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方孝儒之死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難道這次真的要殺了方孝孺10族?想想也覺得不可思議,第二天天牢找到方孝孺,沒想到這個老學究,還非常的固執。
“燕王殿下今天來,找我有什麽事兒?”
燕王朱棣隻能恭恭敬敬的,這樣才顯得自己禮賢下士。
“懇請先生,寫一封詔書!”
方孝孺非常坦然地接受了,這讓燕王朱棣覺得,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太難,姚廣孝還曾經特意叮囑自己。
“應天攻下之日,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希望燕王殿下,千萬不要殺了他!殺了方孝孺,讀書人的種子就滅絕了!”
看著眼前這個白胡子老頭,燕王朱棣覺得問題不大,沒想到,對方就寫了四個字,燕王逆賊。
差點沒把燕王朱棣氣死,“我想先拜祭建文帝朱允炆,迴頭再寫。”
燕王朱棣隻能無奈地同意,跟著這個老頭,來到朝堂上,沒想到,對方痛哭流涕,拜祭過建文帝朱允炆。
燕王朱棣隻能親自禮賢下士了,“先生不要自尋煩惱,也不用憂愁,我隻是希望,寫一份詔書。”
方孝孺站起來,擦擦眼淚,通紅的眼睛,就看著燕王朱棣,“你想讓我寫一份什麽樣的詔書?”
燕王朱棣覺得,剛開始寫個燕王逆賊,隻是為了表明一個態度,自己已經態度夠好了,剛好給個台階下。
“自然是傳位詔書。”
“不知道燕王殿下,打算讓誰當皇帝?”
一句話用燕王朱棣沒話說,馬小帥就在一邊看著,旁邊的寧王第一個站出來,“自然是燕王朱棣登基稱帝!”
“哦,我記得燕王朱棣起兵靖難的時候,說的可是清君側,原來是自己造反當皇帝呀!”
燕王朱棣知道這是在表演,但也要麵子上過得去,“我本來打算隻想當個周公,來輔佐成王,可惜我侄子朱允炆放火自焚了,現在是沒辦法了!”
方孝孺果然是個固執的人,“那麽周成王,現在在哪裏?”
燕王朱棣也隻能無奈地說,“自焚殉國!”
方孝孺得理不饒人,“為什麽不立他的兒子?”
燕王朱棣隻能耐著性子,“國家需要一個年長的皇帝!這樣才能夠維持穩定!”
“那為什麽不選擇周成王的弟弟?”
麵對方孝孺不依不饒,燕王朱棣也是有點惱火,但是為了能夠寫下詔書,也隻能強行忍耐。
“這是我們家是,先生隻管寫就行了。”
說吧就讓人,送來了紙墨筆硯,“詔書要傳遍天下,希望先生來起草!”
方孝孺把筆直接扔到地上,“這個昭書,我絕對不會寫的。”
看來軟的不行,那就隻能來硬的,“方孝孺,你真以為我不敢殺你,想想你的老婆孩子。”
方孝孺直接看著燕王朱棣,“要殺便殺,何必多言!”
“你不怕我殺光你的三族!”
“誅我十族,又如何?”
燕王朱棣真的是生氣了,這老頭真給臉不要臉,“來人,給我將方孝孺車裂於街市。先當著他的麵,殺光他的十族,聽明白了嗎?”
手下的官兵趕緊去辦理,公元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就義。
馬小帥覺得這個曆史的時刻,自個應該親自去看看,這一天,一個一個開始殺,殺了七天,總共837個人。
馬小帥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覺得方孝孺真的是愚忠。
從燕王朱棣下令,打入死囚牢,馬小帥就在一邊看著。
執行死刑的當天,總共有873個人,每次殺一個人,就會問方孝孺,“你後悔了嗎?”
方孝孺坦然而笑,並沒有多說別的,連方孝孺的兒子,都沒有求情,而隻是問了一個問題。
“父親,建文帝朱允炆,雖然對你非常好,可你也犯不著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父親您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麽?”
