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楊榮之謎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迴到三年前,馬小帥記得非常清楚,楊榮差不多就是今年去世的,反正自己也沒什麽事兒,不如去看看老楊頭。
來到楊榮的老家,這裏是福建,馬小帥實地走訪調查,才發現,楊榮的祖父樂善好施,經常用種樹的名義,來點鄉親們發點糧食,這在古代就是做善事,這一片樹林,枝繁葉茂,成為福建當地的一個景點萬木林。
如果不是自己親自走訪調查,還不知道居然有這樣的曆史。當地人都說,楊榮出生的時候嗓門特別大,爺爺剛好從這兒路過,覺得這個孫子能夠光耀門楣,所以起名楊子榮。
馬小帥,甚至覺得老爺子恐怕是有點江湖術士的本事,看來古代的讀書人都是有點門道的。
楊榮從小家庭比較富裕,所以可以安心讀書,這個人從小聰明,善於學習。小時候就是一個神童,讀書的本事確實不錯。
甚至得到了當時的財政部部長夏元吉的認可,就在當年,高中解元。第二年,也就是建文二年,二甲第二名,全國第五名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牛逼。
大明王朝的科舉製度,能夠來一個全國第五名,放在社會就是全國排名第五,進翰林院,那都是不可限量的,畢竟剛剛28歲的年輕人,誰也不敢小看。
馬小帥終於看到了病床上的楊榮,“洋大人,今天我可是特意來看你了,還記得咱倆第一次見麵嗎?”
老態龍鍾的楊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馬小帥依然顯得年輕,“馬小帥,真沒想到你還能來看我,咱倆第一次見麵,我記得非常清楚。”
“那還是建文帝四年,明成祖朱棣興高采烈地進入了南京,隻有我這個小小的官員,直接站在明成祖朱棣的馬前,攔住他的去路,甚至我還可以開口問他,燕王殿下,究竟是先拜明太祖朱元璋,還是先當皇帝?”
“對,當時你說完這句話,我就知道你是一個人物,以後絕對會有一番作為,你的一句話,提醒了明成祖朱棣,所以得到了我小外甥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皇帝的認可,特意給你改了名字,楊家根本不必等待子孫後代光宗耀祖,你一定會光耀門楣的,所以你就改名楊榮,這還是明成祖朱棣親自賜名。”
楊榮的眼睛裏迴憶著自己最輝煌的開始,“不錯,當年我的年紀最小,卻能夠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喜愛,時刻帶在身邊,掌管皇帝的玉璽,這份信任,前無古人。”
“對呀,我的小外甥喜怒無常,壓力特別大,每次明成祖朱棣發火的時候,別人是大氣都不敢出,隻有你出現的時候,小外甥才會變得高興一點,你就是明成祖肚子裏的蛔蟲,可以說是,內閣首輔。”
“楊榮那時候的你,真是名副其實,皇帝朱棣對你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你也可以說是最威風的時候。”
“可惜呀,明成祖朱棣屬於一個馬上皇帝,對於文官並不太重視,雖然你威風凜凜,也不過就是皇帝的秘書,沒有人把你放在眼裏。”
“是啊,知道明仁宗登基稱帝,當時的文官還是以六部尚書為首,我們的那個根本不受重視,如果不是朱大胖,內閣隻是一個五品的小官,又怎麽會得到對方在重視,楊士奇居功甚偉,才有了內閣這個權利的中樞。”
“可惜呀,大明內閣的改革,楊士奇擔任的內閣首輔,而我隻能變成二把手,我心裏就是不服氣,憑什麽?”
“我也不害怕告訴你,雖然升官了,但是我從一把手變成了二把手。我當時情緒非常不好,我就是不服氣,我很生氣,我甚至想辭職,但是皇帝朱大胖不同意。”
“天天給我說,天天給點財務,從一把手變成二把手,我的臉麵都丟光了,難看!”
楊榮說完氣喘籲籲,“可是,你天天給皇帝朱大胖打小報告,天天說人家楊士奇的壞話,朱大胖根本就不相信你,你知道為什麽嗎?”
