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人類的本質是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到她準備著要進空間鍛煉之前,監控才響了起來——是同一層的鄰居們領了物資迴來了。
她看了眼時間,沒忍住呲了呲牙,這一迴等了得有六個小時,這也太折磨人了。
——可不是嗎,上迴是直接船開到窗口,一手遞一手接的事,這迴還要架梯子,爬上滑下的,肯定要費時間。
不知道有沒有人預料到時間的延遲,從而帶了吃的去,排隊時一邊吃一邊等——她想法一轉,既然每個人都發了糧水,應該不會為了搶別人的而大打出手……吧?
這要是幹等著,又熱又餓的,還得防著人,也太心力交瘁了。
不過……已經末世了,被高溫和暴雨、斷水斷電斷通訊折磨了這幾個月,本來就夠累的了。
現在有官方出麵,就傳達了一種“還沒徹底完蛋、沒有被放棄”的信息;提供的物資也能保證人不會餓死,再加上還有避難基地的消息在前麵釣著——
雖然現在無法前往,但也算是有個好奔頭啊!
所以現在這種情況,就算是被迫陷入漫長的等待,對居民來說,整體上其實可以說反而是一種更有希望的局麵。
衛嬌歎了口氣,自己有金手指,每天小日子過得愜意,不管再怎麽猜想揣測,也是做不到真正站到別人的立場上的。
日子忽忽走,又一周過去了。
她對比著積水數據和氣溫數據,感覺有些微妙。
——就,感覺這個漲幅和降幅,還都挺平均的?
積水穩定地每天漲一點,現在已經完全沒過了五層,下次就該到6層領物資了。
溫度降幅沒變化,已經降到了四十度這樣一個喜人的數字。
——出現這個念頭的時候,她又一次體會到了末世對人的影響:那可是四十度啊,放在末世前是要出新聞報道的!
以前這樣一個要受人怒罵的氣溫,她相信現在不止自己,很多人都會為這個溫度感到欣慰。
四十度當然還是很熱,但和之前動輒直逼八十度的高溫相比,這已經是賞賜一樣的氣溫了。
而且,四十度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這個數字本身,更是讓人們看到了高溫穩定下降的這一趨勢。
這段時間裏,高溫加暴雨的雙重打擊,真是讓人十分痛苦,雖然暴雨沒有減小的意思,但光氣溫能降下來也是好的啊!
起碼降溫了,人能不會被熱得翻來覆去,在這種疲憊的生活裏,能夠睡一個好覺。
甚至她看著氣溫變化折線圖,都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推算出的結果:
如果繼續按照這種一周降五度的規律來,那下個月豈不是能有好一陣是二十度的天氣?
那未免也太舒服了?末世也有這樣舒服的日子嗎?
現在是一月中旬,氣溫已經由月初的五十度降到四十度了,這段時間的氣溫降幅比較穩定,沒什麽反複。
要是按這樣算,那月底就能到三十度,下個月就一直是十來度、二十多度了!
