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室內運動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三月過了兩個星期,積水才慢悠悠地又完整地淹沒了一層樓,開始對十六層虎視眈眈。
在二十層的衛嬌透過窗戶去看,時常會有些心驚——這也離得太近了!
有時候,她甚至能看到漂浮在近處的垃圾袋裏都裝了什麽——當然,不是分毫畢現、每個字都能看清的程度。
但是隔著幾層樓,也能看到一些很熟悉的包裝袋,零食或者泡麵,在垃圾袋的豁口處露出一抹相當顯眼的顏色。
雨下得稀稀拉拉、時大時小,又變成之前臨近暴雨階段的狀態,一陣一陣地潑灑著。
又是一個領物資日,監控連綿不絕地響著,她從窗戶往外看,現在人們已經在十六層領物資,甚至不用望遠鏡,都能看到窗口後的影影綽綽。
雖說淹得多了,但領物資要爬的樓也少了,她想著,這迴,住在二十層的鄰居們隻要爬上個幾樓,就能完成一個來迴。
不過轉念一想,整棟樓一共三十二層,最頂樓的朋友們還要爬兩位數的樓層數,雖然淹水危機較小,但上上下下的也很累。
而且……也不知道十六層還有沒有居民。
之前那次低樓層住戶向上轉移行動,她推測是由物業組織,按理來說,應該是從最高的三十二層開始往下,把每層的空房安排出去。
但現在十六層在積水上方,處境岌岌可危,相當於是整棟樓的一半都淹沒在積水下。
這種情況下,樓裏的空房還夠住嗎?
雖然並沒有妨礙到她,但她還是不由自主地操著心——上次轉移行動的最低樓層是哪一層?後來有被波及到嗎?還會有人往上搬嗎?
通過每次領物資時對監控的關注,她對樓道這半邊的住戶數很了解,也就知道,這半邊並沒有住滿,還有空房。
但二十層似乎並沒有人再搬入——起碼是她監控可見的這一邊,沒再看到有人拎著行李上來了。
她不知道是不是從樓道另一端的樓梯間搬上來,也或許根本就沒人再向上轉移。
再或許,見到現在減小的雨勢,二十層以下的用戶看到了希望呢?再等等,萬一積水不再漲,也就不用搬出自己家了。
還有種可能,就是上次的轉移活動,二十層就已經是住了人的最底層,下麵的樓層已經人去層空了。
不過她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二十層都超過整樓的一半了,她記得這棟樓的入住率也沒那麽低。
東想西想,她遠離了窗戶,實在是外麵漂浮著垃圾和可疑油漬的水麵有些不堪入目了。
甩甩頭,開始臨摹字帖。
練了這麽久,不說脫字帖直接下筆的字跡如何,她發現這真是一項能平靜內心的活動。
寫著寫著,雜念都不知不覺被清空,整個身心都集中在寫字這一件事上了。
寫過字,又讀完了今日份的書、完成了相應的摘抄,她往還暖和的床上一滾,捧著手機看小說消磨時間去了。
最近沉迷這本無限流,算是微恐怖,對於她這種愛看恐怖片的人來說就還好,沒到嚇得睡不著覺那種程度。
作者筆下的副本都很有新意,能看出來用心設計過,情節緊密。
就是人物太多了些,雖說很大一部分都是沒什麽戲份的炮灰,但看著看著就記不住誰是誰了。
中午吃了碗熱乎乎的湯麵,微辣的海鮮湯底,裏麵有些蝦和蜆子,還放了西葫蘆、木耳、圓白菜等配菜,口感還保持著脆嫩。
這種陰雨連綿的冷天,連湯帶麵地唿嚕一碗,還真是很舒服。
鍛煉時間,她最近又有了新消遣。
還是受之前“買”電暖氣的啟發,她有一次心血來潮,在金手指網購上搜了一下“室內運動”。
想看看有沒有什麽不用進空間、不用去客廳,在臥室就能折騰的小玩意兒。
搜出來的東西還挺五花八門,要麽是器械類,像家用的跑步機、橢圓機還有壁掛的拳擊沙袋,也有簡便版的,就是隻有一片履帶或者一對腳踏板。
還有一些運動的玩具,像跳繩和唿啦圈這種,她一搜到還挺恍惚,這基本都是她小時候的玩具了,還真是很久都沒玩過。
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所謂瘦身按摩滾軸,也出現在這裏麵,被她直接劃了過去。
此外,也有一些挺吸引她的小東西。
比如有個扔沙包的裝置,是個挺大的板,上麵摳出不同大小的洞,洞周圍套上網袋,就能往裏麵扔沙包,扔進去的洞越小,得分就越高。
她小時候的“運動”消遣,除了和小朋友們一起瘋跑,就是跳繩、跳皮筋、搖唿啦圈,還有就是打沙包。
現在想一想,打沙包可不就是給小孩玩的簡易版的躲避球嗎?