楊榮看著眼前的馬小帥,搖搖頭,“我不知道為什麽,我就是不服氣。”
“楊榮啊,你這個人從小家庭條件不錯,你看看楊士奇,家庭條件非常貧寒,而且還死了兩個爹。”
“你呢?參加正規的科舉,進士及第,可以說是正宗的科舉出生,楊士奇當了20年的逃犯,如果不是別人推薦,根本就沒有機會入朝為官。”
“論資曆,你楊榮跟著明成祖朱棣南征北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楊士奇就是太子身邊的教書先生。年齡你又比人家年輕六歲,可偏偏人家當一把手,你為什麽隻能當二把手,難道你就沒有反思一下嗎?”
楊榮搖搖頭,“我覺得,我沒有什麽錯。”
馬小帥搖搖頭,“你都到現在這樣了,還不能接受這個現實,還不懂得反思自己!”
“哎,朱大胖雖然胖,但並不蠢。楊榮你看看你幹得這些事情,隻唯上,都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你根本就沒有什麽朋友,也沒有什麽支持者。”
“你起步的時候完全就是,給皇帝獻言,所以才被明成祖朱棣認可,你知道有多少人眼紅嗎?你知道有多少人不服氣嗎?”
“你不知道,你隻是覺得我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擁有的是一種緊急處理事情的能力,一個人緊急情況下的急才,並不能夠把事情處理周到。”
“你從小家庭條件富裕,你知道有多少人經濟條件不好嗎?平時你還非常高調,你知道多少人因為工資太低,日子過得非常苦嗎?”
楊榮搖搖頭,“他們家裏有錢和沒錢,和我沒有關係啊。”
“對呀,就因為他們見不得別人好,而你的眼中隻有皇帝,甚至在朱大胖和他爹明成祖朱棣,兩個人在意見不同的時候,你依然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雖然這個時候你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你無形當中也得罪了下一任皇帝,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皇帝換個人,你怎麽辦?”
楊榮默默無語,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馬小帥,你說的非常不錯,當年我在討論事情的時候,情緒過於激動,我不能夠容忍別人的過失,這也許就是我得罪人的起因。”
“事情可以這樣做,話沒必要說的這麽難聽,何必弄得大家都下不來台,你應該圓滑一點,但是皇帝非常認可你,但是無形當中,你也把太子以及很多官員都得罪了,這些人這時候,雖然對你不能怎麽樣,但是把這件事情牢牢的記在心裏,光等著給你算賬。”
來到楊榮的老家,這裏是福建,馬小帥實地走訪調查,才發現,楊榮的祖父樂善好施,經常用種樹的名義,來點鄉親們發點糧食,這在古代就是做善事,這一片樹林,枝繁葉茂,成為福建當地的一個景點萬木林。
如果不是自己親自走訪調查,還不知道居然有這樣的曆史。當地人都說,楊榮出生的時候嗓門特別大,爺爺剛好從這兒路過,覺得這個孫子能夠光耀門楣,所以起名楊子榮。
馬小帥,甚至覺得老爺子恐怕是有點江湖術士的本事,看來古代的讀書人都是有點門道的。
楊榮從小家庭比較富裕,所以可以安心讀書,這個人從小聰明,善於學習。小時候就是一個神童,讀書的本事確實不錯。
甚至得到了當時的財政部部長夏元吉的認可,就在當年,高中解元。第二年,也就是建文二年,二甲第二名,全國第五名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牛逼。
大明王朝的科舉製度,能夠來一個全國第五名,放在社會就是全國排名第五,進翰林院,那都是不可限量的,畢竟剛剛28歲的年輕人,誰也不敢小看。
馬小帥終於看到了病床上的楊榮,“洋大人,今天我可是特意來看你了,還記得咱倆第一次見麵嗎?”
老態龍鍾的楊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馬小帥依然顯得年輕,“馬小帥,真沒想到你還能來看我,咱倆第一次見麵,我記得非常清楚。”
“那還是建文帝四年,明成祖朱棣興高采烈地進入了南京,隻有我這個小小的官員,直接站在明成祖朱棣的馬前,攔住他的去路,甚至我還可以開口問他,燕王殿下,究竟是先拜明太祖朱元璋,還是先當皇帝?”