她內心裏其實知道這個數據樣本既不夠多,在末世這樣的背景下也不一定就有代表性,但還是忍不住為這樣的推算結果而感到狂喜。
不過她也記得,之前升溫的時候,她按照記錄數據來推算未來的氣溫漲幅時,得到的都是暑熱難忍的數字,她那時怎麽想的來著——
哦,數據樣本太少,不具備代表性,就推算著玩玩罷了,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這叫什麽,這就是人類的本質嘛——雙標啊。
這一次的領物資全過程她也通過窗口和監控注意著,對麵樓好像真的提前把每層的垃圾都倒完了,她沒再看到有臨時倒垃圾的場景。
現在的水麵上漂浮著不少垃圾,她估計應該是全小區的垃圾循環漂流——哦,應該還包括外麵大街上的垃圾。
畢竟現在積水的高度早已經超過了小區圍牆,她視野有限,但能猜測到,也許現在整個b市都是高樓懸於一片汪洋。
而監控能看到的,同一層從這一側樓梯走的人數沒有變化,起碼能知道鄰居們都沒碰到什麽麻煩,還能正常出門。
她還特意抽了個時間看了這幾次的迴放,能看出雖然大家精神狀態不是特別好,都很疲憊的模樣,但並沒有什麽大傷大病的樣子。
每次領物資迴來時,大家雖然也行色匆匆、護著物資,但看起來並沒有經曆過打架和搶奪這類暴力事件。
總的來說,似乎領取物資時的秩序還不錯。
鄰居好,就是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她就想起來發放物資時,就算船離窗口有一段距離,官方人員選擇的方法也是親身上去發放,而不是搭一個滑輪裝置,人在下麵把物資運上去,讓居民自己領取。
她恍然,原來選擇這種累人的方法,是為了最大程度地維持秩序啊。
而且,應該還能起到一個安撫人心的作用,她每次用望遠鏡看時,能看到對麵樓裏的居民一直動著嘴,似乎是在說話。
不管是問一問現在外界的情況,還是詢問官方有沒有管理章程,由她自己看到的,雙方情緒都還算穩定,有時還會有笑模樣。
看來,官方現在是有能力安撫大眾的,避難基地應該也建設得不錯。
這次領取物資,水麵和窗口的位置比較合適,不需要搭梯子,整體時間也快了不少,和第一次領取物資時相比,時間縮短了一些。
看來經過兩次領取,居民的問題也少了,官方的效率也提高了,以後說不定還會更快呢。
第三次領取物資過後,一月中旬沒過幾天,就到了日曆上標注的臘八。
臘八臘八,是臘月初八,有順口溜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本來外麵該寒冬臘月的準備過年,但現在氣溫還停在夏天。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過年這事,或者應該說,想過年,但著實有心無力。
臘八不算全國統一的節日,按她家往年的重視程度,也就是正常吃飯之後再加個臘八粥,重點還是放在準備過年上。
她看了眼時間,沒忍住呲了呲牙,這一迴等了得有六個小時,這也太折磨人了。
——可不是嗎,上迴是直接船開到窗口,一手遞一手接的事,這迴還要架梯子,爬上滑下的,肯定要費時間。
不知道有沒有人預料到時間的延遲,從而帶了吃的去,排隊時一邊吃一邊等——她想法一轉,既然每個人都發了糧水,應該不會為了搶別人的而大打出手……吧?
這要是幹等著,又熱又餓的,還得防著人,也太心力交瘁了。
不過……已經末世了,被高溫和暴雨、斷水斷電斷通訊折磨了這幾個月,本來就夠累的了。
現在有官方出麵,就傳達了一種“還沒徹底完蛋、沒有被放棄”的信息;提供的物資也能保證人不會餓死,再加上還有避難基地的消息在前麵釣著——
雖然現在無法前往,但也算是有個好奔頭啊!
所以現在這種情況,就算是被迫陷入漫長的等待,對居民來說,整體上其實可以說反而是一種更有希望的局麵。
衛嬌歎了口氣,自己有金手指,每天小日子過得愜意,不管再怎麽猜想揣測,也是做不到真正站到別人的立場上的。
日子忽忽走,又一周過去了。
她對比著積水數據和氣溫數據,感覺有些微妙。
——就,感覺這個漲幅和降幅,還都挺平均的?
積水穩定地每天漲一點,現在已經完全沒過了五層,下次就該到6層領物資了。
溫度降幅沒變化,已經降到了四十度這樣一個喜人的數字。
——出現這個念頭的時候,她又一次體會到了末世對人的影響:那可是四十度啊,放在末世前是要出新聞報道的!