這個沙包投擲板一看就是給小朋友準備的,顏色鮮豔,畫著花花綠綠的圖案。
嗯,小朋友不知道,但對她來說正好。
她興趣很濃,不過對於臥室來說有點大,倒也能放下,但是得把床或者桌子清空,還是在空間裏扔比較自由,也不怕砸到別處。
另外,還有一種滑行墊,一片薄薄的墊子,套上減少摩擦的鞋墊之後,就可以在上麵左右滑來滑去,看著還挺有意思的。
她買出來玩了一陣子,還可以,確實挺有意思,跟練滑冰似的,配合一些動作,全身都能活動到。
在臥室就能直接做,直接在床尾的空地就可以,甚至還可以在對麵牆投影上電視劇什麽的,邊看邊滑,挺好玩。
不過她最感興趣的還是室內羽毛球。
app連接很還原網購app的商品內容,這之中也就包括介紹的視頻,所以當她看到自動巡迴羽毛球的視頻時,眼睛都看直了。
——這個有意思啊!
她記得高中的體育課是專門教了幾門運動的,像排球、籃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有,她那個時候就有一陣子很愛打羽毛球。
上大學之後,體育又有羽毛球的選修課,她也選過,那個學期為了準備考試,和同一堂課認識的羽毛球搭子一起,沒事就往體育館跑。
但後來畢業,關係都淡了,也沒什麽機會再打羽毛球玩,現在一迴想起來,心裏還癢癢的。
她趕緊點開詳情,喜氣洋洋地想著,這可真是正合她意啊!
在二十層的衛嬌透過窗戶去看,時常會有些心驚——這也離得太近了!
有時候,她甚至能看到漂浮在近處的垃圾袋裏都裝了什麽——當然,不是分毫畢現、每個字都能看清的程度。
但是隔著幾層樓,也能看到一些很熟悉的包裝袋,零食或者泡麵,在垃圾袋的豁口處露出一抹相當顯眼的顏色。
雨下得稀稀拉拉、時大時小,又變成之前臨近暴雨階段的狀態,一陣一陣地潑灑著。
又是一個領物資日,監控連綿不絕地響著,她從窗戶往外看,現在人們已經在十六層領物資,甚至不用望遠鏡,都能看到窗口後的影影綽綽。
雖說淹得多了,但領物資要爬的樓也少了,她想著,這迴,住在二十層的鄰居們隻要爬上個幾樓,就能完成一個來迴。
不過轉念一想,整棟樓一共三十二層,最頂樓的朋友們還要爬兩位數的樓層數,雖然淹水危機較小,但上上下下的也很累。
而且……也不知道十六層還有沒有居民。
之前那次低樓層住戶向上轉移行動,她推測是由物業組織,按理來說,應該是從最高的三十二層開始往下,把每層的空房安排出去。
但現在十六層在積水上方,處境岌岌可危,相當於是整棟樓的一半都淹沒在積水下。
這種情況下,樓裏的空房還夠住嗎?
雖然並沒有妨礙到她,但她還是不由自主地操著心——上次轉移行動的最低樓層是哪一層?後來有被波及到嗎?還會有人往上搬嗎?
