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紙上談遊戲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遊戲,她試著玩了玩,和數獨比起來確實是更麻煩一點。
主要是一旦塗錯了,就得補迴去或者擦掉,就有點費心力,也會打斷思路。
但是整體玩下來還是不錯的,和數獨相似又不同的玩法挺新鮮,也很有意思。
而且上層的數圖和下層的填色遊戲也不是毫無關聯,刮出的格子本身就組成了一個大致的圖案,再由下層的填色來精細化。
不過呢……總覺得這遊戲透露出一股好聽叫全憑自覺、難聽就是自欺欺人的美。
就,要是玩半天沒能通關,一氣之下直接全給刮掉了,直接快進到填色遊戲,閣下又該如何應對?
她覺得這個遊戲是不是做成手機遊戲更合適一些?隻要不完成前麵的數圖部分,下麵的填色就不會露出來;
被“刮”開的格子可以直接設置為不同的填充形式,刮開的就換個顏色,標注成不刮開的就打個叉;
甚至可以不做成刮刮樂的形式,第一步就是玩這種數圖,等通關之後,才顯露出代表顏色的序號,這個時候再去填色。
也許真的有這樣的手機遊戲,隻是她沒見過,現在也沒條件去找了,隻能在紙上玩一玩。
但那也很好玩,她簡直玩上癮了,不管本來在幹什麽,在看小說還是看劇看電影,就心裏癢癢的,總想著來一局。
兩本書,一本數獨,一本數圖,被她直接放在床頭,有事沒事拿過來玩一頁,特別殺時間。
而且,純數獨的也就算了,另一本結合了填色的數圖反而讓她打開新世界大門。
她原本不太愛玩填色遊戲的,這遊戲也流行了好些年了,從紙麵到電子都有,她之前一直覺得無聊,沒發覺出有意思的點。
但是現在,玩著這本書,有時候突然玩累了,就是懶得算那些數字,或者是刮錯格子的時候突然很懶得去補。
就會想著,能不能不玩上麵,直接填個顏色。
強迫症如她還是不樂意直接把上層的塗層抹掉,現在玩煩了,就留一會兒,等不煩了再玩。
所以,她就又找出一堆填色書籍,在這種煩躁的時候拿出來塗一塗,不知不覺間竟然也找到了樂趣。
可能是最近沉迷於紙上遊戲,她就有點蠢蠢欲動,想看看還有什麽其它也是落實在紙麵上、一個人就能玩的遊戲。
於是,她跑去移動硬盤裏又一通搜索,在自媒體視頻博主的內容中,還真的搜到了不少。
首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紙上遊戲”——折紙。
就,突破平麵的三維遊戲哈,怎麽不算紙上呢。
折紙這事,她還挺感興趣的,小時候老玩,還買過那種帶插圖教折紙的書,跟著疊了一堆小玩意兒。
現在,她還是很感興趣,但是這會兒要找的不是這種紙上遊戲,所以暫且先記到備忘錄裏,等著哪天再來玩。
她要找的那類紙上遊戲也不少,不過,其中很多都是多人遊戲,像是下棋和對戰遊戲,她看著別人的視頻裏玩得還挺有意思的。
還有專門給小孩子玩的數字遊戲,目的是幫助小孩認數字、記數字、記順序,進階的還有讓小孩找到數字排列的規律。
甚至這類視頻還挺多的,她隨便挑著看了幾個,大同小異,也就沒再打開類似的。
找來找去,突然給她找見一個看起來很有意思的,叫做“詩詞攤煎餅”——也不知道是本來就叫這個名字還是玩家給起的別名,但確實挺形象。
一張白紙,一個人就可以玩,當然,人數不限製,多多益善。
在紙的中間寫下一句詩詞,什麽都可以,隨便寫,然後在這一句的基礎上,挑其中一個字,再寫下含有這個字的另一句詩詞。
寫的方式自然就是直接在這個字上擴寫而去,如果第一句詩詞是橫著寫的,那這第二句就豎著寫開。
這就是遊戲規則了。
然後,遊戲就這樣繼續,挑一個目前紙麵上有的字,順著這個字的位置或上下、或左右地接上另一句詩詞。
就這樣越寫越多,文字橫豎縱橫,像個煎餅一樣越攤越大,從隻在中間的一句,最後可以攤到一整張紙那麽大。
她專門搜了一下這個攤煎餅遊戲,發現視頻還挺多,各種各樣的。
有一個人自己玩的,也有幾個朋友一起,還有幹脆弄成線上的共享文檔,網友們接龍著玩。
甚至她還看到有老師帶著班級裏的學生一起玩的,大家把紙傳下去,一圈下來,本來空白的紙就滿了。
這倒是很有意思,她非常感興趣。
她本來對這些詩詞歌賦的,還是挺喜歡的,雖說能直接背誦出來的儲備量沒那麽高吧,但是自己攤一攤這個煎餅還是可以的。
而且,就算她背不出來了,也可以輕輕作一個弊,翻翻詩詞書嘛。
反正就她自己玩,讓遊戲體驗更好的事,那哪能叫作弊呢?
