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帥跟著朱瞻基,騎著馬站在樂安城北,看著城門,將軍要求攻城,沒想到朱瞻基根本就不同意,反而命令,大聲宣讀聖旨,沒有得到任何迴應。


    又命令弓箭手,將寫好的聖旨,射進樂安城,並且明確表示,隻要投降,不追究,隻追究主謀。


    本來這群當兵的跟著朱二熊,壓根就沒想著造反,更沒有想靖難,隻不過是當官的說了,大家不都不跟著,不跟著當場就要死,跟著還能活兩天。


    現在有了活命的機會,很多人心裏都有想法了,幹脆把這幾個當官的抓起來,直接送出去,自己不就能活著了嗎?


    朱二熊本來以為想血他爹明成祖朱棣,奪了侄子的皇位,自己也當當皇帝,想想,皇帝一般情況下不可能禦駕親征,可惜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那就是朱瞻基,從小就跟著明成祖朱棣長大,什麽心裏不明白?


    說白了,朱二熊根本就沒有想造反的意思,聚集兵馬,就是為了自保,想得到的無非就是朱瞻基的承諾。


    可是朱瞻基早對這個二叔夠了,給自己的父親朱大胖挖了很多坑,好多次的陷害,早就讓朱瞻基煩透了,還是爺爺說得對,誰給你的承諾都是放屁,隻有你自己掌握的權利,那才是真理。


    朱二熊發現,別人看自己的眼光都變紅了,大家都想將自己活捉,立功勞,根本沒有人跟著自己混,看到大勢已去,於是秘密派人出城,想求得原諒,並且明天早上出城投降。


    朱瞻基現在急於解決問題,所以就答應下來,馬小帥就這樣親眼看著,覺得這簡直就是在過家家。


    朱二熊剛開始慌了,所以決定投降,反過頭來,想了想,如果現在自己投降了,那還有好日子過嗎?


    一輩子的圈禁,就像豬一樣生活,沒有了自由,還不如衝出去,再說。於是,朱二熊取出了自己積累的兵器,這些東西都是自己平時藏起來了,將那些勾結別人的書信,全部銷毀。


    燈火通明,樂安如同白天一樣,朱二熊穿上鎧甲,準備衝出去,給自己弄一條生路,如果朱瞻基能夠放自己一馬,那自己就能夠獲得自由了。


    雖然有將領阻止,說,咱們怎麽都是死,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意苟延殘喘,束手就擒簡直就是死路一條。


    朱二熊覺得朱瞻基應該不會殺自己,“將士們,咱們就算打贏了這一仗,又能怎麽樣?根本不能夠解決問題,還是出城再說。”


    其實這個時候的朱二熊,早已明知大勢已去,幹脆投降吧。沒想到出門就碰到了朱瞻基,畢竟樂安這麽大的動靜,朱瞻基又怎麽會不在意?


    看到自己的二叔束手就擒,朱瞻基總算鬆了一口氣,自己的這個皇位終於坐穩當了。


    然而,現場的文武百官可不決定放過朱二熊,畢竟這王八蛋給很多人寫了信,如果朱瞻基真有追究的話,讓自己肯定跑不了,還不如幹脆弄死對方。


    這叫死無對證,楊榮甚至直接建議,當場斬殺朱二熊,剩下的文武百官,大家都害怕了,畢竟大家可都是收到了書信。


    馬小帥就這樣看著朱瞻基,沒想到朱瞻基這個人,比明成祖朱棣還要狡猾,拿著你們的把柄,這才能夠收拾你們。


    更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朱瞻基居然將彈劾朱二熊的奏折,交給了朱二熊查看,這下大家的底氣都明白了。


    文武百官也明白,這簡直就是一場鬧劇,趕緊想辦法洗白自己,否則如果真的是造反,那誰也跑不了,一家老小都得死。


    朱二熊看到大勢已去,直接跪下,“臣罪該萬死,生死交給陛下,你看著辦吧,朱瞻基。”


    狡猾的朱瞻基,反而這時候格外的冷靜,“二叔,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關起門來咱們還是一家人,你寫一封信,把你的兒子都叫迴來,咱們在北京,再商議這件事情怎麽解決。”


    沒腦子的朱二熊腦子一熱,就相信了大侄子朱瞻基的話,當場寫信,讓自己的兒子都迴來,罪名就牽連幾十個人,這下問題就想很多了。


    朱瞻基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布,“被裹挾著,一律無罪釋放,迴家吧。”


