個氣球就好了。
甚至這機器中間還帶一個打結輔助樁,把氣球嘴抻長了往上一繞再一係,就能免了手指被勒紅腫的下場。
她欣然接受,又因為兩手拿著倆氣球不好打結,所以每次兩邊一起套,但隻拿一隻去打結。
另一隻嘛……就直接鬆開手,看它一路“噗唔唔”地竄天下地、遊龍戲海。
哎,留一隻放一隻,就是玩。
有了科技的幫助,氣球很快滿天飛,她抬頭看一看,不錯,一隻隻像懶洋洋的大胖魚,在屋頂之下的一定範圍內遊來遨去。
但也不至於太多顯得壓抑,顏色淺淺淡淡,帶著珠光的更是反射著陽光,有的還會碰牆反彈,一切都慢悠悠的。
像是明亮的頭頂海底世界。
躺在沙發上看了一會兒,她又想玩長氣球了。
長長一條,吹得鼓鼓的,但是要留一條尾巴,用來給扭成各種形狀的時候留餘地。
不過這種氣球不太好用嘴吹,用打氣筒又容易爆炸,還是個技術活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