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書房套裝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練字,她特意投身於自媒體賬號的家居區和vlog區,想找一個合心意的書房套裝,給自己也安排上。
尋尋覓覓、拚拚湊湊,她倒是沒想到,最後居然是在數碼區賬號裏找到了不錯的方案。
“書房套裝”要滿足她看書和寫字的要求,這就需要燈光的充足——畢竟現在是暴雨階段,就算是白天,外麵也天光暗淡,隻靠自然光是不行的。
並且她同時還在學語言,不僅有原著和譯文兩本基礎書籍,還會隨手用到一些字典類的工具書,桌麵就要大,能放下所有東西,不能擁擠。
另外,她讀書寫字時,總要用到各種類型的筆,書寫的中性筆、劃重點的記號筆、區別條目的不同顏色的筆……
還有其它的雜物,喝水的水杯,放鬆時的果切,偷懶時的小零食……
她不是個老實坐著的性子,這些東西總要有地方安置。就算有空間,她也更願意直接從觸手可得的地方親手取用。
——不說別的,筆總要裝在筆筒裏,挑揀著拿取才更順手。
她在數碼區找到了很合心意的桌子和照明燈,其實人家本來是一套拍攝的方案,如何在家布置出平時拍攝視頻的工作角。
不過她越看越覺得合適,拍攝和書寫,對光的要求都很高,套過來用一下也很好。
桌子是一個可升降智能桌,需要連接電源,這對於有發電機的衛嬌來說完全是小事一樁。
桌麵整體呈白色,設計簡約,線條流暢,朝向人的這一側,有著微妙的內凹弧度;桌子的下麵有放置插線板的槽位,兼具理線器。
在桌子側麵、手兩邊的位置,分別是放水杯的杯架和控製升降的觸控旋鈕,操控靈敏,升降勻速,還有智能防撞停止功能
——就是如果覺得高度差不多了,就用手拍一下桌麵,桌子感應到之後會停止升降,而且還不是驟停,而是會有一個小小的減速緩衝。
當然還內置了記憶功能,有三個儲存檔,如果調到了一個特別滿意的高度,就可以觸控儲存檔,將當前高度記憶下來,以後可以直接觸控使用。
她隻存了兩個檔,分別是站著和坐著時最合適的高度,甚至這高度還是她自己算出來的——
人的身高和桌椅高度的適配性,是有一套科學的計算方法的,她記得自己扒到本地的某個社交網站的文件裏,就有這個方法。
她還特意在移動硬盤裏搜索了一番,還真的找到了。
最科學的方法,不等於最舒服的方法,但總能減少一些身體的疲勞和損傷。
她自己添了一個匹配風格的圓滑白色筆筒,裏麵放了黑、藍、紅三色中性筆,以及幾根淺色記號筆。
黑色用來摘抄謄寫內容,藍色標注出自哪本書,紅色寫明這頁紙是“佳句摘抄”、“學習筆記”還是“故事內容”。
記號筆同樣用顏色做分類,在學習筆記中,動詞、名詞、形容詞;在摘抄中,寫景、寫人、寫故事,都用不同顏色區分,一目了然又不顯雜亂。
對於桌子,她很滿意,照明燈更是驚喜。
這是一個很大的落地燈,她看數碼博主的視頻裏將之戲稱為“室內路燈”,確實很像。
個頭很大,從側麵看呈“]”形,整體為白色,設計得寬而扁,風格簡約,和桌子很相配,她把燈放置在緊貼著桌子的正前方,看上去居然像個整體。
落地座看上去並不大,但很穩重,使燈具整體不會搖晃;“路燈杆”寬扁,有一塊觸控屏,可以用來開關以及調整亮度。
“路燈頭”是很寬的一塊燈板,上下角度可調,她調整在了一個微微上揚的角度,這樣隻要開這一個燈,整個臥室內就很亮堂。
難得的是,燈亮而不刺眼,很柔和,打在白色的桌麵上時隻會反射出淡淡的光線,不會造成人眼不適。
