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爭奪撫養權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皇太後周氏來說,自己的兒子雖然是皇帝,迫切的想需要一個孫子,看到這個奏折,老太太的心思就活了,兒子現在沒有兒子,萬一哪天皇上駕崩了,這江山就隻能白白拱手讓人,這樣下去可不行。
老太太心狠,幹脆把這個朱佑堂親自要過來,自己親自撫養,至少得保住現在這唯一的孫子,這可是自己唯一的血脈了。
老太太立馬就找到皇帝朱見深,“兒子,你媽一輩子,我沒有說過硬氣,現在這個朱佑堂,說什麽都不能交給萬貴妃撫養,一定要交給我親自來撫養,這是保證了咱們的血脈傳承,也保住了皇位的傳承。”
朱見深非常為難,因為老太太可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母親絕對不會害自己的兒子,這肯定是為自己在考慮。另一方麵是自己最深愛的女人,讓這個男人徹底頭疼了。
“母後,你知道我最喜歡的就是萬貴妃,好不容易有個兒子,自然願意讓萬貴妃撫養長大,生恩沒有養恩養大。”
“孩子現在才幾歲,以後長大了肯定跟萬貴妃親近,至少對於她來說,老了也是一個保障,你就不要再為難我了。”
皇太後周氏一看,兒子作為一個皇帝,居然跟自己的親娘都不親近了,“你真是娶了媳婦兒忘了娘,你都忘了。”
看到朱見深根本就不聽自己的,老太太直接擺架就去找萬貴妃了,看到對方之後老太太並沒有說話,反而隻是招唿朱佑樘過來。
“孫子,你到奶奶這裏來,跟著奶奶走,奶奶帶你去吃好吃的。”
小孩子根本就不懂這些事情,因為朱佑樘心裏最明白,自己這個太子的位置,完全是因為萬貴妃。
如果不是萬貴妃,想給自己的兒子報仇,想利用自己引蛇出洞,自己壓根就沒有機會,畢竟雖然現在自己是唯一的兒子,誰又能保證底下沒有孩子出生?到時候競爭壓力一定會非常大。
所以就沒有別的想法,直接跟著皇太後周氏就離開了。萬貴妃想的是老太太,雖然把孩子帶走了,但晚上起碼會給送迴來,所以並沒有多想。
沒想到的事情就是發生了,晚上朱佑樘壓根就沒迴來,甚至皇太後周氏還傳過來自己的話,“我年紀大了,身邊得有一個孫子,以後這個小孩子就一直跟著我吧。”
沒想到自己本來想好好撫養的孩子,本來想吸引火力的孩子,本來想引蛇出洞的誘餌,現在居然憑空消失了。
這個老女人自己還得罪不起,兩個人的年紀又差不多,哪怕是自己跟皇帝哭泣,搞得朱見深也是無語,不停地安慰。
“萬妃貴妃你不要著急,隻要你不對後宮裏的孩子下手,遲早會再生一個,到時候選一個放在你自己名下,這不就是你的孩子嗎?”
“隻要你有了兒子,那肯定能夠當上太子,畢竟我才是皇上,老太太是我的親媽,我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就算去老太太那裏,這小孩子也迴不來了。”
萬貴妃隻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現實,心裏想的卻是,朱佑樘你居然敢不聽話,我馬上立你當太子,我看你死不死。
汪直卻一直在審訊這個姓黃的太監,慢慢地終於查到了最關鍵的線索,就是這個老太監買通了其中的一個禦醫,親自給這兩個小孩子下手了。
這個準確的消息,萬貴妃是非常激動,可是這倆人沒有經過嚴刑拷打,最終沒有挺過去,這到底是太監汪直在進行誣蔑,還是偽造證據,這個就已經說不清了。
不過現在最關鍵的線指向了邊區的一個官員,這就讓自己更加奇怪了,如果真的是寧王做的,為什麽不直接聯係這個太監?
反而通過邊關的守將,來聯係這個遠在皇宮的人?要知道這個時候還有太監,在軍隊當中進行監督,會通過這樣一條線?
