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想的不一樣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蒙古軍隊和明朝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野戰,和曆史記載的完全不一樣,本來後麵尾巴上,就跟著明朝的軍隊,對方來了一個前後夾擊,蒙古小王子馬上分兩路,援軍雖然到達,但是騎兵天生就能夠占有優勢,尤其是在跟步兵打的時候。
雖然明朝的軍隊援軍已經抵達,但是在打仗的時候,兵種之間的克製,完全造成了一種非常危險的局麵,長時間的戰鬥,會讓所有的官兵都非常疲憊,但是又不能夠逃跑,如果撤退的話,損失也會非常大,短期是沒有什麽問題,現在已經非常危險了。
戰場的形勢可以說是瞬息萬變,蒙古小王子也沒有想到,不過突然騎兵來匯報,明朝又一支軍隊過來了,這等於3方包圍自己,這樣下去可不行。
皇帝朱厚照就在陽和集結了一支軍隊,張永、魏彬、張忠作為主將率領部隊,已經來到了應州。
就在第三天,大同總兵王勳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撤退,如果損失太大的話,恐怕自己也好不了,麵對騎兵的追殺,自己也跑不掉,已經絕望了。
就在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刻,皇帝朱厚照突然之間率軍殺到,並且沒有進行任何休整,立馬就對蒙古軍隊發動了猛烈的攻勢,蒙古軍隊根本就沒有防備,被迫全線撤退,可以說是損失不大,因為騎兵的逃跑速度是非常快的,當然,這叫戰略性撤退。
明朝的三路大軍就在這裏會合了,第四天爆發了決戰,雙方將近100,000人在應州城外,展開了一場決戰。
曆史對於這段記載並不詳細,馬小帥就在現場看到,應州的城牆上出現了巨大的弓弩,發射的東西類似於一種巨大的風箏,上麵裝了六個炸藥,這種使用牛皮包裹的,就是一種特殊的紙張,通過某種油脂的浸泡,然後形成的一種包裝紙。
每個巨大的風箏上可以攜帶八個,後麵呢,是有火藥進行推動,在點燃這個風箏後麵的火藥之後,利用弓弩的彈射,讓這些巨大的風箏飛起來。
當這個風箏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它上麵帶著類似炸藥包的東西,就會逐步掉下來,因為這個風箏的距離非常遠,在明朝還有一個名詞,叫神火飛鴨。
這玩意兒的飛行距離比較長,雖然沒有辦法控製具體炸藥掉落的地點,但是殺傷力是非常巨大的。
而這些蒙古的騎兵,還在麵對明朝的步兵方陣,皇帝朱厚照非常興奮,率領著這些官兵,自己拚命地來迴奔跑,為這些將領還有官兵打氣。
明朝的軍隊看到皇帝朱厚照就在眼前,這次如果立了功皇帝陛下肯定有重大的賞賜,當兵的就是為了封侯拜將,所以明軍士氣大振,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天上有炸彈偷襲,地上有各種火藥武器,再加上步兵方陣的進攻,打的蒙古軍隊節節敗退,地麵上的死屍可以說是慘無人道,想尋找一個完整的屍體比較困難。
蒙古小王子看到自己損失慘重,實在沒辦法了,隻能選擇後退,留下斷後的部隊,就這樣逃跑了。
應州之戰終於結束了,但是明朝的記載馬小帥覺得非常奇怪,100,000人在這裏打得非常激烈,蒙古人自然隻死了16個人,明朝的官兵陣亡了52個人。
