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亮明身份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萬貞兒為了防止馬小帥,這次還有借口,所以幹脆就留在皇宮裏,反正你已經百多歲了,根本就不怕你亂後宮,畢竟一個老頭子誰會喜歡,這麽大年紀了,應該已經失去了男性的基本功能。
朱見深身為為然,特意安排了汪直和馬小帥在一起,本來還沒有借口,馬小帥這次非常高興,曆史的真相就這樣被自己知道了。
就是第二天,滿朝文武都知道了一個震驚的消息,當今的皇上朱見深有一個兒子,而且是被偷偷摸摸養下來的,皇上也是昨天才知道,這個小孩子連名字都沒有。
多年的擔驚受怕,多年生活環境的糟糕,紀氏雖然有了一個嬪妃的稱唿,但其實是已經病入膏肓了。汪直知道這一切,主動在萬貞兒麵前提起來,然後皇帝朱見深就答應了,剛剛過了幾天好日子,紀氏就涼涼了。
此時的朱佑堂,還不知道自己就是一個明朝皇帝,看著自己的母親病死了,萬貞兒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對於這個小孩子,保護的還是非常周到,特意安排了幾個禦醫,讓這個小孩子明白,你媽媽的事跟我沒關係。
萬貞兒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反正自己以後再也沒有生孩子的機會,堅決不能夠讓這個黑鍋背到自己身上,年紀很小的朱佑樘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媽媽死了,根本不是別人的害死的。
但是呢,太監張敏還活著,曆史上記載這個太監吞金自殺了,其實屁事都沒有,這個太監張敏,死於成化21年,也就是公元485年,朱佑堂在皇宮裏生活了10年,所以曆史記載完全就是錯誤的,這完全是一個煙霧彈。
朱佑堂當上皇帝之後,給自己的親爹修了一個《憲宗實錄》。這個證據還是比較可靠的,雖然列數了萬貞兒很多罪證,但是後來的每一個明朝皇帝,都覺得這都不是事兒,誰還能沒有點特權?
如果曆史上真的存在,萬貞兒迫害朱佑樘母子,甚至給自己下毒打胎,作為皇帝的朱佑堂,肯定有權利把萬貞兒祖墳給挖了。
做戲做全套,再加上有些東西本來就是事實,比如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朱佑樘出生在宮外的“安樂堂”,根據《酌中誌·內臣職掌紀略》記載,這其實就是一個養老基地。
至於說朱佑樘為什麽出現在這裏,還得要問自己的奶奶,也就是朱見深的親媽周太後親自安排的。
《謇齋瑣綴錄》記載,紀氏懷孕了,萬貞兒不樂意,朱見深讓去安樂堂,基本上不管不顧,這是周太後專門派人去照顧,生了小孩之後,秘密保護起來。
為了美化皇帝,在《憲宗實錄》裏記載,乾清宮宮門失火。假借老天爺的名義,讓皇帝朱見深想起自己這個兒子,交給萬貞兒撫養,其實就是為了,等待暗中的敵人下手。
一個女人,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對待眼前這個小不點兒,那還是非常認真周到的,反正別人肯定會對你下手,至少你得活得好好的,讓別人感受到威脅,別人才會下手。萬貞兒對於這個朱佑堂,簡直就是勢如己出,拿著當自己的孩子一樣。
但是有些人就不樂意了,為了編造瞎話,為了傳播的更廣,甚至偽造出來了另外一個消息,這個還是汪直親自動手,傳播了一個謠言。
說是皇帝的母親周太後,擔心自己的孫子遭遇不測,所以就接到自己的身邊撫養,並且一再叮囑,千萬不要吃萬貞兒宮裏的東西,水都不要喝,表麵上看是非常關心大明王朝的繼承人,實際上,謠言傳播的速度最快。
汪直傳播完這個消息,很快就傳的風聲雨聲,連整個滿朝文武都知道了,這下就不怕隱藏在暗中的敵人不下手。
萬貞兒聽到這個壞消息,直接就鬧起來,當場就把汪直叫過來,上來就是幾個大嘴巴,馬小帥就在一邊看著。朱見深聽到這個消息,急匆匆趕過來。
看到的就是正在打嘴巴,汪直被打得滿嘴吐血,跪在地上不停地解釋,“奴才做事是有道理的。”
“隻有謠言傳播的速度最快,這樣才會引起對方動手腳,如果對方真的盯著皇上這個位置,那肯定要立太子,隻要朱佑堂當上這個太子,我估計對方會忍不住動手。”
萬貞兒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隻能看著自己的丈夫朱見深,旁邊的朱佑堂也算聽明白了,自己這個太子的位置是撿來的,成功了你就活下去,失敗了就得死。
