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才被鎮邊王程茂典收入囊中半個月不到,蔡氏晉東王蔡子祁就忽然發兵對霍氏發起猛攻。


    他們也是怕程氏接著就取霍氏,得趁他們休生養息取霍氏,等不得了。


    北明內亂真正開始了,南部如今動彈不得了,被邊柯重創了。


    他們內部也不安寧,徐宏伯死後,右大將軍的兒子楊遂也蠢蠢欲動,想取而代之。


    如今小主才六歲,很難站穩腳跟,眾人要爭權,內部以後還是要亂起來的。


    現在還有大政司壓著,沒有太大的風波。


    南定王妃每天都提心吊膽的,怕有人要害她兒子。


    側妃已經擺爛了,破罐子破摔。


    南定王空棺下葬時,那些妾都陪葬了,側妃因有個大將軍哥哥,幸免於難。


    這裏的規矩,身份高貴地位非凡的人死後要用活人殉葬的,如一方大王的每一個妾都得與下人們一同殉葬,要集齊一百零八個人殉葬。


    同樣,帝王死後除了皇後其他妃子都得死,發妻不殉葬,這也是嫡庶的區別,凡是占一個嫡字的都有優待。


    帝王需要殉葬的活人就得一千零八個,據說這一零八的數字是因地獄有一百零八個惡鬼。


    去地獄的人都得帶上自己生前喜歡的人去俸給惡鬼們,讓自己免受那一百零八道刑的劫難。


    帝王就得帶十倍,因為他在人間享受的是最好的最多的。


    是以這裏的大王和帝王老了後,就沒有女人願意去給他們當妃子了,怕自己年紀輕輕就要殉葬。


    但帝王選秀卻每年都要進行,不管帝王年紀多大,都要選妃。


    有些人家為了權勢還是會把自己女兒推出去的,命不好的就得成為家裏父兄的墊腳石。


    這個世界的女人命運還是挺悲哀的,達官貴人之家的女人能享受更好的生活,但精神壓力大。


    咳,扯偏了......


    且說邊城眾人的日子一天天過,又過了兩個月。


    邊柯等人得到消息:晉東王蔡子祁與自己妹夫羅氏的羅信聯合取了霍氏。


    名義上的北明帝霍軒被殺於大都皇宮,皇族盡滅。


    但聽聞霍氏大將軍李正誠的嫡次子帶著三皇子出逃,不知所蹤。


    蔡氏沒有做到斬草除根,但他們也沒有重視就是了,一個亡國皇子也翻不起什麽風浪的。


    東南羅氏一直是與蔡氏共存亡的,他們打霍氏時,與程氏對上了,把程氏生生退迴了宋氏的地盤,如今也是他程氏的地盤了。


    蔡子祁得霍氏大都後也不敢出兵去取南部杭都,怕程氏來搶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地盤。


    就與程氏對峙了起來,如今兩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自此,北明亡。


    邊柯心道:嘿!我還能經曆曆史朝代更迭呢!


    如今天下局勢分為:程氏,蔡氏,徐氏,楚氏,邊城五大勢力各自割據一方為主。


    不久程氏自立,稱國號大照(鎮邊王程茂典小字臨照),程茂典為大照天王。


    改宋氏的九崇城為南大都,做為自己的都城,並已經開始修建宮殿了。


    開了徭役,百姓們都開始為修建大照天王宮殿而服苦役了,當真是興,百姓苦啊。


    邊城眾人感慨郎君說的沒錯啊!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邊柯表示這不是我說的,是別人說的,我就加了一個字呢!


    還沒過幾天呢,蔡氏也自立了,稱國號東禹(以東部自己的都城禹東反過來命名國號)。


    蔡子祁在大都稱帝,文晉帝,改大都為晉都。


    羅氏是與蔡氏綁在一起的,如今蔡子祁稱帝,羅信封為郡王,除了自己的勢力沒有兵權。


    文晉帝是吸取了北明的教訓了,功臣除了守邊的都收迴兵權。


    往後除了自己的兒子,其他人不封親王,而程天王與他不一樣,為了安撫各位將軍隻收迴一半,然後各方相互牽製。


    就這樣,統一過的北明王朝被分割成了幾個國家,西楚本來就是外國,隻是因為離的近。


    南部徐氏與邊城一樣,達不到能稱國自立。


    但邊城已經可以看成一個小國家了,畢竟四個城池就擁兵二十四萬了,還都是強兵。


    邊城周圍其他城池雖然不是邊柯的,但都以邊城馬首是瞻並對邊柯稱臣。


    大大小小十多個城池呢,可那個女人太懶了不收。


    他們都隻能與邊城進行商業往來並友好邦交了。


    別人都不敢動他們的,一動邊城就得動,抱大腿保平安啊!


