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石正峰把文科中的幾個學科講給了贏重威,贏重威說道:“這些學科確實都有用。”
儒學可以正人心,人心不正,人就稱不上是人,而是衣冠禽獸。華夏文明光輝燦爛,根源就在於儒學。
道學可以給人以精神慰藉,無論多麽強大的人,有時候在精神上都是脆弱的,都需要慰藉,類似於宗教的道學,正好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法學是建立法治社會的根本,關於“法”的問題,石正峰還會和贏重威細致討論。
醫學更是重要,無論王侯將相,還是販夫走卒,誰都離不開醫學。人的身體健康了,工作效率就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創造出的價值就增大了,國家就富強了。還有,在軍隊裏利用醫學,推廣醫護兵製度,可以減輕傷亡,提振士氣。
石正峰向贏重威講完了文科,又講武科,武科簡單說就是軍事學科,但是,這一個大學科下麵還要分門別類,細致地劃出一些小學科。
石正峰說道:“這個武科主要就是培養軍事人才的。”
贏重威說道:“你的意思是,武科教授的東西,就是武館裏那一套唄。”
石正峰笑了一下,說道:“王上,臣不是這個意思,武科教授的是如何行軍打仗。”
贏重威說道:“那豈不成了紙上談兵?軍官要在實踐中慢慢磨練。”
贏重威說的是傳統的軍官培養方式,你進入軍隊,出身好,當個小軍官,出身不好,當個大頭兵,然後你就跟著長官南征北戰,要麽向長官學習,要麽自己領悟,在戰鬥中立了功,你就升官,一點一點往上升。
受限於階級製度,出身好的人升遷機會特別大,出身不好的人,拿命拚了一輩子,能當上一個中層軍官就謝天謝地了。
石正峰說道:“王上,臣覺得作為一個軍官是要有實際經驗,但是也要有理論依據。就像是一個人幹農活兒,如果有人事先教導他一番,他幹起來肯定要順手一些,如果他一點也不懂,直接去幹農活兒,悟性高的天才不算,普通人,或是中上之資的人,難免要磕磕絆絆。”
贏重威說道:“你的話還是不能令寡人完全信服呀。”
石正峰說道:“行軍打仗要懂得地理天氣,在什麽地方紮營,在什麽地方行軍,風雨雷電對作戰有什麽影響,這不都是學問嗎?”
贏重威說道:“這些學問在軍營裏完全就可以學到嘛。”
石正峰說道:“王上,大秦誌在四方,不能把眼光僅局限在秦國。如果將來咱們去燕國作戰,遼東天寒地凍,咱們誰了解地形?去楚國作戰,瘴氣彌漫,咱們不熟悉環境,怎麽辦?當年周昭王討伐楚國失敗,就是吃了這方麵的虧。還有,咱們要是到吳越之地,與敵人展開水戰怎麽辦?秦國人都是旱鴨子,臨時學習水戰,來得及嗎?”
贏重威沉思良久,說道:“嗯,有道理。”
石正峰又說道:“還有工科,凡是科技領域的學科,都屬於工科,科技的重要性
剛才我已經講過了。”
贏重威說道:“對,這文科、武科、工科都很重要,國家想要富強,缺一不可。”
石正峰說道:“想要發展這三大學科,咱們就得成立學院。”
“學院是什麽意思?”贏重威又聽到了一個陌生的名詞。
石正峰說道:“學院就是學堂,很大很大的學堂,能容下成百上千人,甚至是上萬人。”
“那麽大?”贏重威有些驚訝。
在秦國隻有府縣學堂和家族學堂,家族學堂的學生都是血親子弟,規模小,束縛大。因為家族勢力在秦國根深蒂固,府縣學堂裏幾乎沒有多少學生,有的府縣學堂甚至招不到學生,都荒廢了,當做庫房。
石正峰說道:“學院教育要打破家族的局限,讓所有想學習的人,都能學到真正的學問、本事。”
贏重威說道:“你說的學院,什麽人能來學,什麽人又能來教?想學習的人,有家族學堂學習,能教書的人,在家族學堂教書。”
石正峰說道:“那些沒有大家族可以依附的寒門子弟,都可以到學院學習。那些不喜歡家族學堂死板教育的子弟,也可以到學院學習。那些想學新知識的子弟,也可以到學院學習。至於教書的先生,我們可以在秦國招募,也可以到外國招募,峰軍當中就有很多可以擔起重任的先生。”
贏重威想了想,說道:“那就先在鹹陽、櫟陽、寶雞這三個地方建幾座學院試試。如果發現問題,咱們再糾正,如果試行結果良好,咱們再推廣。”
石正峰拍了一記馬屁,“王上考慮得很是周全。”
贏重威說道:“你說富國強軍的第三個因素是什麽?”
