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整點薯條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著吃著,她才突然後知後覺地想到,現在積水下降,人們領取物資的樓層也對應著往低層挪。
可是……低層已經被淹過了啊!
被水淹過的地方,那還能下腳嗎?
她想象了一下,被惡心住了,用望遠鏡往對麵看了看,發現水麵上重見天日的樓層窗口裏已經有了人影。
再去監控旁邊等了一會兒,看著鄰居們三三兩兩的路過,穿著上都越發臃腫了。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都意識到了,這次是要下到已經被水淹過的樓層排隊,可能會有異味問題,反正她看著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
最常見的白色藍色一次性的,還有一些黑色、紫色、漸變色的,還有一個人已經戴上了棉口罩。
不過,轉念一想,也不一定是為了防止異味,可能隻是單純因為天冷,戴口罩為了保暖。
又拉著迴放看了眼所有人穿的鞋子,發現所有人的鞋子外麵都套了塑料袋。
其實,從暴雨階段開始領物資開始,因為有可能在已經進水的樓層排隊,基本上多數人都會選擇防水的鞋子。
不管是雨靴或者外套塑料袋這種物理防水,還是高鞋底這種幹脆避開水的策略,都盡量保證雙腳的幹爽。
但是,稍微積了一些雨水的樓層,和已經淹過水又退去的樓層,這二者的差別可是非常之大。
積水再髒,它也是水啊,是雨水裏麵可能混了很多垃圾的髒;但淹過水的地麵,內容可就豐富多了。
沉積的垃圾、軟爛的淤泥、被泡爛的不明物體,還有寄生在其中數不清的細菌病毒等等……
這還敢直接下腳的人,那可不是了不起而是心大了。
不過看起來,同一層的鄰居們還是都注意到這個問題了——這不,連以前不怎麽用塑料袋當鞋套的人都謹慎起來了。
而等同一群人提著物資迴來時,她看著監控,一言難盡。
就,大家腳上的塑料袋看起來都不太好的樣子。
黑色的塑料袋倒一眼看不太出來,但隻要是別的顏色的,都能看見有一條髒汙的分界線,下麵沾染了一片黑乎乎。
而黑色塑料袋隻是本身看得不明顯,但行走間留下的髒腳印還是暴露了同樣遭殃的事實。
她看著人又三三兩兩地迴來,地麵上簡直……給本來就不幹淨的樓道雪上加霜。
每周一次的固定出行日,地麵早就被沾了積水的鞋底踩得烏七八糟,現在哪還有人做衛生?
——上次看見給樓道拖地還是那位深夜拋屍的朋友,血漏出來了所以給擦幹淨。
說實在的,現在她都有些懷疑,如果以後還發生這種情況,肇事人員還會不會收拾現場了。
畢竟這地上已經拖泥帶水,再加一條血痕,好像也不是特別突兀?
在末世,就不能要求公德心這種東西了……
監控徹底安靜下來,見這次的物資發放整個流程也沒有什麽變動,她就放鬆心情,滾迴床上開始投影視頻看。
最近,她有點迷上了看reaction類視頻。
是一種自媒體賬號頻道的類型,就是賬號下的人員觀看視頻,並且針對視頻內容做出反應,把這整個過程拍攝下來,做成一期視頻。
觀看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綜藝節目、電影電視劇、歌曲mv、二次剪輯影像等等。
而reaction也不僅僅是一些情緒上的反應,一般還會有簡單的背景介紹、點評和觀後感的發表。
很多賬號是專門做這個的,風格也各有不同,有娛樂性比較強的吐槽向,有主打誇誇的博愛和善派,也有專業人員的犀利點評。
還是她那天開盲盒式選視頻時看到的——就是閉著眼睛隨機亂點,點到哪個看哪個。
正好點開一個搬運外國reaction博主視頻的賬號,搬運最多的一個外國博主是從事音樂製作這方麵的,隻看音樂mv。
整體風格比較偏嚴肅,會一邊看一邊給出一些專業相關的講解和點評,比起歌手本人,點評內容更專注於歌曲和mv的拍攝。
