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吃了彩虹會變成馬猴燒酒嗎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心裏想著早餐不可能完全和下午茶融合,但不知為何,這段時間,她早上起來就是很想吃甜的。
難道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就,“沒空吃下午茶可是好想吃麵包隻有早上方便怎麽辦”,然後大腦接收到了,就真的給她調整成“早上整點甜的吃吃吧”模式。
但總之,這一段時間以來,早餐時間段裏烘焙區的訪問次數很是頻繁。
這天早上,她取了個彩虹流沙包出來吃,實在是這幾天蛋糕類的甜品吃多了,想換個樸實一點的。
在她心裏,流沙包這種“麵包加內餡”的組合,那和本國早餐常見的豆沙包、奶黃包和肉包菜包這種食物不也沒差多少嗎?
本質上都一樣嘛,都是麵團裏麵包餡,一種很樸實的搭配。
是的,樸實主要是應在食物形式上,而不是外觀——這個流沙包聽名字就知道相當惹人注目:彩虹流沙包。
挺大的一個,幾乎和她攤開的手掌差不多了,形狀就是很樸實的饅頭形,但調色可是精了大彩。
說彩虹真是彩虹啊,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顏色一個不少,都被她輕易識別,也不知道是怎麽搞的,幾種顏色真的按序排列著。
本來,彩虹是個很好看的自然現象,但是被搬到了烤麵包的皮上,就顯得……有點詭異。
就,感覺吃了會發生點什麽,要麽變成魔法師,要麽直接嘎掉。
下嘴時,她頗有些為難,不知道該從哪個方位咬下去。
勇敢的年輕人喲,你是想吃紅色呢,還是想吃紫色呢,還是想吃黃綠色呢?
她表示我全都要!順著彩虹來去的方向一大口咬下,瞬間,裏麵的鹹蛋黃內餡就湧出了油汁。
是綿密的鹹蛋黃調製而成的內餡,能吃出來真材實料,還有蛋黃顆粒,甜度並不高,更多的還是蛋黃本身的鹹香味。
中間的流心並不特別稀,擠一下麵包,鹹蛋黃醬流心能像牙膏一樣被擠出來,但裏麵的油汁會肆意流動,差點滴到身上。
嚇得她趕緊湊過去追著咬了幾口,緊急截斷逃逸路線,逮捕進嘴。
流心濃鬱又稠醇,幾乎都有些糊嘴了,她另點了一份椰奶芋圓撈,用大的平底勺盛著做湯底的椰汁順一順。
芋圓撈是溫熱的,椰奶熱熱,香氣濃鬱,裏麵是紫色、黃色和灰白色的大顆芋圓,分別來自紫薯、紅薯和芋頭,口感軟糯又有嚼勁。
裏麵還另外加了別的小料,包括大塊燒仙草、紅豆爆珠、方形椰果和牛奶麻薯,浸在椰奶裏也都暖唿唿。
牛奶麻薯一大塊鋪在最上麵,但和椰奶顏色實在太過相似,一不小心翻攪到下麵,就混作一體,隻有試探著下勺時才能撈起拉絲的麻薯。
紅豆爆珠則是給她吃了個新鮮,小小透明的爆珠裏包裹著紅豆沙,咀嚼時彈彈脆脆地直接炸裂,裏麵紅豆沙的味道就溢出,吃得很好玩。
吃完一個大個的流沙包,她就專注吃芋圓撈,小料這些不夠了可以自己複製了再加,椰奶也能續,這一大碗空了又滿,愣是給她吃撐了。
她確實滿意,所以等到鍛煉之前的消遣時間,她就把給這碗芋圓撈拍的照片導入到電腦,直接拖進修圖軟件給做了張海報。
用一張原圖,做了好幾份海報,正好最近看視頻的時候翻到設計教程,有那種“一張圖如何做出多種風格海報”的主題,就被她活學活用了。
原圖拍攝時是做好布景、拉好燈光的,所以本來的拍攝效果就很好,她直接調了色,在原圖的基礎上添加了大標題和說明;
也嚐試著把這一碗芋圓撈摳圖出來,換成純色背景,文字上下分列,規規矩矩地排一個版;
還大膽地把摳出來的圖放大、再放大,直接出框,占據將近一半,再進行文字混排;
又試了縮小平鋪,但發現對這種本身內容就比較豐富的元素來說,縮小再重複的設計樣式並不太適合。
此外,又嚐試了一些突破性的風格化,加上一些改變本貌的濾鏡,或是做一些去色、改色和裁切錯位,再搭配上不同風格的字體。
這個時候,之前整理字體的好處就充分展現了,想要什麽風格的,直接去搜標簽。
大標題想醒目嗎?去搜大字重;想做成複古樣式?找那些手寫字體;想簡介時尚一些?那就專注襯線體吧。
再加上一些線條和簡單的幾何圖案的點綴,一張張海報成品被保存在“個人作品”文件夾,她也做得樂此不疲。
鍛煉時間又一通折騰,她最近對健身操的熱愛重燃——也可能隻是想聽女團歌曲了——總之,大汗淋漓地跳了好幾首,最後累成死狗一隻。
癱倒在床的時候,她還惦記著有幾個動作,心裏頭蠢蠢欲動。
要不,哪天學學跳舞?她記得自己下載的視頻博主裏是有教人跳舞的,也有專門扒舞的,照著學應該不難吧?
