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這顆星球已經超過六千七百三十年,卻從未見過它的星核。”
“它在哪裏?”
“它若不在,這星球為何還在?”
“它若在,我們又如何會找不到?”
金屬生物們,陷在了一個佯謬中。
特別是在神官即將到來的現在,他們愈加急迫地想知道答案,擺脫悖論。
“難道這顆星球比我們的生命層次還要高等?”
“它若比我們高等,我們如何還能活著?”
“它若不比我們高等,如何能在我們手下留存如此之久?”
當他們試圖去解開一個佯謬時,另一個佯謬代替了它,卻不能完全替代。
“難道是有一個更加高等的生物,拿走了星核?”
問題饒了一個圈,又繞迴了星核。
終於,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我們是否跌入了一個陷阱?”
“我們是否隻是一個實驗?”
“我們其實並不存在。”
世間一切的佯謬,最終都隱隱指向同一個答案。
自己是虛假的,世界是虛假的。
虛假的,並非不需要邏輯,而是所有的邏輯都能成立,不管它們有多荒謬。
在群體即將陷入邏輯自毀之時,白金神國所賜予的防護措施起了作用。
“停止思考有關星核的去留問題,隻需要負責尋找。”
解決不了問題,又不能解決提出問題的存在,那就忘了問題的存在。
在神官即將到來的前十五年間,金屬生物們幾乎晝夜不停地進行著掃描。
星核自然還是不知所蹤,金屬生物們的尋找卻突然降低了效率。
他們開始進行移動,分別以這顆星球上一些特定的地方為中心,聚攏。
每次到達一個生命星球,金屬生物們都會試著對其進行滲透。
滲透、分析、占領。
他們輕車熟路,早已分析出了這顆星球上的特異點所在。
這些地方,哪怕在這顆星球上,都顯得很奇特。
終日風暴席卷,中心卻有一處高台安然無恙的固定風暴區。
無地熱,隻靠著光能與水中的溶解礦物,便能維持著一百七十三點五普朗克溫度的大湖。
磁爆山脈,固定迴流對流水域……
這些奇異的事物,無一不在訴說著,這顆星球比表麵上看起來要危險。
“神官很快就到,一定要保證降臨點的安全。”
第三優先級的命令。
金屬生物們如臨大敵,對於這些天險之地的探索開始了。
然而即使是對於他們來說,這些地方也充滿了危險。
“風暴區的紊亂,很特殊。”
“一般的風,動力源是引力和恆星風拋來的熱能。”
“可風暴區的風,其動力源絕非上述的能源,實際上,我們沒能找出它的動力源。”
竟然連最傑出的分析員,都承認了這一點。
金屬生物們感到了不安。
這也正是分析員們此前守口如瓶的原因。
但現在,他們不得不全盤托出。
“不用沮喪,科學的道路上,總是布滿艱難。”
“進步,來自於探索。”
分析員們有感而發。
“根據長久的取證,我們已經推測出了三種可能性。”
此言一出,金屬生物們又安定下來。
“第一,這個風暴區,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電氣團。”
“而且其中的電荷,隻按照固有的方式運動。”
“也就是說,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風暴區,而是一個電氣武器。”
“如果將它進一步壓縮,就會得到一團超過一萬九千普朗克溫度的電氣。”
“哪怕是神國中最耐熱的大神官,在如此高溫下,不到零點一秒便會被融蝕一千六百五十普朗克以上的厚度。”
“毫無疑問,那比一顆二級星球的直徑都要大上27%。”
危險的風暴,可能是一個更加危險的東西。
金屬生物們突然又不安起來。
“這裏為何會有電熱武器,此等強度的電熱武器,絕不應該存在於一顆直徑不到六級的星球上。”
有個體直言不諱,分析員們有些不悅了。
“不到六級的星球,星核也絕逃不過我們的探測。”
確實如此,這不是普通的“不到六級的星球”。
“是我的錯,請繼續。”
分析員接受了道歉,繼續將分析的結果公之於眾。
“若第一種假設成立,那這顆星球,很可能曾隸屬於或正隸屬於電磁生命。”
“如此一來,我們便更應該去探究,並將之據為己有。”
電磁生命與白金神國,見必戰。
“隨時都可以出發。”
這一次,分析員們對插話的家夥很滿意。
“不錯,不愧是神國最勇敢的一部。”
分析員做出稱讚。
“但第一種假設成立的可能性很小,隻有不到0.3%。”
“如若不是可能與電磁生命有關,我們甚至不打算將其記錄。”
大家都明白的原因,沒有異議。
“第二個可能正確的假設,這個風暴區,其實是一顆固有衛星,隻是現已被星球捕獲。”
“也就是說,這顆表麵上不到六級的星球,實際上是因為重新捕獲了一顆自己的衛星,而暫時性能級下跌。”
分析員突然停了下來,因為這個猜測還可以更進一步,隻是會帶來更大的恐慌。
“這不可能,衛星捕獲,是八級以上的星球才會進行的行為。”
“而八級以上的星球,都有著完全自主意識。”
“這樣等級的星球,如今也不超過九千個。”
反駁者有著來自整個宇宙的鐵證,分析員卻不得不對其進行反駁。
“如果,這顆星球確實有完全自主意識呢?”
