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無稽之談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小帥,記得後來有一本書,而且還非常的暢銷,就叫《明朝那些事兒》,裏麵提出一個觀點,朱高熾被皇太子朱瞻基所殺。
馬小帥清楚的迴憶,朱大胖生病的時候,遠在南京的朱瞻基,迴來總共用了22天。當時自己看這本書的時候,還特別不服氣,因為明成祖朱棣從北平趕到應天,隻用了16天。
22天多了六天的時間,在明朝的曆史上,根據當時的道路情況,單程16天,來迴應該是32天,可以推測,朱瞻基很有可能提前得到消息,所以選擇提前出發,才會用這麽短的時間趕迴北京。
當時這本書上說,漢王朱二熊當時就在山東,聽說朱大胖去世,甚至還涉及埋伏,想要殺了朱瞻基,結果根本就沒有見到人。
山東離北京的距離,遠遠近於應天去北京,從路程上來說,朱二熊應該更早得到消息,曆史真的是這樣嗎?難道用這個就可以證明朱瞻基有嫌疑?
第三條當時在應天,確實有謠言,說朱大胖已經死了,反而推測出來,如果不是朱瞻基泄露的,應天的人怎麽會知道?
這個人乍有見識的推測,朱瞻基之所以提前得到消息,那是因為他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殺了自己的父親,就是為了提前到皇帝。
現代人用誰是受益者,誰就是動手的人。馬小帥終於來到這個世界,就想親眼見一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於是便跟著報信的人一塊兒出發,連夜出發去應天。
一路上,不斷地換馬,簡直就是八百裏加急,馬小帥非常清楚的,記得世界紀錄是,一個人一天不換馬的情況下,可以跑270,一個人八匹馬,一天可以跑800公裏。
這一路上風餐露宿,幾乎可以說是換馬不換人,完全考驗一個人的體力和精力,驛站的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
北京距離應天的距離大約是1100公裏,單人不斷地換馬,馬小帥就緊緊跟著對方,六天的時間就到了。
也就是說,22天打個來迴,時間非常富裕,而且體力消耗並不是很大。
就在馬小帥出發的時候,朱大胖的老婆張皇後,特意封鎖了消息,恐怕朱二熊想得到消息都很困難,就算想安排人埋伏,那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你都不知道對方走什麽路線,你還埋伏個毛線呀!
所以這種說法,應該就是胡說八道,嘩眾取寵而已。馬小帥一路跟著這個人,就到了應天,此時的太子朱瞻基,就在應天,800裏急報,如果沒有天大的事情,絕對不會采用這樣的手段。
馬小帥覺得,八百裏加急,肯定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這時候的北京雖然作為首都,到底有什麽天大的事情發生?
明成祖朱棣已經去世了,明成祖朱棣的老婆徐皇後也去世了,也就是說和太子有切身密切關係的,除了當朝皇帝朱大胖,另外一個就是皇後張氏。
敏感度高的人,肯定會留心太子朱瞻基的行動,如果還繼續在南京,那就證明應該是國家發生大事了,如果說馬上返迴北京,這就說明肯定是皇帝出問題了。
因為朱大胖本身身體就不好,南京的官員每天沒什麽事情做,可以說是無所事事,光等著新聞和八卦,現在終於有瓜可吃,所以傳的沸沸揚揚。
有人說閑話,就有人記錄下來,所以南京就出現了流言蜚語,那麽到底是誰呢?
那肯定是官場上,鬱鬱不得誌的官員,這樣的人本來就混得不咋地,難道還不允許老子說兩句閑話?