了解完規則,又看了許多視頻之後,她發覺,這個遊戲好像電子化著玩更方便。
因為紙張總是有邊界的,寫到邊上了,就算想繼續寫也有心無力,就很可惜。
但是電子筆記就沒有這個問題,很多寫筆記的app和軟件都有著無限畫布,沒有邊界,這個煎餅想攤多大就攤多大。
她手裏有平板,也下載了無需聯網、離線就能使用的筆記app,工具很齊全。
隻要抱著一開app就能直接下筆寫了。
她原本沒試過直接手寫做電子筆記,所以對於觸控筆和平板的使用並不太熟悉,各品牌的好壞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在正式開玩之前,她又去之前扒下來的社交媒體文件裏搜了搜測評攻略,想找一個手感比較好的。
有了金手指,看這種攻略、測評類的資料就有一大好處——她可以隨時掏出來一個同款自己上手試啊!
就不用擔心隻是看著別人的測評,會不會被騙或是不適合自己這種問題。
試了幾個,她最後完成了自己的選擇。
筆觸仿真,真的像在紙上寫字,也不會誤觸,但是放大、縮小、移位等觸控變化都很靈活。
她很滿意地往床上一窩,開始攤她的煎餅了。
主要是一旦塗錯了,就得補迴去或者擦掉,就有點費心力,也會打斷思路。
但是整體玩下來還是不錯的,和數獨相似又不同的玩法挺新鮮,也很有意思。
而且上層的數圖和下層的填色遊戲也不是毫無關聯,刮出的格子本身就組成了一個大致的圖案,再由下層的填色來精細化。
不過呢……總覺得這遊戲透露出一股好聽叫全憑自覺、難聽就是自欺欺人的美。
就,要是玩半天沒能通關,一氣之下直接全給刮掉了,直接快進到填色遊戲,閣下又該如何應對?
她覺得這個遊戲是不是做成手機遊戲更合適一些?隻要不完成前麵的數圖部分,下麵的填色就不會露出來;
被“刮”開的格子可以直接設置為不同的填充形式,刮開的就換個顏色,標注成不刮開的就打個叉;
甚至可以不做成刮刮樂的形式,第一步就是玩這種數圖,等通關之後,才顯露出代表顏色的序號,這個時候再去填色。
也許真的有這樣的手機遊戲,隻是她沒見過,現在也沒條件去找了,隻能在紙上玩一玩。
但那也很好玩,她簡直玩上癮了,不管本來在幹什麽,在看小說還是看劇看電影,就心裏癢癢的,總想著來一局。
兩本書,一本數獨,一本數圖,被她直接放在床頭,有事沒事拿過來玩一頁,特別殺時間。
而且,純數獨的也就算了,另一本結合了填色的數圖反而讓她打開新世界大門。
她原本不太愛玩填色遊戲的,這遊戲也流行了好些年了,從紙麵到電子都有,她之前一直覺得無聊,沒發覺出有意思的點。
但是現在,玩著這本書,有時候突然玩累了,就是懶得算那些數字,或者是刮錯格子的時候突然很懶得去補。
就會想著,能不能不玩上麵,直接填個顏色。
強迫症如她還是不樂意直接把上層的塗層抹掉,現在玩煩了,就留一會兒,等不煩了再玩。
所以,她就又找出一堆填色書籍,在這種煩躁的時候拿出來塗一塗,不知不覺間竟然也找到了樂趣。
可能是最近沉迷於紙上遊戲,她就有點蠢蠢欲動,想看看還有什麽其它也是落實在紙麵上、一個人就能玩的遊戲。
於是,她跑去移動硬盤裏又一通搜索,在自媒體視頻博主的內容中,還真的搜到了不少。
首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紙上遊戲”——折紙。