她敢自豪地說,自己的運動天賦不錯,接觸到的新運動項目都上手挺快,玩得也像模像樣。
她總覺得,運動好的人,跳舞不會差吧?
都是用身體的事情,肯定是互通的啊,沒道理運動神經發達,卻跳不出舞蹈動作吧?
而且她覺得自己的肢體協調能力還是很不錯的,柔韌度也很夠,不說能自學精通,速成幾首歌應該還是能做到吧?
不過,現在就是先想想,這會兒是一點體力都沒有了,跳不動,真的跳不動。
雖然不能身體力行,但教學視頻還是可以提前看看的。
她就記起來以前曾經刷到過的帖子,說人自己不鍛煉,但是看別人鍛煉的視頻,居然也能起到健身的作用。
當然,和真正動起來肯定沒法比,但隻是用眼睛看就能達成一些健身效果,這也挺驚人的嘛!
她還記得這似乎已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研究了,有正兒八經的實驗證明的。
當時在帖子評論區也看到網友在討論,有人表示像專業的運動員或舞者,如果受傷沒法訓練,也是要看訓練視頻的,說是能起到一些作用。
她琢磨了一下,自己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提前看一看總沒有害處嘛!
難道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就,“沒空吃下午茶可是好想吃麵包隻有早上方便怎麽辦”,然後大腦接收到了,就真的給她調整成“早上整點甜的吃吃吧”模式。
但總之,這一段時間以來,早餐時間段裏烘焙區的訪問次數很是頻繁。
這天早上,她取了個彩虹流沙包出來吃,實在是這幾天蛋糕類的甜品吃多了,想換個樸實一點的。
在她心裏,流沙包這種“麵包加內餡”的組合,那和本國早餐常見的豆沙包、奶黃包和肉包菜包這種食物不也沒差多少嗎?
本質上都一樣嘛,都是麵團裏麵包餡,一種很樸實的搭配。
是的,樸實主要是應在食物形式上,而不是外觀——這個流沙包聽名字就知道相當惹人注目:彩虹流沙包。
挺大的一個,幾乎和她攤開的手掌差不多了,形狀就是很樸實的饅頭形,但調色可是精了大彩。
說彩虹真是彩虹啊,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顏色一個不少,都被她輕易識別,也不知道是怎麽搞的,幾種顏色真的按序排列著。
本來,彩虹是個很好看的自然現象,但是被搬到了烤麵包的皮上,就顯得……有點詭異。
就,感覺吃了會發生點什麽,要麽變成魔法師,要麽直接嘎掉。
下嘴時,她頗有些為難,不知道該從哪個方位咬下去。
勇敢的年輕人喲,你是想吃紅色呢,還是想吃紫色呢,還是想吃黃綠色呢?