馬小帥,看到太子朱瞻基的時候,這小子剛剛看完母親寫的信,處理一下南京的事情,馬上就快馬加鞭準備出發。
馬小帥連夜陪著對方,一路快馬加鞭就出發了,並沒有攜帶多少人,但是基本的官兵保護還是有的,都是騎馬。
看著年輕的太子,也就是未來的皇帝,兩個人一邊騎馬趕路,一邊聊天。
“馬小帥,我跟著我爺爺的時候,明成祖朱棣就說,馬小帥有鬼神莫測的能力,我現在是真的相信了,我沒想到你說的話能夠變成現實。”
馬小帥嘿嘿,一笑,“這個可不怨我,我能夠知道也是通過你知道,如果不是你提供這些記錄,我怎麽能夠推測出來?”
馬小帥,一邊騎馬,一邊思考,這個太子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立的皇太孫,理論上來說,隻要老老實實地等待,基本上就可以登上皇帝的寶座,就算是朱大胖,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想輕易更換太子,那就是動搖國本。
所以朱瞻基謀害自己的父親朱大胖,從風險方麵來考慮,簡直就是得不償失。如果不動手,安靜的等待還可以當上皇帝,本來現在他爹身體就不好,有必要冒險嗎?
如果說事情敗露了,那隻有死路一條,朱大胖可不是隻有一個兒子,每天跟著明成祖朱棣混的人,又怎麽會缺腦子,幹糊塗的事兒?
所以這種嫌疑純粹就是不可信,至於朱大胖的死因,隻能等迴到北京再說,有可能是縱欲過度,吃點仙丹,也就是壯陽藥,中毒而死。
可是朱大胖的死,誰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迴想起這段時間,朱大胖出來的政策,馬小帥,馬上就想明白,是不是有些人想利用皇帝的死亡,讓太子繼位之後,執行先皇的政策,遷都。
如果是這個理由,那是非常的充分,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財富,為什麽突然之間停止?
邊境如火如荼的茶馬貿易,不但給大明王朝送來了戰馬,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收入,這樣的好事為什麽不做了?
難道朱大胖真的是休養生息?馬小帥搖搖頭,看來迴到北京之後,應該繼續追查下去,理論上應該是江南士紳集團,已經牢牢的控製住了,這個行動不方便的大胖子,所以才會有了這些完全錯誤的政策,這樣解釋的話,符合利益學說了。
馬小帥清楚的迴憶,朱大胖生病的時候,遠在南京的朱瞻基,迴來總共用了22天。當時自己看這本書的時候,還特別不服氣,因為明成祖朱棣從北平趕到應天,隻用了16天。
22天多了六天的時間,在明朝的曆史上,根據當時的道路情況,單程16天,來迴應該是32天,可以推測,朱瞻基很有可能提前得到消息,所以選擇提前出發,才會用這麽短的時間趕迴北京。
當時這本書上說,漢王朱二熊當時就在山東,聽說朱大胖去世,甚至還涉及埋伏,想要殺了朱瞻基,結果根本就沒有見到人。
山東離北京的距離,遠遠近於應天去北京,從路程上來說,朱二熊應該更早得到消息,曆史真的是這樣嗎?難道用這個就可以證明朱瞻基有嫌疑?
第三條當時在應天,確實有謠言,說朱大胖已經死了,反而推測出來,如果不是朱瞻基泄露的,應天的人怎麽會知道?
這個人乍有見識的推測,朱瞻基之所以提前得到消息,那是因為他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殺了自己的父親,就是為了提前到皇帝。
現代人用誰是受益者,誰就是動手的人。馬小帥終於來到這個世界,就想親眼見一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於是便跟著報信的人一塊兒出發,連夜出發去應天。
一路上,不斷地換馬,簡直就是八百裏加急,馬小帥非常清楚的,記得世界紀錄是,一個人一天不換馬的情況下,可以跑270,一個人八匹馬,一天可以跑800公裏。
這一路上風餐露宿,幾乎可以說是換馬不換人,完全考驗一個人的體力和精力,驛站的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
北京距離應天的距離大約是1100公裏,單人不斷地換馬,馬小帥就緊緊跟著對方,六天的時間就到了。
也就是說,22天打個來迴,時間非常富裕,而且體力消耗並不是很大。
就在馬小帥出發的時候,朱大胖的老婆張皇後,特意封鎖了消息,恐怕朱二熊想得到消息都很困難,就算想安排人埋伏,那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你都不知道對方走什麽路線,你還埋伏個毛線呀!