她當時也沒特別感興趣,但既然是決定好的點開哪個看哪個,就也隨便挑了一個,還特意選了一個她看過的mv。
結果這一看,就不知不覺連播了好幾個視頻。
主要是,這個博主講話的語氣和氛圍都特別冷靜,反應內容是行雲流水一般就說出來了,就顯得特別專業,很吸引人。
而且這博主好像有點隱藏的毒舌屬性,有的地方會很平靜地刺一下,反差特別有意思。
所以今天也繼續看這位的視頻,不過這是個搬運賬號,還有其她的reaction博主,也就跟著一起看了。
她在床上靠得舒舒服服的,不用蓋東西也不冷,一伸手,往一旁的床邊桌上放出一個透明的碗,然後把手放在碗上,念頭一動——
一大坨番茄醬就掉入碗中。
嗯,看似詭異的畫麵背後隱藏的是用空間分解了一袋番茄醬外包裝的行為。
蘸醬準備就緒,她又拿出一個挺大的輕木碗,直接放在腿上,然後一伸手,又掉出來一堆炸薯條。
和碗的大小相比,薯條的量就很少了,因為她怕薯條拿出來太多會放涼,炸薯條還是剛出油鍋、熱熱脆脆的時候最好吃。
拿大碗純粹是滿足她抱著吃的願望。
番茄醬她選用的是市麵上快餐店也在用的品牌,比較稀,酸酸甜甜,是熟悉的口味。
把小桌子轉過來,手套一戴,開始邊看視頻邊吃薯條。
所以說土豆是多麽偉大,作為食物,最基本的飽腹它完全能滿足,而往美味發展,炸煮炒燉煎樣樣不落,也創造出千百種不同的吃法。
炸薯條,老少鹹宜的小零嘴,大條軟糯,小條酥脆,帶著微微的鹹味,再從經典搭配番茄醬裏走一遭,那真是相當美味。
而番茄醬也隻是一種搭配,酸甜醬、酸辣醬、沙拉醬、蜂蜜芥末醬,蘸哪種都不違和;
或者再特立獨行一點,蘸巧克力醬、榴蓮醬、融化的芝士、或是柔軟的冰激淩,也是別出心裁的口味。
她就直接從金手指外賣了一個甜筒冰激淩,一邊用薯條戳著吃,一邊舔著濃鬱厚重的冰激淩,連帶著最後的甜筒尾巴,也哢嚓哢嚓香香地吃掉了。
可是……低層已經被淹過了啊!
被水淹過的地方,那還能下腳嗎?
她想象了一下,被惡心住了,用望遠鏡往對麵看了看,發現水麵上重見天日的樓層窗口裏已經有了人影。
再去監控旁邊等了一會兒,看著鄰居們三三兩兩的路過,穿著上都越發臃腫了。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都意識到了,這次是要下到已經被水淹過的樓層排隊,可能會有異味問題,反正她看著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
最常見的白色藍色一次性的,還有一些黑色、紫色、漸變色的,還有一個人已經戴上了棉口罩。
不過,轉念一想,也不一定是為了防止異味,可能隻是單純因為天冷,戴口罩為了保暖。
又拉著迴放看了眼所有人穿的鞋子,發現所有人的鞋子外麵都套了塑料袋。
其實,從暴雨階段開始領物資開始,因為有可能在已經進水的樓層排隊,基本上多數人都會選擇防水的鞋子。
不管是雨靴或者外套塑料袋這種物理防水,還是高鞋底這種幹脆避開水的策略,都盡量保證雙腳的幹爽。
但是,稍微積了一些雨水的樓層,和已經淹過水又退去的樓層,這二者的差別可是非常之大。
積水再髒,它也是水啊,是雨水裏麵可能混了很多垃圾的髒;但淹過水的地麵,內容可就豐富多了。
沉積的垃圾、軟爛的淤泥、被泡爛的不明物體,還有寄生在其中數不清的細菌病毒等等……
這還敢直接下腳的人,那可不是了不起而是心大了。
不過看起來,同一層的鄰居們還是都注意到這個問題了——這不,連以前不怎麽用塑料袋當鞋套的人都謹慎起來了。
而等同一群人提著物資迴來時,她看著監控,一言難盡。
就,大家腳上的塑料袋看起來都不太好的樣子。
黑色的塑料袋倒一眼看不太出來,但隻要是別的顏色的,都能看見有一條髒汙的分界線,下麵沾染了一片黑乎乎。
而黑色塑料袋隻是本身看得不明顯,但行走間留下的髒腳印還是暴露了同樣遭殃的事實。
她看著人又三三兩兩地迴來,地麵上簡直……給本來就不幹淨的樓道雪上加霜。
每周一次的固定出行日,地麵早就被沾了積水的鞋底踩得烏七八糟,現在哪還有人做衛生?