以前這樣一個要受人怒罵的氣溫,她相信現在不止自己,很多人都會為這個溫度感到欣慰。
四十度當然還是很熱,但和之前動輒直逼八十度的高溫相比,這已經是賞賜一樣的氣溫了。
而且,四十度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這個數字本身,更是讓人們看到了高溫穩定下降的這一趨勢。
這段時間裏,高溫加暴雨的雙重打擊,真是讓人十分痛苦,雖然暴雨沒有減小的意思,但光氣溫能降下來也是好的啊!
起碼降溫了,人能不會被熱得翻來覆去,在這種疲憊的生活裏,能夠睡一個好覺。
甚至她看著氣溫變化折線圖,都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推算出的結果:
如果繼續按照這種一周降五度的規律來,那下個月豈不是能有好一陣是二十度的天氣?
那未免也太舒服了?末世也有這樣舒服的日子嗎?
現在是一月中旬,氣溫已經由月初的五十度降到四十度了,這段時間的氣溫降幅比較穩定,沒什麽反複。
要是按這樣算,那月底就能到三十度,下個月就一直是十來度、二十多度了!
她內心裏其實知道這個數據樣本既不夠多,在末世這樣的背景下也不一定就有代表性,但還是忍不住為這樣的推算結果而感到狂喜。
不過她也記得,之前升溫的時候,她按照記錄數據來推算未來的氣溫漲幅時,得到的都是暑熱難忍的數字,她那時怎麽想的來著——
哦,數據樣本太少,不具備代表性,就推算著玩玩罷了,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這叫什麽,這就是人類的本質嘛——雙標啊。
這一次的領物資全過程她也通過窗口和監控注意著,對麵樓好像真的提前把每層的垃圾都倒完了,她沒再看到有臨時倒垃圾的場景。
現在的水麵上漂浮著不少垃圾,她估計應該是全小區的垃圾循環漂流——哦,應該還包括外麵大街上的垃圾。
畢竟現在積水的高度早已經超過了小區圍牆,她視野有限,但能猜測到,也許現在整個b市都是高樓懸於一片汪洋。
而監控能看到的,同一層從這一側樓梯走的人數沒有變化,起碼能知道鄰居們都沒碰到什麽麻煩,還能正常出門。
她還特意抽了個時間看了這幾次的迴放,能看出雖然大家精神狀態不是特別好,都很疲憊的模樣,但並沒有什麽大傷大病的樣子。
每次領物資迴來時,大家雖然也行色匆匆、護著物資,但看起來並沒有經曆過打架和搶奪這類暴力事件。
總的來說,似乎領取物資時的秩序還不錯。
鄰居好,就是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她就想起來發放物資時,就算船離窗口有一段距離,官方人員選擇的方法也是親身上去發放,而不是搭一個滑輪裝置,人在下麵把物資運上去,讓居民自己領取。
她恍然,原來選擇這種累人的方法,是為了最大程度地維持秩序啊。
而且,應該還能起到一個安撫人心的作用,她每次用望遠鏡看時,能看到對麵樓裏的居民一直動著嘴,似乎是在說話。
不管是問一問現在外界的情況,還是詢問官方有沒有管理章程,由她自己看到的,雙方情緒都還算穩定,有時還會有笑模樣。
看來,官方現在是有能力安撫大眾的,避難基地應該也建設得不錯。
這次領取物資,水麵和窗口的位置比較合適,不需要搭梯子,整體時間也快了不少,和第一次領取物資時相比,時間縮短了一些。
看來經過兩次領取,居民的問題也少了,官方的效率也提高了,以後說不定還會更快呢。
第三次領取物資過後,一月中旬沒過幾天,就到了日曆上標注的臘八。
臘八臘八,是臘月初八,有順口溜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本來外麵該寒冬臘月的準備過年,但現在氣溫還停在夏天。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過年這事,或者應該說,想過年,但著實有心無力。
臘八不算全國統一的節日,按她家往年的重視程度,也就是正常吃飯之後再加個臘八粥,重點還是放在準備過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