麵對兒子的提問,方孝孺還是有點動容,最終給出了一個答複,“老天爺見不得人間太平,所以有了這場戰亂,讓老百姓都受苦了。”
“可恨的黃子澄和齊泰,如果不是這兩個人,怎麽會有今天的結局?”
“隻有我心裏清楚是什麽緣由,可惜呀,奸臣賊子如願了,他們玩弄國家的權力,完全就是為了自己的門戶之計。”
“建文帝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忠誠的鮮血流幹了,我從不怨恨,我願意從容赴死!”
麵對父親的迴答,兒子當然不滿意了,“那為什麽您就不能夠投降燕王,畢竟很多人都這麽做了,您為什麽不順大家?”
看著自己的兒子,方孝孺覺得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教育,實在是太失敗了。
“孩子你還小,並不了解這個世界的險惡,你要明白一點,忠臣是不會選擇投降的!”
“可是父親,為了你所謂的大義,難道真的要犧牲我們837個人的生命嗎?”
“死得其所,又有何懼?”
說完便一言不發,眼睜睜看著兒子被砍掉了腦袋,方孝孺從未示弱,反而依然談笑風生,堅定地忍耐著自己的痛苦,從來沒有露出一絲想要屈服的念頭。
知道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孺的眼淚終於留下來了,“哥哥你不要哭,也不要流淚,做兄弟我不後悔,我們以死明誌,必將名留青史!”
方孝孺點點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舍生取義,實為大善。”
說完再一言不發,眼睜睜看著弟弟死不瞑目,終於到了6月25日這天,就剩下最後一個人了,那就是方孝孺。
馬小帥親眼看著這個人,坦然地走到了行刑的地方,眼睛裏充滿了一種堅毅,這種態度,讓馬小帥也有點動容。
有些東西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來感動每一個看到的人,看著從容赴死的方孝孺,馬小帥走到前麵,端起酒杯。
“方孝孺,對於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來說,你真的是個忠臣。”
方孝孺居然笑了,因為馬小帥對自己的認可,自己這輩子都值了。
“可是你想過沒有?大明王朝培養了你,你隻對得起建文帝朱允炆,你對不起的是大明王朝,你對不起的是天下百姓,你對不起的是江山社稷!”
“燕王殿下今天來,找我有什麽事兒?”
燕王朱棣隻能恭恭敬敬的,這樣才顯得自己禮賢下士。
“懇請先生,寫一封詔書!”
方孝孺非常坦然地接受了,這讓燕王朱棣覺得,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太難,姚廣孝還曾經特意叮囑自己。
“應天攻下之日,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希望燕王殿下,千萬不要殺了他!殺了方孝孺,讀書人的種子就滅絕了!”
看著眼前這個白胡子老頭,燕王朱棣覺得問題不大,沒想到,對方就寫了四個字,燕王逆賊。
差點沒把燕王朱棣氣死,“我想先拜祭建文帝朱允炆,迴頭再寫。”
燕王朱棣隻能無奈地同意,跟著這個老頭,來到朝堂上,沒想到,對方痛哭流涕,拜祭過建文帝朱允炆。
燕王朱棣隻能親自禮賢下士了,“先生不要自尋煩惱,也不用憂愁,我隻是希望,寫一份詔書。”
方孝孺站起來,擦擦眼淚,通紅的眼睛,就看著燕王朱棣,“你想讓我寫一份什麽樣的詔書?”
燕王朱棣覺得,剛開始寫個燕王逆賊,隻是為了表明一個態度,自己已經態度夠好了,剛好給個台階下。
“自然是傳位詔書。”
“不知道燕王殿下,打算讓誰當皇帝?”
一句話用燕王朱棣沒話說,馬小帥就在一邊看著,旁邊的寧王第一個站出來,“自然是燕王朱棣登基稱帝!”
“哦,我記得燕王朱棣起兵靖難的時候,說的可是清君側,原來是自己造反當皇帝呀!”
燕王朱棣知道這是在表演,但也要麵子上過得去,“我本來打算隻想當個周公,來輔佐成王,可惜我侄子朱允炆放火自焚了,現在是沒辦法了!”
方孝孺果然是個固執的人,“那麽周成王,現在在哪裏?”