如果不是馬小帥在現場親眼看到,光看這個數據的話,反而覺得明朝軍隊打了一場敗仗,畢竟你死的人比敵人多。
戰鬥已經結束了,皇帝朱厚照隻能返迴北京,甚至舉辦了一場非常隆重的迴城儀式。就是為了讓北京的這些文武官,看一看大明軍隊的雄壯威武,終於這個流程走完了。
馬小帥因為那時候光跟著皇帝朱厚照,對於戰場的很多東西都不太了解,到了北京城,好不容易進了皇宮,皇帝朱厚照迫不及待的心情,急於向自己的老師楊廷和,也就是首輔楊廷和,用非常激動的語氣說,“老師,我可是在戰場上親自殺了一個蒙古將領。”
楊廷和作為一個臣子,馬上跪下祝賀皇帝取得如此戰果。並沒有表示別的,馬小帥還覺得莫名其妙。
沒有想到的事情,僅僅過了三天,北京城就出現了一種流言。皇帝朱厚照應州敗了,居然還吹牛撒謊撒謊,這完全打擊了皇帝的威信。
東廠很快就將這件事情匯報給了皇帝朱厚照,正興致勃勃,感覺自己是一個武功非常高強的皇帝,迎接自己的居然是流言蜚語。
皇帝朱厚照當場就沉默了,覺得滿朝文武真他媽的不是東西,皇帝自己打了一個勝仗,這些人居然敢汙蔑自己,沉默了很久,宣布停止辦公10天,自己要休息休息。
馬小帥卻覺得非常奇怪了,蒙古人和大明的軍隊起碼100,000人都得多,就算除去預備部隊,還有後勤人員,直接參戰的人數起碼得60,000以上,這麽多人打了四五天,就死了幾十個人,說出來誰都不敢相信。
皇帝朱厚照親自上戰場,一個皇帝不可能胡說八道,也沒有必要撒謊,皇帝親手殺了一個蒙古軍官,至於怎麽殺的無所謂,肯定是皇帝親自動手,這個沒有別的原因。
從應州之戰之後,蒙古人幾十年沒有南下,如果不是受到了重大的損失,怎麽可能沉默這麽久?
看來文臣對於皇帝是已經非常不滿意了,東廠依然在調查飛鴿傳書究竟是誰幹的?皇帝壓根不聽文臣的,這些人在寫曆史的時候,也就表達了自己無聲的抗議,反正曆史書是我們讀書人寫的,你是個皇帝又怎麽樣?
在皇帝朱厚照以前的明朝皇帝,邊界經常打仗,那時候有很多名目,很多人濫竽充數,也有很多人假冒功勞,不管多麽離譜的理由都能夠給你寫出來。
雖然明朝的軍隊援軍已經抵達,但是在打仗的時候,兵種之間的克製,完全造成了一種非常危險的局麵,長時間的戰鬥,會讓所有的官兵都非常疲憊,但是又不能夠逃跑,如果撤退的話,損失也會非常大,短期是沒有什麽問題,現在已經非常危險了。
戰場的形勢可以說是瞬息萬變,蒙古小王子也沒有想到,不過突然騎兵來匯報,明朝又一支軍隊過來了,這等於3方包圍自己,這樣下去可不行。
皇帝朱厚照就在陽和集結了一支軍隊,張永、魏彬、張忠作為主將率領部隊,已經來到了應州。
就在第三天,大同總兵王勳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撤退,如果損失太大的話,恐怕自己也好不了,麵對騎兵的追殺,自己也跑不掉,已經絕望了。
就在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刻,皇帝朱厚照突然之間率軍殺到,並且沒有進行任何休整,立馬就對蒙古軍隊發動了猛烈的攻勢,蒙古軍隊根本就沒有防備,被迫全線撤退,可以說是損失不大,因為騎兵的逃跑速度是非常快的,當然,這叫戰略性撤退。
明朝的三路大軍就在這裏會合了,第四天爆發了決戰,雙方將近100,000人在應州城外,展開了一場決戰。
曆史對於這段記載並不詳細,馬小帥就在現場看到,應州的城牆上出現了巨大的弓弩,發射的東西類似於一種巨大的風箏,上麵裝了六個炸藥,這種使用牛皮包裹的,就是一種特殊的紙張,通過某種油脂的浸泡,然後形成的一種包裝紙。
