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雪天就要暖絨絨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總覺得近來的日子過得十分的……安寧。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電暖氣和電熱床墊的打開時間也越來越長,暖氣幾乎是半天半天地開,床墊也基本上在睡覺期間一直續著熱量。
每天在暖融融的被窩裏醒來,身上壓著厚薄合適的毛毯,柔軟的絨毛貼在皮膚上十分舒服。
穿上滑絨絨的居家服,和軟乎乎的絨襪,在床上時床墊還有餘溫,行走時地上是厚厚的地毯,一點都不冷。
一拉開窗簾就是浩浩蕩蕩的雪景圖,烏突突的天幕下滿是絮絮的大雪,對麵遙遙相望的樓棟掛滿了雪霜。
拿一個軟和的躺椅,因為臨窗總有寒氣,就再蓋一條毛毯,然後看著雪景,吃一頓熱乎乎的早餐,別提有多美了。
像現在,熱一碗熱熱的牛奶,裏麵泡些巧克力味的穀物圈,再拿一個比手掌還大一圈的紫米麵包,就能吃得飽飽的。
麵包是市售的普通麵包,這個牌子的很好吃,三層吐司片中間分別夾著紫米和沙拉醬,在微波爐裏稍微打一下,紫米就滾著熱熱的香氣了。
這種麵包保質期短,吃著都很新鮮,吐司片奶香濃鬱又柔軟,中間的紫米餡料黏糊糊又量大,滿滿厚厚地鋪了一層。
沙拉醬的給量也毫不吝嗇,這樣大方的餡料,就算是麵包邊也能就著吃得很美味。
膩歪的時候就喝口牛奶,不燙口,溫熱的牛奶流入胃裏,還有酥脆的穀物圈爆發的甜香——
隻有新鮮加進牛奶的才能保持酥脆,泡久了的自然悄悄變軟、緩緩沉底,並且給整碗純牛奶都染上一些巧克力的顏色和香氣。
現在,每天的早飯都吃得很愜意,沒有時刻響起的監控,也不用在窗邊左顧右盼地等待,早餐時間就悠閑多了。
她思考了一下,可能就是因為很久沒看到人影,再加上這樣的大雪白茫的寂靜景象,才會生出這股舒適的平和感吧。
雪一落下,就簌簌地掩蓋了一切痕跡;萬籟俱靜,這是真正的萬籟俱靜。
人不出門,看不到人;沒有人類的打擾,她真正生出一種獨釣寒江雪的天地一沙鷗感——不孤獨自享樂的版本。
臥室裏的小音箱一直連接著,隻要沒有在看視頻,就都播放著輕柔的音樂,有純音樂,也有淡淡的人聲。
她把聲音調得比較小,不會把注意力從正在做的事情上吸引過來,但也不至於小到聽不清,以至於反而要仔細聽才能聽清。
看書、寫字,甚至還嚐試著畫了畫。
她覺得自己對於書畫這一道實在是沒什麽天賦,但既然下載了某畫圖軟件,又在設計網站上下了很多筆刷,那也可以隨便畫著解解悶。
先試著畫了窗外雪景,她整個就是一個啥也不懂莽上去直接開畫,看見什麽畫什麽,畫出來的東西不能說一模一樣,但也是毫不相似了。
於是,小學生級別畫功的她自動退迴到簡筆畫程度——沒有說小學生畫得不好的意思,小學生都畫得比她好多了。
跟著一些教畫畫的博主畫簡筆畫,幾筆畫個小貓咪,幾筆畫個兔子之類的,卡卡通通,挺可愛。
而且,她看著自己筆下居然真的出來了相當像樣的卡通形象,還是挺驚喜的。
哎呀,我畫得還怪好的嘞.jpg
在書桌上把該幹的都幹完了,就重新迴到床上擺爛——
其實,她有嚐試過電熱桌這種取暖神器,一個大方矮桌,桌下發熱,桌上蓋著厚厚的棉毯。
往地上一坐,把腿往毯子下麵一伸,就暖烘烘地烤賽博火吧。
她看著是很爽的一個東西,但實際試了一試,覺得還不如她的床舒服。
這個比較結果所建立在的最大的前提,就是屋子裏並不冷,所以這個取暖神器對於她來說,就有點沒必要。
而且取暖桌是要坐在地上的,為了坐著舒服點,她鋪了地毯,又找出個直接擺在地上的懶人沙發。
但是由於取暖桌高度有限,所以懶人沙發的座位不能太高,否則腿就伸不進去;而座位不高,就說明坐墊不厚,那坐起來其實舒適度也就一般。
而且活動範圍還被拘束在懶人沙發和取暖桌之間,不是很舒坦。
再加上如果使用取暖桌,那投影看視頻的時候視線就降低了,導致還要再調整投影畫麵的高度,之後用迴床就要再調迴去。
調來調去的,好不麻煩。
而床就完全沒這些問題,帶著餘溫很暖和,嫌不夠熱還能隨時打開;床墊軟硬適中,坐著很舒服,不累屁股;空間大,隨便她坐靠躺趴,打滾翻跟頭都不在話下。
由於臥室麵積的限製,床和取暖桌的關係屬於是有床沒桌、有桌沒床,所以二者相較,肯定要取最舒服的那一個。
結果就是一番折騰,最後還是一切都保持原狀。
不過,她搞了一個異形章魚的等身抱枕,卡通形象,還是挺可愛的,章魚腦袋是個軟軟鼓鼓圓圓的抱枕,下麵垂著好多條快趕上她人這麽長的腿。
啊,也沒有好多條,就四條,但是毛絨絨,也不是細細的一根,纏在身上還挺舒服。
在床上半躺著的時候往腦袋抱枕上麵一壓,把章魚腿往身上一纏,不管是正著看投影還是側著玩手機,都能找到舒服的姿勢。
尤其是睡覺的時候,手動把章魚腿纏一圈,蓋著的絨毯和懷裏的玩偶都軟軟熱熱的,大冷天的真的太舒服了啊!