燕王朱棣也隻能無奈地說,“自焚殉國!”
方孝孺得理不饒人,“為什麽不立他的兒子?”
燕王朱棣隻能耐著性子,“國家需要一個年長的皇帝!這樣才能夠維持穩定!”
“那為什麽不選擇周成王的弟弟?”
麵對方孝孺不依不饒,燕王朱棣也是有點惱火,但是為了能夠寫下詔書,也隻能強行忍耐。
“這是我們家是,先生隻管寫就行了。”
說吧就讓人,送來了紙墨筆硯,“詔書要傳遍天下,希望先生來起草!”
方孝孺把筆直接扔到地上,“這個昭書,我絕對不會寫的。”
看來軟的不行,那就隻能來硬的,“方孝孺,你真以為我不敢殺你,想想你的老婆孩子。”
方孝孺直接看著燕王朱棣,“要殺便殺,何必多言!”
“你不怕我殺光你的三族!”
“誅我十族,又如何?”
燕王朱棣真的是生氣了,這老頭真給臉不要臉,“來人,給我將方孝孺車裂於街市。先當著他的麵,殺光他的十族,聽明白了嗎?”
手下的官兵趕緊去辦理,公元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就義。
馬小帥覺得這個曆史的時刻,自個應該親自去看看,這一天,一個一個開始殺,殺了七天,總共837個人。
馬小帥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覺得方孝孺真的是愚忠。
從燕王朱棣下令,打入死囚牢,馬小帥就在一邊看著。
執行死刑的當天,總共有873個人,每次殺一個人,就會問方孝孺,“你後悔了嗎?”
方孝孺坦然而笑,並沒有多說別的,連方孝孺的兒子,都沒有求情,而隻是問了一個問題。
“父親,建文帝朱允炆,雖然對你非常好,可你也犯不著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父親您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麽?”
麵對兒子的提問,方孝孺還是有點動容,最終給出了一個答複,“老天爺見不得人間太平,所以有了這場戰亂,讓老百姓都受苦了。”
“可恨的黃子澄和齊泰,如果不是這兩個人,怎麽會有今天的結局?”
“隻有我心裏清楚是什麽緣由,可惜呀,奸臣賊子如願了,他們玩弄國家的權力,完全就是為了自己的門戶之計。”
“建文帝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忠誠的鮮血流幹了,我從不怨恨,我願意從容赴死!”
麵對父親的迴答,兒子當然不滿意了,“那為什麽您就不能夠投降燕王,畢竟很多人都這麽做了,您為什麽不順大家?”
看著自己的兒子,方孝孺覺得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教育,實在是太失敗了。
“孩子你還小,並不了解這個世界的險惡,你要明白一點,忠臣是不會選擇投降的!”
“可是父親,為了你所謂的大義,難道真的要犧牲我們837個人的生命嗎?”
“死得其所,又有何懼?”
說完便一言不發,眼睜睜看著兒子被砍掉了腦袋,方孝孺從未示弱,反而依然談笑風生,堅定地忍耐著自己的痛苦,從來沒有露出一絲想要屈服的念頭。
知道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孺的眼淚終於留下來了,“哥哥你不要哭,也不要流淚,做兄弟我不後悔,我們以死明誌,必將名留青史!”
方孝孺點點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舍生取義,實為大善。”
說完再一言不發,眼睜睜看著弟弟死不瞑目,終於到了6月25日這天,就剩下最後一個人了,那就是方孝孺。
馬小帥親眼看著這個人,坦然地走到了行刑的地方,眼睛裏充滿了一種堅毅,這種態度,讓馬小帥也有點動容。
有些東西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來感動每一個看到的人,看著從容赴死的方孝孺,馬小帥走到前麵,端起酒杯。
“方孝孺,對於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來說,你真的是個忠臣。”
方孝孺居然笑了,因為馬小帥對自己的認可,自己這輩子都值了。
“可是你想過沒有?大明王朝培養了你,你隻對得起建文帝朱允炆,你對不起的是大明王朝,你對不起的是天下百姓,你對不起的是江山社稷!”