每個巨大的風箏上可以攜帶八個,後麵呢,是有火藥進行推動,在點燃這個風箏後麵的火藥之後,利用弓弩的彈射,讓這些巨大的風箏飛起來。
當這個風箏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它上麵帶著類似炸藥包的東西,就會逐步掉下來,因為這個風箏的距離非常遠,在明朝還有一個名詞,叫神火飛鴨。
這玩意兒的飛行距離比較長,雖然沒有辦法控製具體炸藥掉落的地點,但是殺傷力是非常巨大的。
而這些蒙古的騎兵,還在麵對明朝的步兵方陣,皇帝朱厚照非常興奮,率領著這些官兵,自己拚命地來迴奔跑,為這些將領還有官兵打氣。
明朝的軍隊看到皇帝朱厚照就在眼前,這次如果立了功皇帝陛下肯定有重大的賞賜,當兵的就是為了封侯拜將,所以明軍士氣大振,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天上有炸彈偷襲,地上有各種火藥武器,再加上步兵方陣的進攻,打的蒙古軍隊節節敗退,地麵上的死屍可以說是慘無人道,想尋找一個完整的屍體比較困難。
蒙古小王子看到自己損失慘重,實在沒辦法了,隻能選擇後退,留下斷後的部隊,就這樣逃跑了。
應州之戰終於結束了,但是明朝的記載馬小帥覺得非常奇怪,100,000人在這裏打得非常激烈,蒙古人自然隻死了16個人,明朝的官兵陣亡了52個人。
如果不是馬小帥在現場親眼看到,光看這個數據的話,反而覺得明朝軍隊打了一場敗仗,畢竟你死的人比敵人多。
戰鬥已經結束了,皇帝朱厚照隻能返迴北京,甚至舉辦了一場非常隆重的迴城儀式。就是為了讓北京的這些文武官,看一看大明軍隊的雄壯威武,終於這個流程走完了。
馬小帥因為那時候光跟著皇帝朱厚照,對於戰場的很多東西都不太了解,到了北京城,好不容易進了皇宮,皇帝朱厚照迫不及待的心情,急於向自己的老師楊廷和,也就是首輔楊廷和,用非常激動的語氣說,“老師,我可是在戰場上親自殺了一個蒙古將領。”
楊廷和作為一個臣子,馬上跪下祝賀皇帝取得如此戰果。並沒有表示別的,馬小帥還覺得莫名其妙。
沒有想到的事情,僅僅過了三天,北京城就出現了一種流言。皇帝朱厚照應州敗了,居然還吹牛撒謊撒謊,這完全打擊了皇帝的威信。
東廠很快就將這件事情匯報給了皇帝朱厚照,正興致勃勃,感覺自己是一個武功非常高強的皇帝,迎接自己的居然是流言蜚語。
皇帝朱厚照當場就沉默了,覺得滿朝文武真他媽的不是東西,皇帝自己打了一個勝仗,這些人居然敢汙蔑自己,沉默了很久,宣布停止辦公10天,自己要休息休息。
馬小帥卻覺得非常奇怪了,蒙古人和大明的軍隊起碼100,000人都得多,就算除去預備部隊,還有後勤人員,直接參戰的人數起碼得60,000以上,這麽多人打了四五天,就死了幾十個人,說出來誰都不敢相信。
皇帝朱厚照親自上戰場,一個皇帝不可能胡說八道,也沒有必要撒謊,皇帝親手殺了一個蒙古軍官,至於怎麽殺的無所謂,肯定是皇帝親自動手,這個沒有別的原因。
從應州之戰之後,蒙古人幾十年沒有南下,如果不是受到了重大的損失,怎麽可能沉默這麽久?
看來文臣對於皇帝是已經非常不滿意了,東廠依然在調查飛鴿傳書究竟是誰幹的?皇帝壓根不聽文臣的,這些人在寫曆史的時候,也就表達了自己無聲的抗議,反正曆史書是我們讀書人寫的,你是個皇帝又怎麽樣?
在皇帝朱厚照以前的明朝皇帝,邊界經常打仗,那時候有很多名目,很多人濫竽充數,也有很多人假冒功勞,不管多麽離譜的理由都能夠給你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