分析員的話,看似無理,卻有著大恐怖。
“你是說,這是一顆九級,甚至以上的星球?”
分析員將問題提升到了一個接近荒謬的地步。
“是的,我是這個意思。”
分析員是做研究的,哪怕得出的結果是十級星球,隻要是符合定理的,他都會將之記錄。
“九級星球隻有一千七百二十四個,九以上十以下的星球,隻有一百九十八個,真正的十級星球,隻有六十七個。”
反駁者的數據,來自於龍族的記錄,截止至龍槍曆第四十七元。
在那一元最後一紀中,有一顆真正達到了十級的星球,毀在龍槍之下。
“是的,已知的九級星球確實隻有一千七百二十四個,那麽為什麽這一顆,不能是第一千七百二十五個?”
分析員固執己見。
“它若達到九級,又怎可能跌至不到六級?那無異於死亡。”
反駁者覺得這太荒謬。
分析者卻突然有些感慨:“神國之中,並無星球能級變化的記載。”
“如果我們能觀測一個八級星球上升為九級的過程,那麽整個神國便可上升至少半個台階。”
“到時候,數量上的絕對優勢的我們,能將電磁生命趕盡殺絕。”
分析員的野心暴露無遺。
“你是說,這顆星球可能正處在進化的關鍵點?”
“沒錯,如果它同時捕獲了多達二十九個衛星的話。”
“你是說,所有的特異點,都是被捕獲的衛星?”
“不錯,這正是我的第三個假設。”
分析員一定是瘋了。
不過,所有金屬生物都覺得,必須去論證。
隻要有一絲能將電磁生命趕盡殺絕的機會,他們就不應該放過。
“它在哪裏?”
“它若不在,這星球為何還在?”
“它若在,我們又如何會找不到?”
金屬生物們,陷在了一個佯謬中。
特別是在神官即將到來的現在,他們愈加急迫地想知道答案,擺脫悖論。
“難道這顆星球比我們的生命層次還要高等?”
“它若比我們高等,我們如何還能活著?”
“它若不比我們高等,如何能在我們手下留存如此之久?”
當他們試圖去解開一個佯謬時,另一個佯謬代替了它,卻不能完全替代。
“難道是有一個更加高等的生物,拿走了星核?”
問題饒了一個圈,又繞迴了星核。
終於,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我們是否跌入了一個陷阱?”
“我們是否隻是一個實驗?”
“我們其實並不存在。”
世間一切的佯謬,最終都隱隱指向同一個答案。
自己是虛假的,世界是虛假的。
虛假的,並非不需要邏輯,而是所有的邏輯都能成立,不管它們有多荒謬。
在群體即將陷入邏輯自毀之時,白金神國所賜予的防護措施起了作用。
“停止思考有關星核的去留問題,隻需要負責尋找。”
解決不了問題,又不能解決提出問題的存在,那就忘了問題的存在。
在神官即將到來的前十五年間,金屬生物們幾乎晝夜不停地進行著掃描。
星核自然還是不知所蹤,金屬生物們的尋找卻突然降低了效率。
他們開始進行移動,分別以這顆星球上一些特定的地方為中心,聚攏。
每次到達一個生命星球,金屬生物們都會試著對其進行滲透。
滲透、分析、占領。
他們輕車熟路,早已分析出了這顆星球上的特異點所在。
這些地方,哪怕在這顆星球上,都顯得很奇特。
終日風暴席卷,中心卻有一處高台安然無恙的固定風暴區。
無地熱,隻靠著光能與水中的溶解礦物,便能維持著一百七十三點五普朗克溫度的大湖。
磁爆山脈,固定迴流對流水域……
這些奇異的事物,無一不在訴說著,這顆星球比表麵上看起來要危險。
“神官很快就到,一定要保證降臨點的安全。”
第三優先級的命令。
金屬生物們如臨大敵,對於這些天險之地的探索開始了。
然而即使是對於他們來說,這些地方也充滿了危險。
“風暴區的紊亂,很特殊。”
“一般的風,動力源是引力和恆星風拋來的熱能。”
“可風暴區的風,其動力源絕非上述的能源,實際上,我們沒能找出它的動力源。”
竟然連最傑出的分析員,都承認了這一點。
金屬生物們感到了不安。
這也正是分析員們此前守口如瓶的原因。
但現在,他們不得不全盤托出。
“不用沮喪,科學的道路上,總是布滿艱難。”