而且因為天氣冷了,她對地毯的重視程度要比天熱時更高。
那會兒天氣熱,光腳踩地板上吧唧吧唧涼涼的多舒服,所以那時候的地毯基本上起到一個裝飾作用,偶爾光腳踩一踩,軟軟的很舒服。
但現在還是有個地毯更暖和些,她就開始遨遊在地毯的海洋,發現了好些挺有意思的設計。
比較常見的是在圖案本身上下功夫,可能印了一些好笑的文字或圖片。
也有不規則形狀的地毯,比如花叢的地毯就沿著花朵剪出輪廓,她估摸著這種類型在下麵疊放一個純色地毯會很好看。
還有讓地毯“立體”起來的,有的是在上麵加裝飾,比如草坪地攤上縫上一個毛絨絨的蘑菇;
或者通過三維空間和地毯圖案的結合,比如有個油漆桶裏倒出彩虹的地毯,油漆桶的部分可以固定在牆上,倒出的彩虹漆則順著牆角“淌”下來。
雖然擺在地麵上的麵積不大,實用性不太高,但是觀賞性和趣味性很強嘛!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電暖氣和電熱床墊的打開時間也越來越長,暖氣幾乎是半天半天地開,床墊也基本上在睡覺期間一直續著熱量。
每天在暖融融的被窩裏醒來,身上壓著厚薄合適的毛毯,柔軟的絨毛貼在皮膚上十分舒服。
穿上滑絨絨的居家服,和軟乎乎的絨襪,在床上時床墊還有餘溫,行走時地上是厚厚的地毯,一點都不冷。
一拉開窗簾就是浩浩蕩蕩的雪景圖,烏突突的天幕下滿是絮絮的大雪,對麵遙遙相望的樓棟掛滿了雪霜。
拿一個軟和的躺椅,因為臨窗總有寒氣,就再蓋一條毛毯,然後看著雪景,吃一頓熱乎乎的早餐,別提有多美了。
像現在,熱一碗熱熱的牛奶,裏麵泡些巧克力味的穀物圈,再拿一個比手掌還大一圈的紫米麵包,就能吃得飽飽的。
麵包是市售的普通麵包,這個牌子的很好吃,三層吐司片中間分別夾著紫米和沙拉醬,在微波爐裏稍微打一下,紫米就滾著熱熱的香氣了。
這種麵包保質期短,吃著都很新鮮,吐司片奶香濃鬱又柔軟,中間的紫米餡料黏糊糊又量大,滿滿厚厚地鋪了一層。
沙拉醬的給量也毫不吝嗇,這樣大方的餡料,就算是麵包邊也能就著吃得很美味。
膩歪的時候就喝口牛奶,不燙口,溫熱的牛奶流入胃裏,還有酥脆的穀物圈爆發的甜香——
隻有新鮮加進牛奶的才能保持酥脆,泡久了的自然悄悄變軟、緩緩沉底,並且給整碗純牛奶都染上一些巧克力的顏色和香氣。
現在,每天的早飯都吃得很愜意,沒有時刻響起的監控,也不用在窗邊左顧右盼地等待,早餐時間就悠閑多了。
她思考了一下,可能就是因為很久沒看到人影,再加上這樣的大雪白茫的寂靜景象,才會生出這股舒適的平和感吧。
雪一落下,就簌簌地掩蓋了一切痕跡;萬籟俱靜,這是真正的萬籟俱靜。
人不出門,看不到人;沒有人類的打擾,她真正生出一種獨釣寒江雪的天地一沙鷗感——不孤獨自享樂的版本。
臥室裏的小音箱一直連接著,隻要沒有在看視頻,就都播放著輕柔的音樂,有純音樂,也有淡淡的人聲。
她把聲音調得比較小,不會把注意力從正在做的事情上吸引過來,但也不至於小到聽不清,以至於反而要仔細聽才能聽清。
看書、寫字,甚至還嚐試著畫了畫。
她覺得自己對於書畫這一道實在是沒什麽天賦,但既然下載了某畫圖軟件,又在設計網站上下了很多筆刷,那也可以隨便畫著解解悶。
