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新消息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作息調迴白天活動夜間休息後,她又把通風時間挪迴了鍛煉時段之前。
本來是想放在鍛煉結束後的,但又一想,運動後本來就熱,再鑽進雨衣裏多難受。
況且下個階段是極寒,那暴雨期間溫度肯定會降下去,到時候如果鍛煉後滿身汗地去通風,也容易生病。
離一層完全被淹已經過去了一周,她每天觀察、拍照,和前一天對比,能看出水位每天都在上移,直到現在,三樓的窗戶們黑黝黝地飄在了水麵上。
正如一周前的二層一樣。
她把兩張照片放到一起對比,看上去居然瞧不出什麽分別。三十二層的樓,淹掉一層還是兩層,從外麵看著又有什麽區別呢。
隻有住在裏麵的人,才知道經曆了怎樣心驚膽戰的煎熬和兵荒馬亂的轉移。
一場雨,一堵牆,就把人的無助和憤懣無聲地掩隔。在這場暴雨之中、在這末世之中,人是多麽渺小啊!
雨水從天空被傾泄,潑砸入大地的積水裏,吵鬧喧囂,人的聲音聽不到。
結束了鍛煉,她洗好澡,迴到臥室,又無意識地站到窗邊發了迴呆。
自從不再堵著窗戶,她總喜歡有事沒事站過去,看著外麵的雨放空。現在氣溫下了五十度,迴到了比較熟悉的四字頭,稍微站一會兒倒也還好。
她坐到電腦前,看著過去的十二月的積水和氣溫的記錄,盡管知道現在的數據並不具備多少代表性,但還是粗略地推算了一下。
如果按照現在呈現出來的規律,在係統估算的100~120天的暴雨天災裏,積水最終可能會漲到14層,最終溫度可能會降到零下。
她其實相信後三個月的規律一定會變化,但有了這個大致的估算,尤其是對於積水的,淹不到20層還是能稍微帶來點慰藉。
今天正是翻過年去的頭一天,一月一號元旦,原本是個很喜慶的日子,但現在這情況還有多少人能記得呢?
按她的習慣,元旦自然是要擺一桌的,她偏向在晚飯那一頓過節,所以吃中午飯前的時間就翻著吃播視頻,想湊一桌子新奇一點的飯菜。
實在是年底這一段時間節日紮堆,她感覺自己天天嘴就沒閑著,有點膩歪了,想弄點花樣。
按照原來的習慣,元旦一般就是一桌子菜,取個吉利的數字,六道菜或者八道十道的,雖然她一個人,但是現在有空間,也不怕浪費菜,準備起來也不會麻煩。
現在麽……就不想這麽吃了。
埋頭在吃播賬號裏翻了半天,強迫症又冒頭,覺得本國的這種重要節日就吃點本國的菜式比較好。現在大熱天,吃點什麽合適呢……
她眼睛一亮,要不然,吃烤串吧!
就是要在夏天的深夜,在燒烤店的門外,踢開一個折疊桌,再抱一摞塑料椅,蹭著夜晚的徐徐涼風,用冰啤酒降溫,桌子上鋪滿燒烤。
再來一盆小龍蝦——哎,對了,元旦吃麻小,紅彤彤的多喜慶!
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她喜氣洋洋地敲定晚上的菜單,看看時間,也差不多該吃中午飯了。
電腦屏幕上正在播放的視頻是個探店博主在吃蟹黃麵,她就順便跟著一起了,和金手指要了一碗一樣的,金黃的蟹黃醬汁鋪滿,都看不見下麵的麵條。
用筷子一拌、一挑,黃澄澄的麵條就破土而出一樣,掛著蟹黃醬,同時帶出一股噴湧的熱氣。
她一邊咽口水一邊拌勻,麵條在翻拌間發出一種黏乎乎的、非常誘人的聲音。她夾起一大筷子,湊到嘴邊吹吹氣,張開嘴——
門鈴響了。
她一愣,探頭去看監控屏幕,看到一個紮馬尾的頭頂,那人似乎有些著急,緊接著又按了一次門鈴。
這是……幹嘛來的?
她皺起眉,現在外麵都是積水,能上門的應該隻有本棟樓的居民……難道是淹了水的樓層的人上來了?
思索間,她也沒愣著,把拌好的麵收進空間,飛快地趕去大門口,剛撩開擋冷氣的簾子就是一愣——門縫底下居然被塞了一張紙。
她動作一頓,馬上彎腰撿起來,先沒看,而是動作利索地把裏側門鎖打開,然後謹慎地把門中門推開一小半:“哪位?”