“對,當時你說完這句話,我就知道你是一個人物,以後絕對會有一番作為,你的一句話,提醒了明成祖朱棣,所以得到了我小外甥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皇帝的認可,特意給你改了名字,楊家根本不必等待子孫後代光宗耀祖,你一定會光耀門楣的,所以你就改名楊榮,這還是明成祖朱棣親自賜名。”
楊榮的眼睛裏迴憶著自己最輝煌的開始,“不錯,當年我的年紀最小,卻能夠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喜愛,時刻帶在身邊,掌管皇帝的玉璽,這份信任,前無古人。”
“對呀,我的小外甥喜怒無常,壓力特別大,每次明成祖朱棣發火的時候,別人是大氣都不敢出,隻有你出現的時候,小外甥才會變得高興一點,你就是明成祖肚子裏的蛔蟲,可以說是,內閣首輔。”
“楊榮那時候的你,真是名副其實,皇帝朱棣對你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你也可以說是最威風的時候。”
“可惜呀,明成祖朱棣屬於一個馬上皇帝,對於文官並不太重視,雖然你威風凜凜,也不過就是皇帝的秘書,沒有人把你放在眼裏。”
“是啊,知道明仁宗登基稱帝,當時的文官還是以六部尚書為首,我們的那個根本不受重視,如果不是朱大胖,內閣隻是一個五品的小官,又怎麽會得到對方在重視,楊士奇居功甚偉,才有了內閣這個權利的中樞。”
“可惜呀,大明內閣的改革,楊士奇擔任的內閣首輔,而我隻能變成二把手,我心裏就是不服氣,憑什麽?”
“我也不害怕告訴你,雖然升官了,但是我從一把手變成了二把手。我當時情緒非常不好,我就是不服氣,我很生氣,我甚至想辭職,但是皇帝朱大胖不同意。”
“天天給我說,天天給點財務,從一把手變成二把手,我的臉麵都丟光了,難看!”
楊榮說完氣喘籲籲,“可是,你天天給皇帝朱大胖打小報告,天天說人家楊士奇的壞話,朱大胖根本就不相信你,你知道為什麽嗎?”
楊榮看著眼前的馬小帥,搖搖頭,“我不知道為什麽,我就是不服氣。”
“楊榮啊,你這個人從小家庭條件不錯,你看看楊士奇,家庭條件非常貧寒,而且還死了兩個爹。”
“你呢?參加正規的科舉,進士及第,可以說是正宗的科舉出生,楊士奇當了20年的逃犯,如果不是別人推薦,根本就沒有機會入朝為官。”
“論資曆,你楊榮跟著明成祖朱棣南征北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楊士奇就是太子身邊的教書先生。年齡你又比人家年輕六歲,可偏偏人家當一把手,你為什麽隻能當二把手,難道你就沒有反思一下嗎?”
楊榮搖搖頭,“我覺得,我沒有什麽錯。”
馬小帥搖搖頭,“你都到現在這樣了,還不能接受這個現實,還不懂得反思自己!”
“哎,朱大胖雖然胖,但並不蠢。楊榮你看看你幹得這些事情,隻唯上,都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你根本就沒有什麽朋友,也沒有什麽支持者。”
“你起步的時候完全就是,給皇帝獻言,所以才被明成祖朱棣認可,你知道有多少人眼紅嗎?你知道有多少人不服氣嗎?”
“你不知道,你隻是覺得我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擁有的是一種緊急處理事情的能力,一個人緊急情況下的急才,並不能夠把事情處理周到。”
“你從小家庭條件富裕,你知道有多少人經濟條件不好嗎?平時你還非常高調,你知道多少人因為工資太低,日子過得非常苦嗎?”
楊榮搖搖頭,“他們家裏有錢和沒錢,和我沒有關係啊。”
“對呀,就因為他們見不得別人好,而你的眼中隻有皇帝,甚至在朱大胖和他爹明成祖朱棣,兩個人在意見不同的時候,你依然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雖然這個時候你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你無形當中也得罪了下一任皇帝,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皇帝換個人,你怎麽辦?”
楊榮默默無語,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馬小帥,你說的非常不錯,當年我在討論事情的時候,情緒過於激動,我不能夠容忍別人的過失,這也許就是我得罪人的起因。”
“事情可以這樣做,話沒必要說的這麽難聽,何必弄得大家都下不來台,你應該圓滑一點,但是皇帝非常認可你,但是無形當中,你也把太子以及很多官員都得罪了,這些人這時候,雖然對你不能怎麽樣,但是把這件事情牢牢的記在心裏,光等著給你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