“進步,來自於探索。”
分析員們有感而發。
“根據長久的取證,我們已經推測出了三種可能性。”
此言一出,金屬生物們又安定下來。
“第一,這個風暴區,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電氣團。”
“而且其中的電荷,隻按照固有的方式運動。”
“也就是說,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風暴區,而是一個電氣武器。”
“如果將它進一步壓縮,就會得到一團超過一萬九千普朗克溫度的電氣。”
“哪怕是神國中最耐熱的大神官,在如此高溫下,不到零點一秒便會被融蝕一千六百五十普朗克以上的厚度。”
“毫無疑問,那比一顆二級星球的直徑都要大上27%。”
危險的風暴,可能是一個更加危險的東西。
金屬生物們突然又不安起來。
“這裏為何會有電熱武器,此等強度的電熱武器,絕不應該存在於一顆直徑不到六級的星球上。”
有個體直言不諱,分析員們有些不悅了。
“不到六級的星球,星核也絕逃不過我們的探測。”
確實如此,這不是普通的“不到六級的星球”。
“是我的錯,請繼續。”
分析員接受了道歉,繼續將分析的結果公之於眾。
“若第一種假設成立,那這顆星球,很可能曾隸屬於或正隸屬於電磁生命。”
“如此一來,我們便更應該去探究,並將之據為己有。”
電磁生命與白金神國,見必戰。
“隨時都可以出發。”
這一次,分析員們對插話的家夥很滿意。
“不錯,不愧是神國最勇敢的一部。”
分析員做出稱讚。
“但第一種假設成立的可能性很小,隻有不到0.3%。”
“如若不是可能與電磁生命有關,我們甚至不打算將其記錄。”
大家都明白的原因,沒有異議。
“第二個可能正確的假設,這個風暴區,其實是一顆固有衛星,隻是現已被星球捕獲。”
“也就是說,這顆表麵上不到六級的星球,實際上是因為重新捕獲了一顆自己的衛星,而暫時性能級下跌。”
分析員突然停了下來,因為這個猜測還可以更進一步,隻是會帶來更大的恐慌。
“這不可能,衛星捕獲,是八級以上的星球才會進行的行為。”
“而八級以上的星球,都有著完全自主意識。”
“這樣等級的星球,如今也不超過九千個。”
反駁者有著來自整個宇宙的鐵證,分析員卻不得不對其進行反駁。
“如果,這顆星球確實有完全自主意識呢?”
分析員的話,看似無理,卻有著大恐怖。
“你是說,這是一顆九級,甚至以上的星球?”
分析員將問題提升到了一個接近荒謬的地步。
“是的,我是這個意思。”
分析員是做研究的,哪怕得出的結果是十級星球,隻要是符合定理的,他都會將之記錄。
“九級星球隻有一千七百二十四個,九以上十以下的星球,隻有一百九十八個,真正的十級星球,隻有六十七個。”
反駁者的數據,來自於龍族的記錄,截止至龍槍曆第四十七元。
在那一元最後一紀中,有一顆真正達到了十級的星球,毀在龍槍之下。
“是的,已知的九級星球確實隻有一千七百二十四個,那麽為什麽這一顆,不能是第一千七百二十五個?”
分析員固執己見。
“它若達到九級,又怎可能跌至不到六級?那無異於死亡。”
反駁者覺得這太荒謬。
分析者卻突然有些感慨:“神國之中,並無星球能級變化的記載。”
“如果我們能觀測一個八級星球上升為九級的過程,那麽整個神國便可上升至少半個台階。”
“到時候,數量上的絕對優勢的我們,能將電磁生命趕盡殺絕。”
分析員的野心暴露無遺。
“你是說,這顆星球可能正處在進化的關鍵點?”
“沒錯,如果它同時捕獲了多達二十九個衛星的話。”
“你是說,所有的特異點,都是被捕獲的衛星?”
“不錯,這正是我的第三個假設。”
分析員一定是瘋了。
不過,所有金屬生物都覺得,必須去論證。
隻要有一絲能將電磁生命趕盡殺絕的機會,他們就不應該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