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才子隕落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解縉真的是無話可說,迴憶起自己的一生,也是感到無語,迴想起朱元璋還是對自己相當照顧的,當時讓自己迴家讀書,朱元璋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解縉你一定要迴家,好好學一學做人,所以才把父親叫了過來。
自己怎麽就不吸取教訓?想想自己平時口無遮攔,得罪了很多人。仗著明成祖朱棣對自己的喜歡,經常說一些秘密,這又得罪了一批人。
本來大家都不願意帶著自己玩,現在倒好,大家都不告訴你,就等著你出事兒了。
解縉看著馬小帥,“我知道我必須死,可惜你不知道真相,所謂的離間天家之情,不過是個借口,我早就知道我必死無疑。”
馬小帥一下就好奇了,這難道還有什麽秘密不成?
“不可能吧,難道你還知道什麽秘密?”
解縉慘淡的一笑,“因為遷都!”
馬小帥猶如晴天霹靂,用直到現在明成祖朱棣,這是在小範圍之內說了一下,並沒有公開宣布,解縉如果聽到一點風聲,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你到底知道什麽?”
解縉想想,馬小帥從來就沒有失算,看來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盡頭,還不如坦蕩的說出來。
“因為我太聰明了,明成祖朱棣,在北平就藩,整整經營了22年,起兵靖難,終於當上了皇帝。”
“在北平,明成祖朱棣就是地頭蛇,她對每一個人都知根知底,他甚至可以知道,誰究竟想幹什麽?”
“要知道夫妻情深,當時的燕王朱棣,難道沒有別的妃子?不可能,為什麽隻和當時的徐皇後,不停地生孩子?”
“因為燕王朱棣也知道他的大哥,太子朱標死得不明不白。”
馬小帥愣神了,“不對吧?我記得當時有人建議明太祖朱元璋,說應天不是一個好地方,應該把國都遷徙北方的西安。”
“因為金陵的王氣不盛,屬於困龍之局。雖然應天是六朝古都,但都是短命的王朝,無論是東吳,還是五代十國的南朝,更不用說南宋,所以朱元璋心裏應該是有陰影。”
“但是朱元璋當時還是派太子朱標親自去查看一下,沒想到迴來之後就生病了,年僅37歲的太子朱標就去世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太子朱標特意巡查了北方三個藩王。”
解縉點點頭,“你說的不錯,我就是從他的出巡記錄裏麵發現的問題,所以有人一定讓我死,我如果死了,這個秘密才會被保守下來。”
馬小帥更加好奇了,心裏想的卻是,這究竟是在胡說八道,還是確有其事。
馬小帥自己想不明白,隻能安靜下來,聽對方講述。
“我通過查看太子朱標出行記錄,發現接觸的這些人都非常奇怪,他們都來自於江南。”
“大明王朝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國家,理論上應該是南北平衡,現在應天所謂南方的經濟中心,同時也作為整個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這是嚴重不平衡的表現。”
“洪武末年出現的南北榜,這就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問題,因為南方已經掌握了整個大明王朝的權利,幾乎朝堂上大部分高官和重要部門的人,這都屬於南方。”
“南北一旦失去平衡,那就意味著關於大明的經濟走向,南方受到了偏袒,北方受到的冷落。”
“太子朱標是在路上就被人下毒了,還沒有到達西安,就已經有中毒的跡象了,隻是這些郎中誰也不敢說話,因為他們不能說謊。”
馬小帥聽得非常有意思,“那按照你的理解,太子朱標在出巡的路上就已經中毒了,迴來之後就直接被毒死了,僅僅就是為了不遷都嗎?”
解縉搖搖頭,“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具體是什麽,我不知道。但是我根據這個記錄可以分析出來。”
馬小帥卻想明白了,朱元璋最後下的決定就是,我年紀大了,精神也趕不上了,所以呢,就暫時不動了。
對於朱元璋這個狠人來說,殺的血流成河,無非就是一點,大明江山是老朱家的,隻能讓百姓過得好一點,絕對不能讓地主豪強過得舒服了,說的再簡單點就是。
有錢人必須倒黴,有土地的人也一定要倒黴,底層的老百姓要過得寬鬆一點,這樣的大明王朝才符合朱元璋的理想。
沒想到,解縉繼續張口了,“元朝統一中原整整一百年,元朝已經到達歐洲,難道在我們這裏就沒有什麽記錄嗎?”
馬小帥,聽到這句話愣神了,對呀。當年的蒙古騎兵已經打到俄羅斯,到達阿爾卑斯山脈。
按照曆史記載來說,蒙古人肯定會繪製地圖的,那也就是說,無論是南京或者是北京,理論上應該是有這份記錄的。
要知道朱元璋當年拿下應天的時候,可是得到了所有的賬冊地圖,所以理論上朱元璋應該知道整個世界是什麽樣子,他應該知道歐洲還有廣闊的土地,那麽朱元璋為什麽這麽選擇?
馬小帥有點不明白了,甚至自己都沒辦法理解,隻能看著眼前的解縉,“難道當年你給朱元璋說過這事嗎?”
解縉點點頭,“當年我當官的時候,就是因為查閱了這些資料,就是因為跟明太祖朱元璋說了這件事情,我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沒辦法,隻能迴家讀書去。”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曾經見到過元朝留下來的,資料和圖紙,李善長當年是親自收集這些資料的人,劉伯溫當年也見過這些東西,甚至胡惟庸,可是心知肚明,楊憲還特意查過這些資料。”
馬小帥的cpu都被燒幹了,因為自己想不明白,這些人明明都知道整個世界是什麽樣子的,他們知道歐洲,甚至他們知道非洲,那麽他為什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解縉看著不一樣的馬小帥,知道對方根本就不相信,“我知道你不相信,甚至你也不會相信外麵有這樣精彩的世界?”