而且,在燈和桌麵中間的物體並不會投射出特別明顯的陰影,隻會有很模糊的淺淡的一團,閱讀寫字時體驗感很舒適。
她一開始隻是打算閱讀時使用,但這燈太好用了,導致她幹脆複製了一個拿出來,把燈板的角度掰大一點,直接當成大光源用。
小小的臥室,放一個“路燈”就能驅散窗外的烏雲陰雨。
日子不快不慢地走著,當積水徹底淹沒六層時,就算不用看每天拍下的照片,直接用肉眼也能看出巨大的區別。
這可是六層樓啊,一共三十二層的樓,將近五分之一就已經淹沒在水下。
她看向窗外時,分明記得這原來是很高的,以前看向樓下時都有點心跳加速,但是現在……
視野裏積水從下往上地迎上來,明明露在外麵的還是很高,但在她眼裏,有時就像玩具一樣,很小,很脆弱,輕易就能無聲地消失在積水下。
她按照新的積水速度重新計算了一下,如果保持這個速度,倒還是淹不上她所在的二十層,這讓她放下些心來。
她又簡單算了算,下次領物資的時候,估計水已經到七層了,可能居民又得再上一層,到八樓去等待,而送物資的官方人員就又要辛苦爬上滑下了。
不過,在那之前,監控出乎她意料地提前有了響動。
她當時正在摘抄一句寫得很有外國文學特色的景色描寫,作者將天空描寫成某種花朵的顏色,她知道那種花,藍得明麗又痛快。
詞句精簡,但勾得她忍不住去想象,什麽時候這末世的天空也能被擦洗,不是日光白亮,也不是烏雲密布,而是再露出那樣清澈的藍色。
就在這時,她聽見監控響起了代表有人路過的聲音。
這個提示音她已經聽得很熟了,從之前高溫階段時官方發水開始,現在又是官方發放物資,隻要有人走過,監控就會靈敏地響起來。
所以雖然現在這個時間不太會有人經過,算是一種異常情況,但她還是淡定地抄寫完最後一個字,才不緊不慢地抬頭去看監控。
但就在她剛剛看過去時,還沒看清屏幕的內容,就聽到提示音變了。
尋尋覓覓、拚拚湊湊,她倒是沒想到,最後居然是在數碼區賬號裏找到了不錯的方案。
“書房套裝”要滿足她看書和寫字的要求,這就需要燈光的充足——畢竟現在是暴雨階段,就算是白天,外麵也天光暗淡,隻靠自然光是不行的。
並且她同時還在學語言,不僅有原著和譯文兩本基礎書籍,還會隨手用到一些字典類的工具書,桌麵就要大,能放下所有東西,不能擁擠。
另外,她讀書寫字時,總要用到各種類型的筆,書寫的中性筆、劃重點的記號筆、區別條目的不同顏色的筆……
還有其它的雜物,喝水的水杯,放鬆時的果切,偷懶時的小零食……
她不是個老實坐著的性子,這些東西總要有地方安置。就算有空間,她也更願意直接從觸手可得的地方親手取用。
——不說別的,筆總要裝在筆筒裏,挑揀著拿取才更順手。
她在數碼區找到了很合心意的桌子和照明燈,其實人家本來是一套拍攝的方案,如何在家布置出平時拍攝視頻的工作角。
不過她越看越覺得合適,拍攝和書寫,對光的要求都很高,套過來用一下也很好。
桌子是一個可升降智能桌,需要連接電源,這對於有發電機的衛嬌來說完全是小事一樁。
桌麵整體呈白色,設計簡約,線條流暢,朝向人的這一側,有著微妙的內凹弧度;桌子的下麵有放置插線板的槽位,兼具理線器。
在桌子側麵、手兩邊的位置,分別是放水杯的杯架和控製升降的觸控旋鈕,操控靈敏,升降勻速,還有智能防撞停止功能
——就是如果覺得高度差不多了,就用手拍一下桌麵,桌子感應到之後會停止升降,而且還不是驟停,而是會有一個小小的減速緩衝。
當然還內置了記憶功能,有三個儲存檔,如果調到了一個特別滿意的高度,就可以觸控儲存檔,將當前高度記憶下來,以後可以直接觸控使用。