萬貴妃表示非常懷疑,隻能繼續讓太監汪直追查下去,西廠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又恢複了。
明朝的曆史是由清朝的皇帝負責書寫的,曾經的乾隆皇帝就認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乾隆皇帝都親自指責,民間的傳說,怎麽可以堂而皇之的記載為曆史?
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在清朝的曆史上,乾隆曾經就提出過幾個問題。如果萬貴妃真的是嚴密的防控,那麽皇次子朱佑極如何瞞天過海的出生?
至於所謂的曆史記載,朱佑堂的親生母親,又是怎麽神奇的活了下來?難道當時的太監和宮女,包括醫院裏的禦醫,他們都會選擇撒謊嗎?
萬貴妃派出來的太監和宮女,都會看到這個懷孕的女兒,居然選擇偷偷地隱瞞?朱佑堂出生的時候,明明上麵還有一個兒子活著,為什麽太監張敏說皇上你隻有一個兒子?
乾隆皇帝的問題非常尖銳,曆史記載的又偏偏互相矛盾,胡說八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篡改曆史也是非常困難的。
明朝的文武大臣,他都會寫點東西,而且還留下了官方很多資料,曆史究竟是什麽?是真相?
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任何說法都必須符合邏輯,而且還有滿朝文武百官,相互印證,所以就說前後說法,不一致的矛盾太多。
但是乾隆皇帝還是幹了一件事情,在修好明史之後,直接焚燒了1000多份明朝的資料,就留下了曆史謎團。
明史當中為什麽會出現很多問題?因為曆史在進行記載的時候,主要參考的就是,大臣的奏折,朝廷公布的公文,官員自己寫的文集,甚至有些人的筆記,還有一些人自己寫的曆史書。
但是這需要相互印證,本書采用的說法,出土於明朝太監墓,這是在1948年,北京一個太監墓出土的資料,究竟是真是假,不敢肯定了。
這個太監聽說的隻言片語,如果這個太監隻是了解其中的一部分,這個是自己寫的,在明朝的官方史書記載當中,這個太監一直是跟著皇太後周氏。
老太太心狠,幹脆把這個朱佑堂親自要過來,自己親自撫養,至少得保住現在這唯一的孫子,這可是自己唯一的血脈了。
老太太立馬就找到皇帝朱見深,“兒子,你媽一輩子,我沒有說過硬氣,現在這個朱佑堂,說什麽都不能交給萬貴妃撫養,一定要交給我親自來撫養,這是保證了咱們的血脈傳承,也保住了皇位的傳承。”
朱見深非常為難,因為老太太可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母親絕對不會害自己的兒子,這肯定是為自己在考慮。另一方麵是自己最深愛的女人,讓這個男人徹底頭疼了。
“母後,你知道我最喜歡的就是萬貴妃,好不容易有個兒子,自然願意讓萬貴妃撫養長大,生恩沒有養恩養大。”
“孩子現在才幾歲,以後長大了肯定跟萬貴妃親近,至少對於她來說,老了也是一個保障,你就不要再為難我了。”
皇太後周氏一看,兒子作為一個皇帝,居然跟自己的親娘都不親近了,“你真是娶了媳婦兒忘了娘,你都忘了。”
看到朱見深根本就不聽自己的,老太太直接擺架就去找萬貴妃了,看到對方之後老太太並沒有說話,反而隻是招唿朱佑樘過來。
“孫子,你到奶奶這裏來,跟著奶奶走,奶奶帶你去吃好吃的。”
小孩子根本就不懂這些事情,因為朱佑樘心裏最明白,自己這個太子的位置,完全是因為萬貴妃。
如果不是萬貴妃,想給自己的兒子報仇,想利用自己引蛇出洞,自己壓根就沒有機會,畢竟雖然現在自己是唯一的兒子,誰又能保證底下沒有孩子出生?到時候競爭壓力一定會非常大。
所以就沒有別的想法,直接跟著皇太後周氏就離開了。萬貴妃想的是老太太,雖然把孩子帶走了,但晚上起碼會給送迴來,所以並沒有多想。
沒想到的事情就是發生了,晚上朱佑樘壓根就沒迴來,甚至皇太後周氏還傳過來自己的話,“我年紀大了,身邊得有一個孫子,以後這個小孩子就一直跟著我吧。”
沒想到自己本來想好好撫養的孩子,本來想吸引火力的孩子,本來想引蛇出洞的誘餌,現在居然憑空消失了。
這個老女人自己還得罪不起,兩個人的年紀又差不多,哪怕是自己跟皇帝哭泣,搞得朱見深也是無語,不停地安慰。
“萬妃貴妃你不要著急,隻要你不對後宮裏的孩子下手,遲早會再生一個,到時候選一個放在你自己名下,這不就是你的孩子嗎?”