外麵的人幾乎是馬上說道:“物業,有事要說,別關門啊。”
說完,就折身走開了,能聽到對方一路走一路不停地說:“都別關門啊,有官方的消息,我統一說了,別關門聽著啊。”
她鬆了口氣,是物業就好,還能上門遞消息,這本身就是個好消息了,更別提還是來自官方。
不過,既然還能上門,看來物業那邊是有水上的交通工具啊。
衛嬌聽著物業邊走遠邊提醒的聲音,估計自己家是最後一個被叫的,現在物業應該是想走到樓道中間的位置,這樣兩邊聽到的聲量比較平均。
可能現在所有居民都半敞著門,等著物業宣布官方消息呢。
她趁機低頭飛快地看了看塞進來的紙,才發現居然是張地圖,上麵有個地方畫了個很明顯的紅點,倒是沒標注文字說明。
還沒等她細看,外麵的聲音突然變了質感,一聽就是用了擴音喇叭。
先聽到喇叭被拍了兩下,然後是“啊啊”幾聲試音,再之後就是物業來人開始說話:“大家都沒關門吧,都聽著呢吧?”
樓道裏響起了幾聲參差不齊的迴應,物業似乎也不在乎,繼續說:“這次來是跟大家傳遞個消息,現在外麵淹水,官方已經派出救援了!會給我們發吃的、發水喝!”
“真的?真的嗎!”
“終於又來了!”
“什麽時候——我受不了了!”
樓道裏馬上響起一陣熱烈的聲音,物業用大喇叭抬高音量,又給壓了下去:
“大家記一下時間啊!今天——下午的五點鍾——會來咱們小區,到時候大家下樓,就到現在還沒被淹的樓層,去電梯間的窗口那裏排隊。”
“聽清楚啊,下午,五點鍾,到沒淹水的樓層——電梯間的窗口,以後,每個星期的今天,也就是每周的周一,早上八點,是咱們小區領救援的時間。”
“再重複一下,今天是下午的五點,以後是每周星期一的早上八點,地點統一是還沒被淹的那層,在電梯間的窗口!”
來人重複了好幾遍,衛嬌當下從空間取出紙筆記下,就聽到樓道裏一陣嗡嗡聲,然後是一個聲音穿透了大聲問:“去沒淹水的樓層是嗎?”
大喇叭迴答道:“是的,沒淹水的樓層啊!”
那道聲音又問:“哪種程度的沒淹水啊?要是隻積了一點水那種呢?”
樓道裏就又是一陣附和,衛嬌把小門完全推開,將耳朵湊過去仔細聽。
本來是想放在鍛煉結束後的,但又一想,運動後本來就熱,再鑽進雨衣裏多難受。
況且下個階段是極寒,那暴雨期間溫度肯定會降下去,到時候如果鍛煉後滿身汗地去通風,也容易生病。
離一層完全被淹已經過去了一周,她每天觀察、拍照,和前一天對比,能看出水位每天都在上移,直到現在,三樓的窗戶們黑黝黝地飄在了水麵上。
正如一周前的二層一樣。
她把兩張照片放到一起對比,看上去居然瞧不出什麽分別。三十二層的樓,淹掉一層還是兩層,從外麵看著又有什麽區別呢。
隻有住在裏麵的人,才知道經曆了怎樣心驚膽戰的煎熬和兵荒馬亂的轉移。
一場雨,一堵牆,就把人的無助和憤懣無聲地掩隔。在這場暴雨之中、在這末世之中,人是多麽渺小啊!
雨水從天空被傾泄,潑砸入大地的積水裏,吵鬧喧囂,人的聲音聽不到。
結束了鍛煉,她洗好澡,迴到臥室,又無意識地站到窗邊發了迴呆。
自從不再堵著窗戶,她總喜歡有事沒事站過去,看著外麵的雨放空。現在氣溫下了五十度,迴到了比較熟悉的四字頭,稍微站一會兒倒也還好。
她坐到電腦前,看著過去的十二月的積水和氣溫的記錄,盡管知道現在的數據並不具備多少代表性,但還是粗略地推算了一下。
如果按照現在呈現出來的規律,在係統估算的100~120天的暴雨天災裏,積水最終可能會漲到14層,最終溫度可能會降到零下。
她其實相信後三個月的規律一定會變化,但有了這個大致的估算,尤其是對於積水的,淹不到20層還是能稍微帶來點慰藉。
今天正是翻過年去的頭一天,一月一號元旦,原本是個很喜慶的日子,但現在這情況還有多少人能記得呢?