她表示我全都要!順著彩虹來去的方向一大口咬下,瞬間,裏麵的鹹蛋黃內餡就湧出了油汁。
是綿密的鹹蛋黃調製而成的內餡,能吃出來真材實料,還有蛋黃顆粒,甜度並不高,更多的還是蛋黃本身的鹹香味。
中間的流心並不特別稀,擠一下麵包,鹹蛋黃醬流心能像牙膏一樣被擠出來,但裏麵的油汁會肆意流動,差點滴到身上。
嚇得她趕緊湊過去追著咬了幾口,緊急截斷逃逸路線,逮捕進嘴。
流心濃鬱又稠醇,幾乎都有些糊嘴了,她另點了一份椰奶芋圓撈,用大的平底勺盛著做湯底的椰汁順一順。
芋圓撈是溫熱的,椰奶熱熱,香氣濃鬱,裏麵是紫色、黃色和灰白色的大顆芋圓,分別來自紫薯、紅薯和芋頭,口感軟糯又有嚼勁。
裏麵還另外加了別的小料,包括大塊燒仙草、紅豆爆珠、方形椰果和牛奶麻薯,浸在椰奶裏也都暖唿唿。
牛奶麻薯一大塊鋪在最上麵,但和椰奶顏色實在太過相似,一不小心翻攪到下麵,就混作一體,隻有試探著下勺時才能撈起拉絲的麻薯。
紅豆爆珠則是給她吃了個新鮮,小小透明的爆珠裏包裹著紅豆沙,咀嚼時彈彈脆脆地直接炸裂,裏麵紅豆沙的味道就溢出,吃得很好玩。
吃完一個大個的流沙包,她就專注吃芋圓撈,小料這些不夠了可以自己複製了再加,椰奶也能續,這一大碗空了又滿,愣是給她吃撐了。
她確實滿意,所以等到鍛煉之前的消遣時間,她就把給這碗芋圓撈拍的照片導入到電腦,直接拖進修圖軟件給做了張海報。
用一張原圖,做了好幾份海報,正好最近看視頻的時候翻到設計教程,有那種“一張圖如何做出多種風格海報”的主題,就被她活學活用了。
原圖拍攝時是做好布景、拉好燈光的,所以本來的拍攝效果就很好,她直接調了色,在原圖的基礎上添加了大標題和說明;
也嚐試著把這一碗芋圓撈摳圖出來,換成純色背景,文字上下分列,規規矩矩地排一個版;
還大膽地把摳出來的圖放大、再放大,直接出框,占據將近一半,再進行文字混排;
又試了縮小平鋪,但發現對這種本身內容就比較豐富的元素來說,縮小再重複的設計樣式並不太適合。
此外,又嚐試了一些突破性的風格化,加上一些改變本貌的濾鏡,或是做一些去色、改色和裁切錯位,再搭配上不同風格的字體。
這個時候,之前整理字體的好處就充分展現了,想要什麽風格的,直接去搜標簽。
大標題想醒目嗎?去搜大字重;想做成複古樣式?找那些手寫字體;想簡介時尚一些?那就專注襯線體吧。
再加上一些線條和簡單的幾何圖案的點綴,一張張海報成品被保存在“個人作品”文件夾,她也做得樂此不疲。
鍛煉時間又一通折騰,她最近對健身操的熱愛重燃——也可能隻是想聽女團歌曲了——總之,大汗淋漓地跳了好幾首,最後累成死狗一隻。
癱倒在床的時候,她還惦記著有幾個動作,心裏頭蠢蠢欲動。
要不,哪天學學跳舞?她記得自己下載的視頻博主裏是有教人跳舞的,也有專門扒舞的,照著學應該不難吧?
她敢自豪地說,自己的運動天賦不錯,接觸到的新運動項目都上手挺快,玩得也像模像樣。
她總覺得,運動好的人,跳舞不會差吧?
都是用身體的事情,肯定是互通的啊,沒道理運動神經發達,卻跳不出舞蹈動作吧?
而且她覺得自己的肢體協調能力還是很不錯的,柔韌度也很夠,不說能自學精通,速成幾首歌應該還是能做到吧?
不過,現在就是先想想,這會兒是一點體力都沒有了,跳不動,真的跳不動。
雖然不能身體力行,但教學視頻還是可以提前看看的。
她就記起來以前曾經刷到過的帖子,說人自己不鍛煉,但是看別人鍛煉的視頻,居然也能起到健身的作用。
當然,和真正動起來肯定沒法比,但隻是用眼睛看就能達成一些健身效果,這也挺驚人的嘛!
她還記得這似乎已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研究了,有正兒八經的實驗證明的。
當時在帖子評論區也看到網友在討論,有人表示像專業的運動員或舞者,如果受傷沒法訓練,也是要看訓練視頻的,說是能起到一些作用。
她琢磨了一下,自己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提前看一看總沒有害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