所以這種說法,應該就是胡說八道,嘩眾取寵而已。馬小帥一路跟著這個人,就到了應天,此時的太子朱瞻基,就在應天,800裏急報,如果沒有天大的事情,絕對不會采用這樣的手段。
馬小帥覺得,八百裏加急,肯定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這時候的北京雖然作為首都,到底有什麽天大的事情發生?
明成祖朱棣已經去世了,明成祖朱棣的老婆徐皇後也去世了,也就是說和太子有切身密切關係的,除了當朝皇帝朱大胖,另外一個就是皇後張氏。
敏感度高的人,肯定會留心太子朱瞻基的行動,如果還繼續在南京,那就證明應該是國家發生大事了,如果說馬上返迴北京,這就說明肯定是皇帝出問題了。
因為朱大胖本身身體就不好,南京的官員每天沒什麽事情做,可以說是無所事事,光等著新聞和八卦,現在終於有瓜可吃,所以傳的沸沸揚揚。
有人說閑話,就有人記錄下來,所以南京就出現了流言蜚語,那麽到底是誰呢?
那肯定是官場上,鬱鬱不得誌的官員,這樣的人本來就混得不咋地,難道還不允許老子說兩句閑話?
馬小帥,看到太子朱瞻基的時候,這小子剛剛看完母親寫的信,處理一下南京的事情,馬上就快馬加鞭準備出發。
馬小帥連夜陪著對方,一路快馬加鞭就出發了,並沒有攜帶多少人,但是基本的官兵保護還是有的,都是騎馬。
看著年輕的太子,也就是未來的皇帝,兩個人一邊騎馬趕路,一邊聊天。
“馬小帥,我跟著我爺爺的時候,明成祖朱棣就說,馬小帥有鬼神莫測的能力,我現在是真的相信了,我沒想到你說的話能夠變成現實。”
馬小帥嘿嘿,一笑,“這個可不怨我,我能夠知道也是通過你知道,如果不是你提供這些記錄,我怎麽能夠推測出來?”
馬小帥,一邊騎馬,一邊思考,這個太子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立的皇太孫,理論上來說,隻要老老實實地等待,基本上就可以登上皇帝的寶座,就算是朱大胖,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想輕易更換太子,那就是動搖國本。
所以朱瞻基謀害自己的父親朱大胖,從風險方麵來考慮,簡直就是得不償失。如果不動手,安靜的等待還可以當上皇帝,本來現在他爹身體就不好,有必要冒險嗎?
如果說事情敗露了,那隻有死路一條,朱大胖可不是隻有一個兒子,每天跟著明成祖朱棣混的人,又怎麽會缺腦子,幹糊塗的事兒?
所以這種嫌疑純粹就是不可信,至於朱大胖的死因,隻能等迴到北京再說,有可能是縱欲過度,吃點仙丹,也就是壯陽藥,中毒而死。
可是朱大胖的死,誰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迴想起這段時間,朱大胖出來的政策,馬小帥,馬上就想明白,是不是有些人想利用皇帝的死亡,讓太子繼位之後,執行先皇的政策,遷都。
如果是這個理由,那是非常的充分,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財富,為什麽突然之間停止?
邊境如火如荼的茶馬貿易,不但給大明王朝送來了戰馬,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收入,這樣的好事為什麽不做了?
難道朱大胖真的是休養生息?馬小帥搖搖頭,看來迴到北京之後,應該繼續追查下去,理論上應該是江南士紳集團,已經牢牢的控製住了,這個行動不方便的大胖子,所以才會有了這些完全錯誤的政策,這樣解釋的話,符合利益學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