“隻要你有了兒子,那肯定能夠當上太子,畢竟我才是皇上,老太太是我的親媽,我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就算去老太太那裏,這小孩子也迴不來了。”
萬貴妃隻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現實,心裏想的卻是,朱佑樘你居然敢不聽話,我馬上立你當太子,我看你死不死。
汪直卻一直在審訊這個姓黃的太監,慢慢地終於查到了最關鍵的線索,就是這個老太監買通了其中的一個禦醫,親自給這兩個小孩子下手了。
這個準確的消息,萬貴妃是非常激動,可是這倆人沒有經過嚴刑拷打,最終沒有挺過去,這到底是太監汪直在進行誣蔑,還是偽造證據,這個就已經說不清了。
不過現在最關鍵的線指向了邊區的一個官員,這就讓自己更加奇怪了,如果真的是寧王做的,為什麽不直接聯係這個太監?
反而通過邊關的守將,來聯係這個遠在皇宮的人?要知道這個時候還有太監,在軍隊當中進行監督,會通過這樣一條線?
萬貴妃表示非常懷疑,隻能繼續讓太監汪直追查下去,西廠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又恢複了。
明朝的曆史是由清朝的皇帝負責書寫的,曾經的乾隆皇帝就認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乾隆皇帝都親自指責,民間的傳說,怎麽可以堂而皇之的記載為曆史?
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在清朝的曆史上,乾隆曾經就提出過幾個問題。如果萬貴妃真的是嚴密的防控,那麽皇次子朱佑極如何瞞天過海的出生?
至於所謂的曆史記載,朱佑堂的親生母親,又是怎麽神奇的活了下來?難道當時的太監和宮女,包括醫院裏的禦醫,他們都會選擇撒謊嗎?
萬貴妃派出來的太監和宮女,都會看到這個懷孕的女兒,居然選擇偷偷地隱瞞?朱佑堂出生的時候,明明上麵還有一個兒子活著,為什麽太監張敏說皇上你隻有一個兒子?
乾隆皇帝的問題非常尖銳,曆史記載的又偏偏互相矛盾,胡說八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篡改曆史也是非常困難的。
明朝的文武大臣,他都會寫點東西,而且還留下了官方很多資料,曆史究竟是什麽?是真相?
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任何說法都必須符合邏輯,而且還有滿朝文武百官,相互印證,所以就說前後說法,不一致的矛盾太多。
但是乾隆皇帝還是幹了一件事情,在修好明史之後,直接焚燒了1000多份明朝的資料,就留下了曆史謎團。
明史當中為什麽會出現很多問題?因為曆史在進行記載的時候,主要參考的就是,大臣的奏折,朝廷公布的公文,官員自己寫的文集,甚至有些人的筆記,還有一些人自己寫的曆史書。
但是這需要相互印證,本書采用的說法,出土於明朝太監墓,這是在1948年,北京一個太監墓出土的資料,究竟是真是假,不敢肯定了。
這個太監聽說的隻言片語,如果這個太監隻是了解其中的一部分,這個是自己寫的,在明朝的官方史書記載當中,這個太監一直是跟著皇太後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