    是以小西南一帶就成為邊柯的勢力範圍了。


    大照與東禹旗鼓相當,大照擁兵二十六萬,東禹擁兵二十九萬(加上羅氏的八萬),西楚如今十六萬。


    杭都也隻剩十五萬兵馬了,被邊柯滅了十三萬,還得防著其他外敵來取他們,如今還得慶幸邊柯沒有理他們。


    其他兩個新國互相牽製,不敢出兵去外麵擴張,他們就還暫時安全。


    西楚倒是想取杭都,有山脈呢,過不去。


    外麵有邊城擋著呢,也過不去。


    於是西楚與杭都徐氏就蝸居起來了,徐氏高層準備休生養息以圖未來,但那得十幾年才行啊。


    不管外麵局勢如何變,邊城眾人都沒有管,兀自搞自己的發展。


    又是一年慶福節要到了,秋季運動會也要開了,這次簡直是大爆。


    來參加賽事的外城不下十個,城裏人滿為患,民宿大興。


    沒辦法城裏客棧根本住不完,外城都住的滿滿的。


    邊城的慶福節是大節,又有盛會,比過年還要受重視,也比過年熱鬧的多。


    邊城的慶福節已經聞名天下了,不僅引來了大照使團和東禹的商隊,這次還引來了外族人。


    東禹商隊是假探虛實是真,大照是明麵上來,東禹是暗探罷了。


    外族人是勾隨撿漏吞並亞拉圖的部落叫塔依部落,他們以強為尊,不重男輕女,他們還有女長老呢。


    這次來邊城的就是一位女長老,帶著自己孫子來的,是位六十八老婦人了。


    外使多了,邊柯的驛館隻給自己幾個城的負責人住。


    其他外使都自己花錢住客棧,他們不招待。


    府衙眾人遲疑道:“郎君,這怕不太好吧,畢竟是客人”


    邊柯理直氣壯:“又不是我邊城請他們來的,我才不想當冤大頭花錢供他們吃喝玩樂呢,讓他們進城就不錯了。


    他們來了就得花錢,我們提供了娛樂項目,他們不得花錢?


    咱們又不用看他們任何人的臉色,不用當禮儀之邦了。不請自來的都不是客人,是遊客,不用優待。這就是我的規矩,不願意的就滾”


    她隻對那個女長老有些興趣。


    眾人:“......”


    郎君一如既往的雙標,這些人連遊客都不如呢。


    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不用對任何人彎腰低頭的感覺可真爽啊!


    於是外使們來邊城時,遞上文書後,守門將看了一眼就還給他們了。


    也不通報,就道:“進去吧”


    先到的是大照使團,他們這支大照使團的規模不大,也就是五十來號人的樣子。


    三個文官,一個武將,武將是個小將軍,其他全是護衛。


    都是騎馬來的,西北的馬都是良駒並且很是神駿高大,守城軍都看的有些眼熱了。


    他們隊伍大概五輛馬車,文官都坐馬車。


    負責人就是大照的外交官,正節使。


    姓宋,叫宋文良,小將軍叫張邑,是他們左大將軍張臨永的嫡次子。


    見邊城如此,他們都麵麵相覷,帶隊的負責人不愉的問:“我們是大照的使團,你等為何不通報?讓人來接我等”


    夏思宇在呢,他已經領了郎君的命令,直接冷漠道:“我們城主說了,你們外使我們邊城不接待,要是想當遊客就進,不想就迴去。


    想見我們城主就自己進去遞拜帖,不是我邊城讓你等來的,我們可不是禮儀之邦”


    郎君可是說了,我們又不用看別人的臉色,隻有別人看我們臉色。


    這些人隻是來打探虛實的,又不是正規來邦交的使團。


    宋文良見對方根本不把他們大照放在眼裏,氣極:“你們邊城竟如此囂張狂妄,毫無禮節!”


    夏思宇:“對,我們就是這樣的,愛進進,不進滾!別擋著我們遊客進城,想讓我們郎君來接你們還不配”


    我們就是如此囂張,那又怎麽樣,我們郎君就是有這個本事囂張,哼!


    宋文良氣了個仰倒:“你......你......你你們簡直不可理喻!”