按她的習慣,元旦自然是要擺一桌的,她偏向在晚飯那一頓過節,所以吃中午飯前的時間就翻著吃播視頻,想湊一桌子新奇一點的飯菜。
實在是年底這一段時間節日紮堆,她感覺自己天天嘴就沒閑著,有點膩歪了,想弄點花樣。
按照原來的習慣,元旦一般就是一桌子菜,取個吉利的數字,六道菜或者八道十道的,雖然她一個人,但是現在有空間,也不怕浪費菜,準備起來也不會麻煩。
現在麽……就不想這麽吃了。
埋頭在吃播賬號裏翻了半天,強迫症又冒頭,覺得本國的這種重要節日就吃點本國的菜式比較好。現在大熱天,吃點什麽合適呢……
她眼睛一亮,要不然,吃烤串吧!
就是要在夏天的深夜,在燒烤店的門外,踢開一個折疊桌,再抱一摞塑料椅,蹭著夜晚的徐徐涼風,用冰啤酒降溫,桌子上鋪滿燒烤。
再來一盆小龍蝦——哎,對了,元旦吃麻小,紅彤彤的多喜慶!
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她喜氣洋洋地敲定晚上的菜單,看看時間,也差不多該吃中午飯了。
電腦屏幕上正在播放的視頻是個探店博主在吃蟹黃麵,她就順便跟著一起了,和金手指要了一碗一樣的,金黃的蟹黃醬汁鋪滿,都看不見下麵的麵條。
用筷子一拌、一挑,黃澄澄的麵條就破土而出一樣,掛著蟹黃醬,同時帶出一股噴湧的熱氣。
她一邊咽口水一邊拌勻,麵條在翻拌間發出一種黏乎乎的、非常誘人的聲音。她夾起一大筷子,湊到嘴邊吹吹氣,張開嘴——
門鈴響了。
她一愣,探頭去看監控屏幕,看到一個紮馬尾的頭頂,那人似乎有些著急,緊接著又按了一次門鈴。
這是……幹嘛來的?
她皺起眉,現在外麵都是積水,能上門的應該隻有本棟樓的居民……難道是淹了水的樓層的人上來了?
思索間,她也沒愣著,把拌好的麵收進空間,飛快地趕去大門口,剛撩開擋冷氣的簾子就是一愣——門縫底下居然被塞了一張紙。
她動作一頓,馬上彎腰撿起來,先沒看,而是動作利索地把裏側門鎖打開,然後謹慎地把門中門推開一小半:“哪位?”
外麵的人幾乎是馬上說道:“物業,有事要說,別關門啊。”
說完,就折身走開了,能聽到對方一路走一路不停地說:“都別關門啊,有官方的消息,我統一說了,別關門聽著啊。”
她鬆了口氣,是物業就好,還能上門遞消息,這本身就是個好消息了,更別提還是來自官方。
不過,既然還能上門,看來物業那邊是有水上的交通工具啊。
衛嬌聽著物業邊走遠邊提醒的聲音,估計自己家是最後一個被叫的,現在物業應該是想走到樓道中間的位置,這樣兩邊聽到的聲量比較平均。
可能現在所有居民都半敞著門,等著物業宣布官方消息呢。
她趁機低頭飛快地看了看塞進來的紙,才發現居然是張地圖,上麵有個地方畫了個很明顯的紅點,倒是沒標注文字說明。
還沒等她細看,外麵的聲音突然變了質感,一聽就是用了擴音喇叭。
先聽到喇叭被拍了兩下,然後是“啊啊”幾聲試音,再之後就是物業來人開始說話:“大家都沒關門吧,都聽著呢吧?”
樓道裏響起了幾聲參差不齊的迴應,物業似乎也不在乎,繼續說:“這次來是跟大家傳遞個消息,現在外麵淹水,官方已經派出救援了!會給我們發吃的、發水喝!”
“真的?真的嗎!”
“終於又來了!”
“什麽時候——我受不了了!”
樓道裏馬上響起一陣熱烈的聲音,物業用大喇叭抬高音量,又給壓了下去:
“大家記一下時間啊!今天——下午的五點鍾——會來咱們小區,到時候大家下樓,就到現在還沒被淹的樓層,去電梯間的窗口那裏排隊。”
“聽清楚啊,下午,五點鍾,到沒淹水的樓層——電梯間的窗口,以後,每個星期的今天,也就是每周的周一,早上八點,是咱們小區領救援的時間。”
“再重複一下,今天是下午的五點,以後是每周星期一的早上八點,地點統一是還沒被淹的那層,在電梯間的窗口!”
來人重複了好幾遍,衛嬌當下從空間取出紙筆記下,就聽到樓道裏一陣嗡嗡聲,然後是一個聲音穿透了大聲問:“去沒淹水的樓層是嗎?”
大喇叭迴答道:“是的,沒淹水的樓層啊!”
那道聲音又問:“哪種程度的沒淹水啊?要是隻積了一點水那種呢?”
樓道裏就又是一陣附和,衛嬌把小門完全推開,將耳朵湊過去仔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