可是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誰讓自己的年紀太小,麵對萬貞兒的眼淚,朱見深最後隻能無奈地點點頭,找了個太監,去跟內閣打了個招唿。
果然等了幾天,滿朝文武都知道了,這個朱見深的兒子,居然是真的,而且在皇宮裏非常危險,為了保護大明王朝下一代繼承人,便要求立國本,也就是確認下一代的皇帝是誰,立太子。
至於《明史· 萬貴妃》記載的純粹就是無稽之談,清朝修改了太多的曆史,從順治二年到乾隆四年,這麽長的時間,明憲宗時期並沒有起居注,所以記載的東西,都是胡說八道,完全是為了汙蔑明朝皇帝。
至於說萬貞兒殘害皇上的兒子,這方麵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證據,無論你做什麽在隱蔽,終究是紙包不住火的。最重要的問題,還在朱見深的身上,可能是想和自己的心愛女人有一個孩子,所以非常注意寵幸女人,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基本上沒有孩子出生,當然,萬貞兒也確實做了手腳,但是皇上心裏清楚,所以大家都假裝糊塗。
明史關於萬貞兒的記載,多數情況下都來自於明朝的一個學者於慎行。這個萬曆年間出生的人,寫了一本名為《穀山筆塵》的書。實際上,這本書都是野史,也是第一次出現了萬貴妃毒害後妃、謀害皇嗣的說法。關於他自己的解釋,萬曆十二年一老中官為於道說如此。
其實就是說,有個老太監告訴我的,這可不是我瞎編亂造。但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毛奇齡又將於慎行書中所寫的萬貴妃,寫到了《勝朝彤史拾遺記》中。
清朝在修明史的時候,這位毛先生作為編修工作,曆史就是這樣形成的,有時候真的不得不服,人沒有什麽骨氣,有奶就是娘。
明史記載,張敏害怕遭到萬貴妃清算,便吞金自殺,當時是成化十一年,但是也存在兩個破綻,因為有兩個小孩出生,太監張敏的死亡時間不對。《同安縣誌》與《金門縣誌》中,張敏的死亡是成化21年。
《明史·楊繼宗傳》,成化十三年還有關於張敏詆毀楊繼宗的記載,所以說,曆史記載很多都是互相矛盾的,本書采用的這種說法,是根據出土文物確定的。
在明史中記載,朱佑樘的親媽紀氏,是被害死的。但是在《明憲宗實錄》,親媽有病,所以在別的地方居住,沒多長時間就死了。但是關於病重的記載,主要是大學士商輅的奏折裏。
在有些人的眼裏,他們見不得這個世界光明光,腦子裏總是各種陰謀詭計,畢竟萬貞兒不是朱佑樘的親媽,所以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再加上江南士紳,早就對明朝的皇帝不滿意了,所以說不好聽的話,這也是理所應當的。
朱見深身為為然,特意安排了汪直和馬小帥在一起,本來還沒有借口,馬小帥這次非常高興,曆史的真相就這樣被自己知道了。
就是第二天,滿朝文武都知道了一個震驚的消息,當今的皇上朱見深有一個兒子,而且是被偷偷摸摸養下來的,皇上也是昨天才知道,這個小孩子連名字都沒有。
多年的擔驚受怕,多年生活環境的糟糕,紀氏雖然有了一個嬪妃的稱唿,但其實是已經病入膏肓了。汪直知道這一切,主動在萬貞兒麵前提起來,然後皇帝朱見深就答應了,剛剛過了幾天好日子,紀氏就涼涼了。
此時的朱佑堂,還不知道自己就是一個明朝皇帝,看著自己的母親病死了,萬貞兒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對於這個小孩子,保護的還是非常周到,特意安排了幾個禦醫,讓這個小孩子明白,你媽媽的事跟我沒關係。
萬貞兒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反正自己以後再也沒有生孩子的機會,堅決不能夠讓這個黑鍋背到自己身上,年紀很小的朱佑樘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媽媽死了,根本不是別人的害死的。
但是呢,太監張敏還活著,曆史上記載這個太監吞金自殺了,其實屁事都沒有,這個太監張敏,死於成化21年,也就是公元485年,朱佑堂在皇宮裏生活了10年,所以曆史記載完全就是錯誤的,這完全是一個煙霧彈。
朱佑堂當上皇帝之後,給自己的親爹修了一個《憲宗實錄》。這個證據還是比較可靠的,雖然列數了萬貞兒很多罪證,但是後來的每一個明朝皇帝,都覺得這都不是事兒,誰還能沒有點特權?
