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兔子人一路打鬧著迴到了駐紮地,這裏有很多兔子人,數量大概在三百左右。


    “首領,今天的水又上漲了,草地又變小了。”


    桑帶著看起來不太機靈的艾來到首領身邊,報告了今日的水位觀測結果。


    那首領看起來人高馬大的,此刻卻滿麵愁容。


    “知道了,你們去阿爸那裏領糧食吧。”


    兩人高興地跑開了,首領看著兩人忍不住搖了搖頭。


    小孩子就是好啊,沒有很多煩惱。


    兩人來到一個看起來上了年紀的兔子人身邊,領了自己的糧食,蹦蹦跳地迴到了小夥伴們平日裏聚餐的地方。


    他們懂得生火,吃熟食。


    二十多個小夥伴聚在一起,對擁有的食物進行了再分配。


    雖然分配的食物營養很均衡,可小孩子挑食也算正常,大人們也懶得多管,反正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兔子人是可以直接吃礦石的,當然是特殊的礦石,以軍師的比喻法來說,這些礦石的地位如同食鹽。


    就是為了這些礦石,兔子人才會長久地徘徊在各地靠水的地方。


    一億兩千萬年前的水中,危險生物不算太密集,可是它們很大。


    有多大,恐龍那麽大。


    出去采鹽的兔子人,想必存活率是不高的,所以他們格外珍惜。


    這些是比火焰還要寶貴的寶貝,大人們都隻舍得每日舔上一小口,可孩子們的供給卻很充足。


    好在人們經過多年的繁衍,發現了各種可用的同類礦石,類似於今天的海鹽、湖鹽、井鹽,還有岩鹽。


    兔子人們食用的以海鹽、岩鹽為主,日子也算過得去。


    可是近些年來水位不斷上漲,而且迴落不明顯,能曬出的海鹽少了很多,供應開始短缺了。


    在他們族內,這些鹽被稱為生命礦石。


    但是此夢由槿艾的世界觀切入,這是為數不多能引起共鳴的東西,所以裏麵的人物說話與曆史上的有很大差別。


    真實感,是一個合格的夢境必須具備的。


    “族長,我們的鹽晶不多了,恐怕再有一個星期,孩子們就沒有鹽吃了。”


    被稱為阿爸的人,是這個小部落的鹽官一樣的存在,當然他隻是慈祥的老爺爺而已。


    高大的族長聞言又是一陣歎氣,他已經很多年沒有笑過了。


    “采鹽礦的部隊明天就要迴來了,到時候再看看吧,收成不好的話,我就帶人再去海邊一趟。”


    鹽官老頭聞言一陣顫抖,老眼昏花的他突然熱淚盈眶。


    “阿爸,沒能保護好……”


    “不怪你的,喀秋沙,他是個勇敢的孩子。”


    海水帶走了太多,人們厭惡它,可不得不靠它活下去。


    這就是一億兩千萬年人類的無助,想吃一口鹽都辦不到,可以說每一粒鹽都是從淚水中瀝出來的。


    身為族長,喀秋沙從不勸別人堅強。


    他倡導感情自由,愛恨,笑淚,同樣寶貴,無須掩藏。


    老人卻很快止住了情緒的波動,擦了擦淚就舔了迴去。


    因為淚是鹹的,裏麵的鹽容不得半點浪費。


    老人迴到了自己的崗位,他對喀秋沙很滿意,這個年輕的首領如今已經是個男子漢了,無需他多操心。


    他如今隻需細心地教年輕的族人們辨認鹽礦,以及如何提取純淨的食鹽。


    有些鹽礦是有毒的,辨認工作需要細心、耐心,而且視力和記憶力都要出眾。


    鹽官,是一個部落的命脈,他必須趕緊培養一個新的鹽官,他老了,真的老了。


    在所有的年輕人裏,他看中了兩個人。


    艾,視力和記憶力當世罕見,隻是太活潑,少了沉穩。


    桑,沉穩細心,麵麵俱到,其實她很適合做喀秋沙的伴侶,隻是年紀終究是小了點。


    鹽官這種人,不嫌多,所以老鹽官經常在飯後給孩子們講解相關的知識。


    一億兩千萬年前的人類,就是聽著鹽的故事長大的,也可以說是海和大山的故事。


    “阿爸來了,大家塊把草墊子給阿爸,他的腰不好。”


    艾雖然是個調皮的孩子,可總是很熱心,且善良,相對於文靜的桑而言,她應該更被年輕人喜歡吧。


    “阿爸可不是老人家,腰好著呢,我跟你們說啊……”


    老人坐在柔軟的草墊子上,開始為孩子們講起了永不重複卻日複一日的故事。


    “阿爸年輕的時候啊,是一個破賴貨,平日裏沒少做壞事,哪家姑娘要是看見了我,那可都是要轉頭就跑的。”


    “但是有一次,阿爸在克蘇恩山采鹽的時候啊,在鹽礦裏碰到了一個姑娘,直接就走不動道了。”


    “她太美了,比晶瑩的鹽礦都要美,我覺得她就是我命中注定的人……”


    他追了她一個多月,誰敢靠近她,他就揍誰。


    姑娘有些不勝其煩,又不敢直接拒絕這個兇神惡煞的家夥,所以隻能給了他一個不切實際的條件。


    “你要是能集齊九千九百九十九個鹽晶,我就嫁給你。”


    山鹽和海鹽不一樣,提純方法比較簡單,一般由采鹽部隊一邊采鹽一邊提純,最後將成品帶迴。


    製鹽晶的手法跟製糖晶差不多,也就是冰糖,相比較而言,鹽晶結晶其實結構更堅固,相應的晶體規格也比較一致。


    所以才有了這九千九百九十九個鹽晶的誓約。


    對年輕的阿爸來說,這就是世間第二重要的誓約,第一重要的是采鹽,為了部落。


    在那個年代,想要一次收集九千九百九十九個鹽晶是不可能的。


    其中過程遠比現代複雜,簡單來說,一個采鹽部隊必須具備且保護好穩定的火種,還有一種奇異的透明晶石製成的容器。


    容器中加入水和鹽礦,再過濾,如此反複直到溶液清澈幹淨。


    然後鍋燒水,將裝溶液的容器至於鍋中加熱,直到容器中出現結晶,靜止。


    將一根根幹淨的繩子置於不再沸騰的溶液中,沒有氣泡沒有雜質的鹽溶液就會以繩子為結晶核心結晶。


    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保持溶液潔淨已是不易,要找個好繩子就更難了。


    由於那時候的重力以及鹽溶液中特殊離子的作用,結晶呈現一個個兩頭結六棱錐的棱柱形,小拇指大小一個。


    這些鹽晶需要加草汁二次加工才能直接食用,當然直接與草一起煮熟也可。


    之所以不直接采用細鹽碎的攜帶方式,是因為運輸能力的低下。


    在長途跋涉中,細鹽不能見水,不能見高溫,連強光都不能見。


    那個年代,全靠人力攜帶,細鹽無法良好保存,損耗率超過95%。


    好在人們發現了一種小動物的尾巴和筋膜可以用來製大鹽晶,才得以過上了真正的遊獵生活。


    就連戰爭也少了。


    夜漸漸深了,老人卻很有精神。


    “那一次,我一次性就做出了四十七個鹽晶,跟兄弟們踏上了歸途。”


    孩子們卻都已趴窩了。


    老人替他們蓋好草墊子,蹣跚地迴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他要死守這些鹽,他的第七千六百八十三個鹽晶就在這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幽藍之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孜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孜草並收藏幽藍之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