石正峰說道:“凝聚力。”
“詳細說一說,”贏重威對“凝聚力”這個詞也不是太明白。
石正峰說道:“所謂的凝聚力,就是讓秦國上到三公九卿,下到黎民百姓,全都心向國家,願意為國家奉獻。”
贏重威的眼中閃過一道亮光,心想,這凝聚力是個好東西,如果全國臣民都有了這個“凝聚力”,自己就不用再擔心臣子們不夠忠誠,百姓們不夠溫順,秦國的統治就可以千秋萬代、穩如磐石了。
贏重威很是興奮,問道:“要怎麽才能是臣民有凝聚力?”
石正峰說道:“要想讓臣民們對國家有凝聚力,國家必須要讓臣民感到安穩、幸福,把國家的利益和臣民的利益聯係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贏重威說道:“你的意思是讓寡人實行仁政?寡人不敢說自己像堯舜一般聖賢,但是,自認為還是有一顆愛民之心的。”
石正峰說道:“王上,隻是您有愛民之心還不夠,您頒布一道詔令,底下的官吏要是不執行怎麽辦?要是歪曲您的本意怎麽辦?還有,有些舊規矩殘民虐民,不廢除了,老百姓永遠不可能感到安穩、幸福。”
很多領導都說自己虛心
納諫,但是,當有人真正諫言,戳到了領導的肺管子,領導都會不高興,甚至是打擊報複。
聽到“殘民、虐民”這四個字,贏重威皺起了眉頭,說道:“秦國一向穩定,隻是三個偽君倒行逆施,現在寡人登基,早就廢除了三個偽君的政令,秦國還有什麽殘民、虐民的規矩呀?”
石正峰神情凝重,從嘴裏吐出了三個字——“奴隸製!”
石正峰到秦國之後,發現秦國有濃重的奴隸製氣氛,田地裏勞作的人,十有八九是奴隸,各個世家大族都以多蓄奴為榮,有的大家族甚至擁有上萬個奴隸。
這些奴隸就是會說話的牲口,主人可以隨意地處置他們、殺戮他們。如果主人死了,還要用他們來陪葬。他們生下來的孩子,和他們一樣,世世代代都是沒有尊嚴、沒有自由的奴隸。
華夏大陸的第一個王朝,大夏王朝就是奴隸製社會,大商王朝和早期的大周王朝,也是奴隸製社會。大周王朝統治了幾百年之後,奴隸製不適合時代的發展,很多諸侯國,比如強大的齊國、魏國開始慢慢廢除奴隸製,這些國家還有奴隸,隻不過占的比例很小很小,社會生產的主力是平民。
而秦國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之邦,文化、經濟、製度各方麵都落後於中原。當中原的平民成為社會生產主力的時候,秦國還在大量地使用奴隸。
早期的奴隸是由戰俘、罪犯組成的,後來,不打仗了,犯罪的人也少了,權貴們感覺到奴隸不夠用了,就開始迫害平民。
平民犯了一點小錯,就被權貴責罰成了奴隸,平民向權貴借錢,這錢是高利貸,利滾利,平民還不上,隻能賣身為奴隸。
這樣,經過權貴們的不法運作,秦國的奴隸是越來越多,幾乎占據了秦國總人口的半數。
很多奴隸對主人充滿了仇恨,他們在主人的強迫下勞動,試問,這樣以奴隸為主要生產力的社會,怎麽能發展起來?