——上次看見給樓道拖地還是那位深夜拋屍的朋友,血漏出來了所以給擦幹淨。
說實在的,現在她都有些懷疑,如果以後還發生這種情況,肇事人員還會不會收拾現場了。
畢竟這地上已經拖泥帶水,再加一條血痕,好像也不是特別突兀?
在末世,就不能要求公德心這種東西了……
監控徹底安靜下來,見這次的物資發放整個流程也沒有什麽變動,她就放鬆心情,滾迴床上開始投影視頻看。
最近,她有點迷上了看reaction類視頻。
是一種自媒體賬號頻道的類型,就是賬號下的人員觀看視頻,並且針對視頻內容做出反應,把這整個過程拍攝下來,做成一期視頻。
觀看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綜藝節目、電影電視劇、歌曲mv、二次剪輯影像等等。
而reaction也不僅僅是一些情緒上的反應,一般還會有簡單的背景介紹、點評和觀後感的發表。
很多賬號是專門做這個的,風格也各有不同,有娛樂性比較強的吐槽向,有主打誇誇的博愛和善派,也有專業人員的犀利點評。
還是她那天開盲盒式選視頻時看到的——就是閉著眼睛隨機亂點,點到哪個看哪個。
正好點開一個搬運外國reaction博主視頻的賬號,搬運最多的一個外國博主是從事音樂製作這方麵的,隻看音樂mv。
整體風格比較偏嚴肅,會一邊看一邊給出一些專業相關的講解和點評,比起歌手本人,點評內容更專注於歌曲和mv的拍攝。
她當時也沒特別感興趣,但既然是決定好的點開哪個看哪個,就也隨便挑了一個,還特意選了一個她看過的mv。
結果這一看,就不知不覺連播了好幾個視頻。
主要是,這個博主講話的語氣和氛圍都特別冷靜,反應內容是行雲流水一般就說出來了,就顯得特別專業,很吸引人。
而且這博主好像有點隱藏的毒舌屬性,有的地方會很平靜地刺一下,反差特別有意思。
所以今天也繼續看這位的視頻,不過這是個搬運賬號,還有其她的reaction博主,也就跟著一起看了。
她在床上靠得舒舒服服的,不用蓋東西也不冷,一伸手,往一旁的床邊桌上放出一個透明的碗,然後把手放在碗上,念頭一動——
一大坨番茄醬就掉入碗中。
嗯,看似詭異的畫麵背後隱藏的是用空間分解了一袋番茄醬外包裝的行為。
蘸醬準備就緒,她又拿出一個挺大的輕木碗,直接放在腿上,然後一伸手,又掉出來一堆炸薯條。
和碗的大小相比,薯條的量就很少了,因為她怕薯條拿出來太多會放涼,炸薯條還是剛出油鍋、熱熱脆脆的時候最好吃。
拿大碗純粹是滿足她抱著吃的願望。
番茄醬她選用的是市麵上快餐店也在用的品牌,比較稀,酸酸甜甜,是熟悉的口味。
把小桌子轉過來,手套一戴,開始邊看視頻邊吃薯條。
所以說土豆是多麽偉大,作為食物,最基本的飽腹它完全能滿足,而往美味發展,炸煮炒燉煎樣樣不落,也創造出千百種不同的吃法。
炸薯條,老少鹹宜的小零嘴,大條軟糯,小條酥脆,帶著微微的鹹味,再從經典搭配番茄醬裏走一遭,那真是相當美味。
而番茄醬也隻是一種搭配,酸甜醬、酸辣醬、沙拉醬、蜂蜜芥末醬,蘸哪種都不違和;
或者再特立獨行一點,蘸巧克力醬、榴蓮醬、融化的芝士、或是柔軟的冰激淩,也是別出心裁的口味。
她就直接從金手指外賣了一個甜筒冰激淩,一邊用薯條戳著吃,一邊舔著濃鬱厚重的冰激淩,連帶著最後的甜筒尾巴,也哢嚓哢嚓香香地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