自己怎麽就不吸取教訓?想想自己平時口無遮攔,得罪了很多人。仗著明成祖朱棣對自己的喜歡,經常說一些秘密,這又得罪了一批人。
本來大家都不願意帶著自己玩,現在倒好,大家都不告訴你,就等著你出事兒了。
解縉看著馬小帥,“我知道我必須死,可惜你不知道真相,所謂的離間天家之情,不過是個借口,我早就知道我必死無疑。”
馬小帥一下就好奇了,這難道還有什麽秘密不成?
“不可能吧,難道你還知道什麽秘密?”
解縉慘淡的一笑,“因為遷都!”
馬小帥猶如晴天霹靂,用直到現在明成祖朱棣,這是在小範圍之內說了一下,並沒有公開宣布,解縉如果聽到一點風聲,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你到底知道什麽?”
解縉想想,馬小帥從來就沒有失算,看來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盡頭,還不如坦蕩的說出來。
“因為我太聰明了,明成祖朱棣,在北平就藩,整整經營了22年,起兵靖難,終於當上了皇帝。”
“在北平,明成祖朱棣就是地頭蛇,她對每一個人都知根知底,他甚至可以知道,誰究竟想幹什麽?”
“要知道夫妻情深,當時的燕王朱棣,難道沒有別的妃子?不可能,為什麽隻和當時的徐皇後,不停地生孩子?”
“因為燕王朱棣也知道他的大哥,太子朱標死得不明不白。”
馬小帥愣神了,“不對吧?我記得當時有人建議明太祖朱元璋,說應天不是一個好地方,應該把國都遷徙北方的西安。”
“因為金陵的王氣不盛,屬於困龍之局。雖然應天是六朝古都,但都是短命的王朝,無論是東吳,還是五代十國的南朝,更不用說南宋,所以朱元璋心裏應該是有陰影。”
“但是朱元璋當時還是派太子朱標親自去查看一下,沒想到迴來之後就生病了,年僅37歲的太子朱標就去世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太子朱標特意巡查了北方三個藩王。”
解縉點點頭,“你說的不錯,我就是從他的出巡記錄裏麵發現的問題,所以有人一定讓我死,我如果死了,這個秘密才會被保守下來。”
馬小帥更加好奇了,心裏想的卻是,這究竟是在胡說八道,還是確有其事。
馬小帥自己想不明白,隻能安靜下來,聽對方講述。
“我通過查看太子朱標出行記錄,發現接觸的這些人都非常奇怪,他們都來自於江南。”
“大明王朝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國家,理論上應該是南北平衡,現在應天所謂南方的經濟中心,同時也作為整個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這是嚴重不平衡的表現。”
“洪武末年出現的南北榜,這就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問題,因為南方已經掌握了整個大明王朝的權利,幾乎朝堂上大部分高官和重要部門的人,這都屬於南方。”
“南北一旦失去平衡,那就意味著關於大明的經濟走向,南方受到了偏袒,北方受到的冷落。”
“太子朱標是在路上就被人下毒了,還沒有到達西安,就已經有中毒的跡象了,隻是這些郎中誰也不敢說話,因為他們不能說謊。”
馬小帥聽得非常有意思,“那按照你的理解,太子朱標在出巡的路上就已經中毒了,迴來之後就直接被毒死了,僅僅就是為了不遷都嗎?”
解縉搖搖頭,“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具體是什麽,我不知道。但是我根據這個記錄可以分析出來。”
馬小帥卻想明白了,朱元璋最後下的決定就是,我年紀大了,精神也趕不上了,所以呢,就暫時不動了。
對於朱元璋這個狠人來說,殺的血流成河,無非就是一點,大明江山是老朱家的,隻能讓百姓過得好一點,絕對不能讓地主豪強過得舒服了,說的再簡單點就是。
有錢人必須倒黴,有土地的人也一定要倒黴,底層的老百姓要過得寬鬆一點,這樣的大明王朝才符合朱元璋的理想。
沒想到,解縉繼續張口了,“元朝統一中原整整一百年,元朝已經到達歐洲,難道在我們這裏就沒有什麽記錄嗎?”
馬小帥,聽到這句話愣神了,對呀。當年的蒙古騎兵已經打到俄羅斯,到達阿爾卑斯山脈。
按照曆史記載來說,蒙古人肯定會繪製地圖的,那也就是說,無論是南京或者是北京,理論上應該是有這份記錄的。
要知道朱元璋當年拿下應天的時候,可是得到了所有的賬冊地圖,所以理論上朱元璋應該知道整個世界是什麽樣子,他應該知道歐洲還有廣闊的土地,那麽朱元璋為什麽這麽選擇?
馬小帥有點不明白了,甚至自己都沒辦法理解,隻能看著眼前的解縉,“難道當年你給朱元璋說過這事嗎?”
解縉點點頭,“當年我當官的時候,就是因為查閱了這些資料,就是因為跟明太祖朱元璋說了這件事情,我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沒辦法,隻能迴家讀書去。”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曾經見到過元朝留下來的,資料和圖紙,李善長當年是親自收集這些資料的人,劉伯溫當年也見過這些東西,甚至胡惟庸,可是心知肚明,楊憲還特意查過這些資料。”
馬小帥的cpu都被燒幹了,因為自己想不明白,這些人明明都知道整個世界是什麽樣子的,他們知道歐洲,甚至他們知道非洲,那麽他為什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解縉看著不一樣的馬小帥,知道對方根本就不相信,“我知道你不相信,甚至你也不會相信外麵有這樣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