    總算大家都放心了,紅石馬小帥注意到,除了逮捕王斌等人,被錦衣衛抓走,剩下的人都沒事兒,薛祿等人巡撫樂安,同時改了個名,樂安為武定州 。


    然後就順利辦事,馬小帥發現曆史上記載的,純粹就是胡說八道,看來這些文臣的心眼兒就是多,後麵的事情還不好說。


    沒想到大軍班師迴北京,路過單橋,戶部尚書迎駕,陳山見到朱瞻基之後,“應當乘勝追擊,襲擊趙王朱三狂,這下國家就會徹底安定下來。”


    馬小帥覺得不對,這群人拚命的想弄死朱三狂,這件事情肯定有內幕,迴頭看了看朱瞻基。


    沒想到對方非常的冷靜,反而直接把楊榮叫過來,談談這件事情,應該怎麽處理?


    楊榮直接點了個讚,“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陛下應該同意。”


    朱瞻基心裏有數,表麵上裝作再考慮考慮,召見蹇義、夏原吉,沒想到這兩個人心裏,居然也讚同這樣的想法。


    朱瞻基心裏徹底心死了,原來文官就是一群白眼狼,自己以後一定要小心,如果說武將的危險就是衝鋒陷陣,恐有武力。文官的刀就是手裏的筆,簡直就是18個心眼兒。


    楊榮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你應該先給趙王發聖旨,指責對方跟朱二熊一起造反,咱們率領大軍,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馬小帥看到朱瞻基不反對,這就證明裏麵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楊榮是不是手裏有明成祖朱棣的聖旨,這一切還不好說。


    楊榮馬上找傳旨的人楊士奇,草擬詔令,楊士奇這個人非常正直,“事實就是事實,怎麽可以虛構?而且還是用皇帝的聖旨,你簡直就是在欺騙天地神鬼,會有報應的。”


    朱瞻基就在這裏看戲,馬小帥隻能無奈地在一邊,豎著兩隻耳朵聽著。


    “楊士奇這是國家大事,你怎麽能夠反對了?我說他們是同謀,錦衣衛肯定會找到證據,既然已經有了結果,還怕找不到證據?”


    楊士奇一直就看不上楊榮,“錦衣衛的證據,你覺得天下的人相信嗎?”


    楊榮默默無語,發現自己根本指揮不動對方,楊士奇麵對蹇義、夏原吉。


    蹇義明確表示,“皇上都同意了,大家也沒意見,你能阻擋不了嗎?”


    這時候的朱瞻基有點緊張,就想看看,別人還想說什麽。夏元吉站出來,“楊士奇如果皇上聽了你的意見,現在不處理,以後要是發生什麽變故,誰來承擔責任,還記得永樂年間的孟指揮嗎?”


    楊士奇這個人非常的有原則,根本不願意同流合汙,“這件事情和那件事情不一樣,永樂年間,趙王擁有三個護衛的兵力,現在隻有一個,趙王確實沒有參與謀反,否則怎麽可以活到現在?”


    蹇義還是想進一步勸,“就算你說得對,那現在你說怎麽辦?”


    這個時候的馬小帥觀察到朱瞻基,恐怕這小子已經心裏在打哆嗦了,到底這個楊士奇能重用還是不能重用,就看這個迴答了。


    “為今之計,咱們應該尊重事實,有懷疑可以嚴加防範,不用擔心,現在應該是尊重趙王,厚待趙王。”


    麵對楊士奇的解釋,蹇義、夏原吉相互看了一眼,“楊士奇,你說的話非常有道理,但是皇帝相信的隻有楊榮,我們兩個做不了主,你找皇帝吧。”


    楊士奇隻能在找楊榮,“凡事不能把事做絕了,明成祖朱棣隻有三個兒子,皇上也隻有兩個親叔叔,其中一個已經死罪難逃,總得留下另外一個人吧,要不怎麽麵對明成祖朱棣在天之靈?”


    楊榮現在腦子裏隻有一個想法,一定要弄死朱二熊,因為對方想弄死自己,趕盡殺絕這才是本事,絕對不能放過對方。


    沒想到的是,楊榮不肯更改自己的主意,朱瞻基的眼睛裏充滿了一種味道,馬小帥若有所思,卻又不敢說什麽。


    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朱瞻基是什麽都知道啦,隻能率領大軍迴到北京,朱二熊一家老小就這樣進了監獄,等待他們的是審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樂的小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樂的小橙子並收藏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