她隻存了兩個檔,分別是站著和坐著時最合適的高度,甚至這高度還是她自己算出來的——
人的身高和桌椅高度的適配性,是有一套科學的計算方法的,她記得自己扒到本地的某個社交網站的文件裏,就有這個方法。
她還特意在移動硬盤裏搜索了一番,還真的找到了。
最科學的方法,不等於最舒服的方法,但總能減少一些身體的疲勞和損傷。
她自己添了一個匹配風格的圓滑白色筆筒,裏麵放了黑、藍、紅三色中性筆,以及幾根淺色記號筆。
黑色用來摘抄謄寫內容,藍色標注出自哪本書,紅色寫明這頁紙是“佳句摘抄”、“學習筆記”還是“故事內容”。
記號筆同樣用顏色做分類,在學習筆記中,動詞、名詞、形容詞;在摘抄中,寫景、寫人、寫故事,都用不同顏色區分,一目了然又不顯雜亂。
對於桌子,她很滿意,照明燈更是驚喜。
這是一個很大的落地燈,她看數碼博主的視頻裏將之戲稱為“室內路燈”,確實很像。
個頭很大,從側麵看呈“]”形,整體為白色,設計得寬而扁,風格簡約,和桌子很相配,她把燈放置在緊貼著桌子的正前方,看上去居然像個整體。
落地座看上去並不大,但很穩重,使燈具整體不會搖晃;“路燈杆”寬扁,有一塊觸控屏,可以用來開關以及調整亮度。
“路燈頭”是很寬的一塊燈板,上下角度可調,她調整在了一個微微上揚的角度,這樣隻要開這一個燈,整個臥室內就很亮堂。
難得的是,燈亮而不刺眼,很柔和,打在白色的桌麵上時隻會反射出淡淡的光線,不會造成人眼不適。
而且,在燈和桌麵中間的物體並不會投射出特別明顯的陰影,隻會有很模糊的淺淡的一團,閱讀寫字時體驗感很舒適。
她一開始隻是打算閱讀時使用,但這燈太好用了,導致她幹脆複製了一個拿出來,把燈板的角度掰大一點,直接當成大光源用。
小小的臥室,放一個“路燈”就能驅散窗外的烏雲陰雨。
日子不快不慢地走著,當積水徹底淹沒六層時,就算不用看每天拍下的照片,直接用肉眼也能看出巨大的區別。
這可是六層樓啊,一共三十二層的樓,將近五分之一就已經淹沒在水下。
她看向窗外時,分明記得這原來是很高的,以前看向樓下時都有點心跳加速,但是現在……
視野裏積水從下往上地迎上來,明明露在外麵的還是很高,但在她眼裏,有時就像玩具一樣,很小,很脆弱,輕易就能無聲地消失在積水下。
她按照新的積水速度重新計算了一下,如果保持這個速度,倒還是淹不上她所在的二十層,這讓她放下些心來。
她又簡單算了算,下次領物資的時候,估計水已經到七層了,可能居民又得再上一層,到八樓去等待,而送物資的官方人員就又要辛苦爬上滑下了。
不過,在那之前,監控出乎她意料地提前有了響動。
她當時正在摘抄一句寫得很有外國文學特色的景色描寫,作者將天空描寫成某種花朵的顏色,她知道那種花,藍得明麗又痛快。
詞句精簡,但勾得她忍不住去想象,什麽時候這末世的天空也能被擦洗,不是日光白亮,也不是烏雲密布,而是再露出那樣清澈的藍色。
就在這時,她聽見監控響起了代表有人路過的聲音。
這個提示音她已經聽得很熟了,從之前高溫階段時官方發水開始,現在又是官方發放物資,隻要有人走過,監控就會靈敏地響起來。
所以雖然現在這個時間不太會有人經過,算是一種異常情況,但她還是淡定地抄寫完最後一個字,才不緊不慢地抬頭去看監控。
但就在她剛剛看過去時,還沒看清屏幕的內容,就聽到提示音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