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很穩,推桌板時不會隨著移動,在上麵放東西也不會晃動;旋轉軸有卡扣,轉到合適的角度,按一下按鈕就能固定住,再按即可解開,很方便,不費力。


    桌板不大卻也不小,周圍有翹起的高度,能防止桌子上的東西在轉動過程中被甩出去——雖然也不會那麽用力地轉就是了。


    這種桌子,上麵放一些春節時會擺出來的小零食正合適。


    空間雖然方便,但春節嘛,就是各種地方都會有一些零嘴,隨便就能碰著、隨手拿起來就可以吃,有一種身在藏寶庫的美感。


    她又在空間翻騰一迴,找出一套方形碟子,大大小小的,在桌板上橫著豎著擺一擺、拚一拚,居然正好能合適地嵌進去。


    她分別在碟子裏放了炒瓜子、巴旦木、夏威夷果、開心果,又單獨放了盒裝的奶油碧根果和琥珀胡桃,這兩個是加工過的果仁,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變質。


    其實春節主要吃的就是堅果,但其它的果幹和糖果也不能少。


    她又放了盒裝的香蕉片和芒果幹,又擺了一碟子的糖果,裏麵隨便混了些水果硬糖、巧克力、軟糖、奶糖和酥糖。


    擺完盤就順手拿了一枚黑芝麻酥塞進嘴裏,一咬,脆香甜蜜,除了有點膩和粘牙之外,都挺好。


    其實水果也可以擺一些,但是她更樂意吃剛從空間裏拿出來的涼水果,而且果切類擺在外麵也不新鮮,她就在碟子的交錯處象征性地點綴了幾個砂糖橘,也挺好看。


    ——砂糖橘是空間農場出品,保甜保新鮮。


    一個桌板,被擺得嚴嚴實實,乍一看還很豐盛。


    其實這些碟子個頭都不大,每種的數量也不多,但也正是因此才顯得更加琳琅滿目。


    桌子擺完,她把桌板推開靠牆放時都覺得手下變沉了,也不敢大力推——雖然碟子們你擠我我擠你地很嚴實,但盤子裏的東西還是自由的啊。


    她怕力氣一大,盤子裏的東西就會順著慣性亂甩,把她完美分隔好的格局打亂。


    桌子推開,因為現在還不是享受的時候——雖然過年想偷懶,但她還是很樂意繼續進行“早讀”時間的。


    書籍很有意思,本來她不喜歡摘抄,但因為一直在描字帖,每次臨摹完都會有一些寫字的欲望,她正好用摘抄頂上,一舉兩得。


    既鞏固了今日練習字帖的成果,又滿足了那股不想描字而想自由發揮的渴望,還完成了每日摘抄的指標。


    哦,那這是一舉三得了,衛嬌美滋滋地想,她可真是個大聰明啊。


    說起摘抄,她就想起來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學時節,好像是高中的事?她記得語文科目的暑假作業就有閱讀書籍和摘抄。


    看書她是很樂意的,那時的語文老師是個很不錯的老師,她非常信任其推薦的閱讀書目,而且那書也是小說,看起來並不困難,也算一種休閑。


    但那會兒不想摘抄,她習慣直接在書上劃線、做批注,覺得摘抄好浪費時間,有這個時間不如多寫點別的作業,早寫完早輕鬆。


    但是摘抄是要作為作業上交的,所以她那會兒想了個什麽主意呢?


    就是在同為作業的書籍讀後感的最後附加了說明,大意就是說明了一下自己的閱讀習慣、覺得摘抄行為打亂了自己的閱讀節奏雲雲……


    總之,就是“狡辯”了一番,並且理直氣壯地告訴老師自己因此沒做摘抄這份作業。


    她其實也是仗著自己那會兒成績不錯,也挺受語文老師喜歡,所以才敢這麽做。


    而出於一種心虛的心理,她特意把讀後感洋洋灑灑寫了很多,也寫得很細。


    怎麽說,那也是她膽大心細,她知道那位語文老師不是那種特別古板的人,其實心裏明白,這種程度的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所以才用了這麽個方法。


    果然,事後老師不但沒有責怪她,還認真地給她的讀後感做了注解和評語,對於她寫在最後的那通“辯論詞”,老師豪放地留下了一串“哈哈哈哈”作為點評。


    筆尖不自覺地已經停了一段時間,她臉上露出一種自己都沒察覺到的微笑。


    那會兒找到“正當理由”而逃避掉的作業,現在卻被撿起來打發時間了……人生,真是誰也說不準啊。


    這也是她在末世前選擇廣撒網無差別式賽博囤貨的理由,因為人是會變化的。


    要不然,她隻要下載那些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部分不就行了?


    現在她分好類的眾多移動硬盤中,起碼有一大半都是她不感興趣的類型,放在平日裏,是她幹脆都沒機會聽說過的作品。


    但人是會變的,人的思想、喜好、取向,都會隨著生活的推進、發生的不同的事、遇見的不同的人而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


    她現在沒有共感的作品,也許五年之後再看就感慨萬千;現在提不起興趣的內容,也許十年後就會甘之如飴。


    她就記得自己小時候,有一陣特別喜歡紅色,現在不也早就改變了嗎?


    她還記得有那種時刻,以前看不懂的電影,後來再看,突然就被某一個點擊中了,之前那些覺得一團亂糟的情感,一下子就梳理通順。


    ……以前看過的那些書,也許是時候重新再發現一遍驚喜了。


    她結束了今日的讀書寫字,這樣想著。


    不如就從之前語文老師給推薦的那些書開始?


    既然想到了那位老師,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她給推薦的書。


    高中三年,那位老師前前後後推薦了不少課外書,也會布置一些讀後感的作業。


    有名家小說、曆史讀物、好文編纂集,她一邊迴憶,一邊在空間裏找到存放自己那點小家私的區域,隨著一本本書被找出來,迴憶也慢慢清晰。


    還有幾本書是老師給的,有的是因為考試名次好,有的是因為作文寫得不錯,這些是全班都有機會得到的獎勵。


    還有的是私下送給她的,可能是因為她那時在語文科目上有點“靈氣”?可能因為那些讀後感的作業能看出來是認真讀過書寫下的真情實感?


    她取出一本老師贈書,翻開封麵,在扉頁上還有老師的贈語。


    她輕輕摸了摸那些早已經凝固的鋼筆字,露出懷念的微笑。


    這些塵封已久的書,要重見天日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晨做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晨做夢並收藏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