    文官都粗魯不來的,罵人都不會。


    他們副使張小將軍連忙悄悄勸住宋文良:“大人,咱的目的是打探邊柯虛實,小不忍則亂大謀,他們不接待來使。


    我們隻能當遊客,便不做來使罷了,不然我等進不去就白來這一遭了”


    宋文良被勸住了,他雖是正使,但身份可比不得張小將軍。


    於是隻能忍氣吞聲進城去了,可不能壞事,不然完不成任務。


    夏思宇等人看著他們進城去的背影冷哼。


    小隊長道:“嘿!他們這文官還沒有武將穩得住呢”


    夏思宇:“他們這些讀書人就是高傲罷了”


    眾人點點頭繼續查進城的人,人太多了,他們飯都顧不上吃。


    還好能換班,得換三迴呢。


    大照眾人進入邊城後看著城裏的繁華景象目瞪口呆,這這這邊城竟比大都還熱鬧!街上行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叫賣聲,還價聲,唱曲聲,還有推銷順口溜。


    什麽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來都來了帶些唄!


    這句是軍營的將士們在邊柯那學了出來傳開的,笑死。


    使團眾人看著這邊城高樓瓦棟,各種各樣的商鋪遍布街兩邊,商品琳琅滿目。


    擺的攤子一個接一個,還是分類分區的,一點不亂。


    他們一行人就像那什麽劉姥姥進大觀園,鄉下來的沒見過世麵一樣,忍不住逛起了街。


    還有專門的美食街,絕了,那味太霸道,讓人忍不住垂涎欲滴。


    於是一行人差點忘了找住的地方,都忍不住在街上花了一筆錢了。


    等眾人去找客棧時,沒有一家有空房了,都住滿的!


    你想強住那是不可能的,店小二站在門口大喊一聲,巡防隊的立馬就會過來。


    不聽話的那就扔出城去了,眾人默默的又出來了。


    他們的護衛和人家巡防隊的一比就是狗和豹子,惹不起啊!


    沒辦法,天快黑了才找到一個大院子租下來。


    哦,值得一提的是那院子是安曉(以前休夫的那位)的,她賺錢後又買了個院子。


    如今城裏遊客多閑置也是閑置,於是就掛牌出租十天。


    就是太貴了才讓大照一行人拿到的,不然今天他們得露宿街頭,一點都不誇張。


    安曉的管家一聽是外史還暗搓搓的長了兩倍價格,對方表示有錢相當有錢!


    不在乎,逛街累死了,就想趕緊租下院子來休息啊!


    後麵來的外史都與他們的經曆一樣一樣的,運氣沒有他們好,都是去租農家院子的。


    要不是驛館隻夠住各城的負責人及家眷,邊柯都想出租去賺錢了!


    知道她想法的府衙眾人抽了抽嘴角。


    旭日從西邊升起來了,他們郎君不敗家了,終於想賺錢了呢。


    好吧,她也挺會賺的,雖然隻是動動嘴皮子,商稅就一大筆一大筆的賺,但她也敗家厲害啊!


    哪個木匠發明了個更好用的農具她都要端著獎金去給人家發,並說不管是誰隻要做出有用的東西,就給獎勵。


    於是帶起來一段時間的研究潮,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這次邊城當真是人擠人,軍營的將士們又開始了他們的副業了—當保安!


    調了三萬呢,內外城都得調,沒辦法,人太多了。


    也防不法分子搞事情,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子民。


    次日慶福結當天邊柯一如既往開壇祈願,送幸運福蛋和福繩結,這次也是五份。


    每個子民都想拿到郎君的祝福,這迴觀禮的人擠的連縫隙都沒有,都還是限製人數的情況了。


    城主府眾人被勒令不許出去擠了,很危險,乖乖呆著。


    楊奔為了看他的郎君祈願現場,硬是將自己打扮俊俏不行的進了儀仗隊,與他們練齊步。


    府裏眾人都樂的不行,邊柯哭笑不得,又被他甜了一把。


    當時抱著人猛親了一頓,怎麽這麽可愛啊!宋姨每天帶頭嗑郎君和二公子的糖。


    邊柯這次開壇祈願又把沒有見過她的外來人給迷的魂都飄了,幾家來使硬是搶不過邊城的子民,這一天根本就連邊柯頭發絲兒都沒看見。


    外來百姓遊客都搶不過,別說他們這些文人騷客了。


    這迴因著蹴鞠賽成了主賽事,得占三天,參賽隊太多了。


    十四隊的,連黃埭城的都來了。


    寨壇州又被歸迴東禹的國土了,不與邊城有關聯。


    黃埭離邊城要近些,就成了邊柯的勢力範圍,他們不敢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男女都想嫁給城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裏的貓頭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裏的貓頭鷹並收藏驚!男女都想嫁給城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