先試著畫了窗外雪景,她整個就是一個啥也不懂莽上去直接開畫,看見什麽畫什麽,畫出來的東西不能說一模一樣,但也是毫不相似了。
於是,小學生級別畫功的她自動退迴到簡筆畫程度——沒有說小學生畫得不好的意思,小學生都畫得比她好多了。
跟著一些教畫畫的博主畫簡筆畫,幾筆畫個小貓咪,幾筆畫個兔子之類的,卡卡通通,挺可愛。
而且,她看著自己筆下居然真的出來了相當像樣的卡通形象,還是挺驚喜的。
哎呀,我畫得還怪好的嘞.jpg
在書桌上把該幹的都幹完了,就重新迴到床上擺爛——
其實,她有嚐試過電熱桌這種取暖神器,一個大方矮桌,桌下發熱,桌上蓋著厚厚的棉毯。
往地上一坐,把腿往毯子下麵一伸,就暖烘烘地烤賽博火吧。
她看著是很爽的一個東西,但實際試了一試,覺得還不如她的床舒服。
這個比較結果所建立在的最大的前提,就是屋子裏並不冷,所以這個取暖神器對於她來說,就有點沒必要。
而且取暖桌是要坐在地上的,為了坐著舒服點,她鋪了地毯,又找出個直接擺在地上的懶人沙發。
但是由於取暖桌高度有限,所以懶人沙發的座位不能太高,否則腿就伸不進去;而座位不高,就說明坐墊不厚,那坐起來其實舒適度也就一般。
而且活動範圍還被拘束在懶人沙發和取暖桌之間,不是很舒坦。
再加上如果使用取暖桌,那投影看視頻的時候視線就降低了,導致還要再調整投影畫麵的高度,之後用迴床就要再調迴去。
調來調去的,好不麻煩。
而床就完全沒這些問題,帶著餘溫很暖和,嫌不夠熱還能隨時打開;床墊軟硬適中,坐著很舒服,不累屁股;空間大,隨便她坐靠躺趴,打滾翻跟頭都不在話下。
由於臥室麵積的限製,床和取暖桌的關係屬於是有床沒桌、有桌沒床,所以二者相較,肯定要取最舒服的那一個。
結果就是一番折騰,最後還是一切都保持原狀。
不過,她搞了一個異形章魚的等身抱枕,卡通形象,還是挺可愛的,章魚腦袋是個軟軟鼓鼓圓圓的抱枕,下麵垂著好多條快趕上她人這麽長的腿。
啊,也沒有好多條,就四條,但是毛絨絨,也不是細細的一根,纏在身上還挺舒服。
在床上半躺著的時候往腦袋抱枕上麵一壓,把章魚腿往身上一纏,不管是正著看投影還是側著玩手機,都能找到舒服的姿勢。
尤其是睡覺的時候,手動把章魚腿纏一圈,蓋著的絨毯和懷裏的玩偶都軟軟熱熱的,大冷天的真的太舒服了啊!
而且因為天氣冷了,她對地毯的重視程度要比天熱時更高。
那會兒天氣熱,光腳踩地板上吧唧吧唧涼涼的多舒服,所以那時候的地毯基本上起到一個裝飾作用,偶爾光腳踩一踩,軟軟的很舒服。
但現在還是有個地毯更暖和些,她就開始遨遊在地毯的海洋,發現了好些挺有意思的設計。
比較常見的是在圖案本身上下功夫,可能印了一些好笑的文字或圖片。
也有不規則形狀的地毯,比如花叢的地毯就沿著花朵剪出輪廓,她估摸著這種類型在下麵疊放一個純色地毯會很好看。
還有讓地毯“立體”起來的,有的是在上麵加裝飾,比如草坪地攤上縫上一個毛絨絨的蘑菇;
或者通過三維空間和地毯圖案的結合,比如有個油漆桶裏倒出彩虹的地毯,油漆桶的部分可以固定在牆上,倒出的彩虹漆則順著牆角“淌”下來。
雖然擺在地麵上的麵積不大,實用性不太高,但是觀賞性和趣味性很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