就,突破平麵的三維遊戲哈,怎麽不算紙上呢。
折紙這事,她還挺感興趣的,小時候老玩,還買過那種帶插圖教折紙的書,跟著疊了一堆小玩意兒。
現在,她還是很感興趣,但是這會兒要找的不是這種紙上遊戲,所以暫且先記到備忘錄裏,等著哪天再來玩。
她要找的那類紙上遊戲也不少,不過,其中很多都是多人遊戲,像是下棋和對戰遊戲,她看著別人的視頻裏玩得還挺有意思的。
還有專門給小孩子玩的數字遊戲,目的是幫助小孩認數字、記數字、記順序,進階的還有讓小孩找到數字排列的規律。
甚至這類視頻還挺多的,她隨便挑著看了幾個,大同小異,也就沒再打開類似的。
找來找去,突然給她找見一個看起來很有意思的,叫做“詩詞攤煎餅”——也不知道是本來就叫這個名字還是玩家給起的別名,但確實挺形象。
一張白紙,一個人就可以玩,當然,人數不限製,多多益善。
在紙的中間寫下一句詩詞,什麽都可以,隨便寫,然後在這一句的基礎上,挑其中一個字,再寫下含有這個字的另一句詩詞。
寫的方式自然就是直接在這個字上擴寫而去,如果第一句詩詞是橫著寫的,那這第二句就豎著寫開。
這就是遊戲規則了。
然後,遊戲就這樣繼續,挑一個目前紙麵上有的字,順著這個字的位置或上下、或左右地接上另一句詩詞。
就這樣越寫越多,文字橫豎縱橫,像個煎餅一樣越攤越大,從隻在中間的一句,最後可以攤到一整張紙那麽大。
她專門搜了一下這個攤煎餅遊戲,發現視頻還挺多,各種各樣的。
有一個人自己玩的,也有幾個朋友一起,還有幹脆弄成線上的共享文檔,網友們接龍著玩。
甚至她還看到有老師帶著班級裏的學生一起玩的,大家把紙傳下去,一圈下來,本來空白的紙就滿了。
這倒是很有意思,她非常感興趣。
她本來對這些詩詞歌賦的,還是挺喜歡的,雖說能直接背誦出來的儲備量沒那麽高吧,但是自己攤一攤這個煎餅還是可以的。
而且,就算她背不出來了,也可以輕輕作一個弊,翻翻詩詞書嘛。
反正就她自己玩,讓遊戲體驗更好的事,那哪能叫作弊呢?
了解完規則,又看了許多視頻之後,她發覺,這個遊戲好像電子化著玩更方便。
因為紙張總是有邊界的,寫到邊上了,就算想繼續寫也有心無力,就很可惜。
但是電子筆記就沒有這個問題,很多寫筆記的app和軟件都有著無限畫布,沒有邊界,這個煎餅想攤多大就攤多大。
她手裏有平板,也下載了無需聯網、離線就能使用的筆記app,工具很齊全。
隻要抱著一開app就能直接下筆寫了。
她原本沒試過直接手寫做電子筆記,所以對於觸控筆和平板的使用並不太熟悉,各品牌的好壞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在正式開玩之前,她又去之前扒下來的社交媒體文件裏搜了搜測評攻略,想找一個手感比較好的。
有了金手指,看這種攻略、測評類的資料就有一大好處——她可以隨時掏出來一個同款自己上手試啊!
就不用擔心隻是看著別人的測評,會不會被騙或是不適合自己這種問題。
試了幾個,她最後完成了自己的選擇。
筆觸仿真,真的像在紙上寫字,也不會誤觸,但是放大、縮小、移位等觸控變化都很靈活。
她很滿意地往床上一窩,開始攤她的煎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