如果曆史上真的存在,萬貞兒迫害朱佑樘母子,甚至給自己下毒打胎,作為皇帝的朱佑堂,肯定有權利把萬貞兒祖墳給挖了。
做戲做全套,再加上有些東西本來就是事實,比如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朱佑樘出生在宮外的“安樂堂”,根據《酌中誌·內臣職掌紀略》記載,這其實就是一個養老基地。
至於說朱佑樘為什麽出現在這裏,還得要問自己的奶奶,也就是朱見深的親媽周太後親自安排的。
《謇齋瑣綴錄》記載,紀氏懷孕了,萬貞兒不樂意,朱見深讓去安樂堂,基本上不管不顧,這是周太後專門派人去照顧,生了小孩之後,秘密保護起來。
為了美化皇帝,在《憲宗實錄》裏記載,乾清宮宮門失火。假借老天爺的名義,讓皇帝朱見深想起自己這個兒子,交給萬貞兒撫養,其實就是為了,等待暗中的敵人下手。
一個女人,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對待眼前這個小不點兒,那還是非常認真周到的,反正別人肯定會對你下手,至少你得活得好好的,讓別人感受到威脅,別人才會下手。萬貞兒對於這個朱佑堂,簡直就是勢如己出,拿著當自己的孩子一樣。
但是有些人就不樂意了,為了編造瞎話,為了傳播的更廣,甚至偽造出來了另外一個消息,這個還是汪直親自動手,傳播了一個謠言。
說是皇帝的母親周太後,擔心自己的孫子遭遇不測,所以就接到自己的身邊撫養,並且一再叮囑,千萬不要吃萬貞兒宮裏的東西,水都不要喝,表麵上看是非常關心大明王朝的繼承人,實際上,謠言傳播的速度最快。
汪直傳播完這個消息,很快就傳的風聲雨聲,連整個滿朝文武都知道了,這下就不怕隱藏在暗中的敵人不下手。
萬貞兒聽到這個壞消息,直接就鬧起來,當場就把汪直叫過來,上來就是幾個大嘴巴,馬小帥就在一邊看著。朱見深聽到這個消息,急匆匆趕過來。
看到的就是正在打嘴巴,汪直被打得滿嘴吐血,跪在地上不停地解釋,“奴才做事是有道理的。”
“隻有謠言傳播的速度最快,這樣才會引起對方動手腳,如果對方真的盯著皇上這個位置,那肯定要立太子,隻要朱佑堂當上這個太子,我估計對方會忍不住動手。”
萬貞兒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隻能看著自己的丈夫朱見深,旁邊的朱佑堂也算聽明白了,自己這個太子的位置是撿來的,成功了你就活下去,失敗了就得死。
可是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誰讓自己的年紀太小,麵對萬貞兒的眼淚,朱見深最後隻能無奈地點點頭,找了個太監,去跟內閣打了個招唿。
果然等了幾天,滿朝文武都知道了,這個朱見深的兒子,居然是真的,而且在皇宮裏非常危險,為了保護大明王朝下一代繼承人,便要求立國本,也就是確認下一代的皇帝是誰,立太子。
至於《明史· 萬貴妃》記載的純粹就是無稽之談,清朝修改了太多的曆史,從順治二年到乾隆四年,這麽長的時間,明憲宗時期並沒有起居注,所以記載的東西,都是胡說八道,完全是為了汙蔑明朝皇帝。
至於說萬貞兒殘害皇上的兒子,這方麵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證據,無論你做什麽在隱蔽,終究是紙包不住火的。最重要的問題,還在朱見深的身上,可能是想和自己的心愛女人有一個孩子,所以非常注意寵幸女人,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基本上沒有孩子出生,當然,萬貞兒也確實做了手腳,但是皇上心裏清楚,所以大家都假裝糊塗。
明史關於萬貞兒的記載,多數情況下都來自於明朝的一個學者於慎行。這個萬曆年間出生的人,寫了一本名為《穀山筆塵》的書。實際上,這本書都是野史,也是第一次出現了萬貴妃毒害後妃、謀害皇嗣的說法。關於他自己的解釋,萬曆十二年一老中官為於道說如此。
其實就是說,有個老太監告訴我的,這可不是我瞎編亂造。但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毛奇齡又將於慎行書中所寫的萬貴妃,寫到了《勝朝彤史拾遺記》中。
清朝在修明史的時候,這位毛先生作為編修工作,曆史就是這樣形成的,有時候真的不得不服,人沒有什麽骨氣,有奶就是娘。
明史記載,張敏害怕遭到萬貴妃清算,便吞金自殺,當時是成化十一年,但是也存在兩個破綻,因為有兩個小孩出生,太監張敏的死亡時間不對。《同安縣誌》與《金門縣誌》中,張敏的死亡是成化21年。
《明史·楊繼宗傳》,成化十三年還有關於張敏詆毀楊繼宗的記載,所以說,曆史記載很多都是互相矛盾的,本書采用的這種說法,是根據出土文物確定的。
在明史中記載,朱佑樘的親媽紀氏,是被害死的。但是在《明憲宗實錄》,親媽有病,所以在別的地方居住,沒多長時間就死了。但是關於病重的記載,主要是大學士商輅的奏折裏。
在有些人的眼裏,他們見不得這個世界光明光,腦子裏總是各種陰謀詭計,畢竟萬貞兒不是朱佑樘的親媽,所以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再加上江南士紳,早就對明朝的皇帝不滿意了,所以說不好聽的話,這也是理所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