石正峰說道:“秦國要想富強,必須廢除奴隸製度。”
贏重威流亡國外幾十年,洛陽、衛國、鄭國、晉國、齊國這些發達的國家,他都去過,他知道奴隸製度很落後,應該被淘汰,但是,他還是有顧慮。
贏重威說道:“奴隸製在秦國根深蒂固,每個世家大族都蓄奴,突然廢除奴隸製,恐怕會引起騷亂。”
石正峰說道:“那咱們就溫水煮青蛙,慢慢地廢除。”
“怎麽個慢慢廢除法?”贏重威問道。
石正峰說道:“王上,黃襄一黨被鏟除,他們的田地、奴隸都沒收上來,還沒有分配。不如就釋放這些奴隸為平民,把黃襄一黨的田地充公,租給這些得到自由身的奴隸耕種。”
贏重威麵露難色,說道:“可是寡人答應過那些從龍之臣,要把黃襄的財產分給他們。”
石正峰說道:“王上您不是還沒有頒發詔書嗎,這件事就作罷。”
贏重威說道:“你這不是讓寡人食言嗎?”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p>
石正峰把文科中的幾個學科講給了贏重威,贏重威說道:“這些學科確實都有用。”
儒學可以正人心,人心不正,人就稱不上是人,而是衣冠禽獸。華夏文明光輝燦爛,根源就在於儒學。
道學可以給人以精神慰藉,無論多麽強大的人,有時候在精神上都是脆弱的,都需要慰藉,類似於宗教的道學,正好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法學是建立法治社會的根本,關於“法”的問題,石正峰還會和贏重威細致討論。
醫學更是重要,無論王侯將相,還是販夫走卒,誰都離不開醫學。人的身體健康了,工作效率就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創造出的價值就增大了,國家就富強了。還有,在軍隊裏利用醫學,推廣醫護兵製度,可以減輕傷亡,提振士氣。
石正峰向贏重威講完了文科,又講武科,武科簡單說就是軍事學科,但是,這一個大學科下麵還要分門別類,細致地劃出一些小學科。
石正峰說道:“這個武科主要就是培養軍事人才的。”
贏重威說道:“你的意思是,武科教授的東西,就是武館裏那一套唄。”
石正峰笑了一下,說道:“王上,臣不是這個意思,武科教授的是如何行軍打仗。”
贏重威說道:“那豈不成了紙上談兵?軍官要在實踐中慢慢磨練。”
贏重威說的是傳統的軍官培養方式,你進入軍隊,出身好,當個小軍官,出身不好,當個大頭兵,然後你就跟著長官南征北戰,要麽向長官學習,要麽自己領悟,在戰鬥中立了功,你就升官,一點一點往上升。
受限於階級製度,出身好的人升遷機會特別大,出身不好的人,拿命拚了一輩子,能當上一個中層軍官就謝天謝地了。
石正峰說道:“王上,臣覺得作為一個軍官是要有實際經驗,但是也要有理論依據。就像是一個人幹農活兒,如果有人事先教導他一番,他幹起來肯定要順手一些,如果他一點也不懂,直接去幹農活兒,悟性高的天才不算,普通人,或是中上之資的人,難免要磕磕絆絆。”
贏重威說道:“你的話還是不能令寡人完全信服呀。”
石正峰說道:“行軍打仗要懂得地理天氣,在什麽地方紮營,在什麽地方行軍,風雨雷電對作戰有什麽影響,這不都是學問嗎?”
贏重威說道:“這些學問在軍營裏完全就可以學到嘛。”
石正峰說道:“王上,大秦誌在四方,不能把眼光僅局限在秦國。如果將來咱們去燕國作戰,遼東天寒地凍,咱們誰了解地形?去楚國作戰,瘴氣彌漫,咱們不熟悉環境,怎麽辦?當年周昭王討伐楚國失敗,就是吃了這方麵的虧。還有,咱們要是到吳越之地,與敵人展開水戰怎麽辦?秦國人都是旱鴨子,臨時學習水戰,來得及嗎?”
贏重威沉思良久,說道:“嗯,有道理。”
石正峰又說道:“還有工科,凡是科技領域的學科,都屬於工科,科技的重要性
剛才我已經講過了。”
贏重威說道:“對,這文科、武科、工科都很重要,國家想要富強,缺一不可。”
石正峰說道:“想要發展這三大學科,咱們就得成立學院。”
“學院是什麽意思?”贏重威又聽到了一個陌生的名詞。
石正峰說道:“學院就是學堂,很大很大的學堂,能容下成百上千人,甚至是上萬人。”
“那麽大?”贏重威有些驚訝。
在秦國隻有府縣學堂和家族學堂,家族學堂的學生都是血親子弟,規模小,束縛大。因為家族勢力在秦國根深蒂固,府縣學堂裏幾乎沒有多少學生,有的府縣學堂甚至招不到學生,都荒廢了,當做庫房。
石正峰說道:“學院教育要打破家族的局限,讓所有想學習的人,都能學到真正的學問、本事。”
贏重威說道:“你說的學院,什麽人能來學,什麽人又能來教?想學習的人,有家族學堂學習,能教書的人,在家族學堂教書。”
石正峰說道:“那些沒有大家族可以依附的寒門子弟,都可以到學院學習。那些不喜歡家族學堂死板教育的子弟,也可以到學院學習。那些想學新知識的子弟,也可以到學院學習。至於教書的先生,我們可以在秦國招募,也可以到外國招募,峰軍當中就有很多可以擔起重任的先生。”
贏重威想了想,說道:“那就先在鹹陽、櫟陽、寶雞這三個地方建幾座學院試試。如果發現問題,咱們再糾正,如果試行結果良好,咱們再推廣。”
石正峰拍了一記馬屁,“王上考慮得很是周全。”
贏重威說道:“你說富國強軍的第三個因素是什麽?”