通過每次領物資時對監控的關注,她對樓道這半邊的住戶數很了解,也就知道,這半邊並沒有住滿,還有空房。
但二十層似乎並沒有人再搬入——起碼是她監控可見的這一邊,沒再看到有人拎著行李上來了。
她不知道是不是從樓道另一端的樓梯間搬上來,也或許根本就沒人再向上轉移。
再或許,見到現在減小的雨勢,二十層以下的用戶看到了希望呢?再等等,萬一積水不再漲,也就不用搬出自己家了。
還有種可能,就是上次的轉移活動,二十層就已經是住了人的最底層,下麵的樓層已經人去層空了。
不過她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二十層都超過整樓的一半了,她記得這棟樓的入住率也沒那麽低。
東想西想,她遠離了窗戶,實在是外麵漂浮著垃圾和可疑油漬的水麵有些不堪入目了。
甩甩頭,開始臨摹字帖。
練了這麽久,不說脫字帖直接下筆的字跡如何,她發現這真是一項能平靜內心的活動。
寫著寫著,雜念都不知不覺被清空,整個身心都集中在寫字這一件事上了。
寫過字,又讀完了今日份的書、完成了相應的摘抄,她往還暖和的床上一滾,捧著手機看小說消磨時間去了。
最近沉迷這本無限流,算是微恐怖,對於她這種愛看恐怖片的人來說就還好,沒到嚇得睡不著覺那種程度。
作者筆下的副本都很有新意,能看出來用心設計過,情節緊密。
就是人物太多了些,雖說很大一部分都是沒什麽戲份的炮灰,但看著看著就記不住誰是誰了。
中午吃了碗熱乎乎的湯麵,微辣的海鮮湯底,裏麵有些蝦和蜆子,還放了西葫蘆、木耳、圓白菜等配菜,口感還保持著脆嫩。
這種陰雨連綿的冷天,連湯帶麵地唿嚕一碗,還真是很舒服。
鍛煉時間,她最近又有了新消遣。
還是受之前“買”電暖氣的啟發,她有一次心血來潮,在金手指網購上搜了一下“室內運動”。
想看看有沒有什麽不用進空間、不用去客廳,在臥室就能折騰的小玩意兒。
搜出來的東西還挺五花八門,要麽是器械類,像家用的跑步機、橢圓機還有壁掛的拳擊沙袋,也有簡便版的,就是隻有一片履帶或者一對腳踏板。
還有一些運動的玩具,像跳繩和唿啦圈這種,她一搜到還挺恍惚,這基本都是她小時候的玩具了,還真是很久都沒玩過。
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所謂瘦身按摩滾軸,也出現在這裏麵,被她直接劃了過去。
此外,也有一些挺吸引她的小東西。
比如有個扔沙包的裝置,是個挺大的板,上麵摳出不同大小的洞,洞周圍套上網袋,就能往裏麵扔沙包,扔進去的洞越小,得分就越高。
她小時候的“運動”消遣,除了和小朋友們一起瘋跑,就是跳繩、跳皮筋、搖唿啦圈,還有就是打沙包。
現在想一想,打沙包可不就是給小孩玩的簡易版的躲避球嗎?
這個沙包投擲板一看就是給小朋友準備的,顏色鮮豔,畫著花花綠綠的圖案。
嗯,小朋友不知道,但對她來說正好。
她興趣很濃,不過對於臥室來說有點大,倒也能放下,但是得把床或者桌子清空,還是在空間裏扔比較自由,也不怕砸到別處。
另外,還有一種滑行墊,一片薄薄的墊子,套上減少摩擦的鞋墊之後,就可以在上麵左右滑來滑去,看著還挺有意思的。
她買出來玩了一陣子,還可以,確實挺有意思,跟練滑冰似的,配合一些動作,全身都能活動到。
在臥室就能直接做,直接在床尾的空地就可以,甚至還可以在對麵牆投影上電視劇什麽的,邊看邊滑,挺好玩。
不過她最感興趣的還是室內羽毛球。
app連接很還原網購app的商品內容,這之中也就包括介紹的視頻,所以當她看到自動巡迴羽毛球的視頻時,眼睛都看直了。
——這個有意思啊!
她記得高中的體育課是專門教了幾門運動的,像排球、籃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有,她那個時候就有一陣子很愛打羽毛球。
上大學之後,體育又有羽毛球的選修課,她也選過,那個學期為了準備考試,和同一堂課認識的羽毛球搭子一起,沒事就往體育館跑。
但後來畢業,關係都淡了,也沒什麽機會再打羽毛球玩,現在一迴想起來,心裏還癢癢的。
她趕緊點開詳情,喜氣洋洋地想著,這可真是正合她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