石正峰說道:“凝聚力。”
“詳細說一說,”贏重威對“凝聚力”這個詞也不是太明白。
石正峰說道:“所謂的凝聚力,就是讓秦國上到三公九卿,下到黎民百姓,全都心向國家,願意為國家奉獻。”
贏重威的眼中閃過一道亮光,心想,這凝聚力是個好東西,如果全國臣民都有了這個“凝聚力”,自己就不用再擔心臣子們不夠忠誠,百姓們不夠溫順,秦國的統治就可以千秋萬代、穩如磐石了。
贏重威很是興奮,問道:“要怎麽才能是臣民有凝聚力?”
石正峰說道:“要想讓臣民們對國家有凝聚力,國家必須要讓臣民感到安穩、幸福,把國家的利益和臣民的利益聯係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贏重威說道:“你的意思是讓寡人實行仁政?寡人不敢說自己像堯舜一般聖賢,但是,自認為還是有一顆愛民之心的。”
石正峰說道:“王上,隻是您有愛民之心還不夠,您頒布一道詔令,底下的官吏要是不執行怎麽辦?要是歪曲您的本意怎麽辦?還有,有些舊規矩殘民虐民,不廢除了,老百姓永遠不可能感到安穩、幸福。”
很多領導都說自己虛心
納諫,但是,當有人真正諫言,戳到了領導的肺管子,領導都會不高興,甚至是打擊報複。
聽到“殘民、虐民”這四個字,贏重威皺起了眉頭,說道:“秦國一向穩定,隻是三個偽君倒行逆施,現在寡人登基,早就廢除了三個偽君的政令,秦國還有什麽殘民、虐民的規矩呀?”
石正峰神情凝重,從嘴裏吐出了三個字——“奴隸製!”
石正峰到秦國之後,發現秦國有濃重的奴隸製氣氛,田地裏勞作的人,十有八九是奴隸,各個世家大族都以多蓄奴為榮,有的大家族甚至擁有上萬個奴隸。
這些奴隸就是會說話的牲口,主人可以隨意地處置他們、殺戮他們。如果主人死了,還要用他們來陪葬。他們生下來的孩子,和他們一樣,世世代代都是沒有尊嚴、沒有自由的奴隸。
華夏大陸的第一個王朝,大夏王朝就是奴隸製社會,大商王朝和早期的大周王朝,也是奴隸製社會。大周王朝統治了幾百年之後,奴隸製不適合時代的發展,很多諸侯國,比如強大的齊國、魏國開始慢慢廢除奴隸製,這些國家還有奴隸,隻不過占的比例很小很小,社會生產的主力是平民。
而秦國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之邦,文化、經濟、製度各方麵都落後於中原。當中原的平民成為社會生產主力的時候,秦國還在大量地使用奴隸。
早期的奴隸是由戰俘、罪犯組成的,後來,不打仗了,犯罪的人也少了,權貴們感覺到奴隸不夠用了,就開始迫害平民。
平民犯了一點小錯,就被權貴責罰成了奴隸,平民向權貴借錢,這錢是高利貸,利滾利,平民還不上,隻能賣身為奴隸。
這樣,經過權貴們的不法運作,秦國的奴隸是越來越多,幾乎占據了秦國總人口的半數。
很多奴隸對主人充滿了仇恨,他們在主人的強迫下勞動,試問,這樣以奴隸為主要生產力的社會,怎麽能發展起來?
石正峰說道:“秦國要想富強,必須廢除奴隸製度。”
贏重威流亡國外幾十年,洛陽、衛國、鄭國、晉國、齊國這些發達的國家,他都去過,他知道奴隸製度很落後,應該被淘汰,但是,他還是有顧慮。
贏重威說道:“奴隸製在秦國根深蒂固,每個世家大族都蓄奴,突然廢除奴隸製,恐怕會引起騷亂。”
石正峰說道:“那咱們就溫水煮青蛙,慢慢地廢除。”
“怎麽個慢慢廢除法?”贏重威問道。
石正峰說道:“王上,黃襄一黨被鏟除,他們的田地、奴隸都沒收上來,還沒有分配。不如就釋放這些奴隸為平民,把黃襄一黨的田地充公,租給這些得到自由身的奴隸耕種。”
贏重威麵露難色,說道:“可是寡人答應過那些從龍之臣,要把黃襄的財產分給他們。”
石正峰說道:“王上您不是還沒有頒發詔書嗎,這件事就作罷。”
贏重威說道:“你這不是讓寡人食言嗎?”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